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冒頓單於被心上美人閼氏說服,決定放劉邦一馬。
大家別誤會,像冒頓這樣雄主肯定不會受一個女人的支配,想想他過去所做的事,不都是超出常理嗎?
比如殺父,給千裏馬、女人,就是不給土地,活捉劉邦,他可以擁有更多的土地,這些賬他算不清嗎?
當然不是!冒頓放劉邦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太原郡將領馬三想約冒頓反叛劉邦,卻一直沒有動靜。
原來馬三是韓王信的心腹,後調任代王劉仲手下聽令。
馬三不服劉仲,說他之前是一個農民,仗著弟弟是皇上這才當上了代王。
劉仲是高祖劉邦的二哥,劉邦稱帝後加封二哥為代王,都城晉陽。
也確實不公平,像蕭何、張良、曹參這樣的功臣才獲封侯爵。
劉仲(也叫劉喜)又何德何能當王爺呢?
不就是有個皇帝哥哥嗎?馬三不服!
韓王信投降冒頓單於後,派人暗中聯絡馬三反水。
本來商量好與冒頓單於一起進攻白登山,結果馬三出了意外沒來。
冒頓單於不知道內情,心生疑慮:“這裏麵莫非有貓膩?”
冒頓單於也怕劉邦給他施圈套。
正好閼氏說服他放劉邦一馬,於是他借坡下驢,能哄美人開心何樂不為?
劉邦站在山頭眼巴巴望著山下的匈奴大營。
就在日落西山的酉時(下午五點左右),劉邦猛然發現山下匈奴陣營東北角閃開了一道口子。
劉邦知道冒頓要放他。“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他剛要下令,陳平急忙製止。
“皇上不能著急撤退,隻要一慌必定壞事。”
陳平果然有始有終,出了計策還要把計策實施完美。
他讓漢軍向天張弓搭箭,四麵圍起劉邦徐徐退出。
陳平意意思是,一旦形勢突變,就開弓放箭保護劉邦突圍,不至於皇上被冒頓生擒活捉。
冒頓眼見漢軍絲毫不亂,護住劉邦從山上往下退。
雙方士兵就這樣大眼瞪小眼望著對方,雖然形勢緊張的令人窒息,最終沒有發生碰撞。
漢軍有條不紊撤了出來,冒頓單於一聲呼哨,匈奴兵集結往北退去。
原來冒頓看到漢軍沒有一點慌亂,他也不敢貿然出手。
隻是心中暗歎劉邦治軍有方,換做別人,此時還不一窩蜂往外衝嗎?
到了安全地方,劉邦仍然心有餘悸。
“當初如果聽從劉敬的建議,就不會有今天的局麵了。”
世上沒有後悔藥,遭冒頓單於羞辱,怪不得別人。
劉邦想起了劉敬。
在平城休整四天後,探馬回報冒頓單於和韓王信聯軍已經退出了漢朝邊境,戰報最終解除!
馬邑暫時由代王劉仲監管。
劉邦囑咐二哥小心設防,冒頓和韓王信指不定哪天卷土重來,他們就是強盜,缺吃少穿就來中原搶劫一番。
劉仲點頭稱是。劉邦安排好這一切,率軍踏上了返回關中之路。
當行進到關押劉敬的廣武時,劉邦親自解開捆綁劉敬的繩子。
然後一個勁地說“悔不當初聽先生的話,還冤枉先生膽小怕死。讓先生受驚了等話!”
劉邦道歉,知錯就改,皇上做到這種程度也是一個好皇帝。
劉邦把之前與劉敬看法相反,攛掇他進攻的三位將軍砍了頭。
末了劉邦加封劉敬為建信侯,食邑兩千戶。
當劉邦帶領大軍往南行進到曲逆縣時。漢初曲逆縣在今保定順平一帶。
劉邦感覺曲逆縣地理位置,繁華程度,麵積與洛陽有得一拚。
他心中暗想:“這次幸虧陳平之計,在謀略方麵,除了張良就是陳平功勞最大。
想那陳平跟隨我妙計迭出。
第一計,離間範增和項羽的關係。
第二計,給楚國使者上劣質食物。
第三計,紀信替死時放出上百婦女。
第四計,韓信假齊王時,陳平用腳提醒劉邦同意。
第五計,假雲夢遊活捉韓信。
第六計,賄賂閼氏解白登之圍。
劉邦感慨道:“奇人陳平,六出奇計,安大漢天下,吾之功臣!”
