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直也不是傻子,傍晚下值時已經感受到了翰林院的這群瘋子對他的態度又有了不同。不是憤恨,而是輕蔑,惋惜。總之說不清道不明,十分耐人琢磨。奈何鄭直誰都問不了,甚至包括邊璋和程敬。
鄭直有自知之明,他如今處於旋渦之中,拉住誰,誰就死。故而一下值就回避了所有人上車離開翰林院。
“都賣出去了?”鄭墨帶回來的消息讓鄭直有些意外。他本來辦報紙是打算先賠個兩三年,然後再找機會收費,不想鄭墨提前辦成了。
“通過這幾次辦報,侄兒感覺,這報紙要想有人要,關鍵得寫大夥想看的。比如第一次……”鄭墨突然記起第一期可是完全按照鄭直的路數走的,不由躊躇。
“講嘛。”鄭直笑著遞給對方一根煙。
鄭墨受寵若驚,趕緊接過來,卻拿出火鐮為鄭直點上“比如第一次,俺們刊登的都是商訊,可是哪裏都是小本買賣多,這些對於他們,真的隻能眼饞。第二次俺們加上了叔父升賞的音耗,頓時就都要完了。這一次也是,俺們對翰林院口誅筆討,還要收錢,按理講要的人就多不了,偏偏大夥都感興趣,慢慢的買的人就多了。”
“對。”鄭直一邊聽鄭直講的一邊個和江侃告訴他的一一印證“這路子對。”
“故而,侄子想著,俺們這幾日雇些人專門打聽街上的東家長李家短,然後刊登出來……”鄭墨備受鼓舞,趕緊講出了想法。
“不。”鄭直擺擺手“做買賣講究開門紅,你們這一炮打對了位置,為啥要偃旗息鼓。那篇文章誰寫的,寫的很好,繼續寫。明日接著發。”
“是張秀才寫的。”鄭墨辯解“不過最快也要後個了,這雕版刻的沒有那麽快。咋也要一日……”
“記著。”鄭直不熟悉官場,卻熟悉商場“做不到那是因為銀子沒有給夠。這樣,你讓他們連夜開刻,也不要隻寫一篇,多寫一些,要從多個角度……就是以不同的人的身份去看待這件事。有支持,有反對的,這樣才有爭論。”看鄭墨不懂“你看過光棍打架嗎?”
鄭墨點點頭。
“若是兩個光棍和顏悅色,你還願意看嗎?隻有打起來,圍觀的才多,才願意去看個勝負,對不對?”鄭直也是突發奇想。
“侄兒懂了。”鄭墨趕緊道“明個一早,這道報準保發售。”
“總是用人家的書坊也不好,你們自個兒也要想法子。”鄭直越講越興奮,補充道“銀子不用管,明個兒俺讓人給墨哥送去一千兩。”
鄭墨雖然勵誌不向鄭直伸手,卻沒有拒絕。跟著對方的這段日子,他發現,鄭直給的,自個若是不要,對方會不高興的。當然,十七叔若是不給的,也不能開口要。他和鄭直還沒有到劉三,朱小旗那樣的時候“叔父若是沒有吩咐了,侄兒就趕回去開始了。”
鄭直點點頭,鄭墨行禮後,打開車廂門對朱千戶招呼一聲,待馬車停下,走了出去。
鄭直拿起剛剛在翰林院順出來的邸抄繼續看了起來“降南京工部主事趙礫為遼東都司副斷事。”
這是吏部昨日發布的委任,如此持續將近半年,對趙礫的彈劾,終於告一段落。姑丈趙礫的差事丟了,雖然降了職,卻還算保住了元氣,沒有不入流。當然也沒有好多少,副斷事?這官職他一直以為是雜職,大寧都司就有斷事和副斷事都是監生充任,如今才曉得並不是。至於都司斷事司是做啥的,鄭直不曉得,也沒興趣曉得。如同目下他著緋袍縫虎豹胸背般,在衛所設置文官本來就十分另類。
他想的是如何為趙耀慶的事收尾。畢竟趙礫要貶去遼東,咋也該走水路,然後經過京師。如此,趙耀慶也就該認祖歸宗了。可是姑丈和姑母畢竟養了趙耀慶十九年,哪怕這麽多年未見,難道真的認不出兒子?
