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流放
女將歸來,陰鷙王爺太粘人 作者:幼時橘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皇子和太子淒厲的喊聲響徹大殿,可無論如何,起了疑心的元帝都不是那麽好糊弄的,尤其是跟那位子有關....
即便元帝有心放縱,隻怕這天下臣民,也斷然不是那麽好糊弄的....
退朝之後,元帝喚了自己的心腹前往禦書房,剩下的大臣則是三兩結伴朝著殿外走去。
洛雲舟和洛將軍也不例外,周圍走著的皆是洛家他們的親信,對於今日之事,每一位都懷揣了一肚子的話要說。
“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回去再說。”洛將軍阻止他們即將要脫口而出的疑惑。瞧了眼落後幾步的帝硯塵,父子二人對視一眼,皆是站在原地等著帝硯塵,洛家親信見狀便知曉他們有話要說,微微躬身,抱拳行禮之後便離開了。
“洛將軍,洛兄。”來到二人麵前,帝硯塵微微頷首,作為天元無上尊貴的九王爺,帝硯塵給予了洛家人極大的尊重。
洛將軍微微頷首回了一禮,這才道,“九王爺,今日之前真不知曉此事?”
帝硯塵聞言,麵上浮起些許笑意。
“罪有應得不是嗎?”
帝硯塵這句話,便也算是默認了,可這句話卻不由得讓洛將軍想起來家中的寶貝女兒,罪有應得?那信中三皇子和太子所做的事情,十件有八件與他們家有關,罪有應得.....難不成這裏麵還有洛梵音的手筆?
想到這兒,洛將軍朝周圍看了眼,見無人注意他們這邊,壓低聲音試探著問道,“姩姩不知道吧?”
帝硯塵淡笑不語。
洛將軍與洛雲舟對視一眼,長長呼出一口氣.....
好吧,早該想到的。
這日子後,洛將軍也沒有與洛梵音說起這事兒,他相信女兒有自己的成算,至於洛家的親信,也隻囑咐做好自己的,一切靜觀其變。
相對於洛家和九王府的平靜,三皇子和太子這兩條船上的人一整個上躥下跳寢食難安,為了三皇子和太子,更是為了自己,沒少使力,隻不過有玄衛和九幽門在前,他們做多少都是無用功。
隨著朝堂上對三皇子和太子禁足令的下達,以及那些個關於三皇子和太子謀財害命,勾結敵國的消息流傳越來越廣,京城中的局勢變得更加緊張而微妙。百姓們在那日清晨知曉三皇子和太子的所作所為後,群情激憤,對太子和三皇子的所作所為更是深惡痛絕。
京城的大街小巷中,百姓們紛紛議論著此事,譴責著兩位皇子的惡行。一些有識之士開始牽頭組織百姓聯名上書,要求元帝嚴懲太子和三皇子,以正國法,安民心。
很快,一份份簽滿百姓姓名的上書如同雪片般被送到了皇宮。元帝坐在禦書房中,看著堆積如山的百姓上書,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此時,高盛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輕聲說道:“陛下,百姓的上書越來越多,此事恐怕不能再拖下去了。”
元帝揉了揉太陽穴,歎息道:“朕又何嚐不知,但他們畢竟是朕的兒子,朕實在是難以抉擇。尤其是太子,朕花費了諸多心血培養他,怎的就到了如今地步。”
高盛猶豫了一下,又說道:“陛下,民心不可違啊。如今百姓們如此堅決地要求治罪,若陛下不作出回應,隻怕會引起民怨。”
元帝沉默片刻,說道:“朕再想想吧。”
隨後,元帝開始暗中吩咐自己的心腹大臣,讓他們尋找為太子開脫的證據和理由。這些大臣們心領神會,開始在朝堂上為太子說話,有意無意將那些罪過都推到了三皇子身上。
在一次朝堂商議中,一位元帝的心腹大臣站出來說道:“陛下,太子雖有錯,但其中或許有些誤會。太子這些年為國家也做了不少貢獻,不能因為一些未經證實的事情就輕易定罪。”
帝硯塵立刻反駁道:“未經證實?還要怎樣證據確鑿?莫不是讓那些死去的將士回來跟你論論長短?王大人還真是空口白話,張嘴就來,如此證據確鑿,百姓呼聲如此之高,你就這麽視而不見?”
