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6章 一天不吃肉,全身沒有力氣
穿成女屠夫後,全村去逃荒 作者:西門七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過早飯,程顧卿問黃氏:“大壯他娘,這些天你們辛苦了,天天都要幹活,村裏也吃不好。這裏有10兩,你拿著,去買肉,俺們吃完村裏的,回來加餐。”
程顧卿把10兩給黃氏,讓她看著花,反正一天不吃肉,全身沒有力氣。
黃氏接過10兩,知道婆婆在夥食方麵要求比較高。以前殺豬家裏天天能沾上葷味,現在在村裏幹活了,吃的比較清淡。
家裏的孩子都在長身子,吃好點也不錯。特別是大壯,二壯,三壯,家裏除了程顧卿,徐老大,就該到他們了,吃得那一個恐怕。
吃完村裏的還經常說餓肚子,吃不飽。
黃氏看到他們三個頭都疼,隻好又給他們加餐。
如果不是婆婆有本事,會賺錢,家裏根本養不起這些娃子。
黃氏笑著說:“阿娘,俺知道了。蟠尾村那邊有個殺豬匠,天天都賣肉的,俺每天過去買些回來,讓娃子能天天有肉吃。”
至於吃到飽那是不可能的,能嚐幾口已經比大多數人生活好了。
程顧卿點了點頭說道:“娃子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俺家的娃子不能餓著。當然肥團的你給一丁點肉就行了,這小娃子,太肥了,許大夫說了,要減重才行。哎,肥團天天幹活,還是那麽胖,真愁人。
對了,明珠你直接不要給肉吃,她更胖,更愁人。他們母子要是有意見,你就說俺說我,讓他們找俺。”
相比肥團,程顧卿認為明珠更要減肥,所以明珠必須挨餓才行,肥團是小娃子,還要長身體。
黃氏能說什麽,隻能說好。
心疼肥團小小年紀就要減肥,真是可憐的娃子。
至於明珠,黃氏跟程顧卿一樣,一點也不心疼,而且認為減肥非常重要。
黃氏又說到:“阿娘,俺家的豬養的挺大了,可以殺了。要不要讓大壯他爹去殺豬,賣豬肉。”
黃氏其實不想去蟠尾村買豬肉的,他們家就是殺豬的,竟然還要去其他殺豬匠那裏買肉,實在說不過去。
但現在大家都忙著,家裏又不能不幹村裏的活,殺豬賣肉這事隻能推後了,等房子建好再說。
程顧卿笑著說:“等俺們村的房子弄好了,就讓福興領著大壯和二壯去殺豬,俺們在村口那裏支一個檔口賣肉,俺看俺們村裏的人也挺有錢的,也能賺幾個銅板回來。至於以後怎麽做,等幹完村裏的活再從長計議。”
程顧卿這屬於見一步走一步,沒想到那麽多。
現在兜裏有錢,有底氣,暫時不需要考慮那麽長遠。
當然更重要的是世道不穩定,不少地方還很亂。
程顧卿真心希望衛國公能問鼎中原,把這樣混亂的局勢結束。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戰亂真的是非常可怕,不想再經曆了。
黃氏是個聽話又能幹的好兒媳,任勞任怨,徐三郎的眼光是相當不錯,便宜了徐老大這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粗漢子。
黃氏笑著說:“阿娘,俺聽你的安排,俺們一步一步來,不著急。現在有新房子住,有糧食吃,嗬嗬,俺們比其他人幸運多了。”
程顧卿吩咐完畢後,家裏人各就各位去幹活。
大壯這些大娃子要去學堂上學,肥團這個肥娃子,明珠被寶珠領著去種菜,打豬草。
黃氏幾個兒媳做“泥水工”,幫忙建房子。徐老大自然也去做大工建房子,至於徐老三,不想幹粗活,但又不得不幹。
最後徐麻子拯救了他,去廚房跟婆子混。
村長和七叔公一直推薦讓徐麻子到廚房幹活,徐麻子做的飯菜比婆子們好吃多。
