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放開酒、鹽、鐵三項政策,勢必觸犯了大財團的利益,上官桀的父親上官賢是長安城“瀘州酒”的總代理。
“奶奶滴!這是要砸我的飯碗!老百姓也釀造瀘州酒,我將失去一半的市場。”上官賢罵道。
上官賢仗著兒孫都是朝中高官,決定阻止這項政策在長安推行。
他命手下找來長安城黑老大劉一刀,上官賢直截了當說:“這是一萬金,帶著你的手下,對個體經銷戶進行了打砸搶。”
黑老大劉一刀幹這事最拿手,帶著手下嘍囉全砸的商戶關了門。
商戶們聯合起來,告到了衙門,長安令口頭說要為民做主,嚴懲打砸搶不法分子,可是遲遲沒有動靜。
上官賢又用錢買通長安令,派衙役威脅商戶不許上訪,不許告狀,說是為了維護長安城的社會治安,商戶們嚇得不敢開門也不敢出門。
商戶們有怨無處訴,終於嚐到了官官相護的滋味。
但是商戶會長老馬不信邪,他就不信告不倒幕後主使者上官賢。
老馬寫好狀紙,直接遞到了皇上那裏,漢昭帝一看勃然大怒,“豈有此理,朗朗乾坤,清平世界,天子腳下竟然出此惡劣事件。”
“霍光何在?”
“臣在!”
“嚴查此案,不管是誰,一律追查到底!”
“”~喏——”
霍光領旨後,心中暗想:“地球人都知道,背後指使者是上官賢,是禦史大夫上官桀的爹。
哈哈!讓兒子查爹,這事永遠沒有正義可言。”
堅決杜絕腐敗,怎麽辦呢?這時霍光想起了一個人,心中一喜,暗道:“此人定能把此案子處理好。”
霍光想起了誰?此人名叫杜延年,霍光之前的幕僚,如今出任諫大夫。
諫大夫是皇上身邊的官員,負責提建議和糾正皇上的錯誤。
杜延年是酷吏杜周之子,他和父親執政有明顯的區別,杜周是武帝一手提拔的酷吏,在武帝末年氣焰十分囂張。
杜周死後,杜延年被霍光提拔,加上自己的努力,一路飆升。
比如他在平益州蠻夷謀反時,受命率軍平叛,果斷出擊,斬殺叛軍將領,因功封爵受賞。
杜延年有兩個哥哥。都是朝中高官。
一個任河內郡守,一個任河南郡守,兩個哥哥執政如父一樣嚴酷,橫征暴斂,家資萬貫。
唯有杜延年與哥哥父親不同,他為政寬和,深受百姓的愛戴。
霍光知道他的才能,不斷提拔,理論上講,杜延年是霍光的人,比如在放開酒鹽鐵政策上,杜延年始終站在霍光這一邊。
拉回話題,霍光就向皇上說出了自己想法,讓杜延年審理此案,以父子避嫌為由,排除上官桀父子參與此案審理。
漢昭帝點頭同意。
就這樣,杜延年成了審理上官賢破壞“三項”政策案件的主審官。
……
隨著案件的深挖和審理,上官桀的父親上官賢浮出了水麵。杜延年大公無私,判決上官賢拘役管製一年。
說實話,判決十分公平,雖然刑期不長,但是上官桀接受不了。自己是朝中高官,老父親被判刑,說出去丟人現眼。
於是上官桀就去求蓋主幫忙,蓋主出主意道:“上官大人,這事包在我身上了,你父親一天也不用坐牢。”
事後,蓋主用錢平了上官賢的刑期,這個案子也就結了案。
畢竟蓋主出了頭,漢昭帝不得不給麵子,加上是自己老丈人的爺爺,於情於理也不能抓住不放。
如此一來,上官桀又把這次仇恨記在了霍光頭上了。
……
霍光把上官桀逼到了牆角,也可以說二人之間的鬥爭到了白熱化。
上官桀開始了反擊,他聯合燕王劉旦,桑弘羊,狀告霍光拉幫結派,把持朝政,獨斷專權。
上官桀道:“陛下,蘇武出使匈奴19年,功勞大,霍光卻瞞著陛下,隻封了蘇武一個典屬國。
而霍光的弟子卻封了光祿大夫,陛下,霍光賞罰不能主持公正,降低了朝廷信譽,不配做陛下的輔政大臣。”
漢昭帝通過了解,霍光並不是像上官桀說的那樣。
昭帝震怒,斥責上官桀和桑弘羊罔顧事實,全部駁回了他們的上告。
昭帝心想,一定是霍光大公無私觸動了這幾個人的利益,這說明霍光做的對。
上官桀等人不但沒有告倒霍光,反而使皇上更加器重霍光。
“奶奶滴!誰能想到事如其反。”上官桀恨得咬牙切齒。
幾個人一計不成,決定實施最後一擊。
正好過兩天是蓋主40歲生日,上官桀對蓋主道:“長公主,霍光不除,丁先生封侯無望,既然他霍光無情,就別怪咱們無義。”
“左將軍,依你之意?”
