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劉武誓死保衛都城睢陽。


    睢陽是長安城的第一道屏障,自古有“睢陽安,長安安”之說。


    劉武環顧朝中文武,“張羽,張將軍聽令。”


    “末將在。”張羽出班施禮站在了一邊?。


    “本王拜你為大將軍,統領三軍抵擋吳楚聯軍的進攻。”


    “遵命!”張羽回歸隊列。


    “中大夫韓安國聽令。”


    “——臣在!”


    韓安國出班施禮。


    “本王命你出任張羽將軍的參謀,協助張將軍行動,不得有誤!”


    “——遵命!”


    韓安國回歸隊列。


    其他將軍聽候張羽調遣,大家行動吧!


    劉武自言自語道:“求人不如求己,等朝廷發兵黃花菜都涼了!”


    ……


    張羽,梁國猛將,善使一杆虎頭亮銀槍,有萬夫不當之勇。


    年少的時候,他曾赤手空拳打死了一隻吊睛猛虎,人送外號“賽孟說”。


    (孟說是秦國大力士,力能舉鼎。)


    張羽還是楚相張尚的弟弟。


    即便梁王不讓他當大將軍,他也要上前線為哥哥報仇。


    原來張羽的哥哥,楚相張尚因反對楚王劉戊造反,竟被劉戊扔到油鍋裏烹了。


    韓安國,梁國成安縣人,即今河南商丘民權縣人。


    他是一位儒生,老成持重。自幼熟讀經書,及長成為了一名辯士和學問家。


    劉武看中的二人,一個勇猛,一個穩重。


    事實證明,這種組合發揮出了各自的特長。


    城門前,張羽和韓安國披掛上陣。


    此時張羽手揮長矛大喊道:


    “弟兄們,為了梁王,為了大漢,堅守城池。人在城在,人亡,城不亡!”


    梁國士兵的士氣高漲。


    ……


    與此同時,周亞夫得到情報,楚國的軍糧調集到了彭城郊外的一座糧倉裏,準備運往前線。


    “這是一個機會,何不襲擊糧倉!”亞夫手擊桌子道。


    亞夫和參謀鄧尉一商量,決定燒毀這批糧食。


    將領們被召集到帥帳。


    此時偏將灌何出班請戰道:“太尉,某願領兵前往。”


    話音未落,灌何的老家人灌孟也出班請戰:


    “太尉,我願隨灌將軍一起前往。”


    “爹,我也去!”隨著聲音,灌孟的兒子灌夫出班請戰。


    亞夫微微點頭,道:“果然將門虎子,忠心護主三連灌!”


    亞夫側頭對鄧尉道:


    “先生,這三連灌是最佳人選,灌何親自帶隊,火燒糧倉一事,穩了!”


    原來那灌何是灌嬰的兒子,灌嬰去世後,他承襲了老爹穎陰侯的爵位。


    這次被景帝委任為副將。


    那灌孟本是灌嬰家的家臣,常年跟隨灌嬰南征北戰,立下了戰功。


    其本姓張,原名張孟,灌嬰活著時,感其忠誠,特賜姓灌,因此改名灌孟。


    灌夫是灌孟的兒子,長得黑鐵塔一般,有萬夫不當之勇,善使一柄镔鐵開天斧。


    “太尉,這活交給我們爺仨你就放心吧!”


    灌何雖是侯爺,但私下稱灌孟為叔叔,視為長輩。


    這次灌孟本不想參戰,覺得年齡大了,不願再打打殺殺。


    轉而一想,主人灌何做了副將,自己應該鼎力相助。


    於是和兒子灌夫一商量,組織了一支敢死隊,隨灌何一起來到了前線。


    ……


    當天夜裏,月明星稀,灌何、灌孟、灌夫三人帶著一隊人馬,抄小路急行軍直奔彭城而去。


    到了天明,一行人趕到楚軍存糧附近,悄悄埋伏了下來。


    三人之所以選擇夜行軍,就是為了避開吳楚聯軍的圍追堵截。


    三人率軍如天兵天將做好了突擊準備~~~


    叛軍守將一無所知,和幾個士卒坐在一起,猜拳行令喝酒呢。


    “哥倆好啊,六六六啊,八匹馬啊……”


    看守糧食點的是楚軍大將項洋,這家夥是項羽的遠房堂侄,善使一柄方天畫戟。


    灌何觀察了一會,發現守軍人數並不多,帶來的這隊人馬完全可以碾壓對方。


    現在不動手更待何時?灌何一揮手,帶領隊伍如猛虎下山向守軍撲去。


    看守的將領項洋大驚失色,沒想到漢軍來勢如此凶猛。


    他慌忙提方天畫戟上馬迎戰,那灌夫大喝一聲:“賊將,你黑爺爺在此!”


