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鬆,字子茂,號仰城,遼東鐵嶺衛人,明朝中後期名將,遼東總兵李成梁長子。自少驍勇善戰,師從學者徐渭,初承父蔭授指揮同知,充任寧遠伯勳衛,因戰功遷升為都督僉事,為神機營右副將,後曆任山西、宣府等地總兵官。以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出征,平定寧夏哱拜之亂,再授中軍都督府僉事,提督薊、遼、保定、山東諸軍援助朝鮮,抗擊日本。在平壤之戰大破日軍小西行長等部,碧蹄館之戰失利後與日軍對峙漢城一線,隨後派兵突襲龍山大倉,破壞日軍糧食補給,為“壬辰抗倭援朝戰爭”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回朝升任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加太子太保,出任遼東總兵。在與蒙古部落的戰役中陣亡,終年五十歲,神宗追贈他為少保、寧遠伯,賜諡號“忠烈”,並為其立祠祭祀。
李如鬆,少年時隨父親李成梁征戰,驍勇善戰,熟悉軍事,徐渭曾教授其兵法,後由武進士承父蔭,被授為指揮同知,充寧遠伯勳衛,後因戰功調署都督僉事,任神機營右副將。給事中黃道瞻多次進言,認為李成梁、李如鬆父子不應一同掌理重鎮,大學士申時行請明神宗對李如鬆善加保全,神宗於是召李如鬆入京任右軍都督府僉書,旋即改任提督京城巡捕。給事中邵庶曾經彈劾李如鬆及其弟、副總兵李如柏不法的行為,並請神宗對李如鬆稍加抑製,“以全終始”,但神宗不納。
李如鬆出鎮宣府,為宣府總兵官,宣府巡撫許守謙曾檢閱軍事操練,李如鬆不守武將尊文官之慣例,直接引許守謙與自己同坐。參政王學書勸解李如鬆,二人爭執不下,幾乎要動手爭鬥,巡按禦史王之棟因此劾奏李如鬆“驕橫”,同時彈劾王學書,神宗奪去二人俸祿,以示懲戒。不久後,李如鬆又被參奏,給事中葉初春請將李如鬆調離宣府,神宗於是命其與山西總兵李迎恩換鎮。其後,他在軍政考選時數次被科道官彈劾,神宗對李如鬆始終寵眷,並不因彈劾而改變,後更將李如鬆召回任中軍都督府僉書。
寧夏鎮原副總兵哱拜父子與蒙古河套部落勾結發動叛亂,連克中衛、廣武、玉泉營、靈州等城,“全陝震動”,朝廷所派平叛軍進展遲緩。經禦史梅國楨舉薦,李如鬆臨危受命,出任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統遼東、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李如鬆率平叛大軍抵達寧夏,命麻貴部出擊,擊敗蒙古河套部落,追奔至賀蘭山,將其盡逐出塞,剪除了叛軍的外援。與此同時,各路援軍將寧夏城團團包圍。在仔細觀察了地形和寧夏城防之後,下令決開黃河,水淹寧夏城,城內彈盡糧絕,軍心渙散,鬥誌全無,叛軍失去外援,內部也發生了火並。寧夏城防崩塌,李如鬆乘勢下令攻城,一舉攻入城內,哱拜在幹掉兩個屬下後向李如鬆投降,李如鬆接受了投降,但還是盡滅哱拜族。至此,寧夏叛亂全部平息,戰後,李如鬆晉升中軍都督府都督,獲得世蔭錦衣衛指揮同知的恩賞。
