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少帥歸來
我在民國當倒爺的日子 作者:橫橫豎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學銘已經記不清自己是怎麽回到醫院的了,隻知道自己回來的樣子非常狼狽。
舊社會就是鞋墊不好,一言不合就要玩兒一手包辦婚姻。
一言不合就要嫁女兒。
張大帥可是剛去世,或者說在名義上剛剛去世,壽夫人你怎麽辦事兒,考慮過另一個世界裏張大帥的心情嗎?
嗯……好像那個老登還挺樂意的……
不過這不重要,於學銘才二十八歲,結婚完全不著急。
民國位麵又沒有婚姻法,於學銘的老爸老媽也沒催,結個屁的婚!
而隨著於學銘回到醫院,奉天城也安靜了很多。
張大帥任命於學銘升任三省巡閱使的事情,雖然引起了不小風波,不過再社會各界看來,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振華軍的實力在那兒擺著呢,奉係想要拉攏於學銘,為此再多付出一省地盤兒,也是非常合理的。
而且這樣的命令,的確也隻有張大帥能做決定,一時間也不再有人懷疑張大帥到底殞命與否。
同樣,就在於學銘回返病房幾個小時之後,一架振華軍所屬的蚊式轟炸機也降落在了奉天機場,還不知道自家老爹發生了什麽的少帥一臉懵逼的下了飛機。
甚至還在讚歎著這款轟炸機的先進,想著要從於學銘手裏搞來幾架。
畢竟在這個時代,奉係空軍的轟炸機還是一戰水平的螺旋槳雙翼轟炸機,不光是奉係,哪怕是鬼子毛子和西方列強也是如此。
主宰天空的依舊是這種老式產品。
畢竟這才是一九二七年嘛!
振華空軍半自產的蚊式轟炸機這種雙引擎單翼機,絕對是跨時代的產品。
不過少帥很快就沒工夫糾結關於的飛機的事情了。
在回到奉天之前,少帥得到的命令可是於學銘杜撰的,為的就是讓他盡快返回奉天接班兒,以防發生什麽意外。
而張大帥遇襲後,奉天大帥府內的眾人也沒有再給少帥發電報,就是怕事情被泄露出去,也是防止少帥本人情緒失控,被身邊的人看出什麽破綻,引發一些亂子。
不過既然少帥已經回來了,自然也就沒有了這樣的擔憂。
於是乎,就在少帥一臉輕鬆的回到大帥府以後,就聽聞了自家老爹去世的噩耗。
整個人也瞬間就崩潰了。
要知道,少帥現在還隻是一個差兩個月二十六周歲的年輕人,雖然有著張大帥的悉心培養,但是畢竟還不成熟。
別看在外麵,少帥風頭正盛,被國內稱為民國四公子之首,可謂是威名赫赫。
但是公子這一稱呼,本身就非常能說明問題。
任誰也不會給一個大佬的頭上,安上一個某某公子的名頭。
就好像於學銘,隻比少帥大了兩歲,卻一直被人以職位稱呼,即便是有一些亂七八糟的頭銜,也是因為於學銘本身的事跡。
至於什麽公子之類名頭的考評,完全沒有把於學銘這個同齡人計算在內。
說到底,民間壓根兒就沒有把這兩個人當做一代人用來比較。
真要是說起來的話,把於學銘和當今幾位大帥相提並論的倒是不少。
和同樣年輕的少帥相比,完全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存在。
這一點從大帥這個奉係主心骨轟然隕落後,二者的表現就能看出來。
張大帥一死,於學銘首先做的是平穩事態,緊接著就是給自己撈好處,順帶著在奉係的地盤上插上一根釘子,做以後收複東三省的布局,同時防備外國勢力。
而少帥本人,則是在知曉給自己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倒塌後,整個人如同被抽出了脊梁骨一樣,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痛哭流涕。
就連飯都不吃,誰勸都不好使。
但是在少帥將自己關在屋裏誰也不見的幾天裏,奉係內部卻一直在發生變動。
第三第四軍團出關回防,直隸省防務被於學銘的部隊接管,好在熱河省有大量已經整訓完畢的二線保安師,在於學銘一通電報下立刻出發,接手了直隸省的各個城防。
至於原本第三第四軍團在直隸省南部邊境的陣地,也由原本駐守在察哈爾綏遠邊境的的振華軍第三軍團麾下第六軍接手。
