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李息率軍出邊塞,急行軍來到了雲中。
這裏天高雲淡,風吹草低見牛羊,牧人悠閑彈著冬不拉,遠處不時傳來吆喝牛馬聲。
雲中就在今內蒙古托克托縣東北一帶。
“李將軍,這裏空氣都帶著甜絲絲的味道,環境真好啊!”
“這都是大漢的土地,是時候回歸了。”衛青滿懷深情道。
傍晚,二人開了一個“研討會”。衛青道:“李將軍,下一步咱們如何行動?”
“衛將軍,兵法有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咱們率部繞到白羊王和婁煩王後麵,發起突然襲擊,你看如何?”
李息用探尋的目光望著衛青。
李息也是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將,曾在馬邑之圍與韓安國一起打埋伏。
“君子所見略同,我也是這個意思。”衛青微笑道。
衛青接著道:“咱們從後麵包抄匈奴二王,應該留下一隊人馬,以防備匈奴大營救援。”
李息點頭表示讚同。
隨後,二人率部從雲中向西大迂回。
具體路線是,沿黃河北岸(左岸)西進,在秦長城的掩蔽之下,迅速推進到了高闕塞(今內蒙古杭錦後旗黃河西北)。
然後南下,至此完成對河套及其以南地區的迂回包抄。
商定好行軍路線,二人又用軍棋演練了幾次,所有結果均顯示“成功”。
製定好了行軍路線,接下來就是急行軍。一切如推演的那樣沒有意外,漢軍悄悄撒下了一張大網。
到了第五天上午,衛青派出的探馬回來報告:
“報告二位將軍,就在剛剛,白羊王和婁煩王,二人騎馬去了“紅磨坊”喝酒。”
衛青一聽心中大喜,匈奴王爺出去喝酒,一般都在外麵過夜,
“紅磨坊”是該地最大的軍中妓院,白羊王和婁煩王是該妓院的老板。
每個月的月底都要去那裏喝酒盤點賬目。
“李將軍,機會來了。今夜子時咱們動手如何?”
“好吧,我去通知部下多準備些燈籠火把。”
說完,李息急匆匆去了。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東北方向的韓安國接到了朝廷命令,讓他主動出擊牽製住左賢王。
韓安國心中不痛快,心說我特麽成了衛青,李息的陪襯,
我這點人馬還不夠左賢王塞牙縫,如何能戰勝左賢王?”
韓安國想多了,劉徹根本沒指望他打敗左賢王,隻要拖住左賢王,
等衛青、李息占領了河南之地,就不怕回救了。
韓安國故技重施,主動挑釁左賢王,然後引匈奴軍追到大營堅壁不出。
就這樣,韓安國拖住了左賢王的軍隊。
……
說回衛青和李息。
到了子夜時分,一顆信號彈升空,“砰——”,霎時間,“殺啊!衝啊!”喊聲震天,漢軍發起了總攻。
“唉呀!不好,漢軍來了。”
兄弟們,快點跑吧,主帥沒在大帳……
匈奴士卒沒想到漢軍從天而降,加上主帥沒在大帳中,軍心渙散,紛紛做鳥獸散。
匈奴士卒無力抵抗,漢軍迅速攻占了匈奴軍帳,踢掉匈奴旗幟,換上了漢軍的紅旗,
等白羊王、婁煩王得到了信,抄起家夥,騎上馬就往大帳方向疾駛而來。
遠遠看到匈奴大帳,到處是火把燈籠,照的如同白晝,二王再看,大帳頂上漢軍紅旗飄飄。
“~籲!”白羊、婁煩二位王爺勒住了馬。
“我說老哥哥,咱們還是逃吧!”
