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侗,字子願,號知吾,自號啖麵生、方山道民,晚號來禽濟源山主、世尊稱來禽夫子。臨邑人,明代書法家、畫家,代表作品有《餞汪元啟詩》等。生於臨邑縣萬柳村一個書香門第,資秉聰慧,七歲能作擘窠大書,劍拔弩張,氣勢生動;十三歲作雅宜楷書,家多藏書,十四歲能讀所藏。鄒督學安福至濟南,見邢侗楷書道:“此兒書法有前輩風,是天下才也!”召至濟南濼源書院讀書,傳為齊中美談。


    十八歲考取拔貢,應詔進京,盡友天下士,學日益博,考中京闈舉人;二十四歲的邢侗考中進士,為三甲第一百八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任南宮知縣,升湖廣參議。


    辭官歸鄉,築來禽館等二十六景名“爍園”,身於其中,攻讀習書26年。邢侗家資巨萬,在古犁匠修建“來禽館”,減產奉客,以致家道中落。擅詩文,書畫尤為精妙,時有“北邢南董”之稱,又有邢、張瑞圖、米萬鍾、董其昌之譽。


    邢侗學書過程,蓋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中期和晚期。


    從七歲能作擘窠書到二十四歲考取了進士,即楷書到行草書初期。在科舉時代,開始不在“館閣體”上下一點工夫,是不能想象的,從其初學沈度就是說明了。不過,邢侗天資是很高的,僅到十三歲就熟練掌握了王雅宜楷法,以至驚動了鄒督學,同時接觸趙孟頫行草書。不過,邢侗學三人書,是看到他們的優點,同時又看到他們的缺點,這從他的題跋中可以看出。如《題王雅宜墨跡》說:“王履吉書,元自獻之出,疏拓秀媚,亭亭天拔......若無論世代,真可登子昂上估矣。”認為王寵尚有發展餘地,惜未臻化境而亡。在《古今名人書法譯》一文中說:“趙文敏一代清士,正行工力,極盡無加。草書唯帶偏俗,若增朗朗超箸,便是羲獻入林。”恐開頭都被他們的優點所吸引,至深入掌握其法後,才發現他們的不足,這些跋語,或是後來補寫的吧。接著應詔進京,廣交天下士,眼界寬了,考取京闈舉人,賜同進士出身,又翌年知南宮。生活結構變了,是他在書法上往第二時期過度的預備階段,時年二十四歲。


    自南宮任至邢父辭世,時年五十二歲,這個時期正當壯年。曆南宮任、擢禦史、巡河東、按三吳、督兩廣、得《十七帖》、《澄清堂帖》、升太仆、辭官歸裏、營“泲園“,刻《來禽館帖》、臨二王、工章草。這些事,都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在他的書法活動中,這個時期時間最長,成就最大,傳世作品最多,社會影響最大的時期。


    這個時期,他為了完善其書道體係,他以鍾索、二王為主,複遍師虞、褚、米、禿,旁及真草隸篆,無不探索,以豐富自己。而以臨大王為主。他意識到必須對章草用工夫。《題出師頌》可以看出:“章法餘自曉為之,但無百日功耳。明春欲移居西齋,下一勇猛誌,當令柳葉畫墨也。”後世評為“晚精章草”,良有以也。最得意還在臨王;他臨王與他家不同,他盡量忠於原作,在精化、淨化王書上有貢獻。在師承二王上取很大成功,得到專家的認可。


    東萊劉重慶認為:“先生......書追鍾王,一波不苟作,前有逸少,今或犁邱。”張忻在題邢臨右軍《霜寒帖》雲:先生“以技盡之年,神化縱橫,直與山陰分座。”在這個時期,邢侗臨池之外,最大的貢獻,是刻了《來禽館帖》,刻曆代明公法書,以大王為主。邢侗知道,要想弘揚王書,必須對傳世的王書,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作了大量工作。如在《淳化閣右軍書評》、《淳化閣帖跋語》等文中,進行過十分細致的鑒別和評價,對王著的偽作,一一指出,這些集錄和評鑒,至今仍不失為研究王書的參考資料。


    在這個基礎上,邢侗親自遴選鐫刻了《來禽館帖》,又是請刻帖名手蘇州吳應祈父子精心刻製,因成為傳世著名的叢帖之一。該帖共收八個分帖。計有《唐人雙鉤十七帖》、《澄清堂帖》、《黃庭經》、《蘭亭序》三種、《出師頌》、《西園雅集圖記》。其中尤以《十七帖》和《澄清堂帖》最為世重,影響也最大。邢侗按吳時得吳廷藏硬黃《十七貼》墨本。


    有明一代最早以硬黃墨本上石的就是此刻,故邢侗說:“吾家《十七貼》,竟樹寰中赤貼,”他又跋說:“唐摹七貼,虛和閑適,若挹右軍指腕,而對右軍眉宇也。摹石出自餘懸椎,絲發惟愜。蓋近臨晉人書,多圜熟傷肥,而此獨骨肉勻亭,時露鋒穎,驊騮足下起一點輕塵,不似四蹄雷雹,黃埃撲人也”。王澍在看過百餘本《十七貼》之後,認為《來禽館》本為天下《十七貼》第一。在傳世《十七貼》版本中威信很高。《澄清堂貼》邢刻是選刻。凡被米芾、黃伯思指為偽貼者,皆不選,摹刻也精。邢跋說:“銷峭環桀,寓於綿密之內,諸王氏拓刻,盡在下風。”總之,邢侗精心刻了《來禽館貼》,對純化和精化王書,作出了貢獻。


    在書法上是他擺脫前人影響、形成個人麵貌、揮灑自如時期。這一時期代表作,除前麵提到了其門人張忻上石的臨右軍《霜寒貼》外,為其恩師撰文並以行書書丹的《東阿尊師於文定公碑》,可謂傑作,任玥跋說:“字字珠玉,清逸絕不可及,先生書法,斯為至矣!”再就是年六十書蠅頭小楷《西園雅集圖記》。與友人河北高縣趙夢白書劄四十餘紙,亦晚筆傑作,墨跡今存長春博物館。


    邢侗晚年,其門人和鄉裏有識者都刻其手跡,為區別於邢侗《來禽館貼》,都名之為《來禽館真跡》。其妹慈靜刻《芝蘭室來禽館真跡》木板,今與《來禽館貼》原石,全存“邢侗紀念館”。門人張忻也刻有《來禽館真跡》,石不知今存否,更值得一提的是鄉人、兵部王洽瑞露館刻之《來禽館真跡》特精。刻凡三易刻手為蘇州吳士端,六年時間始告成,王洽被誣入獄,瘐死獄中,距此刻竣工十二年,家景敗落,其後人以“朱提十流質石於臨邑東關質庫中,邢侗子婿樂陵史高先於此刻出資過半,聞知贖歸,後流為樂陵潘氏藏,今存樂陵市文化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1三國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1三國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