16世紀末,日本權臣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了日本列島,執掌日本的軍政大權,其野心也隨之驟然膨脹,製定了占領朝鮮、征服中國,進而向南洋擴張的軍事侵略計劃。豐臣秀吉挾一統日本之餘威,出動九軍共15萬大軍攻擊朝鮮。侵朝日軍渡過對馬海峽在朝鮮釜山登陸,壬辰倭亂爆發,而當時統治朝鮮的李氏王朝,黨爭不斷,武備鬆弛,“人不知兵二百餘年”,全國300多郡縣大多數沒有城防。日軍攻勢淩厲,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朝鮮三都十八道全部陷落,日軍一直挺進到鴨綠江南岸。
豐臣秀吉不但要求明朝政府承認日本以大同江為界占據朝鮮,同時還威逼琉球、菲律賓等明朝屬國臣服。消息傳來,明廷一片嘩然,主戰派認為必須出兵,而主和派卻認為朝鮮過於軟弱,一觸即潰,隻會向明朝求援,建議僅讓朝鮮國王及隨從百餘人過鴨綠江避難,而不出兵,萬曆帝最終決定出兵朝鮮。
第一支抗倭部隊出征,統帥為遼東副總兵祖承訓,這支部隊是遼東鐵騎中的一支,祖承訓也是李成梁的嫡係,戰鬥力較強。可是,這支部隊隻有三千人,在進攻平壤的過程中,祖承訓中伏,副將史儒戰死,部隊損傷慘重,祖承訓僥幸逃生。神宗命剛剛結束寧夏戰鬥的李如鬆為東征提督,統薊、遼、冀、川、浙諸軍,克期東征。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柏任副總兵職,同軍前往,明軍在李如鬆的帶領下,誓師東渡。
明朝東征軍兵臨平壤城下,盤踞平壤的是日將小西行長指揮的侵朝日軍第一軍團。次日拂曉,明軍發起總攻,上百門百出佛郎機連續轟擊平壤城頭,把守城日軍炸的人仰馬翻,連小西行長的將旗都被炸飛,隨後明軍炮火開始延伸,轟擊平壤城內各要點。第一輪炮火準備之後,明軍各攻城部隊開始登城,平壤各門陷入激烈交戰,平壤日軍在小西行長的督陣下拚死抵抗,依托堅固高大的城池用弓箭火槍不斷射擊,同時把煤油澆下焚燒雲梯,明軍攻城部隊傷亡迅速擴大。
臨近午時,明軍經過激烈的戰鬥攻克城北製高點牡丹峰,全殲日軍2000餘名,城內日軍立時亂作一團。李如鬆傳令全軍,限在午時之前攻下平壤。明軍將士蜂擁向前,火銃營和虎蹲炮也推進到城下實施抵近射擊。李如鬆在前線督戰時,坐騎被日軍火槍擊中,當即換馬再戰。其弟李如柏的頭盔中彈,兄弟二人皆毫無懼色,指揮若定,可以說,作為主帥,李如鬆的鎮定、果敢、勇猛給了明軍將士巨大的精神鼓舞,是明軍取得這場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正午時分,名化裝成朝鮮軍的戚家軍及遼東鐵騎,利用日軍的麻痹輕敵攻上城南的蘆門,砍倒了日軍軍旗,插上了明軍的旗幟,明軍不斷攀上城頭,歡呼聲響徹雲天。城頭日軍聞訊,紛紛棄城而逃,隨後七星門也被明軍大炮轟塌,明軍騎兵突入城內,在普通門督戰的小西行長下令殘軍退入城內的各土堡中死守,作最後的困獸之鬥。
在城內,日軍殘餘主力約9000人龜縮在練光亭、七星、普通三座大土堡及周圍的十幾座小土堡裏負隅頑抗。由於道路狹窄崎嶇,明軍的大炮推不上來,日軍火力很猛,進攻部隊傷亡很大。李如鬆果斷停止攻擊,采取圍三缺一的戰術,留出南麵大道,誘使日軍突圍,同時派出信使給小西行長送信,大意是日軍敗局已定,為避免雙方不必要的傷亡,隻要日軍撤出平壤,明軍將不予攔截。小西行長接到李如鬆的信後猶豫不決,但是戰場形勢迫使他發起突圍。天黑後,日軍派出斥候警戒,見無明軍攔截,各土堡內大隊人馬蜂擁而出,借夜色掩護向城南殺去。