一旦露出破綻,那麽會不會出現變數?鄭直如今才懂,既然撕破臉就不要想著彼此再複曾經親善。目下對方的隱忍不發,反而更加危險,沒準隻是在等他和六叔失勢那一日。更何況,四嫂的仇,總要有個講法,鄭家的人不能白死。
“五郎!”此刻馬車突然停了下來,伴隨著朱千戶一聲提醒,車廂門打開,一位俏婦人走了進來。在鄭直詫異的目光中,坐到了他的腿上。
朱千戶瞅瞅緊隨其後進去的兩個俏丫頭,無可奈何。
鄭直似笑非笑的看著自投羅網的俏婦人主仆“大時雍坊,肖家胡同。”
朱千戶應了一聲,關上了車廂門,片刻後馬車啟動。
鄭墨跑回道報齋的時候,張文憲已經等了一會了。看到對方,鄭墨趕緊道“張兄抱歉來晚了。祝兄呢?算了,來不及了。”
“咋了?”張文憲看對方風風火火,害怕有啥不妥趕忙追問。
“張兄昨日寫的文章太好了,俺們今個兒的報紙都被搶光了。”鄭墨一邊講,一邊示意對方跟著他去工房。
張文憲是個典型的文人,對於錢財夠用就好,可是一聽他的文章受到歡迎,就不同了,頓時追問“真的?都賣出去了?”
“對。”鄭墨打開門鎖走了進去,點上油燈“隨便坐。”一邊翻箱倒櫃一邊道“張兄的文章人人誇讚,俺叔也講好。所以,明個兒報紙繼續出。”
“鄭右諭!”張文憲一聽到鄭直,瞬間清醒,尷尬道“廷珪,俺今日來……”
不等講完,就看到鄭墨從書桌下翻出一個茄袋,拿出一錠五兩銀錠放到了張文憲麵前“這是昨日張兄的潤筆,以後隻要報紙都賣出去了,就是這個價。”
張文憲瞅瞅那錠五兩銀子,他雖然不好錢財,奈何居京城大不易,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這都是張兄應得的。”鄭墨趕忙將銀錠拿起塞進了張文憲手裏“行了,張兄趕緊寫,俺還要去書坊那裏,讓他們連夜趕工,明個一早必須出。”講到這,他一拍腦袋“張兄剛剛要講啥?”
“……”張文憲摸摸手裏的銀錠“沒啥。”
“那行,俺走了,一會就回來或者讓人來取稿子。”鄭墨也不鎖門了,直接打了招呼就急匆匆的向外跑。出了工房瞅了眼門旁的行李,快速的走了出去。他一進門就瞅見了那些行李,大概懂張文憲為何在此,祝肇光為何不在此了。可鄭墨沒有功夫再尋找合適人選了,不起爛山局賀,等俺們闖過去瞧著咋收拾你們。
依舊是一更天,依舊是留下了一張房契。不同的是,這次是那個叫長鋏的丫頭伺候的鄭直穿衣,並將他送走的。若不是前世他差點被這丫頭廢了,就真的相信‘日久生情’這幾個字了。
鄭直回到喜鵲胡同的時候並不晚,畢竟大時雍坊和明時坊並不遠。進了臥房,就看到湯素娥側臥在炕上,正聽滿冠讀書。讀的依舊是《大觀園》,旁邊坐著謝瑤光和方正霸,站著劉花卉“今個咋了?”
“太太身子不舒服。”頂簪走了過來,開始為他解官袍“謝姨娘和方姨娘陪著聽書呢。”
鄭直看向湯素娥,對方忙道“本就是女人家的事,偏就她們大驚小怪。”
“爺這一陣不在家,太太忙裏忙外,怎麽能講是大驚小怪。”方正霸卻趕緊道“那位尚小太醫講了,必須靜養一陣。”
“尚小太醫?”鄭直記起了尚琬的那個兒子,那小子長的可是人模狗樣的,咋能進後院?
“是尚太醫的女兒。”這裏沒有人比湯素娥更懂鄭直,趕忙解釋。
“哦。”鄭直故作大度“原來尚太醫還有女兒啊。”
“長的還俊呢。”劉花卉終於找到了開口的機會。
鄭直看了眼對方,這老貨忒不會講話。哪曾想對方誤會了,繼續道“明個兒還說來呢。”
鄭直笑笑,看向已經快炸毛的頂簪“這是給太太熬的啥?”
