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帝就不信邪,心說長安令楊興,平時總是讚揚周堪有才能。
我召來他詢問,他一定擁護周堪和張猛。
“陛下,楊興覲見。”
“有請楊興。”
楊興拜見了元帝。
“楊大人,朕問你,為何群臣都反對周堪和張猛呢?”
楊興是個看風使舵之人,他聽出元帝對周堪和張猛,有些不信任,於是答道:
“周堪這個人徒有虛名,他的才能,不配他的職位光祿勳,我看他頂多當一個縣令。”
“那張猛呢?”
“頂多勝任一個村長。”
楊興接著道:“我從前聽說周堪和劉向離間陛下的親情骨肉,認為應當誅殺,我當時提出了反對,
我並不是出於對周堪的信任,而是為了皇上的威信,畢竟周堪是陛下的老師。”
“現在你認為該怎麽辦呢?”
“陛下,臣認為賜封周堪關內侯爵位,食邑三百戶,不讓他掌權管事,
這是上等的策略,這宣示皇上不忘老師的舊恩。”
元帝猶猶豫豫點了點頭。
為了佐證楊興的話,他召來諸葛豐詢問。
諸葛豐,字少季,琅琊諸縣人,今山東諸城人。
諸葛豐是三國丞相諸葛亮的先祖。自幼聰慧,讀經閱史,名震一方。
曾為禦史大夫貢禹屬官,後薦舉為文學侍禦史。
漢元帝時,曾授其為司隸校尉,繼而升遷為光祿大夫。
諸葛豐行事剛猛,敢於麵對黑惡勢力說不。
有一次他彈劾元帝的老舅許章,許章憑著外戚身份兼並土地、欺男霸女。
在上折子的路上,諸葛豐坐車看到許章也坐車去市裏。他不顧一切去追趕許章。
“許章,你往哪裏走,快跟我去見皇上。”
許章一看是諸葛豐,心說壞了,這家夥鐵麵無私,可能抓住了我的把柄。
許章讓趕馬車的車夫往未央宮跑,他想尋求元帝的保護。
許章在前麵跑,諸葛豐在後麵追,一直追到了元帝麵前。
元帝心中這個氣,心說諸葛豐做的過分了,
人家許章那些事還沒調查,你就把人家追的飛天入地。
“諸葛豐,把朕的符節還給我,不能再讓你任意而為。”
之前光祿大夫都持有皇上特發的符節,見符節如見皇上。
從諸葛豐開始,皇上收回了符節。
看到了吧,諸葛亮的先祖就這麽牛皮哄哄。
由於諸葛豐性情剛正不阿,對貪官汙吏、專事阿諛奉承之小人恨之入骨。
後因彈劾權臣,皇帝不允,被降為城門校尉。
說回話題,自從受到打擊後,諸葛豐變得圓滑起來。
元帝召來諸葛豐詢問。
“諸葛先生,你覺得周堪和張猛二人的才能如何呢?”
諸葛豐曲意迎合皇上的意思,說周堪、張猛對上不忠,對下無信,是奸佞小人,陛下要小心提防……
諸葛豐這種說法明顯是破罐子破摔,顯然是“我混得不好,大家都別想好。”
心眼變壞,這種人沒好下場,諸葛豐最後碌碌無為老死在家裏。
不過,當時他詆毀周堪和張猛的話,確實起了作用。
不久元帝貶周堪為河東郡太守,張猛貶為槐裏縣令。
等於把二人從雲端打入了凡塵。
永光四年,前40年,全國多處發生了日蝕和地震。
元帝很納悶,周堪和張猛遠離了政治中心,為何還有天象異常呢?
顯然不是周堪和張猛的原因。
之前汙蔑周堪和張猛造成天怒人怨的這些人蔫了,元帝狠狠訓斥了這些人。
隨後元帝下詔封周堪為光祿大夫,領尚書事,張猛為太中大夫,兼給事中。
雖然二人基本恢複了原職,但是石顯仍然統管尚書,並且尚書府隻有五人,皆是石顯的同黨。
周堪勢單力孤,平常很難見到皇上,即便想見皇上,都要由石顯通報,石顯故意不通報。
周堪憤憤不平,憂鬱成疾臥床不起,某一天突然不能言語,支支吾吾不能成句,三日而亡。
張猛日子也不好過,隨後被石顯誣陷貪汙受賄。
被蒙蔽的元帝憤怒異常,傳旨捉拿張猛。
張猛得到消息,不甘再次受辱,憤然自殺在公車前。
自從蕭望之,周堪,劉向、張猛等人相繼退出或離世,
宦官和外戚迅速占領了朝堂,西漢開始走下坡路。
……
自從禦史大夫陳萬年去世後,石顯為了展示自己大公無私的品德,
在元帝麵前極力推薦貢禹為禦史大夫。
貢禹這個人比較偏中性,是個老好人。
他做了禦史大夫後,明知石顯為非作歹,卻采取睜一眼閉一眼的辦法,不理不問。
心想我都八十歲的人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管那麽多事幹嘛?