雖然北伐軍和振華軍一直相交莫逆,在直隸省的歸屬上也早有協議。
但是眼下時局混亂,這種口頭上的協議也沒什麽信譽度可言,還是不得不防。
反正出兵綏遠,一個軍也夠用了,多出來的一個軍也就被派到了直隸省。
畢竟本來準備接管直隸的振華軍第一軍團第一軍已經被於學銘派到朝陽了,這會兒已經在前往吉林的火車上了。
當然了,和部隊一起調動的,還有奉係內部的所有高級將領,名義上,所有人都是來奉天參加大帥主持的軍事會議的。
畢竟大帥遇刺,說是隻受了驚嚇,同時身上也有點兒小傷,但安定軍心是必然的。
更何況根據後續消息,原黑省督軍,張大帥的結拜兄弟吳二爺,在這次的意外中喪生,大帥命令所有人務必前往吳府吊唁。
吳大帥也是奉係中擎天玉柱一般的存在了,辦個喪事肯定自然需要大家全員到齊。
而對這個說法,所有高級將領也表示理解,紛紛聽令趕到了奉天。
有了之前於學銘被任命為三省巡閱使的通告存在,所有人都以為大帥還活著。
除了奉係內部的另一個擎天玉柱,輔帥以外。
作為張大帥結拜兄弟老八的輔帥,在接到電報後首先大哭了一通,整個人都哭暈了過去,畢竟吳二爺可也是他輔帥的好兄弟。
不過在一番痛心疾首之後,輔帥卻第一時間察覺了不對,心裏也是沉痛到了極致。
因為輔帥眼下就在直隸,但是吳二爺身故的消息,帥府居然隻來了一封電報。
按理說這麽大的事兒,張大帥不可能不給輔帥來個電話。
畢竟是相互扶持多年的老兄弟了,輔帥的心裏頓時就有了不祥的預感。
至於那道於學銘升任三省巡閱使的任命,在輔帥看來完全不能作為證據。
老人家的直覺肯定是無比精準的。
心憂張大帥安危的輔帥第一時間安排了專列,回到了奉天,在列車停在因為爆炸損毀的鐵路以後,又換乘了汽車,馬不停蹄的趕回了奉天城大帥府。
帥府眼下還在戒嚴,禁止任何人拜訪。
不過輔帥肯定是不在乎這個,一門心思就要往裏闖。
對麵執著的輔帥,帥府的警衛自然是攔不住的,最後還是被輔帥闖進了後宅。
而大帥的幾位夫人也沒有隱瞞,哭天搶地的和輔帥說明了大帥身故的消息,還有最近兩天發生的所有事情。
至於輔帥本人,則是在了解了一切後一言不發的轉身離去,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並且下了命令,封閉府門,概不見客。
而奉天城裏發生的一切,於學銘自然是全然不知。
眼下的於學銘剛剛出院,回到了張大帥之前送給自己的一座府邸中休養。
雖然還隻能坐著輪椅。
直到幾天後,一九二七年一月十日,奉係高級將領全部在奉天集合。
就連何鑫泉和羅建軍這兩個名義上的第七軍團副軍團長和參謀長都被叫了過來。
而今天,少帥也終於打開了自己臥室的房門。
饑腸轆轆的他先是瘋狂幹飯,然後就在幾位小媽的催促下,趕去了輔帥的府邸。
而就在少帥趕往輔帥府邸的時候,何鑫泉和羅建軍也終於來到了於學銘的住處。
看到了身負重傷的於學銘,目光中帶著濃濃的擔憂。
而於學銘倒是一臉無所謂的樣子,甚至還和剛到奉天的二人招了招手,雖然這一動作牽動了傷口,疼得於學銘瞬間齜牙咧嘴也是一樣。
“得,你們也看到了,我都已經這個逼樣了,屬實沒法招待你倆了……”
於學銘故作輕鬆的話語,卻完全沒有讓趕來的二人緊鎖的眉頭有絲毫舒展,二人齊齊張了張嘴巴,卻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麽。
而於學銘見狀則是歎了口氣。
“我之前就說過,咱們在這個世界折騰了這麽一遭,早就已經不能按照原本的曆史作為參考了,你看,這下我說對了吧!”
“皇姑屯沒變,刺殺方式也沒變,就是時間上完全不對了,這上哪兒說理去……”
“不過倒也是榮幸,咱這也算是親身參與到曆史事件裏了,尤其是我,還陪大帥挨了一通炸,這事兒可必須在咱們委員會的大事件記錄裏多寫兩筆啊!”
於學銘說罷還故作輕鬆了笑了兩聲,不過何鑫泉和羅建軍卻依舊是一臉緊張,這讓於學銘不禁翻了個白眼兒。
“你倆幹嘛?我特麽又沒死,三省巡閱使啊!直隸的地盤啊!這波我們賺大了,這點兒傷靜養三個月就行了,你倆能不能別跟我這兒哭喪個臉啊!”
何鑫泉和羅建軍聞言對視了一眼,隨後勉強擠出了一個笑容,剛要詢問什麽,門口就突然傳來了一連串兒的腳步聲。
“於巡閱使,那個……輔帥有請!”
