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建上林苑的工程終於完成了,由於經費緊張和大臣們的反對,
未央宮通往上林苑的甬道被叫停。
為此劉徹惱火了好幾天,“奶奶滴!大車都治齊了,缺個油封卻不幹了。”
算了,不和這幫臣子們計較。
在正式開放園林那天,劉徹帶著滿朝文武去打獵,人歡馬叫甚是熱鬧。
野雞飛,小鳥叫,地上的兔子撒歡,麋鹿跳……
到了上午九點左右,丞相許昌清了清嗓子道:“諸位安靜一下,從今天開始,上林苑就正式投入使用了,
各位同僚盡興玩,午飯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
“~啪啪——”,鼓掌聲。
劉徹身邊有許多文人墨客,這些人都是地方官推薦上來的。
比如鄒陽、枚乘、嚴忌等人,他們加入了劉徹創建的中朝班子。
其中司馬相如辭賦文采最棒。
司馬先生看到擴建的上林苑風景如畫,放養的動物滿山跑,群臣騎在馬上興奮追逐著獵物……
哇塞!靈感湧現在他的腦海,靈感這種東西可遇不可求的,稍縱即逝。
他顧不得場地簡陋,就著一塊大青石,命人鋪開宣紙,狼尾毫筆飽蘸香墨。
下蹲身體,筆走龍蛇“沙沙點點”寫下了文章的題目:《上林賦》。
不大的功夫,一篇華美的文章躍然紙上,眾人紛紛圍攏過來,讚歎不已,“此賦甚妙!”
不知什麽時候,劉徹站在他身後高聲說道,“相如不愧是我大漢之才子。”
司馬相如微笑著謝過皇帝的誇獎。
他將《上林賦》呈給劉徹,眼中閃過一絲得意。
劉徹接過賦稿,仔細閱讀起來: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期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劉徹越讀越激動,仿佛置身於上林苑的美景之中~~~
各位看官,司馬相如是誰?為何文采如此牛批?容在下慢慢道來。
……
司馬相如,字長卿,今四川成都人。
他出生在一戶農家。
老爸老媽很迷信,認為小孩子起個阿貓、阿狗的名字好養活,於是給兒子起名司馬犬子。
及長,犬子仰慕戰國時趙國名相藺相如的威名,自作主張改名為司馬相如。
父母過世後,相如曾被喜歡文學的梁王劉武招為秘書。在此他結識了當時的辭賦家鄒陽、枚乘等人。
景帝聽聞相如有文采,傳旨讓梁王劉武割愛。
劉武隻好遵命,如此一來,相如就進入了長安,做了朝中的博士。
景帝手下有一大批博士,這些人沒事幹,人浮於事,整天為一件小事相互攻伐。
“奶奶滴,這特麽如何靜下心來做學問?這不是我想要的環境!”
不行,不能就這樣荒廢了時光。
相如向往和梁王、鄒陽、枚乘、嚴忌等人,一邊遊梁園,一邊詠詩作賦的日子:
【梁王舊館枕潮溝,共引垂藤係小舟。
樹倚荒台風淅淅,草埋欹石雨修修。
門前不見鄒枚醉,池上時聞雁鶩愁。
節士逢秋多感激,不須頻向此中遊。】這些詩句多麽生動形象啊!
想想過去,看看現在,才華得不到施展,政治主張得不到采納。
“難道在這裏混老頭嗎?”
相如懷著一顆失落的心,毅然辭職回了老家成都。
闊別家鄉五年了,如今院中長滿了衰草,家中貧窮的徒有四壁,囊中羞澀,相如吃了上頓沒下頓。
“不管那麽多,先活下去再說。”
相如隻好去集市寫詩作賦,借此換點零花錢。
想想未來,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苦難。
相如雖然貧窮,但貧窮掩飾不住他的才華橫溢出彩,誰人不知成都有個辭賦大師呢?
他有個好朋友名叫王吉,王吉後來做了邛崍縣的縣令。
老王聽說相如當街賣字,心說“這麽牛叉的人物落到這步天地,實在可惜!”
出於愛惜人才和朋友之誼,王吉派人去請相如到他這裏來住,
一來就近接濟一下他,二來想給他找個對象,成了家,相如也就有了幫手。
由於相如對擇偶很挑剔,至今還單著,他不著急,王吉卻很著急。
長話短說,相如就乘車來到了邛崍縣,王吉就把他安排住進了縣裏招待所。
“老弟,這裏我說了算,我安排好了,你不缺吃不缺喝,安心在這裏做學問就行。”
邛崍縣有個富豪名叫卓王孫,家裏開鐵礦,不差錢。
何止不差錢,可以說“富甲一方”。
做生意開礦,離不開縣令的幫襯。
如今聽說縣令的朋友遠道來投奔,卓王孫為了巴結縣令就擺下了酒席。
“縣令大人,你為我們縣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我沒有什麽可表示的,
明天在我家裏擺了一桌酒席,到時叫上你的朋友司馬先生,一起來賞個臉吧?”
