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的時候,男人養小三很正常,女人養麵首真不多見。
估計長公主劉嫖,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養麵首的女人。
董偃出生在一戶小生意人家,父親早死。
13歲的小董就跟著母親王氏,走街串巷賣玉珠首飾。
“喂!賣首飾的,我家長公主叫你呢。”
“啊,來了,來了,馬上就進貴府。”
王氏談好一單生意後,拉上董偃就進了劉嫖家。
劉嫖挑了幾件喜歡的玉珠,把錢付給了王氏。
在找零錢時,劉嫖說什麽也不要,說給孩子買好吃的吧!
說著話,她一眼看到董偃長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頓時心生歡喜,於是對王氏道:
“大姐,莫不如讓你兒子跟著我,我會像母親一樣撫養他。
長大了,我給他一個好前程,不會虧待這孩子的。”
這時候劉嫖47歲,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王氏巴不得兒子高攀豪門,忙不迭謝個不停。
劉嫖初心就是養個麵首,對董偃有求必應,何止是有求呢?
劉嫖極盡所能豢養小白臉。
她告訴管家,每天小董的生活費不能低於金百斤。
為了讓小董結交京城公子哥,躋身上流社會,長公主劉嫖從頭到腳,
對小白臉進行了包裝,小董穿金戴銀出手大方,與從前的小董判若兩人。
轉眼董偃長到了18歲,此時陳午已經“嗝屁”了。
估計是陳午當王八被長公主活活氣死的。
從小董來到她家沒多久,二人就滾了床單。
陳午老老實實不敢反對,時間一長還不被氣死嗎?
陳午的去世,使長公主和小董更加肆無忌憚,二人明鋪暗蓋出雙入對,
董偃成了公主府上的主人了。
長安城誰不知道長公主養了一個麵首?人們稱出手大方,麵容俊俏的董偃為“董君”。
董偃和袁盎的侄子袁小午交好,二人常在一起喝酒吃泡饃、涮羊肉。
有一次董偃請客,二人喝到半酣,袁小午無比憂慮說道:
“董君,你為禍不遠了!”
董偃吃驚道:“此言怎講?我又沒得罪誰!”
“董君,你得罪了皇上。”
董偃更加慌張問:“小午,你別嚇我,我連皇上的麵都沒見過。”
“你睡了皇上的丈母娘,難道這不是得罪皇上嗎?你死期不遠了!”
一席話嚇得董偃撲通跪在小午腳下,“袁哥救我!”
“董君,想活命不難,隻要你說服長公主,把她的私人園林長門園獻給皇上,你不僅能免禍,還會被皇上器重。”
小午解釋說,“皇上外出打獵回來,為了避免驚動太後,都要在未央宮外休息到天明,
皇上一直想建一座宮殿,看中的地皮,都是百姓的良田,與民爭地被大臣諫止,
長公主的園林,正適合皇上建宮殿,當皇上知道是你從中幫忙,難道皇上不感激你嗎?”
董偃轉憂為喜,一個勁道謝。
長公主沒有不聽董偃的時候,況且是巴結女婿,痛痛快快讓出了長門園。
隨後劉徹建了長門宮,解決了他打獵歸來無處休息的難題。
有意思的是,若幹年後,長門宮有了新的用途……
……
長公主一直想把“小情人”董偃推薦給劉徹,為董偃的前途鋪路。
這天長公主忽生一計,我何不裝病,這樣皇上就登門看望我了。
長公主找到袁小午,把自己的想法向他說了一遍。
小午微微一笑道:“長公主,接下來不用您教我了,我知道該怎麽做。”
小午是劉徹智囊團中的一員,他就把長公主生病的信息透露給劉徹。
姑姑病了,也可以說丈母娘病了,劉徹不能不去府上探望。
隻要劉徹登門看望,長公主就把董偃隆重推薦給劉徹。
一切按著長公主的想法進行。
劉徹在侍衛隊的簇擁下,來到了姑姑家。
“姑姑,病好點了嗎?”
劉徹看到姑姑正在廚房忙活。
平時情況下,劉徹不稱呼姑姑為丈母娘,這樣顯得很親切。
“彘兒”你來啦!在家裏,長公主一直稱劉徹為“彘兒”。
“一點小病,姑姑身子骨還能扛幾年,沒事的!”
“彘兒”,看姑姑給你做了什麽好吃的?
小時候你愛吃西安泡饃,還有愛吃的烤羊肉串兒,你看姑姑給你做的豐盛不?
姑姑熱情招呼著劉徹。
長公主在劉徹來之前,已經吩咐仆人們,皇上來了,你們就避讓一下,我有事要與皇上商量。
劉徹看到姑姑穿著仆人的衣服,腰間圍著圍裙在廚房裏忙活著,
看姑姑不是生大病的樣子,劉徹放心了。
他也早聽說姑姑有一個小情人叫董偃,是董偃勸說姑姑獻出了長門園。
所以劉徹對董偃很是感激,他知道,這時候器重董偃就是給姑姑麵子。
姑姑,讓“主人翁”出來吧!
