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1章 胡言亂語,策論題背後的含義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作者:昆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愛卿,還記得朕西北巡視在王徵家裏和王徵談話的內容嗎?”
聽著皇帝的突然出聲,大殿內李姓大臣皆是愣了一下,隨即將目光看向了錦衣衛指揮使李若漣,西北巡視也隻有李若漣跟隨的。
李若漣上前兩步躬身道:“回陛下,臣記得,而且記得十分清楚!”
“臣記得陛下和王院長說,有沒有一種水和泥混在一起等幹燥就成了一塊和青磚一樣的石板、有一種東西能夠帶著數百人飛上天,一個時辰能跨越北京到西安的距離!”
“有一種東西不用人力,能拉動萬石重的的東西,日夜不停歇!”
“有一種器械,能夠代替人工播種,兩個人一天能播種一百畝!”
……
李若漣將那次談話內容快速的複述了一遍,幾乎是絲毫不差。
饒是群臣經曆了大風大浪,見多了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諸如飛天的熱氣球和日行五百裏的戰船,此刻聽著依舊是目瞪口呆。
皇帝當時勸說王徵出仕簡直是離了大譜了,關鍵的是王徵還真相信的出來了入仕了。
“在當時聽來很離奇的想法,現在是是不是有些就實現了?
飛天的東西已經有了,剩下但就是研究如何不借助風力按照我們所需的方向前進,且能持續跨越數百上千裏。
不用人力拉動數萬石重量的東西也已經出現了,那就是蒸汽機。”
“但這些還遠遠不夠!”
“諸如蒸汽機商船能不能日行千裏?”
“有沒有可能蒸汽機能帶動代耕,一天耕地百餘畝?”
“有沒有可能蒸汽機帶動一連串十幾二十輛的運糧的四輪大車,以每個時辰三五十裏的速度前進?”
“有沒有可能水稻能畝產六七石以上?小麥畝產四五石?”
“有沒有可能出現一種機器,能夠實現千裏瞬時傳音的?”
“有沒有一顆火器能精準打到五十裏、五百裏之外的一座房屋?一顆火器直接夷平一座城池?”
……
一條又一條的想法從皇帝口中吐出,讓剛剛從李若漣複述中清醒過來的群臣再次陷入呆滯之中。
李若漣的複述就已經離大譜了,皇帝現在說的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胡言亂語了。
但正如皇帝所說,當年和王徵談話時的幾個想法已經實現了幾個了,那麽皇帝提出的這些難道就不能實現了?
如果農業研究院的‘穗選法’育種成功了,畝產六七石可能不行,但畝產三四石應該沒問題的。
三石都能實現,六七石未必不能實現。
一顆顆粒化火藥的轟天雷能讓方圓十米內的軍士直接死絕、三十米內重傷,這在三五年前無法想象,但現在做到了。
未來不說直接夷平一座城池了,夷平方圓兩百米總行吧!
紅衣大炮已經從七八裏的射程提升到二十裏,精準性也是極大的增加了,未來出現三五十裏不是問題。
這一切都隻是發生在皇帝登基的這六年的時間,若是再持續個一二十年,不敢想象會有多大的進步。
……
回想了皇帝登基之後的種種突破,那麽皇帝剛剛所說的即便達不到所說的那樣,但打個三五折應該還是可以的,即便如此,那也是巨大的突破。
群臣臉上不敢置信、懷疑、憧憬等神色摻雜變換著。
“你們以為朕此次加科的第三場策論題是為了什麽?隻是一時興起和為難考生、展示朕獨特的眼光和思路嗎?
第一道策論,主要思想是環境保護的問題。
黃河為什麽變黃了?為什麽會屢屢泛濫?