    聲到斧到,灌夫的镔鐵大斧力劈華山之勢,劈頭蓋腦向敵將砍去。


    “我命休矣!”


    敵將項洋不是灌夫的對手,手忙腳亂用方天畫戟一擋。


    你猜怎麽著,“哢嚓”一聲,方天畫戟被削去了兩個尖。


    就在灌夫和敵將交手的時候,灌何、灌孟率領隊伍已經把那些嘍囉殺得敗逃而去。


    漢軍士兵遍撒魚油,灌孟掏出點旱煙的火鐮,“啪啪”幾下點燃火把,


    一把火點燃了糧倉,不一會,糧倉騰起了衝天大火。


    正在和灌夫交手的項洋,看到衝天大火一愣神,就在這電光火閃間,


    灌夫的大斧就到了,隻聽“唉呀”一聲,項洋躲閃不及,生生被灌夫的大斧劈為了兩段。


    這場襲擊戰打得很漂亮,楚軍多半年的糧食付之一炬。


    吳楚聯軍陷入了糧荒。


    ……


    糧倉被燒,氣壞了吳王和楚王。


    “吳王,咱是不是上當了,一個梁國就把咱們拖垮了。


    再加上亞夫,莫非咱們沒進入關中機會了。”


    楚王回過了神,無不憂慮對吳王道。


    “梁國確實有點邪門,區區十萬兵力,居然硬扛了將近一個月。”


    吳王也感到納悶,怎麽頭一腳就踢到鐵板上了?


    楚王劉戊接話道:


    “聽說韓安國發動城中百姓,又是加固城池,又是在城頭準備大量的滾木雷石,這是做長期的抵抗。”


    這時門外跌跌撞撞跑進來一個士兵。


    “報,報吳王,楚王,咱們的糧道被漢軍截斷了。”


    吳王一把捉住士兵的衣領,


    “你說什麽,糧道被截!”


    “吳王,千真萬確糧道被截斷了,漢軍占據了糧道。”


    吳王頹然跌坐在椅子上,嘴裏喃喃自語道:“軍中一日無糧心中慌!這可咋辦呢?”


    楚王也知道無糧意味著什麽,口中道:


    “福不雙至禍不單行,剛讓漢軍燒了糧倉,如今糧道又被漢軍占據,四十萬軍隊吃什麽?”


    吳王突然站了起來,狠狠說道,明天我去端了周亞夫的老巢,省得他再搗亂~~~


    次日,吳王劉濞率軍來到昌邑城下。


    吳王急於擺脫周亞夫的糾纏,派士兵城門前討敵罵陣:


    “周亞夫,縮頭烏龜,有種出來決一死戰?”


    城門前人聲鼎沸,有士卒通報了周亞夫:“太尉,外麵吳軍討敵罵陣。”


    其實亞夫早就有了預感,截斷糧道,吳王楚王必定狗急跳牆。


    他對士卒道:“傳我的命令,老規矩,亂箭射跑這些王八羔子!”


    亞夫說完躺下接著睡覺。


    “啊!對了,沒我的命令一律不準出戰,違者必斬!”


    士卒答應一聲去了城頭。


    吳王劉濞騎馬到城門前也想罵兩句,剛勒住馬,城頭飛箭如蝗,嚇得劉濞拔馬就往回跑。


    到了中午,城頭漢軍士兵遠遠望去,吳王軍隊正往東門聚集,


    不用問,這是集中兵力攻擊東門,想在東門打開一個突破口。


    城頭的這個士兵,是周亞夫專門安排了望敵情的,叮囑他有事隨時匯報。


    “報太尉,吳軍大批人馬聚集東門,好像要進攻東門。”


    亞夫睜開眼,說了句,“知道了。”


    稍後,他把部隊布置到了西門。


    眾將士不解,吳軍攻打東門,部隊應該去東門警戒,怎麽都調往西門呢?將士們又不敢問,隻好執行命令。


    到了下午三點左右,吳軍大批部隊突然出現在了西門。


    原來吳王劉濞擺了一個聲東擊西的陣勢,在東門大造聲勢,實際到時把亞夫兵力吸引到東門,吳軍突然攻擊的是西門。


    吳王試圖通過這一陣勢拿下昌邑城,結果被亞夫識破。


    亞夫加強了西門兵力,吳王失去了突然襲擊的機會,不得不悻悻而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