舊社會就是鞋墊不好,一言不合就要玩兒一手包辦婚姻。
一言不合就要嫁女兒。
張大帥可是剛去世,或者說在名義上剛剛去世,壽夫人你怎麽辦事兒,考慮過另一個世界裏張大帥的心情嗎?
嗯……好像那個老登還挺樂意的……
不過這不重要,於學銘才二十八歲,結婚完全不著急。
民國位麵又沒有婚姻法,於學銘的老爸老媽也沒催,結個屁的婚!
而隨著於學銘回到醫院,奉天城也安靜了很多。
張大帥任命於學銘升任三省巡閱使的事情,雖然引起了不小風波,不過再社會各界看來,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振華軍的實力在那兒擺著呢,奉係想要拉攏於學銘,為此再多付出一省地盤兒,也是非常合理的。
而且這樣的命令,的確也隻有張大帥能做決定,一時間也不再有人懷疑張大帥到底殞命與否。
同樣,就在於學銘回返病房幾個小時之後,一架振華軍所屬的蚊式轟炸機也降落在了奉天機場,還不知道自家老爹發生了什麽的少帥一臉懵逼的下了飛機。
甚至還在讚歎著這款轟炸機的先進,想著要從於學銘手裏搞來幾架。
畢竟在這個時代,奉係空軍的轟炸機還是一戰水平的螺旋槳雙翼轟炸機,不光是奉係,哪怕是鬼子毛子和西方列強也是如此。
主宰天空的依舊是這種老式產品。
畢竟這才是一九二七年嘛!
振華空軍半自產的蚊式轟炸機這種雙引擎單翼機,絕對是跨時代的產品。
不過少帥很快就沒工夫糾結關於的飛機的事情了。
在回到奉天之前,少帥得到的命令可是於學銘杜撰的,為的就是讓他盡快返回奉天接班兒,以防發生什麽意外。
而張大帥遇襲後,奉天大帥府內的眾人也沒有再給少帥發電報,就是怕事情被泄露出去,也是防止少帥本人情緒失控,被身邊的人看出什麽破綻,引發一些亂子。
不過既然少帥已經回來了,自然也就沒有了這樣的擔憂。
於是乎,就在少帥一臉輕鬆的回到大帥府以後,就聽聞了自家老爹去世的噩耗。
整個人也瞬間就崩潰了。
要知道,少帥現在還隻是一個差兩個月二十六周歲的年輕人,雖然有著張大帥的悉心培養,但是畢竟還不成熟。
別看在外麵,少帥風頭正盛,被國內稱為民國四公子之首,可謂是威名赫赫。
但是公子這一稱呼,本身就非常能說明問題。
任誰也不會給一個大佬的頭上,安上一個某某公子的名頭。
就好像於學銘,隻比少帥大了兩歲,卻一直被人以職位稱呼,即便是有一些亂七八糟的頭銜,也是因為於學銘本身的事跡。
至於什麽公子之類名頭的考評,完全沒有把於學銘這個同齡人計算在內。
說到底,民間壓根兒就沒有把這兩個人當做一代人用來比較。
真要是說起來的話,把於學銘和當今幾位大帥相提並論的倒是不少。
和同樣年輕的少帥相比,完全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存在。
這一點從大帥這個奉係主心骨轟然隕落後,二者的表現就能看出來。
張大帥一死,於學銘首先做的是平穩事態,緊接著就是給自己撈好處,順帶著在奉係的地盤上插上一根釘子,做以後收複東三省的布局,同時防備外國勢力。
而少帥本人,則是在知曉給自己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倒塌後,整個人如同被抽出了脊梁骨一樣,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痛哭流涕。
就連飯都不吃,誰勸都不好使。
但是在少帥將自己關在屋裏誰也不見的幾天裏,奉係內部卻一直在發生變動。
第三第四軍團出關回防,直隸省防務被於學銘的部隊接管,好在熱河省有大量已經整訓完畢的二線保安師,在於學銘一通電報下立刻出發,接手了直隸省的各個城防。
至於原本第三第四軍團在直隸省南部邊境的陣地,也由原本駐守在察哈爾綏遠邊境的的振華軍第三軍團麾下第六軍接手。
雖然北伐軍和振華軍一直相交莫逆,在直隸省的歸屬上也早有協議。
但是眼下時局混亂,這種口頭上的協議也沒什麽信譽度可言,還是不得不防。
反正出兵綏遠,一個軍也夠用了,多出來的一個軍也就被派到了直隸省。