日軍一路暢通無阻衝出城外,城南不遠就是大同江,時值隆冬,十裏寬的江麵全部冰封,日軍先頭騎兵部隊迅速通過,日軍大隊人馬喜出望外,爭先恐後的過江,一時間江麵上布滿了人群。就在這時,早已隱蔽待命的明軍火炮突然開火,江麵的冰層被炸開無數條口子,日軍亂作一團,使冰層大麵積崩塌,成群的日軍掉進江水中,被順流衝到冰麵下。僥幸逃上南岸的日軍則被埋伏在南岸的明軍騎兵部隊襲擊。驚駭萬狀的小西行長率輕騎部隊一路狂奔,沿途被明軍追殺,最後在開城日軍的接應下撤回黃海道。
平壤戰役的勝利,打掉了侵朝日軍的囂張氣焰,平安道、江源道、黃海道、鹹鏡道、開城的日本駐軍紛紛棄城南逃,全線後撤400餘裏。李如鬆率軍入朝參戰僅僅一個多月,便收複失地五百餘裏,朝鮮三都十八道已收複平壤、開城二都及黃海、平安、京畿、江源、鹹境等五道。大軍繼續向南開進,兵鋒直指王京漢城。
明軍的一支偵察部隊,在漢城郊區迎曙驛與日軍北上誘敵部隊加藤光泰部遭遇並爆發激戰,明軍大勝,斬首若幹。加藤光泰敗退後,立刻報告了漢城日本軍總部,隨後,日軍第六軍團主力、第三、第九軍團各一部共餘人先後趕到戰場,他們認為這是明軍的大部隊,準備將這支明軍包圍在漢城以北十五公裏一座小山丘上的碧蹄館,一場前哨戰迅速演變成為一場大規模的戰場遭遇戰。
日本第六軍團指揮官小早川隆景認為,這是明軍總攻的前兆,消滅眼前這支孤軍是在明軍總攻之前消滅其有生力量的絕佳戰機,他計劃以絕對優勢兵力圍殲這支明軍,在短時間內迅速結束戰鬥。被包圍是由明軍副總兵查大受指揮的3000遼東鐵騎,這支精銳部隊配備了三眼神銃。碧蹄館一戰,3000遼東鐵騎與強於己方的日軍激戰一晝夜,殘酷的戰鬥持續到二十五日,李如鬆和副將楊元先後率騎兵共2000前來救援,從日軍側翼發起猛攻,日軍經過一晝夜激戰,已成強弩之末,誤認為明軍主力發起總攻,遂撤回王京。
此戰,李如鬆報稱明軍陣亡二百六十四人,斬獲日軍首級一百六十七人。而據日本《立花家傳》《武將列傳》載,日軍陣亡“武將”包括:小野成幸、十時連久、池邊永晟、安東幸貞、小川成重、安東常久、久野重勝、橫山景義、桂五左衛門、內海鬼之丞、伽羅間彌兵衛、手島狼之助、湯淺新右衛門、吉田太左衛門、波羅間鄉左衛門一晝夜交戰陣亡日軍“武將”高達十五員之多,可見戰況之慘烈。小早川隆景戰後向豐臣秀吉匯報時聲稱打退了10萬“明軍鐵騎”的進攻,實際當時明軍在朝總兵力不過才4萬。
碧蹄館大戰,是中日壬辰戰爭中明軍的一次失利,這一點得到了現代史書的確認,日軍感到失去了與明軍野戰的信心。12萬日軍麵對3萬餘明軍不敢出戰,而明軍由於兵力有限,無法展開強攻,於是雙方在漢城一線展開對峙,戰局陷入僵局。
李如鬆在得知漢城日軍的軍糧庫在龍山大倉後,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敢死隊700勇士深夜奇襲龍山大倉,將十三座大倉,數十萬石糧食全部燒毀。軍糧一失,日軍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此後,朝鮮瘟疫流行,征發糧食不易,日軍被迫與明朝達成停戰協議,日軍撤出漢城,大部分退到了釜山一帶,交還了俘虜的朝鮮王子,李如鬆開進漢城,收複慶州。至此,除全羅和慶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區為日軍所占領外,其餘各地全部收複,明軍留下一萬人駐守朝鮮,其餘大部回國。
此役,東征大軍在入朝參戰的短短四個月的時間裏,掠地千裏,橫掃半島,收複平壤、開城、王京三都。
