嗯?


    懷抱著陳靈武的蘇婉兒柳眉一挑,已經從陳龍象自報家門的問話中,猜出了眼前這個幹瘦少年的身份,應該是當朝皇帝陳懷安的禦弟,晉王陳龍象!


    更是在陳龍象炙熱的目光中,看到了一絲少男懷春時獨有的柔情。


    蘇婉兒不是那不諳世事的純情少女,多年的後宮生活和垂簾聽政的經曆,再加上輾轉數月流亡期間殘酷現實的磨礪;已經被迫讓花信年華(二十四歲)的蘇婉兒變得善於洞察人心,尤其是覬覦她美貌的男人心。


    正當蘇婉兒思索著,該如何回答陳龍象的問題時,被她抱在懷中年幼的陳靈武,卻突然對著麵前的陳龍象,奶聲奶氣的喊了一句:“爹,抱抱!”


    喊完,還伸出一雙肉嘟嘟的胳膊,向陳龍象要抱抱呢!


    很顯然,是年幼的陳靈武,將身上穿著那一套黃金戰甲的陳龍象,誤認為是他的義父陳懷安了。


    在陳靈武的記憶中,當初在江陰大新水師大營的時候,義父陳懷安就是穿著這一套黃金戰甲抱過他的。


    這孩子不認生,見到穿著同款黃金戰甲的陳龍象,還以為是他爹來接他了!


    因為,在被送往膠州城之後,陳靈武就一直在母親蘇婉兒的身邊嚷嚷著要找他爹。


    無奈之下,蘇婉兒隻得連哄帶騙的告訴年幼的小靈武,他爹是頂天立地的大將軍,正在外征戰,隻有等到小靈武長大以後,他爹才會親自來膠州城接小靈武回家。


    長此以往的暗示之下,讓年幼的陳靈武錯把穿著黃金戰甲的陳龍象當成了爹,這才在大庭廣眾之下要抱抱。


    小靈武這一句爹,頓時將拚命挺直腰板,試圖讓自己看起來像一個大人模樣的陳龍象破防,鬧了一個大紅臉。


    他急忙擺了擺手,解釋道:“小孩兒,本王不是你爹,我哥才是你義父。”


    然而,被蘇婉兒抱在懷裏的小靈武才不管這些,一個勁兒的對著陳龍象叫爹,要抱抱。


    麵對小靈武的取鬧,本就還是個半大孩子的陳龍象當即顯得有些手足無措,隻得將求救的目光投向蘇婉兒。


    經過這麽一鬧,原本被陳龍象那炙熱的眼神看得有些不自在的蘇婉兒,也終於找到了緩解尷尬的理由。


    她一邊安撫小靈武,一邊向陳龍象解釋道:“王爺請息怒,這孩子自幼喪父,錯把身披金甲的王爺當成了他爹,還請王爺恕罪!”


    說著,蘇婉兒就對著陳龍象微微欠身,以示歉意。


    懷抱著的小靈武,依舊哭鬧不止,嚷嚷著要爹抱抱。


    直到,被蘇婉兒狠狠的掐了一把,才不嚷嚷著要爹抱抱了,淨顧著哇哇大哭去了,委屈得不行。


    如此一來,反倒是讓陳龍象有些於心不忍了。


    不知是出於同情,還是出於其他什麽目的,陳龍象竟然鬼使神差的將蘇婉兒懷中,正哇哇大哭的陳靈武抱了過來;


    還學著大人哄小孩兒的模樣,對著小靈武說道:“小靈武乖,不哭,小叔帶你回家好不好?”


    說來也怪,原本還哇哇大哭的小靈武,在被陳龍抱到手上後,頓時就止住了哭聲,還咯咯咯的笑個不停,別提多開心了。


    “王爺,給你添麻煩了,真不好意思啊!”


    見狀,一旁的蘇婉兒隻得賠著笑臉向陳龍象道謝。


    另一邊,正在和膠州守備龍鳳祥寒暄的定國公戚繼光,突然發現了不遠處,正有說有笑的晉王陳龍象和前朝太後母子,不由得眉頭微蹙。


    直到,林鳳祥對他說道:“國公,先回城吧,末將已經在城中略備酒席,為國公和水師將領接風洗塵!”


    “國公,這邊請——”


    “請!”


    ......


    按照遠征高句麗的作戰部署,大唐水師艦隊將在膠州城停留數日,一方麵補給艦隊遠征所需的物資,另一方麵也是在等待高句麗半島開春回暖。


    此次遠征高句麗的作戰計劃,是昭武帝陳懷安親自製定的,以大唐水師艦隊為主力。


    同時,大唐軍隊還將在遼東一帶集結,給高句麗王朝造成一種大唐軍隊,將從遼東一帶進攻的錯覺。


    實際上,卻是為大唐水師艦隊奇襲高句麗都城創造機會。


    此作戰計劃,是昭武帝陳懷安根據大新高祖趙莽時期,三征高句麗的戰敗經驗中,汲取的教訓為大唐所用。


    高句麗地處半島,地形複雜,易守難攻。


    若是從遼東地區以步騎強攻,往往會被占據地利優勢,以逸待勞的高句麗軍隊打個措手不及,即便是強攻拿下,也會付出極為慘重的傷亡代價。


    但,若是以水師艦隊遠征出擊,繞道仁川、濟州等地搶灘登陸,由南向北發起進攻的話,高句麗王朝所依仗的地理優勢將不複存在;


    再加上,高句麗王朝向來是在與遼東接壤一側囤積重兵,以應對來自中原王朝的威脅;


    所以,以水師艦隊繞過高句麗軍隊重兵防守的地區直取其都城,無疑是現階段最利於大唐王朝的一種軍事手段。


    如此一來,戚繼光所率領的大唐水師艦隊,就被昭武帝陳懷安寄予了厚望。


    戚繼光也深知這一點,才會在膠州城休整期間,不斷修正作戰計劃。


    而身為水師艦隊先鋒將軍的陳龍象,在休整期間卻是隔三差五的,就往前朝皇後蘇婉兒下榻的地方跑。


    這一切,都被定國公戚繼光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而今大戰在即,他也在猶豫著要不要把此事上奏皇上。


    同一時間。


    高句麗王朝國都,平壤城。


    時任國王寶藏王高藏,也敏銳的察覺到了來自遼東半島的威脅。


    據駐守遼東前線的斥候來報,新曆開春以來,大唐王朝在遼東地區的軍隊調動集結開始變得頻繁起來,集結在遼東地區的軍隊數量也在急劇增長。


    朝中內閣已經就與新建立的大唐王朝是戰是和,分成了兩派。


    主戰派認為,應保持高句麗王朝政權的完整性和獨立性,與中原地區新建立的大唐王朝對抗到底;


    保守派認為,那大唐王朝的開國皇帝陳懷安,其文治武功遠勝當年的宗主國大新開國皇帝趙莽,為避免戰火波及高句麗半島,應及時派出使臣前往大唐議和;


    隨著在遼東地區集結的大唐軍隊越來越多,身為高句麗國王的高藏,也麵臨著繼承王位後的第一個考驗。


    對大唐王朝,是戰是和,成了高藏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