卓王孫不愧是一個生意人,說話八麵玲瓏。
“卓先生讓你破費了,屆時一定光臨。”
王吉沒有請示司馬相如就把這件事答應了下來,你猜怎麽著?
原來王吉一直想給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找個婆家。
卓文君年方18歲,去年嫁給了一富戶家的公子,誰知夫君因病,不到半年就嗝屁了。
年紀輕輕的卓文君就守了寡。
王吉讓司馬相如投奔自己,裏麵有為他倆牽線搭橋的原因。
他覺得司馬相如完全配得上卓文君,二人可謂郎才女貌。
王吉曾到卓王孫家裏做過客,見到過卓文君一麵。
那時她還待字閨中,小姑娘長得水靈著呢!
……
起初相如不願意參加這種場合,他的心思用在了做學問上。
“司馬老弟,我都答應了人家,給個麵子,我保證下不為例,就這一次?”
相如苦笑著搖搖頭道:
“你是縣令,卓王孫請你有用處,我一個窮酸文人有什麽用?豈不是白白浪費人家的酒菜?”
在王吉勸說下,司馬相如還是跟隨他來到了卓王孫府上。
卓家真有錢,不愧為邛崍縣的首富,室內裝飾的金碧輝煌,但見香煙嫋嫋,
漢白玉的擺件隨處可見,迎門一尊純金的佛像……
“歡迎縣令大人和司馬先生光臨,裏麵請!”
卓王孫趕忙迎出來寒暄道。
酒菜已經擺上了桌,司馬相如一看,都是自己沒見過的美味珍饈。
其中有一道他在梁王那裏見過,“龍肝鳳膽燕窩粥”,這次就有。
王吉興奮道:“卓老板,你太奢侈了,這一桌子酒菜價格不菲,也隻有皇宮裏有啊!”
“~哈哈——”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咱們不醉不休!”卓王孫道。
賓主各自就位,作陪的都是卓王孫生意場上的朋友,都想借此機會巴結縣令大人。
文人一般對官場和生意人不感興趣,司馬相如有一句沒一句搭著話。
他眼神四處琢磨不停。
突然他發現屏風後露出了一個女人的腦袋,很快就隱了回去。
誰在屏風後麵呢?
未央宮通往上林苑的甬道被叫停。
為此劉徹惱火了好幾天,“奶奶滴!大車都治齊了,缺個油封卻不幹了。”
算了,不和這幫臣子們計較。
在正式開放園林那天,劉徹帶著滿朝文武去打獵,人歡馬叫甚是熱鬧。
野雞飛,小鳥叫,地上的兔子撒歡,麋鹿跳……
到了上午九點左右,丞相許昌清了清嗓子道:“諸位安靜一下,從今天開始,上林苑就正式投入使用了,
各位同僚盡興玩,午飯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
“~啪啪——”,鼓掌聲。
劉徹身邊有許多文人墨客,這些人都是地方官推薦上來的。
比如鄒陽、枚乘、嚴忌等人,他們加入了劉徹創建的中朝班子。
其中司馬相如辭賦文采最棒。
司馬先生看到擴建的上林苑風景如畫,放養的動物滿山跑,群臣騎在馬上興奮追逐著獵物……
哇塞!靈感湧現在他的腦海,靈感這種東西可遇不可求的,稍縱即逝。
他顧不得場地簡陋,就著一塊大青石,命人鋪開宣紙,狼尾毫筆飽蘸香墨。
下蹲身體,筆走龍蛇“沙沙點點”寫下了文章的題目:《上林賦》。
不大的功夫,一篇華美的文章躍然紙上,眾人紛紛圍攏過來,讚歎不已,“此賦甚妙!”
不知什麽時候,劉徹站在他身後高聲說道,“相如不愧是我大漢之才子。”
司馬相如微笑著謝過皇帝的誇獎。
他將《上林賦》呈給劉徹,眼中閃過一絲得意。
劉徹接過賦稿,仔細閱讀起來: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期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劉徹越讀越激動,仿佛置身於上林苑的美景之中~~~
各位看官,司馬相如是誰?為何文采如此牛批?容在下慢慢道來。
……
司馬相如,字長卿,今四川成都人。
他出生在一戶農家。
老爸老媽很迷信,認為小孩子起個阿貓、阿狗的名字好養活,於是給兒子起名司馬犬子。
及長,犬子仰慕戰國時趙國名相藺相如的威名,自作主張改名為司馬相如。
父母過世後,相如曾被喜歡文學的梁王劉武招為秘書。在此他結識了當時的辭賦家鄒陽、枚乘等人。
景帝聽聞相如有文采,傳旨讓梁王劉武割愛。
劉武隻好遵命,如此一來,相如就進入了長安,做了朝中的博士。
景帝手下有一大批博士,這些人沒事幹,人浮於事,整天為一件小事相互攻伐。
“奶奶滴,這特麽如何靜下心來做學問?這不是我想要的環境!”