那位姓王的大人被帝硯塵這麽一噎,當即沒了言語。
站他身側一大臣又說道:“陛下,那密信中大多事情都指向三皇子,太子或許是被人誤導,他的本心不壞,隻要加以教導,定能改過自新。”
他作為元帝的親信,此話一出便是代表著元帝的態度,一時間三皇子一黨人人自危,原先還想著為了自己的前途再爭辯一二的三皇子黨,此時都是明哲保身,低垂著頭生怕惹火燒身。
瞧著無人響應,洛雲舟上前一步站出來,堅定地說道:“陛下,國法麵前人人平等,太子若有罪,就應受到懲處,不能因為他的身份而特殊對待。”
元帝心中惱怒,但表麵上卻不動聲色,他緩緩說道:“此事還需進一步查證,不能僅憑這些上書和證據就倉促定罪。”
然而,百姓們的呼聲愈發高漲,甚至在皇宮外聚集起來,高呼著要求嚴懲太子和三皇子。元帝無奈之下,隻得再次召集大臣們商議此事。
這一日三皇子與太子跪於大殿之上,整個人頹廢無比。
朝堂之上,元帝麵色凝重地說道:“如今百姓聯名上書,要求治罪於太子和三皇子,諸位愛卿有何看法?”
一位老臣率先站出來,拱手說道:“陛下,百姓的意願不可忽視。太子和三皇子若真有罪,理應受到懲處,以安民心。”
三皇子一黨的大臣急忙站出來反對:“陛下,三皇子或許有錯,但到底是皇家子嗣,罪不至死啊。還請陛下從輕發落。”
帝硯塵此時也開口道:“陛下,百姓的呼聲如此強烈,若不做出公正的裁決,恐會引發更大的動蕩。而且證據確鑿,三皇子和太子的罪行不可饒恕。”
太子一黨的大臣則試圖為太子求情:“陛下,太子這些年也為國家做過一些貢獻,還望陛下念及父子之情,從輕懲處。”
元帝看著爭論不休的大臣們,心中更加糾結。這時,又有太監來報,說皇宮外的百姓情緒更加激動,元帝深知此事若再不給出答複,恐怕會引發騷亂,隻不過這樣被逼著處決自己的兒子,元帝心上何止一個憋悶。
元帝深吸一口氣,終於下定決心,他緩緩說道:“經紫薇使調查,那信中所及之事基本屬實,證據確鑿,三皇子罪行嚴重,即日起剝奪其皇子身份,流放邊疆,終身不得回京。”
“至於太子....未曾過多涉及,但身為太子,竟未能及時察覺,被奸人引導犯下此等錯誤,理應受到責罰,罰俸三年,俸祿全部捐出為邊境災民重建家園。”
“兒臣謝父皇開恩,今日之後兒臣定當痛定思痛,誠心悔過!”太子匍匐在地,連日來的提心吊膽,終於在這一刻徹底安心下來。
三皇子聽到這個判決,頓時癱倒在地,哭喊著:“父皇,兒臣知錯了,兒臣不過是一時糊塗,求父皇開恩啊。”
他想過元帝會拿他救他最寵愛的兒子,卻未曾想過他會做得如此決絕!太子不過是罰俸三年,可他卻是一輩子來換!
可即便如此,他也隻能是哭喊著自己冤枉,至於攀咬太子,三皇子不敢也不能,元帝有意保太子,他那般說,隻會更加斷送自己的路,如今流放,好歹還有機會....
