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夜半驚變
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作者:一燈闌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溫茂瑞一句話連消帶打,讓湯新霽所有打算都胎死腹中。心下惴惴不安,他知道我,甚至記得我的來曆過往……
湯新霽不知道,溫茂瑞早看出他的不甘心,曾經想鏟除這個禍害,被段曉棠攔下了。
溫茂瑞坐下,盔甲上的甲片帶著輕微的響聲,“說吧,財寶在哪?”
屋內的燭火並不明亮,隻能從聲音判斷溫茂瑞的情緒——漫不經心。
合上門外麵未必能發覺,周圍沒有其他動靜,但湯新霽深知,附近的空屋內,定然潛藏伏兵。
枕戈待旦。
湯新霽深吸一口氣,鎮定心神,“隻是一個借口,沒有財寶。”
劉耿文:“那你來值房作甚?”
湯新霽:“進來躲一躲。”
溫茂瑞:“躲什麽?”
湯新霽:“他們想跑,我想躲到值房避避風頭。如果可以,還能借另外一扇門撤出去。”
溫茂瑞聽出湯新霽的言下之意,哪怕出去他二人也在右武衛的控製之下,沒打算單獨跑。
溫茂瑞:“不跟著一起跑?”
湯新霽:“我知道營嘯的可怕之處。”
不分敵我,見人就殺。湯新霽哪怕有些武藝,總歸雙拳難敵四手。
說到底他不看好某些人策劃的逃跑活動,加之深知夜晚的可怕,演變成炸營也在情理之中。
羅小穀在幾人一問一答中,才反應過來,“誰要跑?”有人想踢掉他的飯碗。
劉耿文一口唾沫吐在地上,“營嘯!”
湯新霽的憂慮放在其他軍隊上不無道理,勞改營一旦炸營,連帶旁邊的右武衛營地也會受到影響。
戰場上軍士經曆巨大的壓力和恐懼,每天都麵臨著生死考驗,一旦受驚,可能失去理智。
但右武衛不同,軍士待遇優渥,同時注意疏導情緒。更重要的是,他們是習慣夜間行動,並不會因為黑夜而恐懼。
在長安時,要不是因為擔心嚇著隔壁鄰居,段曉棠非得得寸進尺,在右武衛大營裏練練夜間緊急集合。
溫茂瑞:“何時行動?”
湯新霽:“月上中天之時。”
羅小穀左看右看,他不說和湯新霽形影不離,但從幹活到休息大部分時間都在一起,卻一點不知道。
劉耿文招來守門的軍士,吩咐道:“讓我們的人撤出來。”
守衛巡夜的軍士雖有刀劍甲具,但混亂中誰說得準呢,沒必要增加無謂的傷亡。
湯新霽:“你們早就知道?”有其他人告密,難怪兩人全甲在身。
溫茂瑞並不直接回答,反而說道:“看守人數不足,是我我也跑。”
這是早預料到的事,當段曉棠帶走一半兵力,就注定勞改營不會安分。
溫茂瑞:“會寫字嗎?”
湯新霽老老實實道:“會。”
溫茂瑞:“把你知道參與的人寫下來!”
愣的領頭人衝在第一線,希冀第一個逃出去。但老謀深算的,會躲過最開始的風頭,再找機會偷溜出去。
湯新霽趴在桌上,借著昏暗的燭火,記錄參與人的姓名。出賣勞改營的人沒有半點心理壓力,說到底和他們沒多少情誼。
溫茂瑞敲敲羅小穀的腦瓜,還有閑心開玩笑,“你這位隊長,有點良心但不多。”好歹記得把你撈出來。
羅小穀的身格體型,若真發生營嘯,十之八九橫屍當場。
溫茂瑞原先自視甚高,覺得郡兵都是烏合之眾。但觀湯新霽,也有可造之材。他身上背的事並不算大,但右武衛不能招攬。
因為此人對朝廷和官吏心懷不忿,一旦坐大,必然惹出禍事。
易地而處,湯新霽的選擇才是最正確的。
劉耿文衝溫茂瑞點點頭,“我出去了。”
溫茂瑞:“嗯。”
羅小穀看著劉耿文的背影,問道:“將軍,你不走麽?”