劉邦感念陳平的功勞,看到曲逆縣堪比洛陽,於是改封陳平為曲逆侯。
之前陳平被封為了戶牖(you)侯,封地在河南蘭考縣,由於戰亂,這裏人口銳減。顯然後者比前者食邑要多許多。
你還別說,劉邦這個皇帝當的還湊合,知道有功必賞!
……
劉邦被冒頓單於圍困七天七夜,這是他軍事生涯上的“滑鐵盧”。
在劉邦看來是丟人現眼的事。你說老劉能有好心情嗎?
陳平看出了端倪。“皇上,勝敗乃兵家常事,別生氣,不如讓灌嬰、樊噲帶大軍先行一步。
咱們君臣帶一小隊人馬,邊走邊散散心,就當出來旅遊一次,隻要皇上開心任何事都值得去做。
人生苦短,沒必要事事計較!”
陳平開導劉邦道。
“孺子,這次全憑你才逃出了生天,你說的對,人生就是一場遊戲,麻醉自己及時行樂才是正解,哈哈……”
劉邦讚同陳平的建議。
漢軍出了曲逆縣,劉邦命曹參、周勃、樊噲三人帶領大軍回關中。
他和陳平帶領一千多人直奔趙國都城邢台而去。
原來劉邦要去女婿張敖家串串門。
“都到家門口了,豈能不去看看張敖在忙什麽?”
張敖是趙王張耳的兒子,張耳去世後,他承襲了老爸趙王的爵位。
劉邦和呂後都很喜歡年輕有為的張敖,就把寶貝女兒魯元公主許給了張敖。
這次劉邦去張敖家串門,女兒還沒嫁過來,呂雉要為女兒大操大辦,還要選個黃道吉日,一切都在準備中。
按現在的話說,張敖是漢朝皇帝的準女婿,未來的乘龍快婿。
張敖早早就得到了消息,未來老丈人登門,照應不周可要打屁股的。
書中暗表,劉邦到趙國轉一轉看一看,一來是看看未來的姑爺,二來他開始對異姓王產生了懷疑,要逐個對他們審視過關。
也難怪,劉邦之前對韓王信恩寵無比,把最艱巨阻擋匈奴進攻的重任交給他,結果他卻投降了匈奴。
韓王信背叛漢帝投降匈奴,對劉邦的打擊巨大。
張敖跪迎劉邦的到來,極盡臣子之禮儀,甚至執翁婿之禮以待劉邦。
不知什麽原因,劉邦總是看張敖不順眼。
興許是韓王信背叛的原因吧!不管當著誰的麵,他對張敖開口就罵伸手就打。
張敖好脾氣,唯唯諾諾惶恐不安,始終不知道哪裏慢待了老丈人。
其實劉邦就是想發泄一下被冒頓欺負的怨氣!不打罵女婿打罵誰呢?
有句話叫做“打是疼罵是愛!哈哈……”
張敖知道老丈人好酒,於是拿出窖藏十年往上的陳釀“泥坑”酒孝敬老丈人。
白天陪吃陪喝,到了晚上,張敖讓自己的妃子陪老丈人洗腳。
張敖是趙國君王,有王妃有妾室,當然劉邦女兒嫁過來是正妻。
一國的君王不可能隻有一個女人。
不管怎麽樣吧,張敖總算把老丈人伺候的舒舒坦坦。
劉邦出了氣!滿足了欲望,在張敖這裏待了三天,也折騰了張敖三天。
差不多了,劉邦帶著陳平和手下千號人這才離開了邢台。
劉邦在張敖府上頤指氣使氣壞了兩個人,此二人就是趙國國相貫高和趙午。
貫高和趙午最初是張敖老爸張耳的門客,跟隨張耳多年,對張耳忠心耿耿。
二人都是60歲的人了,受不了劉邦對主人吆三喝五的樣子。
劉邦走後,貫高、趙午對張敖道:“主人,你看劉邦牛逼哄哄的樣子,您也太老實厚道了吧?
我們都為主人喊冤叫屈,主人如此伺候劉邦,可他一點也不知尊重主人,不行!我去除掉劉邦!”
張敖一聽急忙勸阻,並磕破中指道:“快別說這樣大逆不道的話,高祖為我們趙國收複了失地,如同再造父母,感激還來不及,言何要殺害皇帝呢!”