《國風·魏風·伐檀》中說: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漪。
這段記載足可以說明西周之前的黃河水還是清澈的。
那為什麽西周之後的黃河河水就變黃了呢?因為春秋時期開始冶鐵和大量使用鐵器,加大了礦藏的開采,以至於泥土裸露,雨水衝過後,攜帶著泥沙進入河中,然後河水就變黃了。
朕記得蒸汽機商船在試航的時候朕就同你們說過,未來數萬艘蒸汽機商船在各大江河湖海之中航行,
濃煙滾滾,刺鼻味道彌漫沿河兩側,大量使用煤炭會造成水體汙染和山體滑坡等等,
朕希望有人能研究出提煤炭的使用效率,用更少的煤炭行駛更長的距離、如何減少刺鼻的味道和水體的汙染、如何在保證所需的情況下與自然達到平衡。
《左傳·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意思是人的壽命很短,等待黃河變清是不可能的。
我們不一定能夠讓黃河變清,但至少要做到不再加重黃河泥沙含量,否則未來等待我們的一定是一場大災難,是一場整個華夏曆史上都不曾出現過的大災難。”
“還有策問第二題,人口老齡化與社會經濟發展相互關係研究進展。
大明已經占據了東南半島,十五億畝的耕地、一年三熟,保證大明不會缺糧,內部澄清外部安寧。
大明盛世就要來了,人口在急劇增長的同時,人的壽命會大幅度增加,到時候一對夫妻下麵有嗷嗷待哺的三四個孩子,上麵有年邁無力耕作的父母,你讓這對夫妻怎麽辦?
他們就是累死都沒辦法滿足一家人所需。
那麽朝廷是不是能考慮接過老人贍養的問題,減輕年輕夫妻的壓力?
曆代養老製度肯定是不行的,那是一個無底洞,我們需要更多、更好的方式,諸如讓年過三十歲的人每年交半兩銀子,等到四十五歲之後開始每年給他們發放一些銀子。
十五年也就是七兩半的銀子,每年所需三兩,也隻夠兩年半,那我們能不能讓他們交的這筆錢來一個錢生錢,每年以一成的利息王上漲,能發放更長年限和更多銀子?”
皇帝的侃侃而談、連續的質問和引用古籍讓群臣腦子有些懵,跟不上皇帝的思路了。
可崇禎不管這些,繼續道:“還有第三題「淺析中南半島新農村以及歸化城、開元城、丹東城模式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聽著皇帝的突然出聲,大殿內李姓大臣皆是愣了一下,隨即將目光看向了錦衣衛指揮使李若漣,西北巡視也隻有李若漣跟隨的。
李若漣上前兩步躬身道:“回陛下,臣記得,而且記得十分清楚!”
“臣記得陛下和王院長說,有沒有一種水和泥混在一起等幹燥就成了一塊和青磚一樣的石板、有一種東西能夠帶著數百人飛上天,一個時辰能跨越北京到西安的距離!”
“有一種東西不用人力,能拉動萬石重的的東西,日夜不停歇!”
“有一種器械,能夠代替人工播種,兩個人一天能播種一百畝!”
……
李若漣將那次談話內容快速的複述了一遍,幾乎是絲毫不差。
饒是群臣經曆了大風大浪,見多了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諸如飛天的熱氣球和日行五百裏的戰船,此刻聽著依舊是目瞪口呆。
皇帝當時勸說王徵出仕簡直是離了大譜了,關鍵的是王徵還真相信的出來了入仕了。
“在當時聽來很離奇的想法,現在是是不是有些就實現了?
飛天的東西已經有了,剩下但就是研究如何不借助風力按照我們所需的方向前進,且能持續跨越數百上千裏。
不用人力拉動數萬石重量的東西也已經出現了,那就是蒸汽機。”
“但這些還遠遠不夠!”
“諸如蒸汽機商船能不能日行千裏?”
“有沒有可能蒸汽機能帶動代耕,一天耕地百餘畝?”
“有沒有可能蒸汽機帶動一連串十幾二十輛的運糧的四輪大車,以每個時辰三五十裏的速度前進?”
“有沒有可能水稻能畝產六七石以上?小麥畝產四五石?”
“有沒有可能出現一種機器,能夠實現千裏瞬時傳音的?”
“有沒有一顆火器能精準打到五十裏、五百裏之外的一座房屋?一顆火器直接夷平一座城池?”