長公主,過兩天不是你的生日嗎?到那天你邀請霍光赴宴,我在酒席周邊布下伏兵,
到時在酒席上斬殺霍光,然後廢除昭帝,擁立燕王劉旦為帝。你看如何?”
蓋主為了情人的權勢,滿口答應。“上官大人,一切聽你安排。”
萬事俱備,就等到時霍光赴宴。
到了晚上,上官桀對兒子上官安道:“安兒,兩天後你率禁衛軍包圍長公主府,摔杯為號,斬殺霍光。”
“爹!放心吧。禁衛軍都是我的手下,不必擔心。”
“安兒,速派特使趕赴燕國,通知燕王劉旦後天進宮站台助威,先殺霍光,然後昭告天下,就說昭帝是霍光擁立的傀儡皇帝。”
上官安突然道:“爹,我們何必為人作嫁呢?我手中有兵,為何要把皇位讓給燕王呢?”
“安兒,你的意思是讓爹當皇上?”
“爹,有什麽不可呢?”
上官桀心中大喜,連連誇兒子無毒不丈夫。
“奶奶滴!這是要砸我的飯碗!老百姓也釀造瀘州酒,我將失去一半的市場。”上官賢罵道。
上官賢仗著兒孫都是朝中高官,決定阻止這項政策在長安推行。
他命手下找來長安城黑老大劉一刀,上官賢直截了當說:“這是一萬金,帶著你的手下,對個體經銷戶進行了打砸搶。”
黑老大劉一刀幹這事最拿手,帶著手下嘍囉全砸的商戶關了門。
商戶們聯合起來,告到了衙門,長安令口頭說要為民做主,嚴懲打砸搶不法分子,可是遲遲沒有動靜。
上官賢又用錢買通長安令,派衙役威脅商戶不許上訪,不許告狀,說是為了維護長安城的社會治安,商戶們嚇得不敢開門也不敢出門。
商戶們有怨無處訴,終於嚐到了官官相護的滋味。
但是商戶會長老馬不信邪,他就不信告不倒幕後主使者上官賢。
老馬寫好狀紙,直接遞到了皇上那裏,漢昭帝一看勃然大怒,“豈有此理,朗朗乾坤,清平世界,天子腳下竟然出此惡劣事件。”
“霍光何在?”
“臣在!”
“嚴查此案,不管是誰,一律追查到底!”