貫高一看張敖不聽勸說,忠心耿耿處處維護劉邦,知道多說無益。
於是改口道:“就當我沒說,您就當不知道。
假如我成功了,趙王您來當皇帝,一旦失敗了,我來扛!”
張敖一個勁地勸說貫高等人不可魯莽行事,貫高等人表麵應承,背後卻布置殺局。
轉眼一年過去了。
公元前199年,劉邦率軍去東垣(今河北石家莊市長安區一帶)攻打韓王信的餘黨,得勝返回洛陽時,路過趙國的柏人城。
漢初柏人城位於今邢台隆堯縣城正西12.5公裏的雙碑鄉一帶,有說是柏鄉縣。
此時天近傍晚,趙國國相貫高和趙午殷勤接待,其卑躬屈膝的樣子令劉邦直起雞皮疙瘩。
貫高早就安排好了驛館招待劉邦,其豪華程度不亞於現在的五星級賓館。
書中暗表貫高在劉邦居住旁邊廁所裏布置好了殺手,隻要劉邦入住,到了晚上殺手就動手。
如此劉邦難逃一死。
也許是第六感的緣故,也許是劉邦命不該絕,他始終覺得這裏有股殺氣!
當然也不排除他懷疑貫高與上次接待的表現截然不同。
上次由於劉邦輕視侮辱趙王張敖,貫高和趙午的臉色很難看。
如今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不排除劉邦心中生疑。
劉邦隨口問驛館主人:“這裏是什麽地方?”
“回皇上,這裏是柏人城。”
柏人城就在如今邢台隆堯縣一帶。
“柏人城、柏人城……”
劉邦口中不停念叨著三個字。
古代“柏”和“迫”發音極其相似。
劉邦心想:“柏人城不就是迫人城嗎?”
“迫”有“迫害”的意思。劉邦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我留宿這裏豈不遭人迫害嗎?”
想到此,劉邦果斷帶著人馬離開了此地,貫高謀殺劉邦的行動宣告失敗。
劉邦率人馬回到了洛陽。
第二天,關中蕭何派人來請劉邦去參觀新落成的未央宮。
原來由蕭何監理修建的未央宮竣工完畢,特邀請皇上驗收。
劉邦大喜過望,想不到蕭何辦事如此利索,偌大的工程這麽快就完成了,劉邦帶上人馬直奔關中而去。
大家別誤會,像冒頓這樣雄主肯定不會受一個女人的支配,想想他過去所做的事,不都是超出常理嗎?
比如殺父,給千裏馬、女人,就是不給土地,活捉劉邦,他可以擁有更多的土地,這些賬他算不清嗎?
當然不是!冒頓放劉邦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太原郡將領馬三想約冒頓反叛劉邦,卻一直沒有動靜。
原來馬三是韓王信的心腹,後調任代王劉仲手下聽令。
馬三不服劉仲,說他之前是一個農民,仗著弟弟是皇上這才當上了代王。
劉仲是高祖劉邦的二哥,劉邦稱帝後加封二哥為代王,都城晉陽。
也確實不公平,像蕭何、張良、曹參這樣的功臣才獲封侯爵。
劉仲(也叫劉喜)又何德何能當王爺呢?
不就是有個皇帝哥哥嗎?馬三不服!
韓王信投降冒頓單於後,派人暗中聯絡馬三反水。
本來商量好與冒頓單於一起進攻白登山,結果馬三出了意外沒來。
冒頓單於不知道內情,心生疑慮:“這裏麵莫非有貓膩?”
冒頓單於也怕劉邦給他施圈套。
正好閼氏說服他放劉邦一馬,於是他借坡下驢,能哄美人開心何樂不為?
劉邦站在山頭眼巴巴望著山下的匈奴大營。
就在日落西山的酉時(下午五點左右),劉邦猛然發現山下匈奴陣營東北角閃開了一道口子。
劉邦知道冒頓要放他。“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他剛要下令,陳平急忙製止。
“皇上不能著急撤退,隻要一慌必定壞事。”
陳平果然有始有終,出了計策還要把計策實施完美。
他讓漢軍向天張弓搭箭,四麵圍起劉邦徐徐退出。
陳平意意思是,一旦形勢突變,就開弓放箭保護劉邦突圍,不至於皇上被冒頓生擒活捉。
冒頓眼見漢軍絲毫不亂,護住劉邦從山上往下退。
雙方士兵就這樣大眼瞪小眼望著對方,雖然形勢緊張的令人窒息,最終沒有發生碰撞。
漢軍有條不紊撤了出來,冒頓單於一聲呼哨,匈奴兵集結往北退去。
原來冒頓看到漢軍沒有一點慌亂,他也不敢貿然出手。
隻是心中暗歎劉邦治軍有方,換做別人,此時還不一窩蜂往外衝嗎?
