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夢熊,字男兆,號華雲,惠州府歸善縣萬石裏人,葉春及之侄,明朝大臣、軍事家。官至兵部尚書、南京工部尚書、太子太保,著有《華雲集》、《五鎮奏疏》、《籌邊議》、《關西漫稿》、《靖氛外史》、《戰車錄》、《運籌決勝綱目》、《萬世文字之祖論》等。
葉夢熊,生有異征,頭骨隆起,雙眸炯炯如電,少時和鄉裏小兒嬉遊,即豪舉號召,群兒惟命是從,間育鷹犬為戲,立幟分部伍,鷹犬皆馴服,識者已知其非凡。在父親的官邸授書,過目成誦,跟隨南海人、名臣何維柏學習,何維柏大奇之,一日讀書西湖,遇異人言公勳業當代無兩。
中舉後出任福清知縣,當時福清縣官場串通作弊,貪汙肥私,相習成風。葉夢熊到任後,肅法秉公,整飭吏治,身體力行,嚴懲貪吏,全縣大治。以廉能卓異,出任戶部主事,轉餉關中,遷監察禦史,剛正無私,不避權貴,居台三月,所論列皆國家大政,侃侃無所避。
韃靼部首領俺答汗之孫把漢那吉,因聘妻三娘子為祖父所奪,憤而降明,俺答汗請明廷送把漢那吉北還,並請求封貢和開通邊境互市。葉夢熊以俺答汗多年滋擾邊疆,殺掠無時,“敵情叵測”,不可輕信,便抗疏反對受降封貢,而逆旨意,被貶為陝西合陽縣縣丞。兩年後遷任河南歸德推官,數月後又升任南京戶部主事,尋督理鳳陽倉。按例計,鳳陽糧倉多餘額,但卻有40%被官吏中飽私囊,對此,葉憤然裁革這種“以倉場為市利”的弊端。
後轉戶部郎中,出任贛州知府,贛州當4省之衝,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被官吏視為牟取私利的地方。葉夢熊一到任,即清除積弊,廢除苛捐雜稅,轄下10縣所屬官員,每月考核,依據政績好壞給予獎懲。贛州安遠縣萬山中,有山民首領叫葉甲的,世代穴居山中,其孫輩葉楷聚眾橫行劫掠,官府不能約束。葉夢熊向督撫江一麟陳述剪除之議,定計訪尋、密訪以往與葉楷屬下有交往的人,曉以大義,讓他回山在葉楷親信中策反。
數月後,葉楷心腹下山歸服者日眾,連葉楷宗族也有人下山歸服。葉夢熊令就其地適中的黃鄉堡創建社學,推行鄉約,建立保甲製度,子弟有原從學者全部至郡城贛州,請師督教。但葉楷與二三個酋長仍執迷不悟,甚至仇殺歸順之人。又派人上山,申明歸順者可免罪入籍,否則攻滅巢穴,玉石俱焚。後葉楷率萬人反,官兵預先扼守要道,伺機進擊,楷眾策應倒戈。多年動亂,終得平定。後又將其地從安遠縣分出,設長寧縣治。百姓感戴,特為葉夢熊立廟祭祀。詔賜金幣。守喪去職。喪期結束,補任安慶知府。
宰相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下令丈量全國土地,將耕種田地查實上報,安徽巡撫孫光佑有意逢迎,下令10日內即催促完報,且欲將山坡、湖蕩一並充作耕地丈量。葉夢熊不願作偽貪功,據理反對,據實丈量,被巡撫孫光佑以“緩令”之罪奏奪俸3月,但他仍以治理一方為己任,率民抗旱,誅鋤盜寇,因政績顯著,獲朝廷璽書褒獎,升雲南副使,兵備金騰,未到任,改任浙江巡海兵使。
時日本海盜屢犯海疆,警報頻仍,葉夢熊巡視四明至周山各險後,為強固海防,即召外海漁船,下令編次,各分界限,自為部伍,教練技擊,修繕器械,使各地皆兵,守望有賴,沿海安定,每年節省一半軍餉。當時,朝廷詔求邊才,以管治邊境,抵禦外侮,中書省和禦史台大臣紛紛奏舉葉夢熊,後調任永平道兵備。到任即向總督王一鶚獻“破敵莫如車戰火攻,宜依古式製輕車、神炮”之策,被采納,依法督造。遼東戰事危急,輕車、神炮運至,初試鋒芒,遼兵潰敗,朝廷除嘉獎外,還取輕車大炮品樣頒發北方九個軍事重鎮依式製造使用。考察內外官員,葉夢熊被評為“廉能第一”,升任山東肅政廉訪使。製訂“慎刑條約”,令諸司恪守,不得輕議亂逮,以防冤枉無辜,山東諸郡一時獄為之清,曆任山東按察使、山東布政使。