劉徹口中的“主人翁”,說的就是董偃。
從此“主人翁”這個詞出現了。
沒想到吧?“主人翁”這個詞居然是劉徹獨創的。
姑姑心頭一熱,心說還是我侄子聰明,知道姑姑所思所想。
“偃兒,出來拜見皇上。”
聲音剛落,從屋裏走出一個細皮嫩肉的年輕人。
隻見他眉清目秀,鼻直口方,唇不塗赤自來紅,臉不粉透著白。
他頭上裹著一塊綠頭巾。
“董偃拜見皇上。”說著董偃跪拜在劉徹腳下……
在長公主的安排下,董偃進宮成了皇上的身邊人。
有句話叫做:“朝中有人好做官。”假如董偃沒長公主推薦,他一輩子也見不到皇上。
劉徹帶著董偃上朝,封他為郎官,帶著他去打獵。
隻要有劉徹在,必定有董偃,二人形影不離。
董偃成了眾臣子巴結的對象。
但是有一個人例外,非但不巴結董偃,還十分看不起他,此人就是東方朔。
東方朔早就想敲打一下董偃了,機會終於來了。
轉眼到了中秋節,劉徹辦了一桌酒席,想請董偃喝一場。
這天正好東方朔執方天畫戟站崗,他看到董偃要從正門進來了,“站住!”,董偃被東方朔用方天畫戟攔住了去路。
“吃軟飯的小子,這是你來的地方嗎?滾一邊去”
東方朔說什麽也不讓董偃進去。
劉徹在宮裏左等右等不見人,聽到外麵有吵吵聲,就邁步走了出來。
東方朔急忙跪拜劉徹,道:“皇上,你不能親近這種不道德之人,
他與長公主有私情,破壞堂邑侯的家庭和婚姻,道德淪喪,此乃罪一,
這種人不勞而獲,帶壞年輕人,敗壞社會風氣,此罪二,
董偃以奢侈為榮,盡犬馬之樂,極聲色之欲,行為淫蕩,不務正道,是國家的禍害,此乃罪三。
董偃有三罪,皇上不治他的罪,反而親近,這難道是明君所作所為嗎?
劉徹連連點頭。
不過他堅持要請董偃這一次,說就這一次,下不為例,還說我把董偃從旁門領進宮。
東方朔堅決不同意。
無可奈何,劉徹隻好取消了這次酒會。
此後劉徹遠離了的董偃,失去皇上的寵信,董偃整日鬱鬱寡歡,不到30歲就去世了。
估計長公主劉嫖,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養麵首的女人。
董偃出生在一戶小生意人家,父親早死。
13歲的小董就跟著母親王氏,走街串巷賣玉珠首飾。
“喂!賣首飾的,我家長公主叫你呢。”
“啊,來了,來了,馬上就進貴府。”
王氏談好一單生意後,拉上董偃就進了劉嫖家。
劉嫖挑了幾件喜歡的玉珠,把錢付給了王氏。
在找零錢時,劉嫖說什麽也不要,說給孩子買好吃的吧!
說著話,她一眼看到董偃長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頓時心生歡喜,於是對王氏道:
“大姐,莫不如讓你兒子跟著我,我會像母親一樣撫養他。
長大了,我給他一個好前程,不會虧待這孩子的。”
這時候劉嫖47歲,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王氏巴不得兒子高攀豪門,忙不迭謝個不停。
劉嫖初心就是養個麵首,對董偃有求必應,何止是有求呢?
劉嫖極盡所能豢養小白臉。
她告訴管家,每天小董的生活費不能低於金百斤。
為了讓小董結交京城公子哥,躋身上流社會,長公主劉嫖從頭到腳,
對小白臉進行了包裝,小董穿金戴銀出手大方,與從前的小董判若兩人。
轉眼董偃長到了18歲,此時陳午已經“嗝屁”了。
估計是陳午當王八被長公主活活氣死的。
從小董來到她家沒多久,二人就滾了床單。
陳午老老實實不敢反對,時間一長還不被氣死嗎?
陳午的去世,使長公主和小董更加肆無忌憚,二人明鋪暗蓋出雙入對,
董偃成了公主府上的主人了。
長安城誰不知道長公主養了一個麵首?人們稱出手大方,麵容俊俏的董偃為“董君”。
董偃和袁盎的侄子袁小午交好,二人常在一起喝酒吃泡饃、涮羊肉。
有一次董偃請客,二人喝到半酣,袁小午無比憂慮說道:
“董君,你為禍不遠了!”
董偃吃驚道:“此言怎講?我又沒得罪誰!”
“董君,你得罪了皇上。”
董偃更加慌張問:“小午,你別嚇我,我連皇上的麵都沒見過。”
“你睡了皇上的丈母娘,難道這不是得罪皇上嗎?你死期不遠了!”
一席話嚇得董偃撲通跪在小午腳下,“袁哥救我!”