到了安全地方,劉邦仍然心有餘悸。
“當初如果聽從劉敬的建議,就不會有今天的局麵了。”
世上沒有後悔藥,遭冒頓單於羞辱,怪不得別人。
劉邦想起了劉敬。
在平城休整四天後,探馬回報冒頓單於和韓王信聯軍已經退出了漢朝邊境,戰報最終解除!
馬邑暫時由代王劉仲監管。
劉邦囑咐二哥小心設防,冒頓和韓王信指不定哪天卷土重來,他們就是強盜,缺吃少穿就來中原搶劫一番。
劉仲點頭稱是。劉邦安排好這一切,率軍踏上了返回關中之路。
當行進到關押劉敬的廣武時,劉邦親自解開捆綁劉敬的繩子。
然後一個勁地說“悔不當初聽先生的話,還冤枉先生膽小怕死。讓先生受驚了等話!”
劉邦道歉,知錯就改,皇上做到這種程度也是一個好皇帝。
劉邦把之前與劉敬看法相反,攛掇他進攻的三位將軍砍了頭。
末了劉邦加封劉敬為建信侯,食邑兩千戶。
當劉邦帶領大軍往南行進到曲逆縣時。漢初曲逆縣在今保定順平一帶。
劉邦感覺曲逆縣地理位置,繁華程度,麵積與洛陽有得一拚。
他心中暗想:“這次幸虧陳平之計,在謀略方麵,除了張良就是陳平功勞最大。
想那陳平跟隨我妙計迭出。
第一計,離間範增和項羽的關係。
第二計,給楚國使者上劣質食物。
第三計,紀信替死時放出上百婦女。
第四計,韓信假齊王時,陳平用腳提醒劉邦同意。
第五計,假雲夢遊活捉韓信。
第六計,賄賂閼氏解白登之圍。
劉邦感慨道:“奇人陳平,六出奇計,安大漢天下,吾之功臣!”
劉邦感念陳平的功勞,看到曲逆縣堪比洛陽,於是改封陳平為曲逆侯。
之前陳平被封為了戶牖(you)侯,封地在河南蘭考縣,由於戰亂,這裏人口銳減。顯然後者比前者食邑要多許多。
你還別說,劉邦這個皇帝當的還湊合,知道有功必賞!
……
劉邦被冒頓單於圍困七天七夜,這是他軍事生涯上的“滑鐵盧”。
在劉邦看來是丟人現眼的事。你說老劉能有好心情嗎?
陳平看出了端倪。“皇上,勝敗乃兵家常事,別生氣,不如讓灌嬰、樊噲帶大軍先行一步。
咱們君臣帶一小隊人馬,邊走邊散散心,就當出來旅遊一次,隻要皇上開心任何事都值得去做。
人生苦短,沒必要事事計較!”
陳平開導劉邦道。
“孺子,這次全憑你才逃出了生天,你說的對,人生就是一場遊戲,麻醉自己及時行樂才是正解,哈哈……”
劉邦讚同陳平的建議。
漢軍出了曲逆縣,劉邦命曹參、周勃、樊噲三人帶領大軍回關中。
他和陳平帶領一千多人直奔趙國都城邢台而去。
原來劉邦要去女婿張敖家串串門。
“都到家門口了,豈能不去看看張敖在忙什麽?”
張敖是趙王張耳的兒子,張耳去世後,他承襲了老爸趙王的爵位。
劉邦和呂後都很喜歡年輕有為的張敖,就把寶貝女兒魯元公主許給了張敖。
這次劉邦去張敖家串門,女兒還沒嫁過來,呂雉要為女兒大操大辦,還要選個黃道吉日,一切都在準備中。
按現在的話說,張敖是漢朝皇帝的準女婿,未來的乘龍快婿。
張敖早早就得到了消息,未來老丈人登門,照應不周可要打屁股的。
書中暗表,劉邦到趙國轉一轉看一看,一來是看看未來的姑爺,二來他開始對異姓王產生了懷疑,要逐個對他們審視過關。
也難怪,劉邦之前對韓王信恩寵無比,把最艱巨阻擋匈奴進攻的重任交給他,結果他卻投降了匈奴。
韓王信背叛漢帝投降匈奴,對劉邦的打擊巨大。
張敖跪迎劉邦的到來,極盡臣子之禮儀,甚至執翁婿之禮以待劉邦。
不知什麽原因,劉邦總是看張敖不順眼。
興許是韓王信背叛的原因吧!不管當著誰的麵,他對張敖開口就罵伸手就打。
張敖好脾氣,唯唯諾諾惶恐不安,始終不知道哪裏慢待了老丈人。
其實劉邦就是想發泄一下被冒頓欺負的怨氣!不打罵女婿打罵誰呢?