韃靼火落赤部攻擾洮、河二衛,兩副總兵先後被殺害,陝甘邊境告急。次年春,魏學曾起為兵部尚書,總督陝甘軍務,調葉夢熊巡撫陝西,葉夢熊單騎就道至陝西,直趨河州,整治甲兵,修整車炮,日以酒食招待士卒。密派總兵尤繼先將火落赤部趕出莽剌兒工川,旋擢副都禦史,巡撫甘肅,奏準在蘭州製造大炮千門,大振軍威。
寧夏致仕副總兵哱拜及其子承恩,在寧夏發動叛亂,殺撫臣,劫主將,攻取河西47堡,全陝震動,魏學曾發兵迎擊,難有進展。朝廷增發援兵,諸將多怯行,葉夢熊灑淚上書自請,被允以原官協同總督往援,日夜兼程間道至靈州與魏學曾等會合。此時,叛軍3萬聚據羅山,他便命驍將麻貴率千人突襲,叛軍轉攻城北,葉夢熊親自率軍迎戰,叛軍大挫,退守寧夏鎮城,雙方對峙。魏學曾師久無功,被削職為民,由葉夢熊代行其職,賜“上方劍”,葉夢熊激勵士氣,築堤引黃河水灌城。城內糧盡,叛軍陣亂,夢熊親冒矢石督戰,用大炮攻焚城樓,擊退叛軍援兵2萬,又以蠟丸封書射入城中,分化叛軍,使其互相殘殺。城內商民紛起響應,城破,寧夏亂平,捷報至京,朝野同慶。魏學曾得葉夢熊大力推舉,官複原職,諸將各有封賞,葉夢熊也以功升右都禦史,蔭一子錦衣衛正千戶世襲,並在賀蘭山刻石記其平叛之功。
寧夏平定後,葉夢熊鎮守固原,後上疏稱病辭歸鄉裏,未允,加封兵部尚書,蔭一子入國子監讀書,後改南京工部尚書,加封太子少保,升任太子太保。葉夢熊急流勇退,5次上書請歸,最後獲準,即於同年返抵惠州,歸時行李儉樸,至家中田宅無增,居家恂恂恭謹,倡義勸施,無所吝嗇,閑暇無事,呼諸侄泛舟西湖,行酒賦詩。
葉夢熊,生有異征,頭骨隆起,雙眸炯炯如電,少時和鄉裏小兒嬉遊,即豪舉號召,群兒惟命是從,間育鷹犬為戲,立幟分部伍,鷹犬皆馴服,識者已知其非凡。在父親的官邸授書,過目成誦,跟隨南海人、名臣何維柏學習,何維柏大奇之,一日讀書西湖,遇異人言公勳業當代無兩。
中舉後出任福清知縣,當時福清縣官場串通作弊,貪汙肥私,相習成風。葉夢熊到任後,肅法秉公,整飭吏治,身體力行,嚴懲貪吏,全縣大治。以廉能卓異,出任戶部主事,轉餉關中,遷監察禦史,剛正無私,不避權貴,居台三月,所論列皆國家大政,侃侃無所避。
韃靼部首領俺答汗之孫把漢那吉,因聘妻三娘子為祖父所奪,憤而降明,俺答汗請明廷送把漢那吉北還,並請求封貢和開通邊境互市。葉夢熊以俺答汗多年滋擾邊疆,殺掠無時,“敵情叵測”,不可輕信,便抗疏反對受降封貢,而逆旨意,被貶為陝西合陽縣縣丞。兩年後遷任河南歸德推官,數月後又升任南京戶部主事,尋督理鳳陽倉。按例計,鳳陽糧倉多餘額,但卻有40%被官吏中飽私囊,對此,葉憤然裁革這種“以倉場為市利”的弊端。
後轉戶部郎中,出任贛州知府,贛州當4省之衝,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被官吏視為牟取私利的地方。葉夢熊一到任,即清除積弊,廢除苛捐雜稅,轄下10縣所屬官員,每月考核,依據政績好壞給予獎懲。贛州安遠縣萬山中,有山民首領叫葉甲的,世代穴居山中,其孫輩葉楷聚眾橫行劫掠,官府不能約束。葉夢熊向督撫江一麟陳述剪除之議,定計訪尋、密訪以往與葉楷屬下有交往的人,曉以大義,讓他回山在葉楷親信中策反。
