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秦朝基本亂了!阿貓阿狗都出來叫。


    這正應了那句話:亂世出英雄!下一句是“也出跳蚤和小醜。”


    這不,江蘇省豐縣有個酒徒、街溜子,也跳了出來,此人名叫劉邦,字季。


    他後來成了大漢朝的開創者——漢高祖劉邦。


    劉邦是沛豐邑中陽裏人,也就是今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人。


    豐縣在古代叫豐邑,“中陽裏”就是現在的豐縣中陽裏街道。


    說到這,有人可能產生了疑問,劉邦不是沛縣人嗎?號稱“沛公”,難道他不是沛縣人嗎?


    這個問題到現在還在爭論,豐縣和沛縣都在搶劉邦,都稱自己這裏才是劉邦的故裏。


    大家看地圖,豐縣離沛縣並不遠,也就35公裏的距離,這兩個地方都位於徐州市西北,均為徐州下屬縣城。


    據說現在豐縣趙莊鎮金劉寨村,建有劉邦故裏景區。


    裏麵有一座劉邦的雕像。沛縣也稱自己這裏是劉邦的故裏,並打出“大漢之源”的招牌。


    仔細想來,這兩個地方爭奪名人,打名人牌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名人能帶動本地的旅遊業,能拉動當地的經濟。


    爭論來爭論去,總要有個結果吧?


    人們普遍認為劉邦生於豐縣,成名於沛縣。


    他是在沛縣起兵反秦的,從那時起也就有了“沛公”這一稱呼。


    我國的專家說了,“豐沛”不分家,意思是你們都別爭了,大家共同打造名人故居吧。


    別看劉邦現在很出名,多地爭著搶人。


    在古代,老劉家就跟地上的螞蟻一樣,沒人看得起,更談不上爭搶。


    劉邦的父親叫什麽,當時的人們不知道,隻好稱他為劉太公。


    在古代,“太公”是對老男人的稱呼。


    劉邦的母親叫什麽?也沒人知道,隻好稱她為劉媼(ao)。


    “媼”是對老年婦女的稱呼。


    古代女人沒名字不稀罕,男人沒名字屬於底層人。


    《史記》記載,公元前256年的一個風雨交加之夜,老劉家的祖屋裏,一個胖小子呱呱落地了。


    “哇”的一聲啼哭,打破了天際,創建大漢朝的劉邦出生了。


    在古代,天子出生都有奇異天象出現,比如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出生時,滿屋紅光,滿屋幽香,所以他小名叫“香孩”。


    還有朱元璋出生時,電閃雷鳴,風雨交加,所以朱元璋成年後可受苦了。


    劉邦出生時沒有奇異景象出現,隻說他左大腿有72顆痣,說他的腦袋像龍頭。


    也就在這一天的前三年,秦始皇出生了,也就是說秦始皇隻比劉邦大三歲。


    在人們印象中,秦始皇和劉邦之間好像隔了一代人。


    這兩個“天之驕子”,若幹年後在鹹陽相遇了。


    當時劉邦還是一個普通青年,他服徭役去了鹹陽。


    有一天劉邦上街買菜,在鹹陽街道上看到了秦始皇出巡。


    那豪華威武的場麵深深震撼了劉邦的心靈。


    他不由地讚歎道:“大丈夫當如斯矣!”意思是說當男人就應該活成秦始皇這樣子。


    從這句話中,透露出劉邦素有大誌。有“稱王稱霸”的想法。


    不知你發現沒有,凡是天之驕子長得模樣和平常人不一樣。


    比如秦始皇的長相1萬個人裏挑不出一個來,《史記》上說秦始皇的鼻子像塌陷的馬鞍,眼睛突突著細長,胸部像禿鷲一樣的突出(這不是雞胸脯吧?)說話的聲音像豺狼。


    拜托!一個人長成這樣還能搞上對象嗎?但是長在秦始皇身上就都成了優點,你看秦始皇的女人還少嗎?


    劉邦長得也很有特點,“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72黑子”。


    誰能告訴我“龍顏”是什麽樣子?


    書上說龍的長相是牛頭、鹿角、鱷魚嘴、馬臉,蛇身,魚鱗……


    一個人長成這樣還不成怪物了?但是長在劉邦臉上就是特點。


    劉邦左腿有72個黑痣,其實就是黑痦子,腿上長三顆五顆痦子就不少了。


    密密麻麻長72顆,這是毛病。你說的是普通人,長在劉邦腿上就是特點。


    都說司馬遷“據實寫史”,我看他也是喜歡給皇帝拍馬屁,說些“著三不著兩”的事。


    更離譜的是,說劉邦是龍播撒的種子。


    說劉老太懷劉邦之前被龍上了身,十月懷胎瓜熟蒂落,生下了劉邦。


    這可不是我瞎編的,是《史記》作者司馬遷寫的。


    情節是這樣的:有一天劉太公正在午休,突然天空陰雲密布。


    他突然想起老婆說出去溜達一圈。


    “這馬上要下雨了,老婆又沒拿雨傘,這可咋整?”


    劉太公很疼老婆,他爬起來披上蓑衣,拿上雨傘出門去找。


    找來找去,劉太公就看到老婆四肢朝天躺在一處大坑沿上。


    由於離得遠,加上烏雲密布,看不太清老婆在幹嘛?模模糊糊看到老太婆的四肢在動。


    接著一道電閃,劉太公徹底看清楚了,有一條龍正趴在他老婆身上幹“羞羞之事”。


    原來劉邦是私生子,是龍的傳人。


    在春秋戰國時期,男女之事比較開放,通常不認為男女之事有多麽羞恥。


    認為“羞羞”就和人吃飯一樣,餓了就吃,就這麽簡單。


    本著“為君者諱”的原則,司馬遷通過他的筆觸,委婉把“偷人”替換成了“偷龍”。


    司馬遷無形之中拔高了劉邦和他娘的身份。


    龍在古代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龍能看上劉邦他娘,說明她娘長得也差不到哪裏去。


    劉太公能和龍做“一擔挑”,豈不是他的榮幸嗎?


    敲黑板,那時候還沒有“戴綠帽”這個詞兒。


    大家知道劉邦的底細就行了,別外傳,好歹人家劉邦是一代帝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