貢禹老矣!做了不到半年的禦史大夫就嗝屁了。
接替他職務的是長信少府薛廣德。
薛廣德,字長卿,沛郡相人,今安徽濉溪縣人,
他從小學習儒家文化,是西漢著名經學家,博士。
學而優則仕,先後出任諫大夫、諫議大夫、淮陽太守,長信少府等職務。
元帝看中薛的過人之處是敢於說真話,不虛偽,一是一,二是二,這才升遷其為禦史大夫。
禦史大夫是很高的官位,相當於副丞相,一般丞相去世後,都是由禦史大夫繼任。
薛廣德剛上任沒多久,就給了元帝一個下馬威。
事情是這樣的,永光元年,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裏,元帝突然來了興致,要去附近田野上打野雞和野兔。
此時薛廣德剛當上禦史大夫沒半年,他急忙跪下諫阻道:
“陛下,老百姓經過漫長的冬日,迎來了春天。
他們開始準備春耕,這時候陛下行圍打獵,會打擾老百姓的農業生產,還望陛下取消打獵。”
元帝雖然腦瓜不靈光,對於合理化建議還是能采納的,於是取消了打獵。
還有一件事,有一年夏天,元帝要去宗廟祭祀,非要乘坐新造的樓船兜一圈過過癮,然後返回去祭祀。
薛廣德脫帽勸阻道:
“陛下應該從橋上過,而不應該從江海上走。這不符合朝廷規定。”
廣德的意思是,朝廷規定祭祀乘車馬,乘船多危險呢?
元帝一時無語。
廣德繼續道:“陛下,如果您不聽勸,臣一頭撞在馬車輪轂上,血汙您的馬車,讓陛下無法前往宗廟祭祀!”
元帝知道廣德阻止自己乘船遊玩,但聽廣德的說話很生硬,接受不了,
元帝龍顏大怒,“你,你,好大的膽子,竟然要挾朕!”
雙方劍拔弩張,廣德也不示弱,眼看他要倒黴。
這時其師爺跪下打圓場道:“陛下,我聽說皇帝開明,臣子就忠直,
有道是行船跑馬三分險,陛下還是不要乘船去了。”
元帝一聽薛廣德師爺的話,氣消了多半。
雖然二人說的意思是一樣的,師爺說出來的話聽著舒服。
既然師爺給了一個下台階,元帝也就沒把廣德哢嚓掉。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說話要長腦子!尤其是輔佐的皇帝是混球!
我召來他詢問,他一定擁護周堪和張猛。
“陛下,楊興覲見。”
“有請楊興。”
楊興拜見了元帝。
“楊大人,朕問你,為何群臣都反對周堪和張猛呢?”
楊興是個看風使舵之人,他聽出元帝對周堪和張猛,有些不信任,於是答道:
“周堪這個人徒有虛名,他的才能,不配他的職位光祿勳,我看他頂多當一個縣令。”
“那張猛呢?”
“頂多勝任一個村長。”
楊興接著道:“我從前聽說周堪和劉向離間陛下的親情骨肉,認為應當誅殺,我當時提出了反對,
我並不是出於對周堪的信任,而是為了皇上的威信,畢竟周堪是陛下的老師。”
“現在你認為該怎麽辦呢?”
“陛下,臣認為賜封周堪關內侯爵位,食邑三百戶,不讓他掌權管事,
這是上等的策略,這宣示皇上不忘老師的舊恩。”
元帝猶猶豫豫點了點頭。
為了佐證楊興的話,他召來諸葛豐詢問。
諸葛豐,字少季,琅琊諸縣人,今山東諸城人。
諸葛豐是三國丞相諸葛亮的先祖。自幼聰慧,讀經閱史,名震一方。
曾為禦史大夫貢禹屬官,後薦舉為文學侍禦史。
漢元帝時,曾授其為司隸校尉,繼而升遷為光祿大夫。
諸葛豐行事剛猛,敢於麵對黑惡勢力說不。
有一次他彈劾元帝的老舅許章,許章憑著外戚身份兼並土地、欺男霸女。
在上折子的路上,諸葛豐坐車看到許章也坐車去市裏。他不顧一切去追趕許章。
“許章,你往哪裏走,快跟我去見皇上。”
許章一看是諸葛豐,心說壞了,這家夥鐵麵無私,可能抓住了我的把柄。
許章讓趕馬車的車夫往未央宮跑,他想尋求元帝的保護。
許章在前麵跑,諸葛豐在後麵追,一直追到了元帝麵前。
元帝心中這個氣,心說諸葛豐做的過分了,
人家許章那些事還沒調查,你就把人家追的飛天入地。
“諸葛豐,把朕的符節還給我,不能再讓你任意而為。”
之前光祿大夫都持有皇上特發的符節,見符節如見皇上。
從諸葛豐開始,皇上收回了符節。
看到了吧,諸葛亮的先祖就這麽牛皮哄哄。
由於諸葛豐性情剛正不阿,對貪官汙吏、專事阿諛奉承之小人恨之入骨。
後因彈劾權臣,皇帝不允,被降為城門校尉。
說回話題,自從受到打擊後,諸葛豐變得圓滑起來。
元帝召來諸葛豐詢問。
“諸葛先生,你覺得周堪和張猛二人的才能如何呢?”