白羊道:“此時不逃就來不及了。”
二人撥轉馬頭,鞭打戰馬往匈奴王庭倉皇逃去。
有詩為證:
月黑雁飛高,
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此役漢軍殲敵數千人,俘獲士卒3071人,牛羊萬餘頭。
至此,河南之地回到了大漢懷抱。
“歸來吧,歸來了,大漢的遊子。”
衛青、李息留下警戒部隊,然後率部鞭敲金鐙響,高奏凱歌還。
此役規模雖然不大,卻是漢匈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西漢王朝收複河南地,使漢朝的北部邊防線北推至黃河沿岸,為長安增添一道屏障。
至此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匈奴對關中地區的直接威脅,有利於京都地區的繁榮與發展。
劉徹親自迎接二位將軍歸來。大擺筵宴為將士們洗塵。
……
這邊吆三喝五,觥籌交錯群臣紛紛祝賀衛青、李息高升。
那邊韓安國淒風慘雨,跌跌撞撞好不狼狽。
接連失敗,加上被匈奴左賢王的羞辱。
雖然劉徹沒治他的罪,但老韓知道自己的仕途徹底完了。
心想皇上要推出衛青,我這個老臣也該歇歇了。
過了幾天,韓安國請求致仕,劉徹秒批。
悶悶不樂的老韓掛印回了老家,半年後,抑鬱而死,享年58歲。
……
河南之地回到了漢朝懷抱,但是,隨之問題出現了。
匈奴單於豈能就此罷手,多次發兵要奪回這塊肥沃之地。
朝廷多次發兵抵擋匈奴軍隊,漢軍到,匈奴軍隊撤走,如此往來奔波,搞得漢軍疲憊不堪。
長此以往也不是辦法,為此劉徹召開朝議,讓臣子們想個辦法。
此時主父偃出班奏道:“陛下,秦朝時,北地將軍蒙恬,曾在那裏築城抵禦匈奴的侵犯,
我們何不效仿蒙恬辦法,讓邊民平時屯田,戰時從軍,這樣可免去國防軍的奔波之苦。”
群臣紛紛反對,“陛下,秦始皇到死都沒修成邊城,
說明這個辦法行不通,萬萬不能采納主父偃的建議。”
主父偃堅持己見,“秦始皇修不成,難道陛下也應該修不成?”
劉徹最終采納了主父偃的建議,修築了朔方城,設置了五原郡與朔方郡,
招募內地居民10萬遷至朔方實邊,把河南地建成一個可以向東、西、北三麵出擊匈奴的軍事基地,
為漢朝後續對匈奴的作戰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支撐。
主父偃更加得劉徹的寵信,其自信心爆棚,七個不服八個不配,走路都橫著走。
大臣們都懼怕他,紛紛重金賄賂,主父偃一一笑納,半年受賄萬金。
此時有同僚勸告他,“主父大人,別那麽高調,你太狂妄會得罪人的!”
你猜主父偃怎麽說?他說我苦心讀書,努力奮鬥四十年,
小時候遭父母嫌棄,被兄弟唾棄,長大了,朋友遠離。我吃盡了人間之苦,受盡了世間白眼,
如今我錦食五鼎,位高權重,我再不橫行就來不及了,我又何懼五鼎烹死之刑呢!
主父偃的意思是,我再不瘋狂就老了!
這裏天高雲淡,風吹草低見牛羊,牧人悠閑彈著冬不拉,遠處不時傳來吆喝牛馬聲。
雲中就在今內蒙古托克托縣東北一帶。
“李將軍,這裏空氣都帶著甜絲絲的味道,環境真好啊!”
“這都是大漢的土地,是時候回歸了。”衛青滿懷深情道。
傍晚,二人開了一個“研討會”。衛青道:“李將軍,下一步咱們如何行動?”
“衛將軍,兵法有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咱們率部繞到白羊王和婁煩王後麵,發起突然襲擊,你看如何?”
李息用探尋的目光望著衛青。
李息也是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將,曾在馬邑之圍與韓安國一起打埋伏。
“君子所見略同,我也是這個意思。”衛青微笑道。
衛青接著道:“咱們從後麵包抄匈奴二王,應該留下一隊人馬,以防備匈奴大營救援。”
李息點頭表示讚同。
隨後,二人率部從雲中向西大迂回。
具體路線是,沿黃河北岸(左岸)西進,在秦長城的掩蔽之下,迅速推進到了高闕塞(今內蒙古杭錦後旗黃河西北)。
然後南下,至此完成對河套及其以南地區的迂回包抄。
商定好行軍路線,二人又用軍棋演練了幾次,所有結果均顯示“成功”。
製定好了行軍路線,接下來就是急行軍。一切如推演的那樣沒有意外,漢軍悄悄撒下了一張大網。
到了第五天上午,衛青派出的探馬回來報告:
“報告二位將軍,就在剛剛,白羊王和婁煩王,二人騎馬去了“紅磨坊”喝酒。”
衛青一聽心中大喜,匈奴王爺出去喝酒,一般都在外麵過夜,
“紅磨坊”是該地最大的軍中妓院,白羊王和婁煩王是該妓院的老板。
每個月的月底都要去那裏喝酒盤點賬目。
“李將軍,機會來了。今夜子時咱們動手如何?”
“好吧,我去通知部下多準備些燈籠火把。”
說完,李息急匆匆去了。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東北方向的韓安國接到了朝廷命令,讓他主動出擊牽製住左賢王。
韓安國心中不痛快,心說我特麽成了衛青,李息的陪襯,
我這點人馬還不夠左賢王塞牙縫,如何能戰勝左賢王?”