“太太的秘方。”劉花卉脫口而出。
不等鄭直開口,謝瑤光起身道“夜深了,爺和太太早點歇著吧。奴婢回去了。”方正霸也起身“正是。”
原本還想開口的劉花卉見此,隻好怏怏不快道“奴婢也走了。”瞅了眼鄭直,隨著方正霸和謝瑤光走了出去。
“頂簪。”頂簪轉身要跟出去,卻被湯素娥喊住“滿冠讀了一夜也累了,你替她。”
頂簪翻了個白眼,卻並沒有執拗,從滿冠手裏接過書,繼續讀了起來。而滿冠卻沒有閑著,趕緊端起碗,為湯素娥試吃。
鄭直起身走到炕邊,湯素娥不等他坐好,就鑽了過來。對著鬱悶的俏奴婢,得意道“人間美事啊。”
滿冠偷笑,頂簪恨得牙癢癢卻無可奈何。
調戲頂簪一陣後,湯素娥就催促原本想躺下歇息的鄭直去後院“奴這幾日身子不適,妹妹們這麽久也提心吊膽,怎麽也該去撫慰的。”鄭直無語。上月整整一個月,湯素娥可沒有提過一次的。
頂簪這時道“就是,就是,後院可是一堆人等著生孩子呢。”
鄭直皺皺眉頭,頂簪頓時感到了有些心慌。沒法子,雖然對方不過出去兩個月,可是那種在幾萬人中廝殺出來的氣勢,遠不是她能承受的。
“頂簪,我腿酸了。”湯素娥的聲音給了頂簪一個台階,對方應了一聲,爬上炕為湯素娥捶腿。
鄭直這才道“好好伺候太太,若是不聽話,就把你送去後院等著生孩子去。”講完轉身就走。
按理講以頂簪和湯素娥的關係,去了後院至少是做偏房的,地位可遠比最低的通房要高得多。偏偏湯素娥在鄭直的支持下,權威遠非普通的正室娘子可比。因此頂簪還真的有些畏懼鄭直的這個威脅,頓時忍了。
“好了。”湯素娥待鄭直離開後,這才讓滿冠去外邊守著,對頂簪道“我曉得你為了我,可是你不想想誰是一家之主?”
頂簪已經對湯素娥這種主動投誠,助紂為虐習慣了“那老虔婆已經殺到太太這裏,若是不好好整治一番,還不翻了天。”
“放心。”湯素娥笑笑“那蹦躂的反而不足為慮,你該注意的是那沒蹦噠的。”
頂簪想了想“太太講的是謝姨娘和方姨娘?”
“方姨娘不過是隨波逐流。”湯素娥了解之前的事,再加上這一陣的觀察,已經大概摸準了方家姐妹的想法。
“都指揮僉事很大麽?”頂簪冷笑“還不是抬進來成了給爺解悶的。”
“咱家爺有個在虞台嶺過命的弟兄姓張,如今娶的是她之前的妯娌。”有湯娘子,趙家表嫂的協助,湯素娥的消息很多。
頂簪無語,果然是鄭直過命的弟兄,都一個德行,不過對方似乎還好,是娶的“難怪謝姨娘這幾日悶悶不樂。”
原本是妯娌,結果如今一個做妾,一個做正室,這地位本就天差地別。更何況有了虞台嶺的大功,跟在鄭直的身邊人都要連跳好幾級。如此一來,二人的地位更加懸殊。
“過兩日母親那裏挑選的健婦就來了。”湯素娥笑笑“你切不可慢待了。”
“奴婢曉得。”頂簪歎口氣“其實隻要太太願意,從咱家裏要些老人,遠比這些人可靠。”
這‘咱家’自然指的是項家。作為湯素娥最近的貼心人,她自然懂鄭直對主子如何。不講旁的,單單爺給主子直隸境內的財物,就讓頂簪夜裏睡覺都會笑醒。
大名府上田五百頃,鋪麵酒肆十九座,油廠十二座;廣平府上田七百頃,鋪麵酒肆八座;順德府鐵廠三座,上田四百頃,林場三千畝,鋪麵酒肆七座,石灰廠七座;真定府兩千頃上田,鋪麵酒肆八十八座;宣府七座馬場,三千頃上田,鋪麵酒肆十二座;保定府上田三千五百頃,漁場百頃,鋪麵酒肆十八座,藥莊十座;京師四家車馬行,二十家古玩字畫行,三間琴行,十間棋社,一間鏢局,九家米行,三百二十家鋪子,一千一百八十頃上田;通化鐵廠暗股兩成,林場三百畝;北通州八家船行,兩家米行,十四家飯莊,十座倉場;天津三衛兩條街鋪麵,三十七座倉場;永平府九百頃上田,四百四十二間鋪麵;河間府三家鹽行,六家鐵廠的地契,股契。