不行,不能就這樣荒廢了時光。
相如向往和梁王、鄒陽、枚乘、嚴忌等人,一邊遊梁園,一邊詠詩作賦的日子:
【梁王舊館枕潮溝,共引垂藤係小舟。
樹倚荒台風淅淅,草埋欹石雨修修。
門前不見鄒枚醉,池上時聞雁鶩愁。
節士逢秋多感激,不須頻向此中遊。】這些詩句多麽生動形象啊!
想想過去,看看現在,才華得不到施展,政治主張得不到采納。
“難道在這裏混老頭嗎?”
相如懷著一顆失落的心,毅然辭職回了老家成都。
闊別家鄉五年了,如今院中長滿了衰草,家中貧窮的徒有四壁,囊中羞澀,相如吃了上頓沒下頓。
“不管那麽多,先活下去再說。”
相如隻好去集市寫詩作賦,借此換點零花錢。
想想未來,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苦難。
相如雖然貧窮,但貧窮掩飾不住他的才華橫溢出彩,誰人不知成都有個辭賦大師呢?
他有個好朋友名叫王吉,王吉後來做了邛崍縣的縣令。
老王聽說相如當街賣字,心說“這麽牛叉的人物落到這步天地,實在可惜!”
出於愛惜人才和朋友之誼,王吉派人去請相如到他這裏來住,
一來就近接濟一下他,二來想給他找個對象,成了家,相如也就有了幫手。
由於相如對擇偶很挑剔,至今還單著,他不著急,王吉卻很著急。
長話短說,相如就乘車來到了邛崍縣,王吉就把他安排住進了縣裏招待所。
“老弟,這裏我說了算,我安排好了,你不缺吃不缺喝,安心在這裏做學問就行。”
邛崍縣有個富豪名叫卓王孫,家裏開鐵礦,不差錢。
何止不差錢,可以說“富甲一方”。
做生意開礦,離不開縣令的幫襯。
如今聽說縣令的朋友遠道來投奔,卓王孫為了巴結縣令就擺下了酒席。
“縣令大人,你為我們縣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我沒有什麽可表示的,
明天在我家裏擺了一桌酒席,到時叫上你的朋友司馬先生,一起來賞個臉吧?”
卓王孫不愧是一個生意人,說話八麵玲瓏。
“卓先生讓你破費了,屆時一定光臨。”
王吉沒有請示司馬相如就把這件事答應了下來,你猜怎麽著?
原來王吉一直想給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找個婆家。
卓文君年方18歲,去年嫁給了一富戶家的公子,誰知夫君因病,不到半年就嗝屁了。
年紀輕輕的卓文君就守了寡。
王吉讓司馬相如投奔自己,裏麵有為他倆牽線搭橋的原因。
他覺得司馬相如完全配得上卓文君,二人可謂郎才女貌。
王吉曾到卓王孫家裏做過客,見到過卓文君一麵。
那時她還待字閨中,小姑娘長得水靈著呢!
……
起初相如不願意參加這種場合,他的心思用在了做學問上。
“司馬老弟,我都答應了人家,給個麵子,我保證下不為例,就這一次?”
相如苦笑著搖搖頭道:
“你是縣令,卓王孫請你有用處,我一個窮酸文人有什麽用?豈不是白白浪費人家的酒菜?”
在王吉勸說下,司馬相如還是跟隨他來到了卓王孫府上。
卓家真有錢,不愧為邛崍縣的首富,室內裝飾的金碧輝煌,但見香煙嫋嫋,
漢白玉的擺件隨處可見,迎門一尊純金的佛像……
“歡迎縣令大人和司馬先生光臨,裏麵請!”
卓王孫趕忙迎出來寒暄道。
酒菜已經擺上了桌,司馬相如一看,都是自己沒見過的美味珍饈。
其中有一道他在梁王那裏見過,“龍肝鳳膽燕窩粥”,這次就有。
王吉興奮道:“卓老板,你太奢侈了,這一桌子酒菜價格不菲,也隻有皇宮裏有啊!”
“~哈哈——”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咱們不醉不休!”卓王孫道。
賓主各自就位,作陪的都是卓王孫生意場上的朋友,都想借此機會巴結縣令大人。
文人一般對官場和生意人不感興趣,司馬相如有一句沒一句搭著話。
他眼神四處琢磨不停。
突然他發現屏風後露出了一個女人的腦袋,很快就隱了回去。
誰在屏風後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