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得意的時候千萬別飄,飄得太高就會像氣球一樣爆炸!功臣們!千萬不要學韓信。


    韓信在劉太祖眼中那就是一個危險人物的存在。


    韓信功勳卓著,這點不假,但是別忘了還有“功高蓋主”這句話。


    按照淮陰方言來說,韓信這家夥“得森”的厲害,翻譯過來就是狂妄無比。


    大概牛人都如此!


    通常來說,如果手下傳導給上級領導無限的壓力,手下離死不遠了。


    韓信被劉太祖封為楚王後,尾巴翹得老高!他和項羽一個認知,那就是“衣錦不還鄉如同錦衣夜行!”


    說白了就是要顯擺一番。


    你看韓信回他的家鄉淮陰,那叫一個“作”。


    隻見他騎著高頭大馬,披紅戴彩,身後帶著部隊,保鏢在前麵開道,鼓樂喧天聲勢浩大。


    韓信下令淮陰街道清理整潔,黃土墊道清水潑街,老百姓必須出門夾道歡迎……


    看到這些,不知道的還以為太祖來視察呢!


    ……


    韓信首先回家看他老婆。


    傳說韓信有三個老婆,分別是香姬、薄姬和殷薔。


    香姬是韓信的初戀,早先在“紅樓”當駐場歌手,紅極一時。


    有一次韓信去紅樓討飯,香姬見他可憐,於是把自己的美食給了他。


    此後韓信時常不斷去紅樓討吃的,一來二去香姬就喜歡上了韓信,最後成了他的紅顏知己。


    後來香姬被紅樓老板偷偷賣到了外地,賣到哪裏去了?韓信不得而知。


    韓信的初戀戛然而止。


    韓信第二位妻子名叫薄姬,哈哈~,這名字和劉邦的妃子同名,但不是同一個人。


    韓信的薄姬和前任香姬一樣,都是賣場的女子,長得十分漂亮,屬於賣唱不賣身的女孩子。


    薄姬很愛韓信,當然是愛韓信的孤傲和才華。


    那時的韓信除了這兩樣東西,真找不出其他特長。


    二人陷入熱戀,韓信忘了自己是乞丐,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長,二人同居一年後,薄姬不幸病亡,韓信含淚埋葬了薄姬。


    有人說韓信不是常人,命中克妻。


    到後來女孩子們避之如虎,生怕被他克死!


    這種說法有失公道。


    韓信的第三任妻子殷薔,就一直陪伴在韓信身邊,後來為韓信生下了兒子韓天賀。


    韓信常年在外打仗,夫妻聚少離多,他和殷薔的感情不溫不火。


    傳說韓信和樊噲的老婆呂須有一腿,呂須還為韓信生了兩個兒子,不過史料沒有記載,大概是野史吧!


    回家和妻子兒子團聚不必詳述,反正是久別勝新婚其樂融融的場景。


    第二天,韓信帶著隨從去看望救命恩人漂母,就是那個經常在河邊洗紗的老媼。


    在韓信落魄時,漂母曾把自己的飯食喂給餓昏倒的韓信,韓信這才撿了一條命。


    救命之恩不言謝,韓信直接給了漂母萬兩黃金。


    哈哈,曾經的一個饅頭和稀飯價值萬金,漂母賺大發了。


    不過也不能這樣說,假如韓信當場掛了,漂母有口難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那時候可沒有監控可調閱。


    “哎呀喂!我早就說韓信這小夥子不是平常人!怎麽樣,發達了吧?”


    漂母不住聲地誇讚韓信。


    “大娘,當初沒有您老的饅頭和稀飯,就沒有今天的韓信!表示一下小意思,大娘就收下吧。”


    漂母推辭不要錢,說自己不缺錢,每個月有一文錢的養老金,根本花不完。


    韓信硬塞給了老人,說讓老人存起來養老用。


    漂母收錢後嘴唇囁嚅欲言又止。


    韓信忙問,大娘還有什麽困難盡管說。


    “信啊!大娘也不怕你笑話,我兒子老大不小了,也找不上對象。


    要不讓他跟著你當兵去吧,將來像你一樣謀一個好前程!”


    韓信一聽,心說這不是小事一樁嗎?馬上任命大娘的兒子為騎兵都尉。


    看來從古至今都實行走後門,大娘的兒子連牛都沒騎過,有韓信這層關係,轉眼成了騎兵連連長,上哪說理去?


    韓信看望了大娘,出門並沒回家,而是去了讓他鑽褲襠的屠夫牛二家。


    牛二早就聽說了韓信回家省親這件事,嚇得不敢出門。


    牛二聽到外麵人聲嘈雜,再一看,韓信領著一幫士兵進了他家門。


    “長官,我該死,我當初不應該欺負您,大人不計小人過,您就當我是個屁,放了我吧!”


    牛二跪在韓信腳下聲淚俱下。


    我估計韓信讓牛二鑽褲襠,牛二會毫不猶豫去鑽,人在逆境何談尊嚴呢?


    然而韓信不是普通人,他並沒有逼迫牛二,而是扶起牛二道:“當初不是你讓我鑽褲襠,我還沒有今天的地位。


    有時候不被人逼,還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量!


    人啊,別人對自己狠未必都是壞事,要感謝與你做對的人。我看你也是一條漢子,不如跟著我混吧?當個小排長沒問題。”


    牛二一下子懵圈了,半天沒反應過來。


    想不到自己不死還有升遷的機會。


    旁邊的士兵見他傻了,提醒道:“韓將軍大人大量,不和你計較,還不謝恩還傻站著幹嘛?”


