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如煙,黃沙滾滾,匈奴伊稚斜單於,為了加強河西走廊的防禦,特命他的兩位得力手下渾邪王和休屠王據守。


    河西走廊最早是匈奴人放牧的地方,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東起烏鞘嶺,西至星星峽。


    東西橫貫1200多公裏,南北寬達數十裏到上百裏。


    包括現在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曆史文化名城,以及玉門市等地區在內。


    它因位於祁連山與北山之間,地處黃河以西,形似走廊而得名。


    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咽喉通道,人稱“東亞陸上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相當重要。


    張騫出使西域時,河西走廊還是大月氏的地盤。


    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之一,就是大漢聯合大月氏夾攻匈奴。


    等張騫一行人到達河西走廊一看,傻眼了,沒看到大月氏部落的影子。


    一打聽,原來大月氏不堪匈奴人的侵略,惹不起躲得起,往西跋涉尋找合適居住地去了。


    書中暗表,大月氏首先遷移到了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


    後來因為烏孫的攻擊,再次被迫南遷,穿過了大宛,最終定居在阿姆河北岸。


    大月氏國王樂開了花,“這裏太美了,是我心中的伊甸園!”


    新的居住地水草豐美,環境不錯,加上大月氏離開大漢和匈奴那麽遙遠,


    大月氏國王早就泯沒了仇恨,於是拒絕了大漢夾攻匈奴的請求。


    大月氏搬遷走了,匈奴人趁機占領了河西走廊。


    漢武帝要清除通往西域的障礙,建立一條經濟帶——“絲綢之路”,毫無疑問要與匈奴人爭奪河西走廊。


    武帝元狩元年,河西走廊之戰終於爆發了。


    ……


    漢武帝一生最大的功過是非,莫過於打匈奴,這裏不探討漢武帝打匈奴是不是正確的決策。


    反正他與匈奴發生了小戰無數,大的戰役有三次,


    大戰役分別是“河南之戰,河西走廊之戰和漠北之戰。”


    “河南之戰”前麵已經講過了,是由衛青為統領的一次戰役。


    此戰衛青大獲全勝,收回了河南之地,排除了匈奴直接威脅長安的危險。


    衛青因功被封為了大將軍,他繈褓裏的三個兒子都封了侯,可謂盛寵一時。


    河西走廊之戰衛青退居二線,讓其外甥霍去病為統帥。


    其實這是劉徹的主意,推出霍去病,目的是要分衛青的權力。


    劉徹深知,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筐裏。


    不過話說回來了,劉徹把如此重要的戰役交給霍去病指揮,是人家霍去病有這能力。


    咋不交給飛將軍李廣呢?李廣是倒黴蛋,交給他沒是個好。


    霍去病是衛青姐姐衛少兒的兒子。


    衛少兒曾在平陽府上當侍女,之後她與平陽小吏霍仲孺勾搭成奸,生下了霍去病。


    也就是說,霍去病是衛少兒未婚先孕產下的私生子。


    後來霍仲孺不再與衛少兒聯係,另外娶妻生子,生下一子,取名霍光。


    再後來衛子夫當了皇後,衛家滿門雞犬升天,不檢點的衛少兒嫁給了老實人詹事陳掌為妻。


    霍去病因舅舅衛青的關係,在軍中任職,曆經數戰,一步步升遷做了先鋒官。


    霍去病功成名就,尋根認父,為生身父親霍仲孺建了一座別墅,還給了老爺子一大筆錢。


    霍仲孺隻誇兒子有出息,同時把霍光交給霍去病,讓他為弟弟謀個差事。


    “臥靠!果然朝中有人好做官。”在霍去病的推薦下,霍光做了漢武帝身邊的郎官。


    若幹年後,霍光成了宰相,輔佐劉徹的兒子漢宣帝劉詢而名垂千秋。


    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拉回話題,公元前 121 年春天,(漢武帝元狩二年),劉徹召開戰前會議:


