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劉邦率軍回到了關中櫟陽宮。


    蕭何率領太子劉盈站在路旁迎接高祖回家。


    從洛陽遷都關中時,劉邦把秦孝公的都城櫟陽當做了自己臨時辦公地點。


    櫟陽就在今西安市閻良區一帶。


    “皇上,休息一下咱們去未央宮吧?看看哪裏不滿意,我重新改造。”


    蕭何邀請劉邦驗收工程。


    未央宮是西漢帝國的皇宮,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在長安城的西南部。


    未央宮始建於公元前200年,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之一。


    未央宮的平麵呈長方形,麵積約 5 平方公裏,宮內有 40 多座宮殿樓閣,是西漢多個皇帝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地方。


    在此之前,蕭何受劉邦之托監修了長樂宮。


    長樂宮是在秦離宮興樂宮基礎上建成的。


    後來修建好了未央宮,長樂宮成了皇後呂雉居住的地方。


    劉邦看到未央宮修的比他想象的還要雄偉壯觀。


    但見整組建築群錯落有致,高聳的宮牆猶如巨龍蜿蜒,氣勢磅礴。


    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宮內的殿堂樓閣,雕梁畫棟,飛簷翹角,無不展現著匠人精湛的工藝和卓越的建築美學。


    未央宮占地麵積廣闊,整體布局嚴謹,氣勢恢宏。


    宮殿內部以中軸線為中心,分布著眾多殿堂、樓閣和庭院,層次分明,錯落有致。


    這些建築以土木結構為主,采用重簷、高台等手法,使整個建築群顯得莊重而華麗。


    無論是宮牆上的浮雕,還是殿堂內的壁畫。無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劉邦看得心花怒放,但是他還是要裝一裝節儉的樣子。


    劉邦不喜反怒道:“蕭何,你好大的膽子!大漢朝剛剛建立,一分錢掰成兩半使用。


    百姓吃不飽穿不暖,你居然揮霍國家的錢,蓋這麽豪華的宮殿,你可知罪?”


    蕭何心裏暗罵劉邦:“真能裝x,你特麽的比誰不知道享受?如今對著我唱高調。你媽真能裝!”


    蕭何根本沒把劉邦說的話往心裏去。


    一本正經道:“之所以蓋這麽漂亮的宮殿,就是要顯示大漢的威嚴。


    皇上,你穿成叫花子,有誰會看得起你呢?


    尤其是每年有外國使節前來上貢,看到大漢皇帝住的地方如此寒酸,能從心裏懼怕皇上嗎?”


    蕭何知道劉邦故意做樣子,你裝x我也裝x,解釋為何修建如此豪華。


    要說別人不了解劉邦就算了,蕭何與劉邦共事多年,還能不知道劉邦好高騖遠的脾氣!


    從呂太公辦壽宴宣稱“禮金千兩”,到攻下鹹陽賴在阿房宮不走,都表露出劉邦喜歡浮誇和奢華的性格。


    劉邦何嚐不了解蕭何呢?讓他監理未央宮的修建是最合適的人選。


    劉邦被蕭何裝x一本正經的解釋逗樂了。


    “你辦事我放心,知我者蕭何也!”君臣二人心照不宣哈哈大笑。


    別看劉邦喜歡奢華,但是他對商人打擊很嚴厲。


    入住未央宮第一天,他下令商人不許穿錦繡以及綾羅綢緞衣服,不許持有兵器,不許駕車和騎馬。


    他發布這樣的布告,主要是為了推行“重農抑商”政策。


    大漢帝國實行的是農耕生產,古代帝王皆如此,我國古代是農耕時代。


    農業是根本,帝王們不鼓勵人們經商。


    劉邦認為經商會減少農業生產人員,有可能會造成田地荒蕪。


    經商還會造成一部分人擁有巨大財富,無奸不商,不利於朝廷管理。


    在古代社會,士、農、工商的觀念根深蒂固,商人居末位不被社會所尊重。


    處理完商業問題,眼看新年來了,劉邦決定把新年慶祝活動和喬遷之喜合並進行。


    農曆十月初一這天,劉邦一家大小及文武大臣齊聚未央宮。


    按照輩分大小,太上皇劉太公坐首座,旁邊是漢高祖劉邦。


    挨著劉邦的是丞相蕭何,依次排開是:張良、陳平、曹參、周勃、灌嬰、樊噲等人。


    笙簫鍾磬齊鳴,叔孫通帶領眾弟子按禮儀進行。


    首先是文武大臣向太上皇和高祖劉邦敬酒,並道一聲“新年快樂!”


    劉邦酒量本來就海量,人逢好事精神爽,一人對付眾臣子,居然不落下風。


    有人說男人要成功必須海量,看來劉邦符合這一條。


    酒至三巡菜過五味,劉邦有點微醺,他對老爹道:“太上皇,還記得嗎?早年間您說我不如我哥哥有田有產家業大,您看我現在和我哥哥比如何呢?”


    劉邦哪壺不開提哪壺,問得老爺子臉上紅一塊黑一塊,哭笑不得!


