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僅21歲的皇帝去世,意味著什麽?還用問?意味著短命唄!
皇上錦衣玉食,花天酒地,不發愁吃穿,才活21歲,不是短命又是啥?
昭帝元平元年,即公元前74年,這事真發生了。21歲的漢昭帝劉弗陵在未央宮病逝。
漢昭帝8歲登基稱帝,當政13年,政績平平常常,最大功績是與民休息,浪費錢的事基本沒幹,不錯的一個皇帝,可惜命短。
他有一樣沒做好,身後無兒無女。有句話叫做“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昭帝一生的痛!
至於夫妻間的事,是誰造成了不孕不育,目前不得而知。
反正上官皇後十幾年來,一直沒有為他生下一兒半女,宮中又沒有其他女人,不絕後才怪呢!
接下來霍光要幹兩件事,對,就他一個人去幹。
現在沒人能和他爭權奪勢了。有能力的幾位輔政大臣都被他“哢嚓”了,隻能他自己身體力行了。
霍光當務之急做的兩件事是,第一件事,選皇帝的接班人,第二件事下葬漢昭帝。
霍光利用停葬昭帝的這幾天,連開了五次會議,討論誰來繼承皇位這個問題。
霍光一臉憔悴問眾臣:“各位同僚,情況大家也看到了,皇上駕崩了卻沒有兒子接班,這都是上官父子做的孽。”
上官父子被他哢嚓了,霍光還要懟人家。
“今天約大家來,就是商量一下,在皇室宗親裏麵選一個人來接班,選誰?希望大家踴躍發言。”
霍光劃定了範圍,在皇室宗親最近的血脈中尋找。
大臣們議論紛紛,漢武帝就五個兒子,太子劉據死了,次子齊王劉閎也死了。
三子燕王劉旦不用說了,因謀反失敗自殺身亡。
昌邑王劉髆和昭帝也都死了。
“哎呀喂!哥幾個,還真活著一個,廣陵王劉胥還在世。”
其中一個大臣驚喜道。
“霍大人,要不廣陵王劉胥接班吧?”。
眾人像發現了新大陸。
霍光沉吟片刻,搖搖頭道:“劉胥確實是武帝僅存的兒子,但是他曾想協助哥哥劉旦謀權篡位,
後來劉旦認定他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沒叫上他參與。”
霍光接著說,“據我所知,劉胥曾請女巫師詛咒過皇上,這個人劣跡斑斑,難堪皇帝大任。”
眾人失望,其中一人道:“霍大人,除了劉胥,武帝再沒活著的兒子了。”
眾大臣齊聲附和。
霍光麵對大家道:“各位同僚,可以在孫輩裏找一找嗎?難道非要一棵樹上吊死?”
其實霍光早就想好了人選,此人就是昌邑王劉髆的兒子劉賀,劉徹寵妃李夫人的孫子。
霍光為何選劉賀呢?
理由有三,第一劉賀的父親劉髆死的早,沒來的及培養自己的勢力就掛了,因此劉賀沒有根基,容易掌控。
第二,劉賀年輕,隻有十八歲,容易駕馭。
另外他的奶奶李夫人後被追諡為孝武皇後,出身沒問題。
第三,劉賀沒有強大的外戚,他的舅舅李廣利投降匈奴,後被匈奴人殺了。
他的老丈人嚴延年,在朝中勢力無法和強大的霍光對抗,不足為慮。
權衡再三,霍光認定非劉賀不可。之所以讓群臣討論,不過是走走形式罷了。
大臣們提議的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突然大家夥恍然大悟,“奶奶滴!這是霍光有合適的人選”。
“霍大人,我們這些臣子愚鈍,還請霍大人提議一個吧!”
霍光等的就是這句話:“各位同僚,我倒是有一個人選。大家看看行不?”霍光客氣道。
“霍大人,說出來大家聽聽。”
霍光咳嗽了一聲道:“大家覺得昌邑王劉賀如何?”
大家夥異口同聲道:“很好,劉賀最合適。”
沒人敢反對霍光的提議,他現在就是皇帝,他說誰行,誰就行,不行也行!