李如鬆回國述職,朝廷論功,加其為太子太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遼東總兵官一職空缺,廷議再三推舉人選,神宗特以中旨用李如鬆為遼東總兵官,言官爭相勸阻,明神宗不聽,李如鬆聞訊,“感帝知,氣益奮”。
韃靼土蠻犯遼東,李如鬆率輕騎追擊搗巢,與數萬韃靼騎兵遭遇,李如鬆率所部三千餘人浴血奮戰,陣亡於撫順渾河一帶,終年五十歲,神宗聞訊後“痛悼”,令具衣冠歸葬於順天府宛平縣長辛店之西南,並追贈李如鬆為少保、寧遠伯,賜諡號“忠烈”,為其立祠紀念。
李如鬆,少年時隨父親李成梁征戰,驍勇善戰,熟悉軍事,徐渭曾教授其兵法,後由武進士承父蔭,被授為指揮同知,充寧遠伯勳衛,後因戰功調署都督僉事,任神機營右副將。給事中黃道瞻多次進言,認為李成梁、李如鬆父子不應一同掌理重鎮,大學士申時行請明神宗對李如鬆善加保全,神宗於是召李如鬆入京任右軍都督府僉書,旋即改任提督京城巡捕。給事中邵庶曾經彈劾李如鬆及其弟、副總兵李如柏不法的行為,並請神宗對李如鬆稍加抑製,“以全終始”,但神宗不納。
李如鬆出鎮宣府,為宣府總兵官,宣府巡撫許守謙曾檢閱軍事操練,李如鬆不守武將尊文官之慣例,直接引許守謙與自己同坐。參政王學書勸解李如鬆,二人爭執不下,幾乎要動手爭鬥,巡按禦史王之棟因此劾奏李如鬆“驕橫”,同時彈劾王學書,神宗奪去二人俸祿,以示懲戒。不久後,李如鬆又被參奏,給事中葉初春請將李如鬆調離宣府,神宗於是命其與山西總兵李迎恩換鎮。其後,他在軍政考選時數次被科道官彈劾,神宗對李如鬆始終寵眷,並不因彈劾而改變,後更將李如鬆召回任中軍都督府僉書。
寧夏鎮原副總兵哱拜父子與蒙古河套部落勾結發動叛亂,連克中衛、廣武、玉泉營、靈州等城,“全陝震動”,朝廷所派平叛軍進展遲緩。經禦史梅國楨舉薦,李如鬆臨危受命,出任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統遼東、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李如鬆率平叛大軍抵達寧夏,命麻貴部出擊,擊敗蒙古河套部落,追奔至賀蘭山,將其盡逐出塞,剪除了叛軍的外援。與此同時,各路援軍將寧夏城團團包圍。在仔細觀察了地形和寧夏城防之後,下令決開黃河,水淹寧夏城,城內彈盡糧絕,軍心渙散,鬥誌全無,叛軍失去外援,內部也發生了火並。寧夏城防崩塌,李如鬆乘勢下令攻城,一舉攻入城內,哱拜在幹掉兩個屬下後向李如鬆投降,李如鬆接受了投降,但還是盡滅哱拜族。至此,寧夏叛亂全部平息,戰後,李如鬆晉升中軍都督府都督,獲得世蔭錦衣衛指揮同知的恩賞。
16世紀末,日本權臣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了日本列島,執掌日本的軍政大權,其野心也隨之驟然膨脹,製定了占領朝鮮、征服中國,進而向南洋擴張的軍事侵略計劃。豐臣秀吉挾一統日本之餘威,出動九軍共15萬大軍攻擊朝鮮。侵朝日軍渡過對馬海峽在朝鮮釜山登陸,壬辰倭亂爆發,而當時統治朝鮮的李氏王朝,黨爭不斷,武備鬆弛,“人不知兵二百餘年”,全國300多郡縣大多數沒有城防。日軍攻勢淩厲,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朝鮮三都十八道全部陷落,日軍一直挺進到鴨綠江南岸。
豐臣秀吉不但要求明朝政府承認日本以大同江為界占據朝鮮,同時還威逼琉球、菲律賓等明朝屬國臣服。消息傳來,明廷一片嘩然,主戰派認為必須出兵,而主和派卻認為朝鮮過於軟弱,一觸即潰,隻會向明朝求援,建議僅讓朝鮮國王及隨從百餘人過鴨綠江避難,而不出兵,萬曆帝最終決定出兵朝鮮。