韓安國想多了,劉徹根本沒指望他打敗左賢王,隻要拖住左賢王,
等衛青、李息占領了河南之地,就不怕回救了。
韓安國故技重施,主動挑釁左賢王,然後引匈奴軍追到大營堅壁不出。
就這樣,韓安國拖住了左賢王的軍隊。
……
說回衛青和李息。
到了子夜時分,一顆信號彈升空,“砰——”,霎時間,“殺啊!衝啊!”喊聲震天,漢軍發起了總攻。
“唉呀!不好,漢軍來了。”
兄弟們,快點跑吧,主帥沒在大帳……
匈奴士卒沒想到漢軍從天而降,加上主帥沒在大帳中,軍心渙散,紛紛做鳥獸散。
匈奴士卒無力抵抗,漢軍迅速攻占了匈奴軍帳,踢掉匈奴旗幟,換上了漢軍的紅旗,
等白羊王、婁煩王得到了信,抄起家夥,騎上馬就往大帳方向疾駛而來。
遠遠看到匈奴大帳,到處是火把燈籠,照的如同白晝,二王再看,大帳頂上漢軍紅旗飄飄。
“~籲!”白羊、婁煩二位王爺勒住了馬。
“我說老哥哥,咱們還是逃吧!”
白羊道:“此時不逃就來不及了。”
二人撥轉馬頭,鞭打戰馬往匈奴王庭倉皇逃去。
有詩為證:
月黑雁飛高,
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此役漢軍殲敵數千人,俘獲士卒3071人,牛羊萬餘頭。
至此,河南之地回到了大漢懷抱。
“歸來吧,歸來了,大漢的遊子。”
衛青、李息留下警戒部隊,然後率部鞭敲金鐙響,高奏凱歌還。
此役規模雖然不大,卻是漢匈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西漢王朝收複河南地,使漢朝的北部邊防線北推至黃河沿岸,為長安增添一道屏障。
至此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匈奴對關中地區的直接威脅,有利於京都地區的繁榮與發展。
劉徹親自迎接二位將軍歸來。大擺筵宴為將士們洗塵。
……
這邊吆三喝五,觥籌交錯群臣紛紛祝賀衛青、李息高升。
那邊韓安國淒風慘雨,跌跌撞撞好不狼狽。
接連失敗,加上被匈奴左賢王的羞辱。
雖然劉徹沒治他的罪,但老韓知道自己的仕途徹底完了。
心想皇上要推出衛青,我這個老臣也該歇歇了。
過了幾天,韓安國請求致仕,劉徹秒批。
悶悶不樂的老韓掛印回了老家,半年後,抑鬱而死,享年58歲。
……
河南之地回到了漢朝懷抱,但是,隨之問題出現了。
匈奴單於豈能就此罷手,多次發兵要奪回這塊肥沃之地。
朝廷多次發兵抵擋匈奴軍隊,漢軍到,匈奴軍隊撤走,如此往來奔波,搞得漢軍疲憊不堪。
長此以往也不是辦法,為此劉徹召開朝議,讓臣子們想個辦法。
此時主父偃出班奏道:“陛下,秦朝時,北地將軍蒙恬,曾在那裏築城抵禦匈奴的侵犯,
我們何不效仿蒙恬辦法,讓邊民平時屯田,戰時從軍,這樣可免去國防軍的奔波之苦。”
群臣紛紛反對,“陛下,秦始皇到死都沒修成邊城,
說明這個辦法行不通,萬萬不能采納主父偃的建議。”
主父偃堅持己見,“秦始皇修不成,難道陛下也應該修不成?”
劉徹最終采納了主父偃的建議,修築了朔方城,設置了五原郡與朔方郡,
招募內地居民10萬遷至朔方實邊,把河南地建成一個可以向東、西、北三麵出擊匈奴的軍事基地,
為漢朝後續對匈奴的作戰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支撐。
主父偃更加得劉徹的寵信,其自信心爆棚,七個不服八個不配,走路都橫著走。
大臣們都懼怕他,紛紛重金賄賂,主父偃一一笑納,半年受賄萬金。
此時有同僚勸告他,“主父大人,別那麽高調,你太狂妄會得罪人的!”
你猜主父偃怎麽說?他說我苦心讀書,努力奮鬥四十年,
小時候遭父母嫌棄,被兄弟唾棄,長大了,朋友遠離。我吃盡了人間之苦,受盡了世間白眼,
如今我錦食五鼎,位高權重,我再不橫行就來不及了,我又何懼五鼎烹死之刑呢!
主父偃的意思是,我再不瘋狂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