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不華,字兼善,伯牙吾台氏,初名達普化,元文宗賜今名。幼時家貧好學,被周仁榮收養教育,師從樂清李孝光。後入史館,參與編修《遼史》、《宋史》、《金史》。方國珍起事,泰不華任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發兵扼守黃岩澄江,被方國珍水軍包圍,於王林洋臨陣中槊死,著有《複古編》。


    因父早故,幼時的泰不華被台州名儒,官至集賢待製的黃岩人周仁榮,收養並受其教育,青燈黃卷,孜孜不倦。十七歲的泰不華參加江浙鄉試便獲得第一名,之後殿試右榜第一,授集賢院修撰,聞達於四方。先後任職江南行台監察禦史、中台監察禦史、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紹興路總管、禮部尚書、台州路達魯花赤等,最後,在剿滅方國珍的海戰中,死於戰場,生於台州,死於台州,同台州結下了不解之緣。


    元順帝即位的時候,準備給文宗皇後加上太皇太後的尊號,給大臣燕鐵木兒、伯顏封王,這明顯是有違製度的,作為中台監察禦史的泰不華,就聯合同僚給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嬸母不宜加尊號,大臣不能受王土。”太後得知好事被負能量打擾,大怒,揚言要將上表反對的人統統殺掉。泰不華得知後,對大家說:“這件事是我一個人發起,你們都是跟隨的,要殺要剮都我一個人承擔,決不會連累大家。”後來,太後覺得自己過分了說:“朝廷有這樣堅持原則的監察官,我怎能不帶頭遵守規章製度?”特地獎給泰不華兩枚金幣,以表彰他的正直無私。


    泰不華任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的時候,浙西發生水災,糧食減產,百姓生存困難,泰不華剛好去大都,他就積極向有關部門爭取,將災區百姓的糧稅免除。


    泰不華擔任紹興路總管,他在革除吏弊上,做了許多工作,方便了百姓生產生活,他恢複了鄉間酒禮傳統,推廣文明禮貌,促進了當地社會風氣的好轉。後來,他進入國史館,參加了遼、宋、金史的編修工作。


    黃河水患,一直是曆代王朝的重大難題,黃河決口,皇帝派泰不華為特使,到黃河邊以珪玉、白馬祭河神,祭祀結束後,比較務實的泰不華向皇帝提出了長遠解決之道:“淮安以東是黃河入海處,河流緩慢,泥沙容易沉積下來,不斷抬高河床,這是形成淤積決口的根本原因。宋代的時候,在這一段上設置了撩清夫,用輥江龍鐵掃撼蕩泥沙,使泥沙隨水入海,降低沉積。”朝廷認為這是治水的根本之策,采納了泰不華的意見,後來,朝廷卻讓這些撩清夫去屯田了,此事不了了之,泰不華的這個建議,同後代的束水衝沙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方國珍因為仇人蔡亂頭、王伏之的逼迫,聚眾入海為盜,朝廷得訊,馬上責令江浙參政朵兒隻班統領水軍圍剿,政府水軍追方國珍軍到福州五虎門。方國珍自知不敵,燒船將逃。不料,政府軍畏敵如虎,反而自己驚慌潰退,方國珍乘機反擊,俘虜了政府軍首領朵兒隻班。方國珍逼迫被俘的官員向朝廷報告,向方國珍招安,朝廷同意了,封了方國珍兄弟官職。但是,受官之後,方國珍仍然到處搶劫,勢力更大。第二年,泰不華將實際情況向朝廷報告,認為必須嚴格執行剿滅政策,但朝廷不同意。


    方國珍等海盜重新入海,並且到沿海各州縣搶劫燒殺,朝廷命令孛羅帖木兒為江浙行省左丞,任元帥領兵駐紮寧波,因為泰不華對當地情況熟悉,讓他擔任浙東道宣慰使,任副帥,駐兵溫州,伺機南北夾擊。方國珍攻打溫州,泰不華以焚燒的竹筏衝擊方國珍船隊,方國珍當晚即逃走。後來,孛羅帖木兒和泰不華約定,以六月的某日南北政府軍會師於大閭洋,夾擊方國珍。結果,孛羅帖木兒率領的政府軍提前三天到達,被方國珍夜率敢死隊放火衝擊,政府軍未戰先潰,落水死者過半,元帥孛羅帖木兒亦被方國珍俘虜。


    孛羅帖木兒被俘後,向朝廷上表,為方國珍講好話,泰不華悲憤不已,氣得好幾天吃不下飯,朝廷隻信孛羅帖木兒的話,於是又派出大司農達識帖木邇為特使,到黃岩招安方國珍。原來一直住在船上的方國珍兄弟,此時也上岸來會見朝廷官員,並住進陸地的小樓裏。這一天剛好是中秋節,泰不華準備派出敢死隊去暗殺方國珍,達識帖木邇當晚剛好來訪,泰不華即以暗殺事相告,達識帖木邇堅決反對:“朝廷派我來是招安的,你怎麽能違抗朝廷命令暗殺他?”此事隻好中止。後來,朝廷命令泰不華親至海濱,見證遣散了方國珍的黨徒,沒收了他們的船隻、武器,方國珍兄弟等人,分別授予不同的職位。不久,朝廷任命泰不華為台州路達魯花赤——一號地方長官,在元代,地方一號必須蒙古人當,二號是色目人,三號才有可能是漢人。


    元政府為征伐徐州,命令江浙行省征調船隻水師北上扼守長江口,方國珍屬征調之列。他怕被朝廷暗算,重新入海,再舉反幟。泰不華認為,作為朝廷命官,以死報國,自是本分,他立即派兵封鎖黃岩澄江,防止方國珍騷擾內地。派出義士王大用去找方國珍,要他迷途知返,方國珍更加疑懼,於是扣留了王大用,並派出小船二百隻,襲擊海門,進入州港,攻打馬鞍山等地。泰不華對部屬說:“我以一個窮書生的身份得登高位,常常擔心自己辜負所學的道德文章。現在,我作為台州的領導,守土有責。方國珍降而複叛,反複無常。大家團結一致,共同消滅叛匪,成功了,是大家的功勞,如果不成功,我就以死報國。”大家都踴躍響應。


    方國珍派親戚陳仲達過來,商談投降事宜,泰不華於是率領部屬,高掛受降旗,乘船候潮前往。後來,船觸沙堆不能前行,不久方國珍船到。泰不華叫陳仲達去交涉投降條件,陳已是驚慌失措,泰不華知道自己中計,於是親手斬了陳仲達,並指揮官軍與方國珍船隊交戰。官軍射殺方軍五人,方軍人多勢眾,紛紛跳入官船,又被官軍砍死兩人。方軍想將泰不華抱過船去,泰不華怒叱一聲,奪過大刀,又殺死方軍兩人。


    最後,泰不華被方軍群槊刺死,遺體被丟入海中,時年四十九歲,同時遇難的官軍人員有:僮仆抱琴,臨海尉李輔德,千戶赤盞,義士張君璧。後來,元朝廷追贈泰不華榮祿大夫等,封魏國公,諡忠介,立廟台州,賜額崇節。


    泰不華文能當狀元,武能上戰場,對朝廷忠,並且死於平叛之戰,應該是值得後世景仰的人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1三國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1三國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