有句話叫做“打是疼罵是愛!哈哈……”
張敖知道老丈人好酒,於是拿出窖藏十年往上的陳釀“泥坑”酒孝敬老丈人。
白天陪吃陪喝,到了晚上,張敖讓自己的妃子陪老丈人洗腳。
張敖是趙國君王,有王妃有妾室,當然劉邦女兒嫁過來是正妻。
一國的君王不可能隻有一個女人。
不管怎麽樣吧,張敖總算把老丈人伺候的舒舒坦坦。
劉邦出了氣!滿足了欲望,在張敖這裏待了三天,也折騰了張敖三天。
差不多了,劉邦帶著陳平和手下千號人這才離開了邢台。
劉邦在張敖府上頤指氣使氣壞了兩個人,此二人就是趙國國相貫高和趙午。
貫高和趙午最初是張敖老爸張耳的門客,跟隨張耳多年,對張耳忠心耿耿。
二人都是60歲的人了,受不了劉邦對主人吆三喝五的樣子。
劉邦走後,貫高、趙午對張敖道:“主人,你看劉邦牛逼哄哄的樣子,您也太老實厚道了吧?
我們都為主人喊冤叫屈,主人如此伺候劉邦,可他一點也不知尊重主人,不行!我去除掉劉邦!”
張敖一聽急忙勸阻,並磕破中指道:“快別說這樣大逆不道的話,高祖為我們趙國收複了失地,如同再造父母,感激還來不及,言何要殺害皇帝呢!”
貫高一看張敖不聽勸說,忠心耿耿處處維護劉邦,知道多說無益。
於是改口道:“就當我沒說,您就當不知道。
假如我成功了,趙王您來當皇帝,一旦失敗了,我來扛!”
張敖一個勁地勸說貫高等人不可魯莽行事,貫高等人表麵應承,背後卻布置殺局。
轉眼一年過去了。
公元前199年,劉邦率軍去東垣(今河北石家莊市長安區一帶)攻打韓王信的餘黨,得勝返回洛陽時,路過趙國的柏人城。
漢初柏人城位於今邢台隆堯縣城正西12.5公裏的雙碑鄉一帶,有說是柏鄉縣。
此時天近傍晚,趙國國相貫高和趙午殷勤接待,其卑躬屈膝的樣子令劉邦直起雞皮疙瘩。
貫高早就安排好了驛館招待劉邦,其豪華程度不亞於現在的五星級賓館。
書中暗表貫高在劉邦居住旁邊廁所裏布置好了殺手,隻要劉邦入住,到了晚上殺手就動手。
如此劉邦難逃一死。
也許是第六感的緣故,也許是劉邦命不該絕,他始終覺得這裏有股殺氣!
當然也不排除他懷疑貫高與上次接待的表現截然不同。
上次由於劉邦輕視侮辱趙王張敖,貫高和趙午的臉色很難看。
如今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不排除劉邦心中生疑。
劉邦隨口問驛館主人:“這裏是什麽地方?”
“回皇上,這裏是柏人城。”
柏人城就在如今邢台隆堯縣一帶。
“柏人城、柏人城……”
劉邦口中不停念叨著三個字。
古代“柏”和“迫”發音極其相似。
劉邦心想:“柏人城不就是迫人城嗎?”
“迫”有“迫害”的意思。劉邦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我留宿這裏豈不遭人迫害嗎?”
想到此,劉邦果斷帶著人馬離開了此地,貫高謀殺劉邦的行動宣告失敗。
劉邦率人馬回到了洛陽。
第二天,關中蕭何派人來請劉邦去參觀新落成的未央宮。
原來由蕭何監理修建的未央宮竣工完畢,特邀請皇上驗收。
劉邦大喜過望,想不到蕭何辦事如此利索,偌大的工程這麽快就完成了,劉邦帶上人馬直奔關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