數月後,葉楷心腹下山歸服者日眾,連葉楷宗族也有人下山歸服。葉夢熊令就其地適中的黃鄉堡創建社學,推行鄉約,建立保甲製度,子弟有原從學者全部至郡城贛州,請師督教。但葉楷與二三個酋長仍執迷不悟,甚至仇殺歸順之人。又派人上山,申明歸順者可免罪入籍,否則攻滅巢穴,玉石俱焚。後葉楷率萬人反,官兵預先扼守要道,伺機進擊,楷眾策應倒戈。多年動亂,終得平定。後又將其地從安遠縣分出,設長寧縣治。百姓感戴,特為葉夢熊立廟祭祀。詔賜金幣。守喪去職。喪期結束,補任安慶知府。
宰相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下令丈量全國土地,將耕種田地查實上報,安徽巡撫孫光佑有意逢迎,下令10日內即催促完報,且欲將山坡、湖蕩一並充作耕地丈量。葉夢熊不願作偽貪功,據理反對,據實丈量,被巡撫孫光佑以“緩令”之罪奏奪俸3月,但他仍以治理一方為己任,率民抗旱,誅鋤盜寇,因政績顯著,獲朝廷璽書褒獎,升雲南副使,兵備金騰,未到任,改任浙江巡海兵使。
時日本海盜屢犯海疆,警報頻仍,葉夢熊巡視四明至周山各險後,為強固海防,即召外海漁船,下令編次,各分界限,自為部伍,教練技擊,修繕器械,使各地皆兵,守望有賴,沿海安定,每年節省一半軍餉。當時,朝廷詔求邊才,以管治邊境,抵禦外侮,中書省和禦史台大臣紛紛奏舉葉夢熊,後調任永平道兵備。到任即向總督王一鶚獻“破敵莫如車戰火攻,宜依古式製輕車、神炮”之策,被采納,依法督造。遼東戰事危急,輕車、神炮運至,初試鋒芒,遼兵潰敗,朝廷除嘉獎外,還取輕車大炮品樣頒發北方九個軍事重鎮依式製造使用。考察內外官員,葉夢熊被評為“廉能第一”,升任山東肅政廉訪使。製訂“慎刑條約”,令諸司恪守,不得輕議亂逮,以防冤枉無辜,山東諸郡一時獄為之清,曆任山東按察使、山東布政使。
韃靼火落赤部攻擾洮、河二衛,兩副總兵先後被殺害,陝甘邊境告急。次年春,魏學曾起為兵部尚書,總督陝甘軍務,調葉夢熊巡撫陝西,葉夢熊單騎就道至陝西,直趨河州,整治甲兵,修整車炮,日以酒食招待士卒。密派總兵尤繼先將火落赤部趕出莽剌兒工川,旋擢副都禦史,巡撫甘肅,奏準在蘭州製造大炮千門,大振軍威。
寧夏致仕副總兵哱拜及其子承恩,在寧夏發動叛亂,殺撫臣,劫主將,攻取河西47堡,全陝震動,魏學曾發兵迎擊,難有進展。朝廷增發援兵,諸將多怯行,葉夢熊灑淚上書自請,被允以原官協同總督往援,日夜兼程間道至靈州與魏學曾等會合。此時,叛軍3萬聚據羅山,他便命驍將麻貴率千人突襲,叛軍轉攻城北,葉夢熊親自率軍迎戰,叛軍大挫,退守寧夏鎮城,雙方對峙。魏學曾師久無功,被削職為民,由葉夢熊代行其職,賜“上方劍”,葉夢熊激勵士氣,築堤引黃河水灌城。城內糧盡,叛軍陣亂,夢熊親冒矢石督戰,用大炮攻焚城樓,擊退叛軍援兵2萬,又以蠟丸封書射入城中,分化叛軍,使其互相殘殺。城內商民紛起響應,城破,寧夏亂平,捷報至京,朝野同慶。魏學曾得葉夢熊大力推舉,官複原職,諸將各有封賞,葉夢熊也以功升右都禦史,蔭一子錦衣衛正千戶世襲,並在賀蘭山刻石記其平叛之功。
寧夏平定後,葉夢熊鎮守固原,後上疏稱病辭歸鄉裏,未允,加封兵部尚書,蔭一子入國子監讀書,後改南京工部尚書,加封太子少保,升任太子太保。葉夢熊急流勇退,5次上書請歸,最後獲準,即於同年返抵惠州,歸時行李儉樸,至家中田宅無增,居家恂恂恭謹,倡義勸施,無所吝嗇,閑暇無事,呼諸侄泛舟西湖,行酒賦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