溫茂瑞坐在老位置上,“我算哪門子將軍,連個校尉都不是。”
話音一轉,“各司其職,信任你的同袍。”
劉溫兩人分別把守勞改營兩扇大門,尹金明坐鎮本部,是第三道防線。
寇嘉平睡得迷迷糊糊,被一陣喊殺聲吵醒。先以為是做夢,越來越覺得不對勁才知是現實世界,急忙睜開眼睛。
腦子來不及醒來,但身體已經先行一步,披上外袍,蹬上鞋子,抓起床頭的包裹,大聲喊道:“去右武衛營地。”
這時候城裏哪兒都危險,隻有軍營最安全。
家仆急忙衝進來,高呼道:“郎君,右武衛炸營了!”
“右武衛,炸營?”寇嘉平將昨夜喝剩的茶水潑到臉上,以圖清醒,“當真?”
家仆顫顫悠悠道:“是那個方向。”
另一家仆從前衙趕來,“郎君,右武衛尹參軍派一隊人來傳話,說俘虜作亂,請你帶衙差管束城中秩序。”
寇嘉平將冠帽整理好,出去見右武衛派來的人,急問道:“俘虜營情況如何?”
紀銳立:“並無大礙,尹參軍他們能解決。”
正因為知道衙差支棱不起來,他才帶人來幫忙。
紀銳立:“寇主簿,得讓百姓安居在家,不要隨意走動。”
寇嘉平點頭應道:“是,是。”
這朝不保夕的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
右武衛營地附近火光衝天,寇嘉平並不敢帶人靠近,隻能在稍遠一些的裏坊中維持治安。
好在文城的百姓飽經憂患,知道沒有兩把刀的話,越是亂越不能在黑夜中出門,幸而外頭還有衙差敲鑼時不時經過,昭示城池並未失陷。
寇嘉平提心吊膽半夜,天剛蒙蒙亮急不可待地趕去右武衛營地。
軍營一切如常,反倒勞改營外圍有戰鬥過的痕跡。
寇嘉平經過請示入內,一路見軍士們在搬抬屍體,俘虜身體上多是插著羽箭。
時不時還有軍士從人堆裏押出一二人,有的是湯新霽交待的,有的是他們早就掌握的。
寇嘉平疾步走到劉耿文身旁,問道:“劉司戈,昨夜情形如何?”
劉耿文麵色不虞,“傷了十來個弟兄。”
寇嘉平:“俘虜呢?”
劉耿文:“死了兩百來號人,具體數字還未統計出來。”
段曉棠不喜歡斬首、懸屍示眾這一套,理由是容易生疫,所以昨夜被殺的俘虜,大概率是拖去外頭埋了。
湯新霽不知道,溫茂瑞早看出他的不甘心,曾經想鏟除這個禍害,被段曉棠攔下了。
溫茂瑞坐下,盔甲上的甲片帶著輕微的響聲,“說吧,財寶在哪?”
屋內的燭火並不明亮,隻能從聲音判斷溫茂瑞的情緒——漫不經心。
合上門外麵未必能發覺,周圍沒有其他動靜,但湯新霽深知,附近的空屋內,定然潛藏伏兵。
枕戈待旦。
湯新霽深吸一口氣,鎮定心神,“隻是一個借口,沒有財寶。”
劉耿文:“那你來值房作甚?”
湯新霽:“進來躲一躲。”
溫茂瑞:“躲什麽?”
湯新霽:“他們想跑,我想躲到值房避避風頭。如果可以,還能借另外一扇門撤出去。”
溫茂瑞聽出湯新霽的言下之意,哪怕出去他二人也在右武衛的控製之下,沒打算單獨跑。
溫茂瑞:“不跟著一起跑?”
湯新霽:“我知道營嘯的可怕之處。”
不分敵我,見人就殺。湯新霽哪怕有些武藝,總歸雙拳難敵四手。
說到底他不看好某些人策劃的逃跑活動,加之深知夜晚的可怕,演變成炸營也在情理之中。
羅小穀在幾人一問一答中,才反應過來,“誰要跑?”有人想踢掉他的飯碗。
劉耿文一口唾沫吐在地上,“營嘯!”
湯新霽的憂慮放在其他軍隊上不無道理,勞改營一旦炸營,連帶旁邊的右武衛營地也會受到影響。
戰場上軍士經曆巨大的壓力和恐懼,每天都麵臨著生死考驗,一旦受驚,可能失去理智。
但右武衛不同,軍士待遇優渥,同時注意疏導情緒。更重要的是,他們是習慣夜間行動,並不會因為黑夜而恐懼。
在長安時,要不是因為擔心嚇著隔壁鄰居,段曉棠非得得寸進尺,在右武衛大營裏練練夜間緊急集合。
溫茂瑞:“何時行動?”
