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忽然發現皇帝在幾年前直接將孔家給廢掉了且在追查偷稅漏稅的商人的時候有一條規定。


    直係後代不得參加各種由朝廷科考的處罰,貌似從那個時候就有對科舉動手的想法了。


    甚至說皇帝廢除秀才的六大特權,也很可能就是為了科舉的改革做準備了。


    一念至此,群臣渾身冰涼,皇帝早就在下一盤棋,他們卻是沒有絲毫的發現。


    劉宗周可不管眾人在想什麽,繼續道:“如果隻是前兩點倒也不算什麽,但第三點才是導致學校辦不下去的主要原因。


    為了保證學生們好好學習,太祖特意製定了校規共五十六條,


    諸如必須穿學校發放的統一衣物、不許遲到早退、不許夜裏喝酒、不許結社、不許議論學校食堂飯菜好不好吃、禁止對人對事批評等等。


    一旦犯事兒,輕則拉到繩愆廳(教務處)直接脫了學生的褲子開始打屁股,重的有痛決、充軍、吏役、枷鐐終身、餓死、自諡及梟首示眾等。


    當時國學內有一名叫趙麟的學子因為不滿國學的殘忍,匿名貼了一張控訴國學的宣紙,此事被太祖得知了,下令嚴查直接將趙麟殺了。


    而且為了震懾其他學子,將他的腦袋插在長竿上,立在學校門口示眾,那根杆子在國學門口豎立了一百六十多年。


    嚴厲的校規讓百姓們望而卻步,讀書的確能出人頭地,但孩子還小,哪能如大人一般能忍得住,一不小心可能就死了甚至連累全家,


    所以很多百姓都不願意將孩子送過去,哪怕是地裏刨食他們也不去,以至於整個學校的生員減少且大量貴族子弟。


    加上太祖晚年精力不濟,學校就慢慢荒廢了。


    哪怕是在弘治十七年,朝廷重新要求各府、州、縣都要建立社學,並規定十五歲以下幼童必須進入社學讀書,也隻是停留在詔書之上,並沒有任何的效果。”


    我艸……


    群臣在心中齊齊爆了粗口,渾身一哆嗦。


    別說是普通百姓了,就算是他們也不願意將孩子送到這裏麵去吧,踏進校門那就是一隻腳踏進鬼門關了。


    崇禎也是輕微的搖了搖頭,表示這很朱元璋,實在是太嚴苛了。


    他明白朱元璋的想法,就是通過各種校規來束縛學子,等學子學成之後那思想也就束縛了,不用擔心忠心的問題了。


    “陛下,臣講完了!”


    “好!”


    崇禎點了點頭,看向群臣:“諸位愛卿聽到這裏應該就明白朕剛剛所說的什麽是義務教育和層級辦學了吧!”


    群臣的點了點頭,但不待他們出聲,崇禎又繼續道:“既然諸位愛卿明白了義務教育和層級辦學,那朕在講講多科並立和因材施教。”


    說到這裏,崇禎話鋒一轉:“王守仁大家肯定都知道,但諸位知道他曾經給朝廷上過一份關於辦學的奏疏嗎?”


    這一次別說是群臣了,連禮部、吏部這個兩個和辦學相關的部院尚書都搖頭了。


    崇禎見狀,手一揮,王承恩便將一份發黃的奏疏和幾本略顯折舊的書籍遞給了禮部尚書劉宗周。


    “劉愛卿,你先看看,然後給大家說說王守仁這份奏疏的大致意思!”


    “臣遵旨!”


    劉宗周接過奏疏迅速的掃視著,越看臉色越是震驚,臉上也閃現絲絲的興奮之色,而後又翻看了幾本夾著便簽的書籍,看到了相關的記載。


    他是禮部尚書,在文玩上是有一些造詣的,自然能看著奏疏和書籍的真假了。


    微微停頓了幾息後,整理了大致思路後,劉宗周看向群臣:“諸位,陽明先生的這份奏疏大致分為四點,


    第一點他認為孩童教育的目的不是高深學識,而是啟蒙,用‘致良知’來然讓孩子‘明人倫’,教導孩子向善。


    用‘知行合一’的方式讓孩子知道禮義廉恥在生活中的表現,品格才是孩童教育最重要的。


    第二點,陽明先生認為傳統的教育隻重視文學,忽略了其他,應當注重孩童的多方麵教導。


    諸如詩歌、禮樂、各項類似風卷雲湧(蹴鞠)、穿雲抓日(拳擊)、泛遊仙洲(遊泳)運動等等。


    詩歌可以陶冶情操、培養性情,運動可以強身健體。


    第三點,陽明先生認為‘嬰兒在母腹時隻是純氣,有何知識?出胎後方始能啼,既後能笑,又既而後能識認其父母兄弟,......卒乃天下之事無不可能’


    大致意思是孩童不是成人,必須依照孩童的心智發展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一味的灌輸高深思想會讓孩童產生厭學想法,導致工作事倍功半。


    第四點,陽明先生認為孩子不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應該認識到他們的長處,並加以培養,讓他們在各自擅長的領域有所成就。


    同時也要想辦法密彌補他們的短處,達到全麵的發展。”


    群臣凝神靜聽,仔細思索著陽明先生這份奏疏的四點建議,先是點頭而後又是搖頭,臉上是敬佩與可惜之色來回變換著。


    點頭的是這四點建議,每一條都可以說是醍醐灌頂的存在,搖頭是因為建議雖然好,但卻是無法實行。


    敬佩的是陽明先生的遠見和格局,可惜的是生不逢時,偏偏是在孝宗之後才在龍場悟道的,遇見了武宗、世宗。


    武宗是什麽人?好好的皇宮不住,非得建了個豹房,供他日夜淫樂;


    寵信太監,以至於太監專權,禍亂朝政;


    好好的皇帝不當,非得自封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自封大慶法王、沙吉·敖蘭、蘇萊曼國王等等。


    大明那麽多美女他不愛,偏愛他人之妻,一個還不算,還弄了五六個之多,後宮那麽多連個子嗣都沒有,卻是將皇位傳給了堂弟(嘉靖皇帝)。


    年紀不大,卻收了二十七名義子,


    在位十六年,就沒好好幹過一件人事兒,能采用王陽明的這份奏疏那才叫奇了怪了,也難怪他們沒有看見、知曉這份奏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昆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昆吾並收藏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