剩下的都是南方地麵的,不多,南通州四家酒肆,一家船行;揚州一家鹽鋪;應天府七十一家商鋪,兩座綢莊,兩家米行,一家車馬行,一家船行,一家古玩店,一家字畫店,一家棋社,一家琴行,五家當鋪,三家藥鋪;另外應天、鎮江、寧國、太平、鳳陽、揚州、淮安、廬州八府及徐州、和州、滁州、廣德州四州草場各五百頃;蘇州二十家綢緞莊,四家油廠;杭州九座茶莊,十二家織廠,四家金店;寧波一家酒樓的地契和股契。這還沒有算那個嘉靖會和煤業行會,家裏銀窖常年放著的十萬兩現銀,五十箱各種名貴珠寶首飾。
頂簪承認她小瞧了自家這位強盜狀元,也因此才要不停觸怒對方。唯有如此,太太才舍不得她。畢竟很多話,充好人的太太不方便說出口,就需要她來做惡人講出來。也唯有如此,爺才能記住她頂簪,看在太太的情分上,憐惜她。將來有了一兒半女,才能不被任何人欺負。
“若是如此,這個家多半就毀了。”湯素娥故作傷感,心裏不由又冒出了將頂簪許配出去的小小惡念。
湯娘子已經打探出了消息,項泰父子從申府搶占的那些財產都在去年孔方兄弟會會票倒賬時輸光了。沒了申王府的庇護,如今完全是靠著朝廷賞賜的那點俸祿過活。好在那些債主從未登門逼債,否則項家就完了。
顯然鄭直對項家保護的太好了。這怎麽行,她需要幫手,需要助臂,需要周氏進門來固寵。可是這種事不能讓頂簪曉得;也不能讓湯娘子和鄭直看到她在作惡。所以才有了這些色目健婦進院的事,否則,誰願意讓一群騷達子進門。哪怕是婦人,也不行。
頂簪張張嘴,還是忍住了。老爺做的那些事,確實把太太傷的狠了。
鄭直有自知之明,他如今處於旋渦之中,拉住誰,誰就死。故而一下值就回避了所有人上車離開翰林院。
“都賣出去了?”鄭墨帶回來的消息讓鄭直有些意外。他本來辦報紙是打算先賠個兩三年,然後再找機會收費,不想鄭墨提前辦成了。
“通過這幾次辦報,侄兒感覺,這報紙要想有人要,關鍵得寫大夥想看的。比如第一次……”鄭墨突然記起第一期可是完全按照鄭直的路數走的,不由躊躇。
“講嘛。”鄭直笑著遞給對方一根煙。
鄭墨受寵若驚,趕緊接過來,卻拿出火鐮為鄭直點上“比如第一次,俺們刊登的都是商訊,可是哪裏都是小本買賣多,這些對於他們,真的隻能眼饞。第二次俺們加上了叔父升賞的音耗,頓時就都要完了。這一次也是,俺們對翰林院口誅筆討,還要收錢,按理講要的人就多不了,偏偏大夥都感興趣,慢慢的買的人就多了。”
“對。”鄭直一邊聽鄭直講的一邊個和江侃告訴他的一一印證“這路子對。”
“故而,侄子想著,俺們這幾日雇些人專門打聽街上的東家長李家短,然後刊登出來……”鄭墨備受鼓舞,趕緊講出了想法。
“不。”鄭直擺擺手“做買賣講究開門紅,你們這一炮打對了位置,為啥要偃旗息鼓。那篇文章誰寫的,寫的很好,繼續寫。明日接著發。”
“是張秀才寫的。”鄭墨辯解“不過最快也要後個了,這雕版刻的沒有那麽快。咋也要一日……”
“記著。”鄭直不熟悉官場,卻熟悉商場“做不到那是因為銀子沒有給夠。這樣,你讓他們連夜開刻,也不要隻寫一篇,多寫一些,要從多個角度……就是以不同的人的身份去看待這件事。有支持,有反對的,這樣才有爭論。”看鄭墨不懂“你看過光棍打架嗎?”