湯新霽:“月上中天之時。”
羅小穀左看右看,他不說和湯新霽形影不離,但從幹活到休息大部分時間都在一起,卻一點不知道。
劉耿文招來守門的軍士,吩咐道:“讓我們的人撤出來。”
守衛巡夜的軍士雖有刀劍甲具,但混亂中誰說得準呢,沒必要增加無謂的傷亡。
湯新霽:“你們早就知道?”有其他人告密,難怪兩人全甲在身。
溫茂瑞並不直接回答,反而說道:“看守人數不足,是我我也跑。”
這是早預料到的事,當段曉棠帶走一半兵力,就注定勞改營不會安分。
溫茂瑞:“會寫字嗎?”
湯新霽老老實實道:“會。”
溫茂瑞:“把你知道參與的人寫下來!”
愣的領頭人衝在第一線,希冀第一個逃出去。但老謀深算的,會躲過最開始的風頭,再找機會偷溜出去。
湯新霽趴在桌上,借著昏暗的燭火,記錄參與人的姓名。出賣勞改營的人沒有半點心理壓力,說到底和他們沒多少情誼。
溫茂瑞敲敲羅小穀的腦瓜,還有閑心開玩笑,“你這位隊長,有點良心但不多。”好歹記得把你撈出來。
羅小穀的身格體型,若真發生營嘯,十之八九橫屍當場。
溫茂瑞原先自視甚高,覺得郡兵都是烏合之眾。但觀湯新霽,也有可造之材。他身上背的事並不算大,但右武衛不能招攬。
因為此人對朝廷和官吏心懷不忿,一旦坐大,必然惹出禍事。
易地而處,湯新霽的選擇才是最正確的。
劉耿文衝溫茂瑞點點頭,“我出去了。”
溫茂瑞:“嗯。”
羅小穀看著劉耿文的背影,問道:“將軍,你不走麽?”
溫茂瑞坐在老位置上,“我算哪門子將軍,連個校尉都不是。”
話音一轉,“各司其職,信任你的同袍。”
劉溫兩人分別把守勞改營兩扇大門,尹金明坐鎮本部,是第三道防線。
寇嘉平睡得迷迷糊糊,被一陣喊殺聲吵醒。先以為是做夢,越來越覺得不對勁才知是現實世界,急忙睜開眼睛。
腦子來不及醒來,但身體已經先行一步,披上外袍,蹬上鞋子,抓起床頭的包裹,大聲喊道:“去右武衛營地。”
這時候城裏哪兒都危險,隻有軍營最安全。
家仆急忙衝進來,高呼道:“郎君,右武衛炸營了!”
“右武衛,炸營?”寇嘉平將昨夜喝剩的茶水潑到臉上,以圖清醒,“當真?”
家仆顫顫悠悠道:“是那個方向。”
另一家仆從前衙趕來,“郎君,右武衛尹參軍派一隊人來傳話,說俘虜作亂,請你帶衙差管束城中秩序。”
寇嘉平將冠帽整理好,出去見右武衛派來的人,急問道:“俘虜營情況如何?”
紀銳立:“並無大礙,尹參軍他們能解決。”
正因為知道衙差支棱不起來,他才帶人來幫忙。
紀銳立:“寇主簿,得讓百姓安居在家,不要隨意走動。”
寇嘉平點頭應道:“是,是。”
這朝不保夕的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
右武衛營地附近火光衝天,寇嘉平並不敢帶人靠近,隻能在稍遠一些的裏坊中維持治安。
好在文城的百姓飽經憂患,知道沒有兩把刀的話,越是亂越不能在黑夜中出門,幸而外頭還有衙差敲鑼時不時經過,昭示城池並未失陷。
寇嘉平提心吊膽半夜,天剛蒙蒙亮急不可待地趕去右武衛營地。
軍營一切如常,反倒勞改營外圍有戰鬥過的痕跡。
寇嘉平經過請示入內,一路見軍士們在搬抬屍體,俘虜身體上多是插著羽箭。
時不時還有軍士從人堆裏押出一二人,有的是湯新霽交待的,有的是他們早就掌握的。
寇嘉平疾步走到劉耿文身旁,問道:“劉司戈,昨夜情形如何?”
劉耿文麵色不虞,“傷了十來個弟兄。”
寇嘉平:“俘虜呢?”
劉耿文:“死了兩百來號人,具體數字還未統計出來。”
段曉棠不喜歡斬首、懸屍示眾這一套,理由是容易生疫,所以昨夜被殺的俘虜,大概率是拖去外頭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