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很顯然,p板最上方是一個21號號碼,這個號碼代表的是秦川的意思,是秦川的車手號碼,p板的第二行是數字零點一。


    準確的說是-0.1。


    這個意思就更簡單了,代表的是距離。


    pit板說到底就是一個巨大的板子,上麵是一個類似老式足球計分用的那一個個小方塊,不過不是翻頁的那種,而是由工作人員一個一個往上填的。


    而這個指令,代表的就是告訴佩科,秦川距離他已經就剩下零點一秒的差距了。


    這個指令其實杜卡迪p房打的不是很貼切,貼切一點應該直接打000的,代表兩人之間已經沒有差距了。


    不過這二者基本也就一個意思。


    都是告訴佩科,秦川已經到你身後了。


    零點一,也代表直線已經可以對你發動進攻了。


    夜色下,p板也被燈光照的格外明亮,經過防止反光的材料督造車手依然可以在黑夜裏看清上麵的內容。


    直線上,果然佩科在看到這條指令的時候神情肅穆了一些,同時眼角餘光掃向自己身側,準確的說是內側。


    胯下的gp24原本平穩的前輪瞬間離地了一些,明顯是忽然猛開油導致的,開油曲線猛地波動了一下,前輪差點就達到了電控觸發的邊緣,車身也開始抖動,不過好在很快又落了下來,平穩的加速。


    果不其然,下一秒秦川的車身就從側麵出現了,佩科沒有被嚇到,隻是在觀察秦川。


    內線,尾流,直線超車。


    這都是他們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東西。


    秦川這邊,整個人趴在風擋之下,車速被推到了極致,就連兩側抓著車把的胳膊都在盡可能的靠向車身,從而降低風阻。


    rc16的直線猛地離譜,他又是完全發力,在車子還沒到一號彎的時候,秦川的車身就從側麵衝了上來,提前完成了並排。


    rc16穩穩的卡在gp24的內線。


    如果秦川騎得是杜卡迪,佩科是ktm,那估計以秦川剛剛十六號彎這個出彎速度都能直接在直線超過去了。


    不單單隻是並排這麽簡單。


    “一號彎,秦川過了!”


    很快,蔚然和小張激動的聲音就傳來。


    兩台車進入一號彎,兩人同時伸腿刹車,幾乎沒有什麽懸念,秦川馬上就過掉了佩科來到了第二。


    並排的情況下,除非秦川自己主動收手,否則基本毫無意外的超過去,這種場景和形勢,隨便一個車迷都知道不可能過不去。


    不過佩科也不是善茬,秦川的賽車一號彎剛過去,二號彎他就發動了反擊。


    兩台車出彎,因為線路的不同,秦川的出彎明顯慢了一些。


    內線超車進彎,出彎必受影響。


    接著一號彎出彎後的小直線,出彎速度配合晚刹,佩科成功又拿回了位置。


    兩人的位置發生一個交換,秦川又重新回到第三。


    快速的兩次換位點燃了卡塔洛塞爾賽道的觀眾席。


    “開打了,開打了!終於又開打了!”


    “md,還是第一集團的纏鬥才讓人覺得有意思,幹!加油秦神!”


    二號彎出彎,秦川看著自己內側的賽車,後輪微微向外打滑了一下。


    滑胎出彎。


    佩科是內線超的車,他的出彎也會慢。


    秦川的後輪高速旋轉,然後緩緩的向著外側滑動,肉眼可見,一些輪胎磨損後掉的殘渣被甩了出來。


    滑胎既能入彎,也能出彎。


    其中的作用一點是加速,一點事推動輪胎上的胎屎。


    總之就是為了讓車子變得更快。


    秦川的車子後輪一抖,快速出彎。


    沿著接下來這條小直線開始加速。


    滑胎加速這一點大部分玩賽道的都知道,可利用滑胎來鏟胎屎的,這種技巧卻很少有人知道。


    胎屎,也就是熱熔胎表麵長久比賽下來產生的殘渣。


    可以理解為輪胎上因為高溫摩擦而脫落的少部分橡膠。


    熱熔胎表麵一片光滑,其之所以有超強的抓地力原理就是熱熔胎在高溫後會逐漸融化然後表麵產生粘性物質。


    這些物質就是讓賽車擁有超強抓地力的關鍵。


    而長時間的高溫,外加摩擦,這些粘性物質也會隨之脫落,這就是胎屎。


    這些胎屎大部分會粘在輪胎的表麵,並不是第一時間脫落,因為溫度高的緣故他們粘性極強,至於形狀,說難聽點的,就和人洗澡時候搓出來的那玩意有些像。


    這些殘渣因為粘性的緣故,很少的一部分會被高速的車輪甩走,剩下的則會附著在輪胎表麵,隨著時間的推移才會脫落,這個過程很長。


    最早是隨著賽車的運作逐漸的從輪胎表麵被推至兩邊,然後在邊緣從一個個小殘渣匯聚成一個小球,最終被甩出。


    而滑胎的其中一個作用就是利用傾斜車身時的滑動把這些胎屎從輪胎上推下去,從輪胎中間推到輪胎最側麵,加速原本這個推移的過程。


    並且當這些殘渣被推到邊緣的時候,輪胎表麵的有用區域變得光滑,抓地力會更好。


    胎屎附著會影響一小部分的抓地力。


    motogp的隱藏技巧有很多,車手需要在意的東西也很多,雖然隻是這麽一個推殘渣的過程,但依然需要車手在駕駛過程中敏銳的察覺自己輪胎的變化。


    去感知輪胎的細小差別,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輪胎均勻且正常的磨損,出來的殘渣叫胎屎,但也有不是均勻磨損的情況,這種一般是因為激烈的駕駛,不斷的突破極限,導致輪胎短時間內劇烈升溫和劇烈的磨損。


    依舊是像人的皮膚一樣,用力搓使勁搓,是會出問題的。


    而當輪胎的表麵磨損過大,甚至出現了大麵積的胎肉脫落,這就是爛胎。


    爛胎也就是磨爛了,以往隻是掉了塊皮,而如今掉的是塊肉。


    這時候的輪胎就已經不單單是磨損那麽簡單了,輪胎表麵有不小的空缺,抓地麵積減少,這種情況下,抓地力那是成倍的下降。


    出彎加速,秦川從二號彎出來賽車便貼在了佩科的身後,短暫的加速過後快速的抽頭。


    三四號彎這條直線對比終點要短了很多,但這一次佩科的出彎線路和十六號彎可不一樣。


    他是以一個超車的路線去進彎的,出彎很慢,秦川一路加速,在四號彎來臨前,車身已經抽出來,並且車頭已經和佩科的車尾平齊。


    空中直升機視角之下,佩科後右側的秦川車子前輪已經和佩科的後輪水平對齊。


    沒有超過一半,但達到了三分之一,超車的概率非常大。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川崎H2追高鐵,校花感動哭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呂辛辰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呂辛辰逸並收藏騎川崎H2追高鐵,校花感動哭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