諸葛豐曲意迎合皇上的意思,說周堪、張猛對上不忠,對下無信,是奸佞小人,陛下要小心提防……
諸葛豐這種說法明顯是破罐子破摔,顯然是“我混得不好,大家都別想好。”
心眼變壞,這種人沒好下場,諸葛豐最後碌碌無為老死在家裏。
不過,當時他詆毀周堪和張猛的話,確實起了作用。
不久元帝貶周堪為河東郡太守,張猛貶為槐裏縣令。
等於把二人從雲端打入了凡塵。
永光四年,前40年,全國多處發生了日蝕和地震。
元帝很納悶,周堪和張猛遠離了政治中心,為何還有天象異常呢?
顯然不是周堪和張猛的原因。
之前汙蔑周堪和張猛造成天怒人怨的這些人蔫了,元帝狠狠訓斥了這些人。
隨後元帝下詔封周堪為光祿大夫,領尚書事,張猛為太中大夫,兼給事中。
雖然二人基本恢複了原職,但是石顯仍然統管尚書,並且尚書府隻有五人,皆是石顯的同黨。
周堪勢單力孤,平常很難見到皇上,即便想見皇上,都要由石顯通報,石顯故意不通報。
周堪憤憤不平,憂鬱成疾臥床不起,某一天突然不能言語,支支吾吾不能成句,三日而亡。
張猛日子也不好過,隨後被石顯誣陷貪汙受賄。
被蒙蔽的元帝憤怒異常,傳旨捉拿張猛。
張猛得到消息,不甘再次受辱,憤然自殺在公車前。
自從蕭望之,周堪,劉向、張猛等人相繼退出或離世,
宦官和外戚迅速占領了朝堂,西漢開始走下坡路。
……
自從禦史大夫陳萬年去世後,石顯為了展示自己大公無私的品德,
在元帝麵前極力推薦貢禹為禦史大夫。
貢禹這個人比較偏中性,是個老好人。
他做了禦史大夫後,明知石顯為非作歹,卻采取睜一眼閉一眼的辦法,不理不問。
心想我都八十歲的人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管那麽多事幹嘛?
貢禹老矣!做了不到半年的禦史大夫就嗝屁了。
接替他職務的是長信少府薛廣德。
薛廣德,字長卿,沛郡相人,今安徽濉溪縣人,
他從小學習儒家文化,是西漢著名經學家,博士。
學而優則仕,先後出任諫大夫、諫議大夫、淮陽太守,長信少府等職務。
元帝看中薛的過人之處是敢於說真話,不虛偽,一是一,二是二,這才升遷其為禦史大夫。
禦史大夫是很高的官位,相當於副丞相,一般丞相去世後,都是由禦史大夫繼任。
薛廣德剛上任沒多久,就給了元帝一個下馬威。
事情是這樣的,永光元年,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裏,元帝突然來了興致,要去附近田野上打野雞和野兔。
此時薛廣德剛當上禦史大夫沒半年,他急忙跪下諫阻道:
“陛下,老百姓經過漫長的冬日,迎來了春天。
他們開始準備春耕,這時候陛下行圍打獵,會打擾老百姓的農業生產,還望陛下取消打獵。”
元帝雖然腦瓜不靈光,對於合理化建議還是能采納的,於是取消了打獵。
還有一件事,有一年夏天,元帝要去宗廟祭祀,非要乘坐新造的樓船兜一圈過過癮,然後返回去祭祀。
薛廣德脫帽勸阻道:
“陛下應該從橋上過,而不應該從江海上走。這不符合朝廷規定。”
廣德的意思是,朝廷規定祭祀乘車馬,乘船多危險呢?
元帝一時無語。
廣德繼續道:“陛下,如果您不聽勸,臣一頭撞在馬車輪轂上,血汙您的馬車,讓陛下無法前往宗廟祭祀!”
元帝知道廣德阻止自己乘船遊玩,但聽廣德的說話很生硬,接受不了,
元帝龍顏大怒,“你,你,好大的膽子,竟然要挾朕!”
雙方劍拔弩張,廣德也不示弱,眼看他要倒黴。
這時其師爺跪下打圓場道:“陛下,我聽說皇帝開明,臣子就忠直,
有道是行船跑馬三分險,陛下還是不要乘船去了。”
元帝一聽薛廣德師爺的話,氣消了多半。
雖然二人說的意思是一樣的,師爺說出來的話聽著舒服。
既然師爺給了一個下台階,元帝也就沒把廣德哢嚓掉。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說話要長腦子!尤其是輔佐的皇帝是混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