第一支抗倭部隊出征,統帥為遼東副總兵祖承訓,這支部隊是遼東鐵騎中的一支,祖承訓也是李成梁的嫡係,戰鬥力較強。可是,這支部隊隻有三千人,在進攻平壤的過程中,祖承訓中伏,副將史儒戰死,部隊損傷慘重,祖承訓僥幸逃生。神宗命剛剛結束寧夏戰鬥的李如鬆為東征提督,統薊、遼、冀、川、浙諸軍,克期東征。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柏任副總兵職,同軍前往,明軍在李如鬆的帶領下,誓師東渡。
明朝東征軍兵臨平壤城下,盤踞平壤的是日將小西行長指揮的侵朝日軍第一軍團。次日拂曉,明軍發起總攻,上百門百出佛郎機連續轟擊平壤城頭,把守城日軍炸的人仰馬翻,連小西行長的將旗都被炸飛,隨後明軍炮火開始延伸,轟擊平壤城內各要點。第一輪炮火準備之後,明軍各攻城部隊開始登城,平壤各門陷入激烈交戰,平壤日軍在小西行長的督陣下拚死抵抗,依托堅固高大的城池用弓箭火槍不斷射擊,同時把煤油澆下焚燒雲梯,明軍攻城部隊傷亡迅速擴大。
臨近午時,明軍經過激烈的戰鬥攻克城北製高點牡丹峰,全殲日軍2000餘名,城內日軍立時亂作一團。李如鬆傳令全軍,限在午時之前攻下平壤。明軍將士蜂擁向前,火銃營和虎蹲炮也推進到城下實施抵近射擊。李如鬆在前線督戰時,坐騎被日軍火槍擊中,當即換馬再戰。其弟李如柏的頭盔中彈,兄弟二人皆毫無懼色,指揮若定,可以說,作為主帥,李如鬆的鎮定、果敢、勇猛給了明軍將士巨大的精神鼓舞,是明軍取得這場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正午時分,名化裝成朝鮮軍的戚家軍及遼東鐵騎,利用日軍的麻痹輕敵攻上城南的蘆門,砍倒了日軍軍旗,插上了明軍的旗幟,明軍不斷攀上城頭,歡呼聲響徹雲天。城頭日軍聞訊,紛紛棄城而逃,隨後七星門也被明軍大炮轟塌,明軍騎兵突入城內,在普通門督戰的小西行長下令殘軍退入城內的各土堡中死守,作最後的困獸之鬥。
在城內,日軍殘餘主力約9000人龜縮在練光亭、七星、普通三座大土堡及周圍的十幾座小土堡裏負隅頑抗。由於道路狹窄崎嶇,明軍的大炮推不上來,日軍火力很猛,進攻部隊傷亡很大。李如鬆果斷停止攻擊,采取圍三缺一的戰術,留出南麵大道,誘使日軍突圍,同時派出信使給小西行長送信,大意是日軍敗局已定,為避免雙方不必要的傷亡,隻要日軍撤出平壤,明軍將不予攔截。小西行長接到李如鬆的信後猶豫不決,但是戰場形勢迫使他發起突圍。天黑後,日軍派出斥候警戒,見無明軍攔截,各土堡內大隊人馬蜂擁而出,借夜色掩護向城南殺去。
日軍一路暢通無阻衝出城外,城南不遠就是大同江,時值隆冬,十裏寬的江麵全部冰封,日軍先頭騎兵部隊迅速通過,日軍大隊人馬喜出望外,爭先恐後的過江,一時間江麵上布滿了人群。就在這時,早已隱蔽待命的明軍火炮突然開火,江麵的冰層被炸開無數條口子,日軍亂作一團,使冰層大麵積崩塌,成群的日軍掉進江水中,被順流衝到冰麵下。僥幸逃上南岸的日軍則被埋伏在南岸的明軍騎兵部隊襲擊。驚駭萬狀的小西行長率輕騎部隊一路狂奔,沿途被明軍追殺,最後在開城日軍的接應下撤回黃海道。
平壤戰役的勝利,打掉了侵朝日軍的囂張氣焰,平安道、江源道、黃海道、鹹鏡道、開城的日本駐軍紛紛棄城南逃,全線後撤400餘裏。李如鬆率軍入朝參戰僅僅一個多月,便收複失地五百餘裏,朝鮮三都十八道已收複平壤、開城二都及黃海、平安、京畿、江源、鹹境等五道。大軍繼續向南開進,兵鋒直指王京漢城。