    牛二這才恍然大悟,再次撲倒身子磕頭如搗蒜……


    韓信再怎樣“得瑟”,劉邦倒也不會馬上找他的事,看他不順眼卻是真的。


    到後來劉邦收了韓信楚王印,主要是韓信逆了龍鱗,他居然想當鍾離昧的保護傘。


    事情是這樣的,項羽失敗後,四處逃竄的鍾離昧,看到各州縣都有通緝他的告示,迫於無處可藏,就投奔了韓信。


    鍾離昧和韓信都是楚人,韓信最初投在項羽麾下,有一次他犯了錯誤要被項羽砍頭。


    是鍾離昧為韓信求情,項羽這才放了韓信。


    也就是說,鍾離昧對韓信有救命之恩。自己有難了,自然想到尋求韓信的保護。


    韓信這個人有才華不假,但政治嗅覺遲鈍。


    劉邦正在通緝項羽的兩大將領鍾離昧和季布。


    韓信想保護鍾離昧應該第一時間通知劉邦,想方設法讓劉邦消消氣,然後赦免收下鍾離昧,為大漢朝服務。


    之前為項羽服務的英布,不是一樣被劉邦收降了嗎?


    英布能投降,鍾離昧也能投降劉邦。


    但是韓信把事情搞砸了,讓劉邦產生了懷疑,懷疑韓信和鍾離昧勾結造反。


    劉邦聽說鍾離昧就藏在了韓府,於是派人詢問韓信。


    韓信這時裝傻,他說我不知道這事,我派人查一查再匯報。


    韓信不用派人去查,鍾離昧就在他府上。


    倒是劉邦真派人查了,鍾離昧果然在韓信府上藏身。


    劉邦很生氣,心說韓信一個人就夠他喝一壺了,再加上項羽的得力幹將鍾離昧,二人造反還真是個麻煩事。


    將領們聽說劉邦懷疑韓信要造反,紛紛請纓去捉拿韓信。


    劉邦對這件事吃不準,於是請教陳平該怎麽做?


    陳平應召來到劉邦辦公點南宮。


    陳平早已成竹在胸,他問劉邦:“皇上,韓信造反有真憑實據嗎?”


    其實陳平也不認為韓信要造反,沒理由韓信這時造反。


    “沒有!”劉邦答。


    “您覺得漢軍中有誰能打的過韓信呢?”陳平繼續問。


    “沒有誰是韓信的對手。”劉邦答。


    “皇上您有把握兵不血刃擒獲韓信嗎?”


    “我也不是韓信對手,非大軍壓境不可!”


    劉邦實話實說。


    “既然韓信沒有立刻造反,又沒有人能戰勝韓信,那現在與韓信鬧翻臉對皇上有什麽好處呢?”


    “子儒,那你認為怎麽辦呢?”劉邦問陳平。


    “我聽說湖北有一座美麗的湖泊——雲夢澤,過去秦始皇每年都去雲夢澤一遊。


    皇上何不借遊雲夢澤,在陳縣召集諸侯在此會見,韓信一定去,倒時隻需三五人就能擒住韓信,不比出動大軍捉拿韓信容易嗎?


    劉邦點頭稱讚:“妙計!”


    過了幾天,劉邦發出詔書,要在遊雲夢澤的半路上陳縣召集諸侯會麵。


    陳縣位於今河南省睢陽區一帶,陳勝吳廣起義後,陳縣是張楚政權所在地。


    劉邦的妃子薄姬、漢文帝劉恒的母親就是陳縣人。


    各路諸侯都要去陳縣麵見劉邦。韓信本不想去陳縣,見到劉邦無法交代,明明鍾離昧在自己這裏藏著,還騙劉邦說不知道。


    楚漢相爭,廣武山對峙時,鍾離昧一箭射在了劉邦的前胸,差點要了劉邦的命,你說劉邦能不恨鍾離昧嗎?


    “不去也不行,劉邦更懷疑這裏麵有事了。怎麽辦呢?”


    韓信猶豫不決。


    鍾離昧看出了韓信心思,就試探韓信的態度,說你不如把我交出去,你就安然無恙了!


    韓信居然同意了,說去陳縣時帶上鍾離昧。


    鍾離昧很是憤怒,大罵韓信忘恩負義,不是真君子。


    還說劉邦之所以不敢動你韓信,是因為有我在,他怕咱倆聯合起來。


    如果我一死,下一個輪到的就是你韓信。


    不信咱們走著瞧。說完鍾離昧橫劍自刎。


    韓信一看心中高興,心說省了我動手。


    韓信割下鍾離昧的頭顱去見劉邦。


    劉邦等了他半天,正擔心韓信來不來?結果韓信自投羅網。


    沒等韓信說話,“呼啦啦”圍上來十個士兵,不由分說就把韓信捆了起來。


    劉邦再次發出公告,說韓信謀反,現在已經擒獲,大家也都別來陳縣了。


    士兵把韓信捆綁起來推到劉邦麵前,劉邦宣布收回韓信的楚王爵位,押回洛陽聽候發落。


    在劉邦麵前韓信大喊冤枉:“莫非皇上就是這樣對待有功之臣的?


    嗚呼哀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謀臣亡!所有這些報應到我韓信身上了。”


    能怪誰呢?誰讓你韓信逼死項羽的,應該三足鼎立,這回好了,劉邦收拾你沒有任何顧慮!


    不管韓信如何喊冤枉,劉邦的一顆一直懸著的心終於落地了。


    “今晚可以睡個好覺了!”劉邦點齊人馬,押著韓信浩浩蕩蕩回了洛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