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出生的這個家庭,說不上富,也說不上窮,屬於中上水平。


    如果是窮人,家中應該沒有地,靠給別人當雇工為生,劉邦家不屬於這類家庭。


    曆史上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才是真正的赤貧。他家上無片瓦,地無一壟,家中窮得叮當響,老鼠去他家都被餓得流著眼淚離開。


    “臥槽!他家不宜人類居住,除了有空氣其他啥都沒!”


    劉邦家比朱太祖家強多了,劉太公置辦了幾畝田,生了4個孩子。


    老大起名叫劉伯,老二名叫劉仲,老三叫什麽不知道?史書沒有記載。老四名叫劉季,沒錯,劉邦排行老四,也是老小。


    劉邦,姓劉,名邦,字季,豐邑人。


    你看劉太公給兒子們起名有多省事兒,“伯、仲、叔、季”在古代是兄弟長幼排行順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以此類推。


    是不是覺得和朱太祖他爹起名字有得一拚,朱元璋他爹給兒子起名字用數字,比如朱五四,朱重八,重八就是兩個八,估計朱元璋在其大家族中排行十六。


    劉伯、劉仲娶妻生子後,劉邦這才出生的。


    大約劉邦5歲的時候,他母親去世了,命夠苦的。


    有人考證劉邦的母親姓王,叫王含始。


    也有人說姓溫,叫溫含始。說她是楚國貴族家的女兒,後來家族遭難,劉邦的娘就流落到了民間,最後被劉太公遇到,他伸出援手打動了姑娘,二人結為了夫妻。


    劉媼生劉邦有多種版本,和龍相交是其中的一種。


    另外版本是劉媼在洛池遊玩時,突然飛來一隻金雞,口中銜來了一顆炫目的紅色珠子。


    劉媼正抬頭張口驚訝看著金雞,金雞鬆口,珠子不偏不倚落入了劉媼口中,然後生下了劉邦。


    另外一個版本是劉媼在夢中夢到“赤鳥如龍”圍繞在她身邊嬉戲,夢醒後就懷上了劉邦。


    不管哪種版本,無非說明一點,那就是劉邦並非常人,似乎和上天有某種聯係。?????


    劉邦的父親就普通多了,劉邦貧窮富貴和他沒多大關係。


    也難怪,劉邦根本不是他的兒子,是上天蒼龍的兒子。


    劉邦父親叫劉煓(tuan),又稱劉太公,字執嘉,號顯出、太平,他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被尊為太上皇的人。


    劉邦稱帝後,他爹劉太公依然活著,按照禮儀,不管是誰見到皇帝都要下跪,劉太公也例外。


    劉邦為了不讓父親下跪,爹給兒子下跪多尷尬呢?


    在張良建議下,劉邦給他爹封了一個“太上皇”的名號,這樣他爹就可以不用跪了。


    往後朝代皇帝的爹都被尊稱太上皇。


    劉媼去世後,劉太公又迎娶了一個小媳婦,生下了一兒一女。


    一子名叫劉交,字遊,女兒不詳。


    劉交是劉邦的異母弟,和劉邦性格愛好截然相反。


    劉邦喜歡喝酒遛大街,劉交是個宅男,喜歡待在家裏讀書,他是秦末漢初大儒浮丘伯的弟子。


    浮丘伯精通《四書五經》是荀子的弟子。劉交精通詩經,劉邦稱帝後,封劉交為楚王。


    按劉家的家庭條件來說,劉邦上學讀書不是問題。


    問題是劉邦不願意受學校的管束,小學一畢業,說什麽也不上了,他要像風一樣自由飛翔。


    劉太公對這個不爭氣的小兒子,一點辦法都沒有!想打他罵他,你都見不到他的影。


    劉邦整天跟個街溜子一樣,到處亂竄。


    狐朋狗友一大幫,今天你請我吃,明天我請他吃,總之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喝酒的路上。


    史書上說劉邦和常人不一樣,他是農民,但是他不會幹農活,不幹活還吃嘴耍錢。


    不幹活,哪裏來的錢?劉邦有辦法,沒錢買酒就賒酒喝,賒開小賣部王婆婆和武婆婆的酒。


    劉邦口上說到年底還錢,到了年底他手裏依然沒錢,劉邦又說了:“先把賬掛著,明年再說。”


