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宗,字光輔,山東濟南府鄒平縣人,明朝勳戚、大臣,安國公孫忠之子、孝恭章皇後孫氏之兄。宣宗時,孫繼宗累官錦衣衛指揮使,景泰時期,進官都指揮僉事,襲封會昌伯,奪門之變後因功進封會昌侯,加號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之後督五軍營戎務,兼掌後軍都督府事,為明代少數以外戚得掌兵權者。憲宗即位後,兼督十二團營,主持經筵事並監修《英宗實錄》,長年位居朝臣之首,孫繼宗逝世,年八十五,獲贈郯國公,諡號“榮襄”。
孫繼宗,是宣宗的第二任皇後、孝恭章皇後孫氏的兄長,其父孫忠因此得封會昌伯。孫繼宗被授為府軍前衛指揮使,“帶俸不管事”。後來,孫繼宗參與太監曹吉祥、大將石亨等人發動的奪門之變,使得被囚禁於南宮的英宗成功複位。英宗複辟後,進封孫繼宗為會昌侯,增歲祿至一千二百石,隨後加勳號、散官為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自身可免二死、子免一死,賜世襲侯爵的誥券,孫繼宗的幾個弟弟擔任都指揮僉事的,也都改至錦衣衛供職。
孫繼宗疏奏:“正月十七日清晨,臣隨總兵官、忠國公石亨、太平侯張軏、文安伯張輗及弟弟孫顯宗率子侄、甥婿、義男、家人、軍伴等四十三人,各自藏有兵器,奪取東上門,直抵宮門,恭請皇上重登大寶。請求將跟隨臣的官軍人等依照跟隨石亨的人員,一同升授官職。”英宗在同年底進升孫顯宗為都指揮同知,並授予孫繼宗之子孫璉為錦衣衛指揮使,他的女婿、指揮使武忠進官都指揮僉事,孫氏家奴被授官者多達十七人。
自景泰年間以前,沒有外戚執掌兵權的先例,英宗複辟後,眼見石亨、張軏等人以京營軍隊完成奪門之變,所以打破成規,命孫繼宗提督五軍營軍務,兼掌後軍都督府事,以此穩握兵權。一次,英宗的侍臣中有人為孫繼宗的弟弟孫紹宗求官,英宗頗為不滿,召來閣臣李賢說:“孫氏一門,長子封侯,次者都位居顯官,子孫二十餘人也被授官,這已經足夠了。如今又有人以撫慰太後之心為名,為孫紹宗求官,這些人不知道當初加封孫氏子弟時,朕多次向太後請示,才獲準許,太後因此連日不高興,說:‘這些人對國家有什麽功勞,濫授這些官爵。物盛必衰,一旦獲罪,我也包庇不了。’太後的意思很清楚了。”李賢稱讚太後盛德,並從容地講述自明代開國以來外戚不掌軍務的成規。英宗聽後,解釋道:“從前內臣說京營軍非皇舅掌管不可,為此太後至今還在後悔。”李賢說:“所幸會昌侯為人還算淳厚、謹慎,不過以後不得援此事作為成例。”英宗稱善。
錦衣衛指揮使逯杲奏陳孫繼宗、孫紹宗及英國公張懋、太平侯張瑾都侵占了官地,建立私莊,英宗命他們各自具實奏報,孫繼宗等服罪,這才被寬赦,英宗隻將管莊的人一律逮捕問罪,將土地還於官府而已。此前,石亨因事獲罪,因“奪門”功受賞者稍稍被裁革,孫繼宗因此替孫顯宗、武忠及自己的子孫、家人、軍伴辭去官職,英宗隻奪去他的家人、軍伴等九人的職務,其餘一概不問。
昭武伯曹欽之亂平定,孫繼宗進官太保。次年,他因病奏請解除兵權,並辭去太保之官,英宗不允,並命禦醫前往診視。憲宗即位,命孫繼宗提督十二團營兼督五軍營,並知經筵事,負責監修《英宗實錄》,朝廷每有大事商議,一定以孫繼宗為首。憲宗重新核實奪門之功,他人爵位多有廢黜,唯有孫繼宗仍得侯爵,之後,孫繼宗請求辭官修養,憲宗不許。
《英宗實錄》修成,身為監修官的孫繼宗被加授為太傅,兵科給事中章鎰上疏認為:“孫繼宗久掌兵權,屍位固寵,急應將其罷退,以保全有始有終的名聲。”孫繼宗聞訊,遂上疏懇求辭官,憲宗這才優詔解除他京營掌軍之職,依舊掌後軍都督府事並知經筵,參預朝政。孫繼宗之後再辭餘下官職,憲宗仍是不準,隻免其“奏事承旨”之職而已。