鄭墨點點頭。
“若是兩個光棍和顏悅色,你還願意看嗎?隻有打起來,圍觀的才多,才願意去看個勝負,對不對?”鄭直也是突發奇想。
“侄兒懂了。”鄭墨趕緊道“明個一早,這道報準保發售。”
“總是用人家的書坊也不好,你們自個兒也要想法子。”鄭直越講越興奮,補充道“銀子不用管,明個兒俺讓人給墨哥送去一千兩。”
鄭墨雖然勵誌不向鄭直伸手,卻沒有拒絕。跟著對方的這段日子,他發現,鄭直給的,自個若是不要,對方會不高興的。當然,十七叔若是不給的,也不能開口要。他和鄭直還沒有到劉三,朱小旗那樣的時候“叔父若是沒有吩咐了,侄兒就趕回去開始了。”
鄭直點點頭,鄭墨行禮後,打開車廂門對朱千戶招呼一聲,待馬車停下,走了出去。
鄭直拿起剛剛在翰林院順出來的邸抄繼續看了起來“降南京工部主事趙礫為遼東都司副斷事。”
這是吏部昨日發布的委任,如此持續將近半年,對趙礫的彈劾,終於告一段落。姑丈趙礫的差事丟了,雖然降了職,卻還算保住了元氣,沒有不入流。當然也沒有好多少,副斷事?這官職他一直以為是雜職,大寧都司就有斷事和副斷事都是監生充任,如今才曉得並不是。至於都司斷事司是做啥的,鄭直不曉得,也沒興趣曉得。如同目下他著緋袍縫虎豹胸背般,在衛所設置文官本來就十分另類。
他想的是如何為趙耀慶的事收尾。畢竟趙礫要貶去遼東,咋也該走水路,然後經過京師。如此,趙耀慶也就該認祖歸宗了。可是姑丈和姑母畢竟養了趙耀慶十九年,哪怕這麽多年未見,難道真的認不出兒子?
一旦露出破綻,那麽會不會出現變數?鄭直如今才懂,既然撕破臉就不要想著彼此再複曾經親善。目下對方的隱忍不發,反而更加危險,沒準隻是在等他和六叔失勢那一日。更何況,四嫂的仇,總要有個講法,鄭家的人不能白死。
“五郎!”此刻馬車突然停了下來,伴隨著朱千戶一聲提醒,車廂門打開,一位俏婦人走了進來。在鄭直詫異的目光中,坐到了他的腿上。
朱千戶瞅瞅緊隨其後進去的兩個俏丫頭,無可奈何。
鄭直似笑非笑的看著自投羅網的俏婦人主仆“大時雍坊,肖家胡同。”
朱千戶應了一聲,關上了車廂門,片刻後馬車啟動。
鄭墨跑回道報齋的時候,張文憲已經等了一會了。看到對方,鄭墨趕緊道“張兄抱歉來晚了。祝兄呢?算了,來不及了。”
“咋了?”張文憲看對方風風火火,害怕有啥不妥趕忙追問。
“張兄昨日寫的文章太好了,俺們今個兒的報紙都被搶光了。”鄭墨一邊講,一邊示意對方跟著他去工房。
張文憲是個典型的文人,對於錢財夠用就好,可是一聽他的文章受到歡迎,就不同了,頓時追問“真的?都賣出去了?”
“對。”鄭墨打開門鎖走了進去,點上油燈“隨便坐。”一邊翻箱倒櫃一邊道“張兄的文章人人誇讚,俺叔也講好。所以,明個兒報紙繼續出。”
“鄭右諭!”張文憲一聽到鄭直,瞬間清醒,尷尬道“廷珪,俺今日來……”
不等講完,就看到鄭墨從書桌下翻出一個茄袋,拿出一錠五兩銀錠放到了張文憲麵前“這是昨日張兄的潤筆,以後隻要報紙都賣出去了,就是這個價。”
張文憲瞅瞅那錠五兩銀子,他雖然不好錢財,奈何居京城大不易,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這都是張兄應得的。”鄭墨趕忙將銀錠拿起塞進了張文憲手裏“行了,張兄趕緊寫,俺還要去書坊那裏,讓他們連夜趕工,明個一早必須出。”講到這,他一拍腦袋“張兄剛剛要講啥?”