畢竟本來準備接管直隸的振華軍第一軍團第一軍已經被於學銘派到朝陽了,這會兒已經在前往吉林的火車上了。
當然了,和部隊一起調動的,還有奉係內部的所有高級將領,名義上,所有人都是來奉天參加大帥主持的軍事會議的。
畢竟大帥遇刺,說是隻受了驚嚇,同時身上也有點兒小傷,但安定軍心是必然的。
更何況根據後續消息,原黑省督軍,張大帥的結拜兄弟吳二爺,在這次的意外中喪生,大帥命令所有人務必前往吳府吊唁。
吳大帥也是奉係中擎天玉柱一般的存在了,辦個喪事肯定自然需要大家全員到齊。
而對這個說法,所有高級將領也表示理解,紛紛聽令趕到了奉天。
有了之前於學銘被任命為三省巡閱使的通告存在,所有人都以為大帥還活著。
除了奉係內部的另一個擎天玉柱,輔帥以外。
作為張大帥結拜兄弟老八的輔帥,在接到電報後首先大哭了一通,整個人都哭暈了過去,畢竟吳二爺可也是他輔帥的好兄弟。
不過在一番痛心疾首之後,輔帥卻第一時間察覺了不對,心裏也是沉痛到了極致。
因為輔帥眼下就在直隸,但是吳二爺身故的消息,帥府居然隻來了一封電報。
按理說這麽大的事兒,張大帥不可能不給輔帥來個電話。
畢竟是相互扶持多年的老兄弟了,輔帥的心裏頓時就有了不祥的預感。
至於那道於學銘升任三省巡閱使的任命,在輔帥看來完全不能作為證據。
老人家的直覺肯定是無比精準的。
心憂張大帥安危的輔帥第一時間安排了專列,回到了奉天,在列車停在因為爆炸損毀的鐵路以後,又換乘了汽車,馬不停蹄的趕回了奉天城大帥府。
帥府眼下還在戒嚴,禁止任何人拜訪。
不過輔帥肯定是不在乎這個,一門心思就要往裏闖。
對麵執著的輔帥,帥府的警衛自然是攔不住的,最後還是被輔帥闖進了後宅。
而大帥的幾位夫人也沒有隱瞞,哭天搶地的和輔帥說明了大帥身故的消息,還有最近兩天發生的所有事情。
至於輔帥本人,則是在了解了一切後一言不發的轉身離去,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並且下了命令,封閉府門,概不見客。
而奉天城裏發生的一切,於學銘自然是全然不知。
眼下的於學銘剛剛出院,回到了張大帥之前送給自己的一座府邸中休養。
雖然還隻能坐著輪椅。
直到幾天後,一九二七年一月十日,奉係高級將領全部在奉天集合。
就連何鑫泉和羅建軍這兩個名義上的第七軍團副軍團長和參謀長都被叫了過來。
而今天,少帥也終於打開了自己臥室的房門。
饑腸轆轆的他先是瘋狂幹飯,然後就在幾位小媽的催促下,趕去了輔帥的府邸。
而就在少帥趕往輔帥府邸的時候,何鑫泉和羅建軍也終於來到了於學銘的住處。
看到了身負重傷的於學銘,目光中帶著濃濃的擔憂。
而於學銘倒是一臉無所謂的樣子,甚至還和剛到奉天的二人招了招手,雖然這一動作牽動了傷口,疼得於學銘瞬間齜牙咧嘴也是一樣。
“得,你們也看到了,我都已經這個逼樣了,屬實沒法招待你倆了……”
於學銘故作輕鬆的話語,卻完全沒有讓趕來的二人緊鎖的眉頭有絲毫舒展,二人齊齊張了張嘴巴,卻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麽。
而於學銘見狀則是歎了口氣。
“我之前就說過,咱們在這個世界折騰了這麽一遭,早就已經不能按照原本的曆史作為參考了,你看,這下我說對了吧!”
“皇姑屯沒變,刺殺方式也沒變,就是時間上完全不對了,這上哪兒說理去……”
“不過倒也是榮幸,咱這也算是親身參與到曆史事件裏了,尤其是我,還陪大帥挨了一通炸,這事兒可必須在咱們委員會的大事件記錄裏多寫兩筆啊!”
於學銘說罷還故作輕鬆了笑了兩聲,不過何鑫泉和羅建軍卻依舊是一臉緊張,這讓於學銘不禁翻了個白眼兒。
“你倆幹嘛?我特麽又沒死,三省巡閱使啊!直隸的地盤啊!這波我們賺大了,這點兒傷靜養三個月就行了,你倆能不能別跟我這兒哭喪個臉啊!”
何鑫泉和羅建軍聞言對視了一眼,隨後勉強擠出了一個笑容,剛要詢問什麽,門口就突然傳來了一連串兒的腳步聲。
“於巡閱使,那個……輔帥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