    張良急忙向太上皇和劉邦敬酒,把尷尬局麵巧妙掩飾了過去。


    眾人喝到子時方散。


    ……


    新年快樂氣氛還在蔓延,可是兩條不好的消息讓劉邦十分頭疼。


    一件事是劉邦的二哥劉仲被韓王信打得屁滾尿流。


    大年初四就跑來長安搬救兵。


    劉邦一了解,原來劉仲聽說韓王信帶領聯軍來攻太原,嚇得他連夜騎馬來長安搬救兵。


    隻氣得劉邦差點把哥哥砍了!


    “你真是個棒槌,莫非你就會種地?你好歹組織手下人馬進行抵抗啊!


    現在你跑來長安搬救兵,等於把太原拱手送給了韓王信!”


    “得了!我看你也不是當王爺的料,回去種地去吧!”


    劉邦嘴上說的狠,內心卻不忍打二哥的屁股。


    於是下令把劉仲的代王爵位取消,降為合陽侯。


    同時任命七歲的愛子劉如意為代王,陽夏侯陳豨為代相。


    說實話,七歲的劉如意隻是名譽上的代王,掌握實權的是相國陳豨。


    第二件讓劉邦惱火的事是,冒頓單於趁新年之際侵略中原,燒殺搶掠一番就撤走了。


    馬邑三老乘馬車不遠千裏來長安向高祖訴苦。


    “皇上,想想辦法吧,匈奴人時常不斷侵擾邊境,老百姓苦不堪言,紛紛托我們這三個老骨頭向皇上請命,消滅匈奴人人有責!”


    三老不服老,請命去打冒頓單於,這無疑是打劉邦的耳光。


    “三老,你們休息幾天回去吧,掃滅匈奴的事交給我去處理吧!”


    劉邦好說歹說勸走了馬邑三老。


    ……


    “邊關的事確實棘手,按照大漢的實力,未必是冒頓單於的對手,一旦翻臉,邊關將永無寧日!”劉邦暗自思忖。


    正在劉邦焦慮時,劉敬覲見。


    劉邦頓時眉頭展開,心說這家夥來得正好,我何不問一問他有何辦法?


    劉敬一聽明白了,匈奴就像打不死的小強,時不時給皇上添堵。


    “皇上,大漢朝初建百廢待興,老百姓要有個休養生息的時間段,如果強用兵匈奴,恐怕國家承受不住!”


    “你的意思是不能和匈奴開戰?”劉邦問。


    劉敬點頭。


    劉敬略微思考片刻,道:“皇上,微臣有一計,可保大漢邊關五十年無戰事!”


    “先生快快說來。”劉邦急不可耐道。


    “皇上,如果與冒頓單於和親,把長公主嫁給他,冒頓豈不就成了皇上的女婿了嗎?


    公主生下兒子,將來就會接冒頓單於的班,您的外孫成了匈奴大單於,難道外孫會打您這個姥爺嗎?”


    劉邦一聽有道理,外孫打姥爺屬於大逆不道,大漢和匈奴聯姻是個投資小見效快的項目。


    劉邦決定實行劉敬的“和親”政策。


    ……


    呂雉一聽要把自己大女兒魯元公主嫁到荒蠻之地,氣得大罵劉敬淨出幺蛾子計謀。


    “劉敬!你咋不把你女兒嫁給野獸一樣的冒頓單於呢?”


    “背後罵劉敬沒啥用,必須說服老頭子放棄嫁女的念頭。”呂雉覲見劉邦。


    呂雉跪在劉邦麵前珠淚撲簌簌落個不停。


    如今劉邦和呂雉實際上已屬政治夫妻。


    劉邦在外開疆拓土,呂雉和蕭何看家培養太子。


    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一個是摟錢的耙子,一個是裝錢的匣子,還別說兩者相得益彰。


    盡管少了肉體上的歡愉,但夫妻心靈是相通的。


    劉邦此時有戚夫人作陪也不寂寞,實際上苦了呂雉。


    呂雉明確反對把女兒嫁給冒頓單於,說女兒待不了一年非被野獸折磨而死。


    我隻有一兒一女,絕不能讓女兒吃苦受罪!


    況且女兒已經許給了趙王張敖,世上沒有一個女兒嫁二夫的道理?哪有金口玉言變卦的道理……”


    呂雉喋喋不休說個沒完。


    平時呂雉很怕劉邦發脾氣,為了女兒的幸福,呂雉拚了!


    這就是“為母則剛”的道理。


    密集如爆竹炸開一般的言語,確實說動了劉邦。


    “是啊!讓女兒去那麽遠的地方,前路漫漫有許多未知數,誰的兒女不是父母心頭肉呢?”


    劉邦改變了主意。


    到了第二天,劉敬得知呂後不同意嫁女。


    他猛然想到呂後可不是好惹得,一旦被她記恨,以後自己的前程也就走到頭了。


    還別說,劉敬腦筋轉得確實快,他為劉邦出主意找一個宮女裝扮成公主的樣子,然後把她送到匈奴部落。


    冒頓從沒見過魯元公主什麽模樣,真假自然難辨!


    劉敬這計策名曰“李代桃僵”。


    這計策皇上皇後都很滿意,劉邦命劉敬為和親使者,送“公主”去匈奴與冒頓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果如劉敬所料,自此北方邊關平靜了下來。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