孫繼宗,在明英宗、憲宗時期,督五軍營戎務,兼掌後軍都督府事,一度兼督十二團營,為明代少數以外戚得掌兵權者,又主持經筵事,並監修《明英宗實錄》,長年位居朝臣之首。
孫繼宗,是宣宗的第二任皇後、孝恭章皇後孫氏的兄長,其父孫忠因此得封會昌伯。孫繼宗被授為府軍前衛指揮使,“帶俸不管事”。後來,孫繼宗參與太監曹吉祥、大將石亨等人發動的奪門之變,使得被囚禁於南宮的英宗成功複位。英宗複辟後,進封孫繼宗為會昌侯,增歲祿至一千二百石,隨後加勳號、散官為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自身可免二死、子免一死,賜世襲侯爵的誥券,孫繼宗的幾個弟弟擔任都指揮僉事的,也都改至錦衣衛供職。
孫繼宗疏奏:“正月十七日清晨,臣隨總兵官、忠國公石亨、太平侯張軏、文安伯張輗及弟弟孫顯宗率子侄、甥婿、義男、家人、軍伴等四十三人,各自藏有兵器,奪取東上門,直抵宮門,恭請皇上重登大寶。請求將跟隨臣的官軍人等依照跟隨石亨的人員,一同升授官職。”英宗在同年底進升孫顯宗為都指揮同知,並授予孫繼宗之子孫璉為錦衣衛指揮使,他的女婿、指揮使武忠進官都指揮僉事,孫氏家奴被授官者多達十七人。
自景泰年間以前,沒有外戚執掌兵權的先例,英宗複辟後,眼見石亨、張軏等人以京營軍隊完成奪門之變,所以打破成規,命孫繼宗提督五軍營軍務,兼掌後軍都督府事,以此穩握兵權。一次,英宗的侍臣中有人為孫繼宗的弟弟孫紹宗求官,英宗頗為不滿,召來閣臣李賢說:“孫氏一門,長子封侯,次者都位居顯官,子孫二十餘人也被授官,這已經足夠了。如今又有人以撫慰太後之心為名,為孫紹宗求官,這些人不知道當初加封孫氏子弟時,朕多次向太後請示,才獲準許,太後因此連日不高興,說:‘這些人對國家有什麽功勞,濫授這些官爵。物盛必衰,一旦獲罪,我也包庇不了。’太後的意思很清楚了。”李賢稱讚太後盛德,並從容地講述自明代開國以來外戚不掌軍務的成規。英宗聽後,解釋道:“從前內臣說京營軍非皇舅掌管不可,為此太後至今還在後悔。”李賢說:“所幸會昌侯為人還算淳厚、謹慎,不過以後不得援此事作為成例。”英宗稱善。
錦衣衛指揮使逯杲奏陳孫繼宗、孫紹宗及英國公張懋、太平侯張瑾都侵占了官地,建立私莊,英宗命他們各自具實奏報,孫繼宗等服罪,這才被寬赦,英宗隻將管莊的人一律逮捕問罪,將土地還於官府而已。此前,石亨因事獲罪,因“奪門”功受賞者稍稍被裁革,孫繼宗因此替孫顯宗、武忠及自己的子孫、家人、軍伴辭去官職,英宗隻奪去他的家人、軍伴等九人的職務,其餘一概不問。
昭武伯曹欽之亂平定,孫繼宗進官太保。次年,他因病奏請解除兵權,並辭去太保之官,英宗不允,並命禦醫前往診視。憲宗即位,命孫繼宗提督十二團營兼督五軍營,並知經筵事,負責監修《英宗實錄》,朝廷每有大事商議,一定以孫繼宗為首。憲宗重新核實奪門之功,他人爵位多有廢黜,唯有孫繼宗仍得侯爵,之後,孫繼宗請求辭官修養,憲宗不許。
《英宗實錄》修成,身為監修官的孫繼宗被加授為太傅,兵科給事中章鎰上疏認為:“孫繼宗久掌兵權,屍位固寵,急應將其罷退,以保全有始有終的名聲。”孫繼宗聞訊,遂上疏懇求辭官,憲宗這才優詔解除他京營掌軍之職,依舊掌後軍都督府事並知經筵,參預朝政。孫繼宗之後再辭餘下官職,憲宗仍是不準,隻免其“奏事承旨”之職而已。
孫繼宗,在明英宗、憲宗時期,督五軍營戎務,兼掌後軍都督府事,一度兼督十二團營,為明代少數以外戚得掌兵權者,又主持經筵事,並監修《明英宗實錄》,長年位居朝臣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