“”~喏——”
霍光領旨後,心中暗想:“地球人都知道,背後指使者是上官賢,是禦史大夫上官桀的爹。
哈哈!讓兒子查爹,這事永遠沒有正義可言。”
堅決杜絕腐敗,怎麽辦呢?這時霍光想起了一個人,心中一喜,暗道:“此人定能把此案子處理好。”
霍光想起了誰?此人名叫杜延年,霍光之前的幕僚,如今出任諫大夫。
諫大夫是皇上身邊的官員,負責提建議和糾正皇上的錯誤。
杜延年是酷吏杜周之子,他和父親執政有明顯的區別,杜周是武帝一手提拔的酷吏,在武帝末年氣焰十分囂張。
杜周死後,杜延年被霍光提拔,加上自己的努力,一路飆升。
比如他在平益州蠻夷謀反時,受命率軍平叛,果斷出擊,斬殺叛軍將領,因功封爵受賞。
杜延年有兩個哥哥。都是朝中高官。
一個任河內郡守,一個任河南郡守,兩個哥哥執政如父一樣嚴酷,橫征暴斂,家資萬貫。
唯有杜延年與哥哥父親不同,他為政寬和,深受百姓的愛戴。
霍光知道他的才能,不斷提拔,理論上講,杜延年是霍光的人,比如在放開酒鹽鐵政策上,杜延年始終站在霍光這一邊。
拉回話題,霍光就向皇上說出了自己想法,讓杜延年審理此案,以父子避嫌為由,排除上官桀父子參與此案審理。
漢昭帝點頭同意。
就這樣,杜延年成了審理上官賢破壞“三項”政策案件的主審官。
……
隨著案件的深挖和審理,上官桀的父親上官賢浮出了水麵。杜延年大公無私,判決上官賢拘役管製一年。
說實話,判決十分公平,雖然刑期不長,但是上官桀接受不了。自己是朝中高官,老父親被判刑,說出去丟人現眼。
於是上官桀就去求蓋主幫忙,蓋主出主意道:“上官大人,這事包在我身上了,你父親一天也不用坐牢。”
事後,蓋主用錢平了上官賢的刑期,這個案子也就結了案。
畢竟蓋主出了頭,漢昭帝不得不給麵子,加上是自己老丈人的爺爺,於情於理也不能抓住不放。
如此一來,上官桀又把這次仇恨記在了霍光頭上了。
……
霍光把上官桀逼到了牆角,也可以說二人之間的鬥爭到了白熱化。
上官桀開始了反擊,他聯合燕王劉旦,桑弘羊,狀告霍光拉幫結派,把持朝政,獨斷專權。
上官桀道:“陛下,蘇武出使匈奴19年,功勞大,霍光卻瞞著陛下,隻封了蘇武一個典屬國。
而霍光的弟子卻封了光祿大夫,陛下,霍光賞罰不能主持公正,降低了朝廷信譽,不配做陛下的輔政大臣。”
漢昭帝通過了解,霍光並不是像上官桀說的那樣。
昭帝震怒,斥責上官桀和桑弘羊罔顧事實,全部駁回了他們的上告。
昭帝心想,一定是霍光大公無私觸動了這幾個人的利益,這說明霍光做的對。
上官桀等人不但沒有告倒霍光,反而使皇上更加器重霍光。
“奶奶滴!誰能想到事如其反。”上官桀恨得咬牙切齒。
幾個人一計不成,決定實施最後一擊。
正好過兩天是蓋主40歲生日,上官桀對蓋主道:“長公主,霍光不除,丁先生封侯無望,既然他霍光無情,就別怪咱們無義。”
“左將軍,依你之意?”
長公主,過兩天不是你的生日嗎?到那天你邀請霍光赴宴,我在酒席周邊布下伏兵,
到時在酒席上斬殺霍光,然後廢除昭帝,擁立燕王劉旦為帝。你看如何?”
蓋主為了情人的權勢,滿口答應。“上官大人,一切聽你安排。”
萬事俱備,就等到時霍光赴宴。
到了晚上,上官桀對兒子上官安道:“安兒,兩天後你率禁衛軍包圍長公主府,摔杯為號,斬殺霍光。”
“爹!放心吧。禁衛軍都是我的手下,不必擔心。”
“安兒,速派特使趕赴燕國,通知燕王劉旦後天進宮站台助威,先殺霍光,然後昭告天下,就說昭帝是霍光擁立的傀儡皇帝。”
上官安突然道:“爹,我們何必為人作嫁呢?我手中有兵,為何要把皇位讓給燕王呢?”
“安兒,你的意思是讓爹當皇上?”
“爹,有什麽不可呢?”
上官桀心中大喜,連連誇兒子無毒不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