“……”張文憲摸摸手裏的銀錠“沒啥。”
“那行,俺走了,一會就回來或者讓人來取稿子。”鄭墨也不鎖門了,直接打了招呼就急匆匆的向外跑。出了工房瞅了眼門旁的行李,快速的走了出去。他一進門就瞅見了那些行李,大概懂張文憲為何在此,祝肇光為何不在此了。可鄭墨沒有功夫再尋找合適人選了,不起爛山局賀,等俺們闖過去瞧著咋收拾你們。
依舊是一更天,依舊是留下了一張房契。不同的是,這次是那個叫長鋏的丫頭伺候的鄭直穿衣,並將他送走的。若不是前世他差點被這丫頭廢了,就真的相信‘日久生情’這幾個字了。
鄭直回到喜鵲胡同的時候並不晚,畢竟大時雍坊和明時坊並不遠。進了臥房,就看到湯素娥側臥在炕上,正聽滿冠讀書。讀的依舊是《大觀園》,旁邊坐著謝瑤光和方正霸,站著劉花卉“今個咋了?”
“太太身子不舒服。”頂簪走了過來,開始為他解官袍“謝姨娘和方姨娘陪著聽書呢。”
鄭直看向湯素娥,對方忙道“本就是女人家的事,偏就她們大驚小怪。”
“爺這一陣不在家,太太忙裏忙外,怎麽能講是大驚小怪。”方正霸卻趕緊道“那位尚小太醫講了,必須靜養一陣。”
“尚小太醫?”鄭直記起了尚琬的那個兒子,那小子長的可是人模狗樣的,咋能進後院?
“是尚太醫的女兒。”這裏沒有人比湯素娥更懂鄭直,趕忙解釋。
“哦。”鄭直故作大度“原來尚太醫還有女兒啊。”
“長的還俊呢。”劉花卉終於找到了開口的機會。
鄭直看了眼對方,這老貨忒不會講話。哪曾想對方誤會了,繼續道“明個兒還說來呢。”
鄭直笑笑,看向已經快炸毛的頂簪“這是給太太熬的啥?”
“太太的秘方。”劉花卉脫口而出。
不等鄭直開口,謝瑤光起身道“夜深了,爺和太太早點歇著吧。奴婢回去了。”方正霸也起身“正是。”
原本還想開口的劉花卉見此,隻好怏怏不快道“奴婢也走了。”瞅了眼鄭直,隨著方正霸和謝瑤光走了出去。
“頂簪。”頂簪轉身要跟出去,卻被湯素娥喊住“滿冠讀了一夜也累了,你替她。”
頂簪翻了個白眼,卻並沒有執拗,從滿冠手裏接過書,繼續讀了起來。而滿冠卻沒有閑著,趕緊端起碗,為湯素娥試吃。
鄭直起身走到炕邊,湯素娥不等他坐好,就鑽了過來。對著鬱悶的俏奴婢,得意道“人間美事啊。”
滿冠偷笑,頂簪恨得牙癢癢卻無可奈何。
調戲頂簪一陣後,湯素娥就催促原本想躺下歇息的鄭直去後院“奴這幾日身子不適,妹妹們這麽久也提心吊膽,怎麽也該去撫慰的。”鄭直無語。上月整整一個月,湯素娥可沒有提過一次的。
頂簪這時道“就是,就是,後院可是一堆人等著生孩子呢。”
鄭直皺皺眉頭,頂簪頓時感到了有些心慌。沒法子,雖然對方不過出去兩個月,可是那種在幾萬人中廝殺出來的氣勢,遠不是她能承受的。
“頂簪,我腿酸了。”湯素娥的聲音給了頂簪一個台階,對方應了一聲,爬上炕為湯素娥捶腿。
鄭直這才道“好好伺候太太,若是不聽話,就把你送去後院等著生孩子去。”講完轉身就走。
按理講以頂簪和湯素娥的關係,去了後院至少是做偏房的,地位可遠比最低的通房要高得多。偏偏湯素娥在鄭直的支持下,權威遠非普通的正室娘子可比。因此頂簪還真的有些畏懼鄭直的這個威脅,頓時忍了。
“好了。”湯素娥待鄭直離開後,這才讓滿冠去外邊守著,對頂簪道“我曉得你為了我,可是你不想想誰是一家之主?”
頂簪已經對湯素娥這種主動投誠,助紂為虐習慣了“那老虔婆已經殺到太太這裏,若是不好好整治一番,還不翻了天。”
“放心。”湯素娥笑笑“那蹦躂的反而不足為慮,你該注意的是那沒蹦噠的。”
頂簪想了想“太太講的是謝姨娘和方姨娘?”