對於三皇子的哭訴,元帝卻不為所動,冷聲道:“你犯下如此大錯,這是你應得的懲罰。”
太子在一旁也嚇得麵如土色,心中暗自慶幸自己暫時逃過一劫,但也知道自己從此必須謹言慎行。
隨著三皇子被流放的消息傳出,京城的百姓們歡呼雀躍,稱讚元帝英明,卻也有不少人認為元帝私心深重,不過事已至此,也知多說無益。
至此,不論是洛梵音在邊境被劫殺,還是後來洛家商隊的事情,皆由三皇子流範而落幕。
朝堂之上的局勢也暫時穩定下來,但各方勢力的明爭暗鬥仍在繼續……
三皇子被遣送出京這一日,依舊是城外那座涼亭,洛梵音與帝硯塵麵對麵而坐。
玄幽瞧著押解三皇子的官兵出現,微微躬身與洛梵音小聲說著,下一刻便瞧著洛梵音玉手微抬,玄幽應聲而出。
“諸位,我家主子與三皇子有話要說,勞煩行個方便!”玄幽帶著幾名玄衛上前,將代表洛家玄衛的令牌亮了出來,那幾名官兵原本瞧著有生人出現,是以十分戒備,在看到對方的令牌,幾人對視一眼,皆是對玄影抱拳躬身。
“既然是洛小姐有請,我等自當配合。”說話間微微讓開一步,示意玄幽將人帶走,至於洛梵音會不會對三皇子做什麽??
殺了也好,放了也好,又豈是他們能阻攔的,更何況....那不遠處的馬車,似乎除了洛小姐,還有九王爺的.....
從神壇跌落的落差,折磨得三皇子整個人恍恍惚惚,如今看著坐在涼亭內為洛梵音斟茶的帝硯塵,他都有片刻的恍惚,這還是他那位自傲的九皇叔嗎?
忽而,三皇子像是想到什麽,嘲諷一笑,“是啊,我早該知道的,向來自傲的九皇叔,怎會整日有事兒沒事兒跟一女子鬥嘴。”
洛梵音看著三皇子,目光平靜而深邃,緩緩開口道:“三皇子,走到今日這一步,你可曾有過一絲後悔?”
三皇子冷哼一聲,眼中滿是不甘與憤怒:“後悔?本皇子不過是在爭奪自己應得的東西,何談後悔。若不是你們處處與我作對,我又怎會落得如此下場。”
“作對?”洛梵音輕笑出聲,將手中的水杯放下,眸中滿是戲謔地打量著三皇子,“我出征前是如何為你謀劃的,你那般回報我,如今卻說我與你作對?”
“難道不是嗎?你不過也是利用我罷了,不然以你洛家的能力,我何愁坐不上那個位置!”三皇子像是被激怒一般瘋狂地叫囂著。
洛梵音卻是瞧著他癲狂的樣子失了耐心。
帝硯塵放下手中的茶壺,淡然說道:“你錯就錯在不擇手段,為達目的不惜犧牲無辜之人,至於洛家?洛家該你的嗎?”
三皇子怒視著帝硯塵,咬牙切齒道:“哼,九皇叔,你又比我好到哪裏去?你如今不也是在這權力的旋渦中掙紮。”
洛梵音微微搖頭,說道:“你到現在還不明白,權力並非一切。你為了它,已經失去了太多。”
三皇子狂笑起來,笑聲中帶著無盡的苦澀與瘋狂:“失去?本皇子從未擁有過,又何談失去。洛梵音,帝硯塵,你們今日來就是為了看我的笑話嗎?”
帝硯塵微微皺眉,說道:“我們隻是想讓你明白,多行不義必自斃,雖是流放,但隻要你潛心度日,你父皇不會任由你去送命的。”
三皇子沉默片刻,突然眼神變得凶狠起來:“哼,就算我被流放,你們也別想高枕無憂。這朝堂的爭鬥不會停止,你們遲早也會陷入其中。”
洛梵音瞧他死不悔改的樣子微微一笑,毫不在意地說道:“那又如何?我們自會應對。但你,已經沒有機會了。”
三皇子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說道:“今日之恥,我定會銘記在心。若有機會,我定會回來報仇。”
帝硯塵冷聲道:“你若再敢興風作浪,就別怪我們不客氣。”
這時,玄幽上前提醒道:“主子,時間差不多了。”
洛梵音站起身來,看著三皇子,說道:“希望你在流放之地能好好反思自己的過錯。”
三皇子沒有回應,隻是死死地盯著他們,隨後被玄衛押送著繼續踏上流放之路。
洛梵音和帝硯塵看著三皇子遠去的身影,心中明白,目前的安寧,也隻是短暫的....