全票通過,霍光很高興,心說劉賀這小子沒本事,他就是個傀儡,我才是實際上的皇帝。
霍光為了把戲做足,請示上官皇太後。
這時上官太後剛剛15歲,她懂個屁,還不是霍光提前擬定好旨意,讓上官皇太後簽個字嗎?
值得一提的是,上官氏是曆史上最年輕的皇太後。
候選人確定好之後,下葬的日子也就到了。
七天後,在霍光主持下,大家夥把昭帝落葬到了平陵。
平陵位於陝西省鹹陽市秦都區大王村至互助村之間。
葬禮完成後,通知劉賀來京上任。該走的程序已經走完了,18歲的昌邑王劉賀,從封地來到長安,登基做了皇帝。
……
劉賀沒想到自己能當皇上,“媽親啊!是不是父親在上天顯靈了?或者是奶奶顯靈了?”其實都不是,是霍光把你扶上了寶座。
有句話叫做幸福來得快,去得也快!
誰知劉賀當皇帝隻當了27天就被廢了。因此劉賀成了曆史上最短命的皇上,成了人們口中的笑話。
據小道消息稱,是劉賀不聽霍光的話。原本霍光覺得劉賀好掌控,結果不是那麽回事,惹怒了霍光。
霍光位高權重,不用他出頭,他的手下小弟就把劉賀收拾了。
比如杜延年帶頭說劉賀27天做了1800件壞事,還有張世安,說劉賀耍流氓,猥褻小女生,偷雞摸狗,放屁崩坑尿泡和泥等等。
杜延年和張世安就找到丞相楊敝,想聯合他一起彈劾劉賀。
你猜怎麽著?楊敝不敢出頭,嚇得直哆嗦,心說我活膩歪了吧?彈劾皇上。
這時候他的夫人。即司馬遷的女兒訓斥他道:“看你窩囊樣,皇上不講道德,一樣被廢!
看看你這德行,這時候正是表現的時候,你咋往回縮呢?”
楊敝被老婆數落了一頓,低頭耷拉腦袋加入了“倒賀”的隊伍。
皇上錦衣玉食,花天酒地,不發愁吃穿,才活21歲,不是短命又是啥?
昭帝元平元年,即公元前74年,這事真發生了。21歲的漢昭帝劉弗陵在未央宮病逝。
漢昭帝8歲登基稱帝,當政13年,政績平平常常,最大功績是與民休息,浪費錢的事基本沒幹,不錯的一個皇帝,可惜命短。
他有一樣沒做好,身後無兒無女。有句話叫做“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昭帝一生的痛!
至於夫妻間的事,是誰造成了不孕不育,目前不得而知。
反正上官皇後十幾年來,一直沒有為他生下一兒半女,宮中又沒有其他女人,不絕後才怪呢!
接下來霍光要幹兩件事,對,就他一個人去幹。
現在沒人能和他爭權奪勢了。有能力的幾位輔政大臣都被他“哢嚓”了,隻能他自己身體力行了。
霍光當務之急做的兩件事是,第一件事,選皇帝的接班人,第二件事下葬漢昭帝。
霍光利用停葬昭帝的這幾天,連開了五次會議,討論誰來繼承皇位這個問題。
霍光一臉憔悴問眾臣:“各位同僚,情況大家也看到了,皇上駕崩了卻沒有兒子接班,這都是上官父子做的孽。”
上官父子被他哢嚓了,霍光還要懟人家。
“今天約大家來,就是商量一下,在皇室宗親裏麵選一個人來接班,選誰?希望大家踴躍發言。”
霍光劃定了範圍,在皇室宗親最近的血脈中尋找。
大臣們議論紛紛,漢武帝就五個兒子,太子劉據死了,次子齊王劉閎也死了。
三子燕王劉旦不用說了,因謀反失敗自殺身亡。
昌邑王劉髆和昭帝也都死了。
“哎呀喂!哥幾個,還真活著一個,廣陵王劉胥還在世。”
其中一個大臣驚喜道。
“霍大人,要不廣陵王劉胥接班吧?”。
眾人像發現了新大陸。
霍光沉吟片刻,搖搖頭道:“劉胥確實是武帝僅存的兒子,但是他曾想協助哥哥劉旦謀權篡位,
後來劉旦認定他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沒叫上他參與。”
霍光接著說,“據我所知,劉胥曾請女巫師詛咒過皇上,這個人劣跡斑斑,難堪皇帝大任。”
眾人失望,其中一人道:“霍大人,除了劉胥,武帝再沒活著的兒子了。”
眾大臣齊聲附和。
霍光麵對大家道:“各位同僚,可以在孫輩裏找一找嗎?難道非要一棵樹上吊死?”