“方姨娘不過是隨波逐流。”湯素娥了解之前的事,再加上這一陣的觀察,已經大概摸準了方家姐妹的想法。
“都指揮僉事很大麽?”頂簪冷笑“還不是抬進來成了給爺解悶的。”
“咱家爺有個在虞台嶺過命的弟兄姓張,如今娶的是她之前的妯娌。”有湯娘子,趙家表嫂的協助,湯素娥的消息很多。
頂簪無語,果然是鄭直過命的弟兄,都一個德行,不過對方似乎還好,是娶的“難怪謝姨娘這幾日悶悶不樂。”
原本是妯娌,結果如今一個做妾,一個做正室,這地位本就天差地別。更何況有了虞台嶺的大功,跟在鄭直的身邊人都要連跳好幾級。如此一來,二人的地位更加懸殊。
“過兩日母親那裏挑選的健婦就來了。”湯素娥笑笑“你切不可慢待了。”
“奴婢曉得。”頂簪歎口氣“其實隻要太太願意,從咱家裏要些老人,遠比這些人可靠。”
這‘咱家’自然指的是項家。作為湯素娥最近的貼心人,她自然懂鄭直對主子如何。不講旁的,單單爺給主子直隸境內的財物,就讓頂簪夜裏睡覺都會笑醒。
大名府上田五百頃,鋪麵酒肆十九座,油廠十二座;廣平府上田七百頃,鋪麵酒肆八座;順德府鐵廠三座,上田四百頃,林場三千畝,鋪麵酒肆七座,石灰廠七座;真定府兩千頃上田,鋪麵酒肆八十八座;宣府七座馬場,三千頃上田,鋪麵酒肆十二座;保定府上田三千五百頃,漁場百頃,鋪麵酒肆十八座,藥莊十座;京師四家車馬行,二十家古玩字畫行,三間琴行,十間棋社,一間鏢局,九家米行,三百二十家鋪子,一千一百八十頃上田;通化鐵廠暗股兩成,林場三百畝;北通州八家船行,兩家米行,十四家飯莊,十座倉場;天津三衛兩條街鋪麵,三十七座倉場;永平府九百頃上田,四百四十二間鋪麵;河間府三家鹽行,六家鐵廠的地契,股契。
剩下的都是南方地麵的,不多,南通州四家酒肆,一家船行;揚州一家鹽鋪;應天府七十一家商鋪,兩座綢莊,兩家米行,一家車馬行,一家船行,一家古玩店,一家字畫店,一家棋社,一家琴行,五家當鋪,三家藥鋪;另外應天、鎮江、寧國、太平、鳳陽、揚州、淮安、廬州八府及徐州、和州、滁州、廣德州四州草場各五百頃;蘇州二十家綢緞莊,四家油廠;杭州九座茶莊,十二家織廠,四家金店;寧波一家酒樓的地契和股契。這還沒有算那個嘉靖會和煤業行會,家裏銀窖常年放著的十萬兩現銀,五十箱各種名貴珠寶首飾。
頂簪承認她小瞧了自家這位強盜狀元,也因此才要不停觸怒對方。唯有如此,太太才舍不得她。畢竟很多話,充好人的太太不方便說出口,就需要她來做惡人講出來。也唯有如此,爺才能記住她頂簪,看在太太的情分上,憐惜她。將來有了一兒半女,才能不被任何人欺負。
“若是如此,這個家多半就毀了。”湯素娥故作傷感,心裏不由又冒出了將頂簪許配出去的小小惡念。
湯娘子已經打探出了消息,項泰父子從申府搶占的那些財產都在去年孔方兄弟會會票倒賬時輸光了。沒了申王府的庇護,如今完全是靠著朝廷賞賜的那點俸祿過活。好在那些債主從未登門逼債,否則項家就完了。
顯然鄭直對項家保護的太好了。這怎麽行,她需要幫手,需要助臂,需要周氏進門來固寵。可是這種事不能讓頂簪曉得;也不能讓湯娘子和鄭直看到她在作惡。所以才有了這些色目健婦進院的事,否則,誰願意讓一群騷達子進門。哪怕是婦人,也不行。
頂簪張張嘴,還是忍住了。老爺做的那些事,確實把太太傷的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