“董君,想活命不難,隻要你說服長公主,把她的私人園林長門園獻給皇上,你不僅能免禍,還會被皇上器重。”
小午解釋說,“皇上外出打獵回來,為了避免驚動太後,都要在未央宮外休息到天明,
皇上一直想建一座宮殿,看中的地皮,都是百姓的良田,與民爭地被大臣諫止,
長公主的園林,正適合皇上建宮殿,當皇上知道是你從中幫忙,難道皇上不感激你嗎?”
董偃轉憂為喜,一個勁道謝。
長公主沒有不聽董偃的時候,況且是巴結女婿,痛痛快快讓出了長門園。
隨後劉徹建了長門宮,解決了他打獵歸來無處休息的難題。
有意思的是,若幹年後,長門宮有了新的用途……
……
長公主一直想把“小情人”董偃推薦給劉徹,為董偃的前途鋪路。
這天長公主忽生一計,我何不裝病,這樣皇上就登門看望我了。
長公主找到袁小午,把自己的想法向他說了一遍。
小午微微一笑道:“長公主,接下來不用您教我了,我知道該怎麽做。”
小午是劉徹智囊團中的一員,他就把長公主生病的信息透露給劉徹。
姑姑病了,也可以說丈母娘病了,劉徹不能不去府上探望。
隻要劉徹登門看望,長公主就把董偃隆重推薦給劉徹。
一切按著長公主的想法進行。
劉徹在侍衛隊的簇擁下,來到了姑姑家。
“姑姑,病好點了嗎?”
劉徹看到姑姑正在廚房忙活。
平時情況下,劉徹不稱呼姑姑為丈母娘,這樣顯得很親切。
“彘兒”你來啦!在家裏,長公主一直稱劉徹為“彘兒”。
“一點小病,姑姑身子骨還能扛幾年,沒事的!”
“彘兒”,看姑姑給你做了什麽好吃的?
小時候你愛吃西安泡饃,還有愛吃的烤羊肉串兒,你看姑姑給你做的豐盛不?
姑姑熱情招呼著劉徹。
長公主在劉徹來之前,已經吩咐仆人們,皇上來了,你們就避讓一下,我有事要與皇上商量。
劉徹看到姑姑穿著仆人的衣服,腰間圍著圍裙在廚房裏忙活著,
看姑姑不是生大病的樣子,劉徹放心了。
他也早聽說姑姑有一個小情人叫董偃,是董偃勸說姑姑獻出了長門園。
所以劉徹對董偃很是感激,他知道,這時候器重董偃就是給姑姑麵子。
姑姑,讓“主人翁”出來吧!
劉徹口中的“主人翁”,說的就是董偃。
從此“主人翁”這個詞出現了。
沒想到吧?“主人翁”這個詞居然是劉徹獨創的。
姑姑心頭一熱,心說還是我侄子聰明,知道姑姑所思所想。
“偃兒,出來拜見皇上。”
聲音剛落,從屋裏走出一個細皮嫩肉的年輕人。
隻見他眉清目秀,鼻直口方,唇不塗赤自來紅,臉不粉透著白。
他頭上裹著一塊綠頭巾。
“董偃拜見皇上。”說著董偃跪拜在劉徹腳下……
在長公主的安排下,董偃進宮成了皇上的身邊人。
有句話叫做:“朝中有人好做官。”假如董偃沒長公主推薦,他一輩子也見不到皇上。
劉徹帶著董偃上朝,封他為郎官,帶著他去打獵。
隻要有劉徹在,必定有董偃,二人形影不離。
董偃成了眾臣子巴結的對象。
但是有一個人例外,非但不巴結董偃,還十分看不起他,此人就是東方朔。
東方朔早就想敲打一下董偃了,機會終於來了。
轉眼到了中秋節,劉徹辦了一桌酒席,想請董偃喝一場。
這天正好東方朔執方天畫戟站崗,他看到董偃要從正門進來了,“站住!”,董偃被東方朔用方天畫戟攔住了去路。
“吃軟飯的小子,這是你來的地方嗎?滾一邊去”
東方朔說什麽也不讓董偃進去。
劉徹在宮裏左等右等不見人,聽到外麵有吵吵聲,就邁步走了出來。
東方朔急忙跪拜劉徹,道:“皇上,你不能親近這種不道德之人,
他與長公主有私情,破壞堂邑侯的家庭和婚姻,道德淪喪,此乃罪一,
這種人不勞而獲,帶壞年輕人,敗壞社會風氣,此罪二,
董偃以奢侈為榮,盡犬馬之樂,極聲色之欲,行為淫蕩,不務正道,是國家的禍害,此乃罪三。
董偃有三罪,皇上不治他的罪,反而親近,這難道是明君所作所為嗎?
劉徹連連點頭。
不過他堅持要請董偃這一次,說就這一次,下不為例,還說我把董偃從旁門領進宮。
東方朔堅決不同意。
無可奈何,劉徹隻好取消了這次酒會。
此後劉徹遠離了的董偃,失去皇上的寵信,董偃整日鬱鬱寡歡,不到30歲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