其實霍光早就想好了人選,此人就是昌邑王劉髆的兒子劉賀,劉徹寵妃李夫人的孫子。
霍光為何選劉賀呢?
理由有三,第一劉賀的父親劉髆死的早,沒來的及培養自己的勢力就掛了,因此劉賀沒有根基,容易掌控。
第二,劉賀年輕,隻有十八歲,容易駕馭。
另外他的奶奶李夫人後被追諡為孝武皇後,出身沒問題。
第三,劉賀沒有強大的外戚,他的舅舅李廣利投降匈奴,後被匈奴人殺了。
他的老丈人嚴延年,在朝中勢力無法和強大的霍光對抗,不足為慮。
權衡再三,霍光認定非劉賀不可。之所以讓群臣討論,不過是走走形式罷了。
大臣們提議的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突然大家夥恍然大悟,“奶奶滴!這是霍光有合適的人選”。
“霍大人,我們這些臣子愚鈍,還請霍大人提議一個吧!”
霍光等的就是這句話:“各位同僚,我倒是有一個人選。大家看看行不?”霍光客氣道。
“霍大人,說出來大家聽聽。”
霍光咳嗽了一聲道:“大家覺得昌邑王劉賀如何?”
大家夥異口同聲道:“很好,劉賀最合適。”
沒人敢反對霍光的提議,他現在就是皇帝,他說誰行,誰就行,不行也行!
全票通過,霍光很高興,心說劉賀這小子沒本事,他就是個傀儡,我才是實際上的皇帝。
霍光為了把戲做足,請示上官皇太後。
這時上官太後剛剛15歲,她懂個屁,還不是霍光提前擬定好旨意,讓上官皇太後簽個字嗎?
值得一提的是,上官氏是曆史上最年輕的皇太後。
候選人確定好之後,下葬的日子也就到了。
七天後,在霍光主持下,大家夥把昭帝落葬到了平陵。
平陵位於陝西省鹹陽市秦都區大王村至互助村之間。
葬禮完成後,通知劉賀來京上任。該走的程序已經走完了,18歲的昌邑王劉賀,從封地來到長安,登基做了皇帝。
……
劉賀沒想到自己能當皇上,“媽親啊!是不是父親在上天顯靈了?或者是奶奶顯靈了?”其實都不是,是霍光把你扶上了寶座。
有句話叫做幸福來得快,去得也快!
誰知劉賀當皇帝隻當了27天就被廢了。因此劉賀成了曆史上最短命的皇上,成了人們口中的笑話。
據小道消息稱,是劉賀不聽霍光的話。原本霍光覺得劉賀好掌控,結果不是那麽回事,惹怒了霍光。
霍光位高權重,不用他出頭,他的手下小弟就把劉賀收拾了。
比如杜延年帶頭說劉賀27天做了1800件壞事,還有張世安,說劉賀耍流氓,猥褻小女生,偷雞摸狗,放屁崩坑尿泡和泥等等。
杜延年和張世安就找到丞相楊敝,想聯合他一起彈劾劉賀。
你猜怎麽著?楊敝不敢出頭,嚇得直哆嗦,心說我活膩歪了吧?彈劾皇上。
這時候他的夫人。即司馬遷的女兒訓斥他道:“看你窩囊樣,皇上不講道德,一樣被廢!
看看你這德行,這時候正是表現的時候,你咋往回縮呢?”
楊敝被老婆數落了一頓,低頭耷拉腦袋加入了“倒賀”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