……
一條又一條的想法從皇帝口中吐出,讓剛剛從李若漣複述中清醒過來的群臣再次陷入呆滯之中。
李若漣的複述就已經離大譜了,皇帝現在說的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胡言亂語了。
但正如皇帝所說,當年和王徵談話時的幾個想法已經實現了幾個了,那麽皇帝提出的這些難道就不能實現了?
如果農業研究院的‘穗選法’育種成功了,畝產六七石可能不行,但畝產三四石應該沒問題的。
三石都能實現,六七石未必不能實現。
一顆顆粒化火藥的轟天雷能讓方圓十米內的軍士直接死絕、三十米內重傷,這在三五年前無法想象,但現在做到了。
未來不說直接夷平一座城池了,夷平方圓兩百米總行吧!
紅衣大炮已經從七八裏的射程提升到二十裏,精準性也是極大的增加了,未來出現三五十裏不是問題。
這一切都隻是發生在皇帝登基的這六年的時間,若是再持續個一二十年,不敢想象會有多大的進步。
……
回想了皇帝登基之後的種種突破,那麽皇帝剛剛所說的即便達不到所說的那樣,但打個三五折應該還是可以的,即便如此,那也是巨大的突破。
群臣臉上不敢置信、懷疑、憧憬等神色摻雜變換著。
“你們以為朕此次加科的第三場策論題是為了什麽?隻是一時興起和為難考生、展示朕獨特的眼光和思路嗎?
第一道策論,主要思想是環境保護的問題。
黃河為什麽變黃了?為什麽會屢屢泛濫?
《國風·魏風·伐檀》中說: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漪。
這段記載足可以說明西周之前的黃河水還是清澈的。
那為什麽西周之後的黃河河水就變黃了呢?因為春秋時期開始冶鐵和大量使用鐵器,加大了礦藏的開采,以至於泥土裸露,雨水衝過後,攜帶著泥沙進入河中,然後河水就變黃了。
朕記得蒸汽機商船在試航的時候朕就同你們說過,未來數萬艘蒸汽機商船在各大江河湖海之中航行,
濃煙滾滾,刺鼻味道彌漫沿河兩側,大量使用煤炭會造成水體汙染和山體滑坡等等,
朕希望有人能研究出提煤炭的使用效率,用更少的煤炭行駛更長的距離、如何減少刺鼻的味道和水體的汙染、如何在保證所需的情況下與自然達到平衡。
《左傳·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意思是人的壽命很短,等待黃河變清是不可能的。
我們不一定能夠讓黃河變清,但至少要做到不再加重黃河泥沙含量,否則未來等待我們的一定是一場大災難,是一場整個華夏曆史上都不曾出現過的大災難。”
“還有策問第二題,人口老齡化與社會經濟發展相互關係研究進展。
大明已經占據了東南半島,十五億畝的耕地、一年三熟,保證大明不會缺糧,內部澄清外部安寧。
大明盛世就要來了,人口在急劇增長的同時,人的壽命會大幅度增加,到時候一對夫妻下麵有嗷嗷待哺的三四個孩子,上麵有年邁無力耕作的父母,你讓這對夫妻怎麽辦?
他們就是累死都沒辦法滿足一家人所需。
那麽朝廷是不是能考慮接過老人贍養的問題,減輕年輕夫妻的壓力?
曆代養老製度肯定是不行的,那是一個無底洞,我們需要更多、更好的方式,諸如讓年過三十歲的人每年交半兩銀子,等到四十五歲之後開始每年給他們發放一些銀子。
十五年也就是七兩半的銀子,每年所需三兩,也隻夠兩年半,那我們能不能讓他們交的這筆錢來一個錢生錢,每年以一成的利息王上漲,能發放更長年限和更多銀子?”
皇帝的侃侃而談、連續的質問和引用古籍讓群臣腦子有些懵,跟不上皇帝的思路了。
可崇禎不管這些,繼續道:“還有第三題「淺析中南半島新農村以及歸化城、開元城、丹東城模式對社會經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