    劉邦這一點挺好的,那就是絕不賴賬。


    到了來年,劉邦依然沒錢還賬,於是想出了一個辦法,帶著狐朋狗友到王婆婆,武婆婆小賣部門口去喝酒。


    這無形之中為王婆婆和武婆婆的酒做了廣告。


    隻要劉邦帶著人去喝酒,王婆婆、武婆婆當天的銷售額能提高兩倍。


    喝酒不得有點下酒菜嗎?花生米,涼皮兒什麽的,賣的很多。


    按現在的話說,劉邦是曆史上第1個帶貨達人。


    你看現在直播賣貨很時髦,其實2000年之前劉邦早就幹過這事了。


    從此以後,王婆婆、武婆婆屁顛屁顛去找劉邦賒酒,喝到了年底,小賣部賺的利潤遠超劉邦賒的賬,於是兩家就把劉邦的賬一筆勾銷了。


    說實話,劉邦虧大了,如果他做代言,代言費賺老鼻子了,他賒賬的那些錢都不叫錢。


    要不說奸商奸商無奸不商,如劉邦這麽聰明的人,都被兩個老婆婆騙了。


    劉邦的名言是“有酒、有肉、有人生”。


    為解決了喝酒問題,吃肉問題,劉邦瞄上了河對麵的賣狗肉的樊噲。


    樊噲和劉邦是同鄉,以殺狗賣狗肉為生。


    劉邦常去樊噲那裏吃狗肉,吃完了抹抹嘴,黑不提白不提,可把樊噲膩歪透了,心說惹不起咱躲得起,樊噲就搬到了河對麵擺攤。


    劉邦想吃狗肉,一時半會過不去河。正著急,河裏遊來一隻大烏龜,劉邦大喜,跳上烏龜背,烏龜慢悠悠馱著劉邦遊到了河對岸。


    這下子可把樊噲氣壞了,一怒之下就把烏龜宰了,放在鍋裏和狗肉一起燉。


    誰知道煮出來的狗肉特別香,頂風香十裏,樊噲的狗肉一下子出了名,食客盈門,遠銷海內外。


    樊噲的狗肉成了沛縣名牌產品,數錢數到手軟。


    樊噲心裏特別感激劉邦,於是聘請劉邦為狗肉代言,劉邦此後隨便吃隨便拿。


    不知大家看明白了沒有?不管什麽事,隻要沾上劉邦都會行大運。


    劉邦除了喜歡喝酒吃肉,還喜歡找女人,說實話,沒哪家子規規矩矩的女孩子能看上他。


    劉邦到了婚配年齡卻一直單著,他也有男人的需要。


    喝了酒,暈暈乎乎的他就去村東頭找曹寡婦。


    曹寡婦有幾分姿色,老頭子死的早,門口上沒清閑過,潑皮混混常踢她的門。


    自從和劉邦勾搭上,潑皮無賴就不敢上門了,後來劉邦和曹寡婦生下了一個胖小子,起名劉肥。


    劉邦當上皇帝後,封劉肥為齊王。


    有時候人們背後也議論劉邦,說不知道劉邦隨誰?


    說你看他爹劉太公本本分分,一輩子老好人,他大哥二哥,勤勞致富娶妻生子,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再看他,吃嘴耍錢串門子,老大不小了連個媳婦兒也娶不上,不知道他隨誰?


    從這一點來看,劉邦就是個私生子,肯定不是劉太公的兒子。


    劉太公還真看不上劉邦,常常罵他:“你就不能學學你大哥二哥!你看人家置下了多麽大的家業!


    後來劉邦做了皇帝,挖苦老爹,說我和我大哥二哥誰的家業大呢?”老爹無話可說。


    劉邦還有一個絕招,那就是善於蹭飯,一到飯點他就上大哥、二哥家蹭飯吃,時間一長,當哥哥的不說什麽,當嫂子的卻煩透了他。


    有一天,劉邦帶著一幫狐朋狗友去大哥家吃飯,結果走到門口,就聽到大嫂拿著飯勺碰鍋沿“嘎嘰嘎嘰”地響,意思是吃完飯刷鍋了。


    尷尬死了!弄得劉邦一個大紅臉,在朋友麵前跌了份,隨後垂頭喪氣帶著狐朋狗友走了。


    走到半路,劉邦覺得不對勁,剛到中午就吃完了飯,誰信呢?


    劉邦決定回去看看究竟,結果到廚房一看,一鍋粥剛熬好,原來大嫂騙了他。


    對於這件事,劉邦一直記恨著大嫂。等他當了皇帝以後,把二哥及侄子們封了一個遍,唯獨沒有封大哥的兒子劉信。


    劉太公問怎麽回事?劉邦說我忘不了他母親做的事,讓我在朋友麵前跌了份。


    在劉太公勸說下,最後劉邦還是封了劉信為“羹頡侯”,“羹頡”是飯勺刮鐵鍋響的意思。這是個戲謔、嘲諷性的封號。


    有時候還真不能對人太刻薄,誰能料到一個潑皮無賴般的劉邦會當上皇帝呢!上哪說理去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