    “ 各位大人,河西走廊一直是朕夢寐以求收複的地方,如今匈奴大單於伊稚斜,


    聽取趙信的建議,大部落往北遷徙,如今河西走廊隻有渾斜王和休屠王據守,這正是收複河西走廊的最好時機。”


    這裏要交代一下,趙信本是匈奴將領,在一次作戰中被漢軍俘虜,這家夥心眼活動,屈膝變節就投降了漢軍,


    劉徹大喜,封趙信為翕侯。


    在和衛青協同作戰時,由於迷失方向被匈奴人捉去,趙信又投降了匈奴。


    伊稚斜為拉攏趙信,把自己的姐姐嫁給了他,並封趙信為“自次王”,地位僅次於大單於。


    伊稚斜如此厚待趙信,是源於趙信熟悉漢軍的作戰方式。


    趙信建議大單於把部落往北遷移,越往北環境越惡劣。


    趙信想讓伊稚斜引漢軍深入,然後利用惡劣的自然環境拖垮或消滅漢軍。


    匈奴大軍往北移,如此一來,河西走廊的守軍失去了後援,劉徹就是利用這種機會發起進攻。


    戰前會議上,劉徹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領一萬騎兵從隴西出發,進攻河西走廊的匈奴軍。


    霍去病當時隻有18歲,年輕氣盛不服輸,他打仗從不按套路出牌,這讓匈奴將領摸不到頭緒。


    雙方將領隻要長時間的交手,就會慢慢熟悉對方的套路,比如李廣,啥戰術啥套路匈奴人都知道,


    但是匈奴將領始終摸不準霍去病的脈搏,這成就了霍去病聲東擊西,以少勝多的戰例。


    這次也不例外,霍去病戰術忽東忽西,如淩波微步一般,過六關斬五王。在六天內連續擊敗了匈奴的五個部落,


    砍了匈奴折蘭王和盧胡王的腦袋,殲滅匈奴士卒近九千餘人。


    河西走廊存在著若幹個小部落,就數渾邪王和休屠王部落最大。


    收拾小蝦米不過癮,隨後,霍去病繼續西進,越過焉支山,深入匈奴境內一千多裏,尋找匈奴二王決一死戰。


    果然在大漠深處,河西走廊的盡頭,霍去病發現了渾邪王和休屠王的主力部隊。


    “哈哈!終於找到你倆的老巢了。”霍去病大手一揮,喊道:“弟兄們,隨我衝!勝敗在此一舉!”


    霍去病在戰鬥中身先士卒,漢軍士氣高漲,個個奮勇殺敵。


    最終擊敗了渾邪王和休屠王的主力部隊,還繳獲了休屠王祭天的金人。


    在這次激戰中,休屠王和渾邪王僥幸逃脫,不過休屠王的太子金日磾落入了漢軍的手中。


    事後一清點,除了俘虜了匈奴相國、都尉等官員,還殲滅了匈奴三萬多人。


    ……


    公元前 121 年夏天,漢武帝再次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領兩萬騎兵從北地出發,進攻河西走廊的匈奴,


    史稱第二次河西之戰。這次隨行出征的還有合騎侯公孫敖。


    霍去病在戰鬥中再次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軍事才能,麵對突發情況毫不慌亂。


    原來霍去病和公孫敖分頭夾擊匈奴,但是公孫敖沒有按時間與霍去病會合,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等下去就會耽誤軍機,霍去病果斷率軍突擊。


    他率領漢軍急速前進,深入匈奴境內2000餘裏,從渾邪王和休屠王兩軍側背發起了猛攻。


    最終再次擊敗了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的部隊,斃敵三萬餘人。


    河西走廊在西漢時期是匈奴人遊牧的地方,直到漢武帝時期,通過軍事行動將匈奴驅趕出去,設立了武威郡、酒泉郡等行政區劃,正式將河西走廊納入漢朝版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