以村長夫人為代表的婆子不服氣,覺得廚房是她們婆子的天下,插入一個徐麻子作甚。
村長和七叔公非常強烈地要求徐麻子幫忙做飯,其實他們倆更激進的要求徐麻子做廚房大管事。
隻不過這樣做,會讓村裏的婆子好沒麵子,隻好作罷。
最後徐麻子還是成功地插入婆子的廚房隊伍,成為廚房的一員。
徐麻子可鬱悶了,他根本不想跟一群老婦女混,但村長和七叔公那麽堅持,也隻能聽從組織安排。
想了想,就以“習慣了徐老三做搭檔”為由,把徐老三也申請到廚房幹活了。
徐老三臉色都黑了,好不容易從城裏回來,擺脫燒火小廝的身份,怎麽回到村了,還是做徐麻子的燒火小廝。
徐老三可不願意了。
但左看看右看看,發現在村裏幹什麽活都好累,想到學堂做助理,幫張夫子教學生,結果張夫子毫不給情麵地拒絕了,直接說不想徐老三誤人子弟。
徐老三聽到後氣得吐血,好後悔當初領張夫子到村裏,早知道在逃難的路上當做看不到張夫子了。
最後徐老三隻好認命地去做燒火小廝,這是唯一比較輕鬆的工作,不幹真的要去做苦力了。
程顧卿吃過早飯後,就到處亂逛。村裏人見怪不怪,也不理她。
反正有本事的人都不會做苦力活。像村長和七叔公也是在做監工,專門看誰偷懶,被捉到了,就一棍子打過去。
漢子們隻好認命地幹活。
程顧卿看到曾鵬程在上課,又看到張夫子在“辦公室”裏批改作業。
眼珠子溜溜轉,看到四周沒有人,覺得這是個好機會,於是走了進去,替許蘆根說親。
程顧卿也不想找張夫子一個老漢說親事,可張姑娘的母親沒了,隻能找父親了,至於張紹濤,不在這裏,不是考慮的對象。
張夫子看到程顧卿後,笑著問:“程娘子,有事嗎?”
程顧卿非常直白地點了點頭,問道:“張夫子啊,俺想問一問,俺家幾個娃子讀書什麽情況,哪裏比較有希望?”
在問正事之前,肯定要東扯西扯,等扯得差不多了,再入正題。
正好程顧卿也想了解家裏的娃子讀書情況。
張夫子還以為是什麽事,原來是家長想了解學生的讀讀書情況,這非常應該。
隻不過很少有家長像程顧卿這樣親自來問,村裏人對他都非常敬畏,說話都非常客氣,沒有程顧卿那樣自然從容。
程顧卿把10兩給黃氏,讓她看著花,反正一天不吃肉,全身沒有力氣。
黃氏接過10兩,知道婆婆在夥食方麵要求比較高。以前殺豬家裏天天能沾上葷味,現在在村裏幹活了,吃的比較清淡。
家裏的孩子都在長身子,吃好點也不錯。特別是大壯,二壯,三壯,家裏除了程顧卿,徐老大,就該到他們了,吃得那一個恐怕。
吃完村裏的還經常說餓肚子,吃不飽。
黃氏看到他們三個頭都疼,隻好又給他們加餐。
如果不是婆婆有本事,會賺錢,家裏根本養不起這些娃子。
黃氏笑著說:“阿娘,俺知道了。蟠尾村那邊有個殺豬匠,天天都賣肉的,俺每天過去買些回來,讓娃子能天天有肉吃。”
至於吃到飽那是不可能的,能嚐幾口已經比大多數人生活好了。
程顧卿點了點頭說道:“娃子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俺家的娃子不能餓著。當然肥團的你給一丁點肉就行了,這小娃子,太肥了,許大夫說了,要減重才行。哎,肥團天天幹活,還是那麽胖,真愁人。
對了,明珠你直接不要給肉吃,她更胖,更愁人。他們母子要是有意見,你就說俺說我,讓他們找俺。”
相比肥團,程顧卿認為明珠更要減肥,所以明珠必須挨餓才行,肥團是小娃子,還要長身體。
黃氏能說什麽,隻能說好。
心疼肥團小小年紀就要減肥,真是可憐的娃子。
至於明珠,黃氏跟程顧卿一樣,一點也不心疼,而且認為減肥非常重要。
黃氏又說到:“阿娘,俺家的豬養的挺大了,可以殺了。要不要讓大壯他爹去殺豬,賣豬肉。”
黃氏其實不想去蟠尾村買豬肉的,他們家就是殺豬的,竟然還要去其他殺豬匠那裏買肉,實在說不過去。