“你認為三皇子會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嗎?”帝硯塵聽著洛梵音的叮囑,忽而問道。
即便元帝有心放縱,隻怕這天下臣民,也斷然不是那麽好糊弄的....
退朝之後,元帝喚了自己的心腹前往禦書房,剩下的大臣則是三兩結伴朝著殿外走去。
洛雲舟和洛將軍也不例外,周圍走著的皆是洛家他們的親信,對於今日之事,每一位都懷揣了一肚子的話要說。
“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回去再說。”洛將軍阻止他們即將要脫口而出的疑惑。瞧了眼落後幾步的帝硯塵,父子二人對視一眼,皆是站在原地等著帝硯塵,洛家親信見狀便知曉他們有話要說,微微躬身,抱拳行禮之後便離開了。
“洛將軍,洛兄。”來到二人麵前,帝硯塵微微頷首,作為天元無上尊貴的九王爺,帝硯塵給予了洛家人極大的尊重。
洛將軍微微頷首回了一禮,這才道,“九王爺,今日之前真不知曉此事?”
帝硯塵聞言,麵上浮起些許笑意。
“罪有應得不是嗎?”
帝硯塵這句話,便也算是默認了,可這句話卻不由得讓洛將軍想起來家中的寶貝女兒,罪有應得?那信中三皇子和太子所做的事情,十件有八件與他們家有關,罪有應得.....難不成這裏麵還有洛梵音的手筆?
想到這兒,洛將軍朝周圍看了眼,見無人注意他們這邊,壓低聲音試探著問道,“姩姩不知道吧?”
帝硯塵淡笑不語。
洛將軍與洛雲舟對視一眼,長長呼出一口氣.....
好吧,早該想到的。
這日子後,洛將軍也沒有與洛梵音說起這事兒,他相信女兒有自己的成算,至於洛家的親信,也隻囑咐做好自己的,一切靜觀其變。
相對於洛家和九王府的平靜,三皇子和太子這兩條船上的人一整個上躥下跳寢食難安,為了三皇子和太子,更是為了自己,沒少使力,隻不過有玄衛和九幽門在前,他們做多少都是無用功。
隨著朝堂上對三皇子和太子禁足令的下達,以及那些個關於三皇子和太子謀財害命,勾結敵國的消息流傳越來越廣,京城中的局勢變得更加緊張而微妙。百姓們在那日清晨知曉三皇子和太子的所作所為後,群情激憤,對太子和三皇子的所作所為更是深惡痛絕。
京城的大街小巷中,百姓們紛紛議論著此事,譴責著兩位皇子的惡行。一些有識之士開始牽頭組織百姓聯名上書,要求元帝嚴懲太子和三皇子,以正國法,安民心。
很快,一份份簽滿百姓姓名的上書如同雪片般被送到了皇宮。元帝坐在禦書房中,看著堆積如山的百姓上書,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此時,高盛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輕聲說道:“陛下,百姓的上書越來越多,此事恐怕不能再拖下去了。”
元帝揉了揉太陽穴,歎息道:“朕又何嚐不知,但他們畢竟是朕的兒子,朕實在是難以抉擇。尤其是太子,朕花費了諸多心血培養他,怎的就到了如今地步。”
高盛猶豫了一下,又說道:“陛下,民心不可違啊。如今百姓們如此堅決地要求治罪,若陛下不作出回應,隻怕會引起民怨。”
元帝沉默片刻,說道:“朕再想想吧。”
隨後,元帝開始暗中吩咐自己的心腹大臣,讓他們尋找為太子開脫的證據和理由。這些大臣們心領神會,開始在朝堂上為太子說話,有意無意將那些罪過都推到了三皇子身上。
在一次朝堂商議中,一位元帝的心腹大臣站出來說道:“陛下,太子雖有錯,但其中或許有些誤會。太子這些年為國家也做了不少貢獻,不能因為一些未經證實的事情就輕易定罪。”
帝硯塵立刻反駁道:“未經證實?還要怎樣證據確鑿?莫不是讓那些死去的將士回來跟你論論長短?王大人還真是空口白話,張嘴就來,如此證據確鑿,百姓呼聲如此之高,你就這麽視而不見?”