明軍的一支偵察部隊,在漢城郊區迎曙驛與日軍北上誘敵部隊加藤光泰部遭遇並爆發激戰,明軍大勝,斬首若幹。加藤光泰敗退後,立刻報告了漢城日本軍總部,隨後,日軍第六軍團主力、第三、第九軍團各一部共餘人先後趕到戰場,他們認為這是明軍的大部隊,準備將這支明軍包圍在漢城以北十五公裏一座小山丘上的碧蹄館,一場前哨戰迅速演變成為一場大規模的戰場遭遇戰。
日本第六軍團指揮官小早川隆景認為,這是明軍總攻的前兆,消滅眼前這支孤軍是在明軍總攻之前消滅其有生力量的絕佳戰機,他計劃以絕對優勢兵力圍殲這支明軍,在短時間內迅速結束戰鬥。被包圍是由明軍副總兵查大受指揮的3000遼東鐵騎,這支精銳部隊配備了三眼神銃。碧蹄館一戰,3000遼東鐵騎與強於己方的日軍激戰一晝夜,殘酷的戰鬥持續到二十五日,李如鬆和副將楊元先後率騎兵共2000前來救援,從日軍側翼發起猛攻,日軍經過一晝夜激戰,已成強弩之末,誤認為明軍主力發起總攻,遂撤回王京。
此戰,李如鬆報稱明軍陣亡二百六十四人,斬獲日軍首級一百六十七人。而據日本《立花家傳》《武將列傳》載,日軍陣亡“武將”包括:小野成幸、十時連久、池邊永晟、安東幸貞、小川成重、安東常久、久野重勝、橫山景義、桂五左衛門、內海鬼之丞、伽羅間彌兵衛、手島狼之助、湯淺新右衛門、吉田太左衛門、波羅間鄉左衛門一晝夜交戰陣亡日軍“武將”高達十五員之多,可見戰況之慘烈。小早川隆景戰後向豐臣秀吉匯報時聲稱打退了10萬“明軍鐵騎”的進攻,實際當時明軍在朝總兵力不過才4萬。
碧蹄館大戰,是中日壬辰戰爭中明軍的一次失利,這一點得到了現代史書的確認,日軍感到失去了與明軍野戰的信心。12萬日軍麵對3萬餘明軍不敢出戰,而明軍由於兵力有限,無法展開強攻,於是雙方在漢城一線展開對峙,戰局陷入僵局。
李如鬆在得知漢城日軍的軍糧庫在龍山大倉後,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敢死隊700勇士深夜奇襲龍山大倉,將十三座大倉,數十萬石糧食全部燒毀。軍糧一失,日軍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此後,朝鮮瘟疫流行,征發糧食不易,日軍被迫與明朝達成停戰協議,日軍撤出漢城,大部分退到了釜山一帶,交還了俘虜的朝鮮王子,李如鬆開進漢城,收複慶州。至此,除全羅和慶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區為日軍所占領外,其餘各地全部收複,明軍留下一萬人駐守朝鮮,其餘大部回國。
此役,東征大軍在入朝參戰的短短四個月的時間裏,掠地千裏,橫掃半島,收複平壤、開城、王京三都。
李如鬆回國述職,朝廷論功,加其為太子太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遼東總兵官一職空缺,廷議再三推舉人選,神宗特以中旨用李如鬆為遼東總兵官,言官爭相勸阻,明神宗不聽,李如鬆聞訊,“感帝知,氣益奮”。
韃靼土蠻犯遼東,李如鬆率輕騎追擊搗巢,與數萬韃靼騎兵遭遇,李如鬆率所部三千餘人浴血奮戰,陣亡於撫順渾河一帶,終年五十歲,神宗聞訊後“痛悼”,令具衣冠歸葬於順天府宛平縣長辛店之西南,並追贈李如鬆為少保、寧遠伯,賜諡號“忠烈”,為其立祠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