但現在大家都忙著,家裏又不能不幹村裏的活,殺豬賣肉這事隻能推後了,等房子建好再說。
程顧卿笑著說:“等俺們村的房子弄好了,就讓福興領著大壯和二壯去殺豬,俺們在村口那裏支一個檔口賣肉,俺看俺們村裏的人也挺有錢的,也能賺幾個銅板回來。至於以後怎麽做,等幹完村裏的活再從長計議。”
程顧卿這屬於見一步走一步,沒想到那麽多。
現在兜裏有錢,有底氣,暫時不需要考慮那麽長遠。
當然更重要的是世道不穩定,不少地方還很亂。
程顧卿真心希望衛國公能問鼎中原,把這樣混亂的局勢結束。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戰亂真的是非常可怕,不想再經曆了。
黃氏是個聽話又能幹的好兒媳,任勞任怨,徐三郎的眼光是相當不錯,便宜了徐老大這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粗漢子。
黃氏笑著說:“阿娘,俺聽你的安排,俺們一步一步來,不著急。現在有新房子住,有糧食吃,嗬嗬,俺們比其他人幸運多了。”
程顧卿吩咐完畢後,家裏人各就各位去幹活。
大壯這些大娃子要去學堂上學,肥團這個肥娃子,明珠被寶珠領著去種菜,打豬草。
黃氏幾個兒媳做“泥水工”,幫忙建房子。徐老大自然也去做大工建房子,至於徐老三,不想幹粗活,但又不得不幹。
最後徐麻子拯救了他,去廚房跟婆子混。
村長和七叔公一直推薦讓徐麻子到廚房幹活,徐麻子做的飯菜比婆子們好吃多。
以村長夫人為代表的婆子不服氣,覺得廚房是她們婆子的天下,插入一個徐麻子作甚。
村長和七叔公非常強烈地要求徐麻子幫忙做飯,其實他們倆更激進的要求徐麻子做廚房大管事。
隻不過這樣做,會讓村裏的婆子好沒麵子,隻好作罷。
最後徐麻子還是成功地插入婆子的廚房隊伍,成為廚房的一員。
徐麻子可鬱悶了,他根本不想跟一群老婦女混,但村長和七叔公那麽堅持,也隻能聽從組織安排。
想了想,就以“習慣了徐老三做搭檔”為由,把徐老三也申請到廚房幹活了。
徐老三臉色都黑了,好不容易從城裏回來,擺脫燒火小廝的身份,怎麽回到村了,還是做徐麻子的燒火小廝。
徐老三可不願意了。
但左看看右看看,發現在村裏幹什麽活都好累,想到學堂做助理,幫張夫子教學生,結果張夫子毫不給情麵地拒絕了,直接說不想徐老三誤人子弟。
徐老三聽到後氣得吐血,好後悔當初領張夫子到村裏,早知道在逃難的路上當做看不到張夫子了。
最後徐老三隻好認命地去做燒火小廝,這是唯一比較輕鬆的工作,不幹真的要去做苦力了。
程顧卿吃過早飯後,就到處亂逛。村裏人見怪不怪,也不理她。
反正有本事的人都不會做苦力活。像村長和七叔公也是在做監工,專門看誰偷懶,被捉到了,就一棍子打過去。
漢子們隻好認命地幹活。
程顧卿看到曾鵬程在上課,又看到張夫子在“辦公室”裏批改作業。
眼珠子溜溜轉,看到四周沒有人,覺得這是個好機會,於是走了進去,替許蘆根說親。
程顧卿也不想找張夫子一個老漢說親事,可張姑娘的母親沒了,隻能找父親了,至於張紹濤,不在這裏,不是考慮的對象。
張夫子看到程顧卿後,笑著問:“程娘子,有事嗎?”
程顧卿非常直白地點了點頭,問道:“張夫子啊,俺想問一問,俺家幾個娃子讀書什麽情況,哪裏比較有希望?”
在問正事之前,肯定要東扯西扯,等扯得差不多了,再入正題。
正好程顧卿也想了解家裏的娃子讀書情況。
張夫子還以為是什麽事,原來是家長想了解學生的讀讀書情況,這非常應該。
隻不過很少有家長像程顧卿這樣親自來問,村裏人對他都非常敬畏,說話都非常客氣,沒有程顧卿那樣自然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