那位姓王的大人被帝硯塵這麽一噎,當即沒了言語。
站他身側一大臣又說道:“陛下,那密信中大多事情都指向三皇子,太子或許是被人誤導,他的本心不壞,隻要加以教導,定能改過自新。”
他作為元帝的親信,此話一出便是代表著元帝的態度,一時間三皇子一黨人人自危,原先還想著為了自己的前途再爭辯一二的三皇子黨,此時都是明哲保身,低垂著頭生怕惹火燒身。
瞧著無人響應,洛雲舟上前一步站出來,堅定地說道:“陛下,國法麵前人人平等,太子若有罪,就應受到懲處,不能因為他的身份而特殊對待。”
元帝心中惱怒,但表麵上卻不動聲色,他緩緩說道:“此事還需進一步查證,不能僅憑這些上書和證據就倉促定罪。”
然而,百姓們的呼聲愈發高漲,甚至在皇宮外聚集起來,高呼著要求嚴懲太子和三皇子。元帝無奈之下,隻得再次召集大臣們商議此事。
這一日三皇子與太子跪於大殿之上,整個人頹廢無比。
朝堂之上,元帝麵色凝重地說道:“如今百姓聯名上書,要求治罪於太子和三皇子,諸位愛卿有何看法?”
一位老臣率先站出來,拱手說道:“陛下,百姓的意願不可忽視。太子和三皇子若真有罪,理應受到懲處,以安民心。”
三皇子一黨的大臣急忙站出來反對:“陛下,三皇子或許有錯,但到底是皇家子嗣,罪不至死啊。還請陛下從輕發落。”
帝硯塵此時也開口道:“陛下,百姓的呼聲如此強烈,若不做出公正的裁決,恐會引發更大的動蕩。而且證據確鑿,三皇子和太子的罪行不可饒恕。”
太子一黨的大臣則試圖為太子求情:“陛下,太子這些年也為國家做過一些貢獻,還望陛下念及父子之情,從輕懲處。”
元帝看著爭論不休的大臣們,心中更加糾結。這時,又有太監來報,說皇宮外的百姓情緒更加激動,元帝深知此事若再不給出答複,恐怕會引發騷亂,隻不過這樣被逼著處決自己的兒子,元帝心上何止一個憋悶。
元帝深吸一口氣,終於下定決心,他緩緩說道:“經紫薇使調查,那信中所及之事基本屬實,證據確鑿,三皇子罪行嚴重,即日起剝奪其皇子身份,流放邊疆,終身不得回京。”
“至於太子....未曾過多涉及,但身為太子,竟未能及時察覺,被奸人引導犯下此等錯誤,理應受到責罰,罰俸三年,俸祿全部捐出為邊境災民重建家園。”
“兒臣謝父皇開恩,今日之後兒臣定當痛定思痛,誠心悔過!”太子匍匐在地,連日來的提心吊膽,終於在這一刻徹底安心下來。
三皇子聽到這個判決,頓時癱倒在地,哭喊著:“父皇,兒臣知錯了,兒臣不過是一時糊塗,求父皇開恩啊。”
他想過元帝會拿他救他最寵愛的兒子,卻未曾想過他會做得如此決絕!太子不過是罰俸三年,可他卻是一輩子來換!
可即便如此,他也隻能是哭喊著自己冤枉,至於攀咬太子,三皇子不敢也不能,元帝有意保太子,他那般說,隻會更加斷送自己的路,如今流放,好歹還有機會....
對於三皇子的哭訴,元帝卻不為所動,冷聲道:“你犯下如此大錯,這是你應得的懲罰。”
太子在一旁也嚇得麵如土色,心中暗自慶幸自己暫時逃過一劫,但也知道自己從此必須謹言慎行。
隨著三皇子被流放的消息傳出,京城的百姓們歡呼雀躍,稱讚元帝英明,卻也有不少人認為元帝私心深重,不過事已至此,也知多說無益。
至此,不論是洛梵音在邊境被劫殺,還是後來洛家商隊的事情,皆由三皇子流範而落幕。
朝堂之上的局勢也暫時穩定下來,但各方勢力的明爭暗鬥仍在繼續……
三皇子被遣送出京這一日,依舊是城外那座涼亭,洛梵音與帝硯塵麵對麵而坐。
玄幽瞧著押解三皇子的官兵出現,微微躬身與洛梵音小聲說著,下一刻便瞧著洛梵音玉手微抬,玄幽應聲而出。
“諸位,我家主子與三皇子有話要說,勞煩行個方便!”玄幽帶著幾名玄衛上前,將代表洛家玄衛的令牌亮了出來,那幾名官兵原本瞧著有生人出現,是以十分戒備,在看到對方的令牌,幾人對視一眼,皆是對玄影抱拳躬身。
“既然是洛小姐有請,我等自當配合。”說話間微微讓開一步,示意玄幽將人帶走,至於洛梵音會不會對三皇子做什麽??
殺了也好,放了也好,又豈是他們能阻攔的,更何況....那不遠處的馬車,似乎除了洛小姐,還有九王爺的.....
從神壇跌落的落差,折磨得三皇子整個人恍恍惚惚,如今看著坐在涼亭內為洛梵音斟茶的帝硯塵,他都有片刻的恍惚,這還是他那位自傲的九皇叔嗎?
忽而,三皇子像是想到什麽,嘲諷一笑,“是啊,我早該知道的,向來自傲的九皇叔,怎會整日有事兒沒事兒跟一女子鬥嘴。”
洛梵音看著三皇子,目光平靜而深邃,緩緩開口道:“三皇子,走到今日這一步,你可曾有過一絲後悔?”
三皇子冷哼一聲,眼中滿是不甘與憤怒:“後悔?本皇子不過是在爭奪自己應得的東西,何談後悔。若不是你們處處與我作對,我又怎會落得如此下場。”
“作對?”洛梵音輕笑出聲,將手中的水杯放下,眸中滿是戲謔地打量著三皇子,“我出征前是如何為你謀劃的,你那般回報我,如今卻說我與你作對?”
“難道不是嗎?你不過也是利用我罷了,不然以你洛家的能力,我何愁坐不上那個位置!”三皇子像是被激怒一般瘋狂地叫囂著。
洛梵音卻是瞧著他癲狂的樣子失了耐心。
帝硯塵放下手中的茶壺,淡然說道:“你錯就錯在不擇手段,為達目的不惜犧牲無辜之人,至於洛家?洛家該你的嗎?”
三皇子怒視著帝硯塵,咬牙切齒道:“哼,九皇叔,你又比我好到哪裏去?你如今不也是在這權力的旋渦中掙紮。”
洛梵音微微搖頭,說道:“你到現在還不明白,權力並非一切。你為了它,已經失去了太多。”
三皇子狂笑起來,笑聲中帶著無盡的苦澀與瘋狂:“失去?本皇子從未擁有過,又何談失去。洛梵音,帝硯塵,你們今日來就是為了看我的笑話嗎?”
帝硯塵微微皺眉,說道:“我們隻是想讓你明白,多行不義必自斃,雖是流放,但隻要你潛心度日,你父皇不會任由你去送命的。”
三皇子沉默片刻,突然眼神變得凶狠起來:“哼,就算我被流放,你們也別想高枕無憂。這朝堂的爭鬥不會停止,你們遲早也會陷入其中。”
洛梵音瞧他死不悔改的樣子微微一笑,毫不在意地說道:“那又如何?我們自會應對。但你,已經沒有機會了。”
三皇子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說道:“今日之恥,我定會銘記在心。若有機會,我定會回來報仇。”
帝硯塵冷聲道:“你若再敢興風作浪,就別怪我們不客氣。”
這時,玄幽上前提醒道:“主子,時間差不多了。”
洛梵音站起身來,看著三皇子,說道:“希望你在流放之地能好好反思自己的過錯。”
三皇子沒有回應,隻是死死地盯著他們,隨後被玄衛押送著繼續踏上流放之路。
洛梵音和帝硯塵看著三皇子遠去的身影,心中明白,目前的安寧,也隻是短暫的....
“你認為三皇子會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嗎?”帝硯塵聽著洛梵音的叮囑,忽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