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湯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點。
從長安回到家,家裏空無一人,院落破敗不堪。
陳湯悲從心來,放聲大哭,邊哭邊抱怨:“爹啊!娘啊!你們可把孩兒坑苦了。
我剛上任兩個月,你們早不死,晚不死,我的關鍵發展期,二老就死了,
莫非咱家的人們都是窮命鬼!不能掙錢,掙錢就有事!”
陳湯在家呆了一年,說是守孝,其實就是虛度光陰,可把陳湯急壞了。
好不容易熬過了一年,人們淡忘了這件事。
陳湯急忙趕往了長安,他再次拜訪了富平侯張勃。
“張爺,您受累,跟皇上說說,我願意去西域保家衛國。”
說著話,陳湯奉上了千金銅錢。
“張爺,小的一點心意,不成敬意,還望笑納!”
張勃微微點頭,心說陳湯還算上道,知道官場的規矩。
“陳湯啊,這事不難,昨天朝議,皇上點名讓甘延壽任西域大都督,
這樣吧,我提議你任副都督,準備一下,過兩天上任吧。”
張勃自信滿滿許下了承諾。
“多謝張爺關照。”陳湯喏喏退出。
你還別說,張勃的能力不可小覷,陳湯的事就辦成了。
漢元帝大筆一揮,任命陳湯為西域副大都督,即日上任。~~~
拉回話題,甘延壽和陳湯攜手攬腕就來到了大都督府。
仆人人端茶倒水,二人邊喝茶水,邊討論了起來。
……
這裏有必要交待一下郅支單於的情況。
自從宣帝劉詢當政以來,匈奴內部產生了分裂,
五個匈奴首領各立門戶,形成了五位單於,各行其是的局麵。
誰也不鳥誰。
整個匈奴大部落分崩離析,匈奴勢力大打折扣,曾經的風光不再。
其中郅支單於和呼韓邪單於勢力最強,這兩個單於爭鬥不已。
後來呼韓邪單於投降了漢朝,宣帝為了安置和管理這些匈奴人,在西域成立了都護府。
呼韓邪單於在漢朝支持下越來越強大,他就把郅支單於打跑了。
郅支單於沒辦法,就跑去了康居國,和康居國國王互娶彼此的女兒,成了彼此翁婿關係。
宣帝劉詢活著時,郅支單於和呼韓寫單於,為了表示和漢朝友好,主動把各自的兒子,送到長安當質子。
到了漢元帝時期,郅支單於怨恨漢朝偏向呼韓邪單於,開始惱恨漢朝。
期間呼韓邪單於,兩次來到長安朝拜漢朝皇帝。
郅支單於很吃醋,還不服氣,給漢元帝寫信要回兒子,說是讓兒子回國繼承大統。
漢元帝就特派使者穀吉,把郅支單於的兒子送到邊境。
穀吉領命護送匈奴太子來到了邊境線上。
當然,護送使者除了穀吉,還有十幾名隨從人員。
按照朝廷規定,穀吉一行人送到邊境,就算完成了任務。
這時,穀吉突然想到要送匈奴太子到王庭,他怕匈奴太子半路有個閃失,
原來穀吉和匈奴太子相處了十一年,彼此情如父子。
穀吉心想,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為了漢匈友好,多走一程又何妨?
然而就是這一決定,漢朝使者永遠回不去了。
當穀吉一行人護送太子,來到匈奴王庭後,等待他們的不是美酒和熱情款待。
“給我捉起來砍了!”
郅支單於把對漢朝的不滿,發泄在了這群好心人身上。
“嘁哩喀喳”,穀吉一行十幾個人,全被郅支單於斬首扔進了大漠深處。
郅支單於殺漢朝使者這事,鬧得沸沸揚揚,周圍諸國都知道是郅支單於殺了漢使者。
漢朝索要使者,郅支單於說回了漢朝,再問置之不理。
元帝也想到了漢使者凶多吉少,卻不敢得罪郅支單於。
多次派人尋找,最後在大漠深處找到了十幾人的屍骸。
郅支單於殺大漢使者,讓周圍小國看了笑話。紛紛說漢朝不過如此,紙老虎一個。
漢元帝不願意打仗,是因為近幾年漢朝總鬧災,怕老百姓承擔不起佃租而造反。
郅支單於一看大漢認慫了,更加猖狂。
……
西域都護府,大風吹的府衙前旗杆上的黃龍旗“撲啦啦”地響。
屋內,甘延壽又在和陳湯討論,對付郅支單於這個問題。
上一次,甘延壽反對陳湯擅自行動,甘延壽道:“陳叔,我知道你恨郅支單於,
我也恨他無緣無故殺死漢朝使者,可是朝廷沒有下令打擊郅支單於,我們還是上書請戰為好。”
甘延壽的意思是,打擊郅支單於應該走正規程序,朝廷下令才能進擊。
陳湯冷笑道:“大都督,朝中那些庸官,等他們討論決定好了,黃花菜都涼了。
你看看丞相匡衡,唯唯諾諾,連中書令石顯他都不敢動,誰不知道石顯專權?他敢動嗎?慫貨一個!”
“陳叔,話雖沒錯,可我覺得你說的先斬後奏的辦法不妥。到時候朝廷怪罪下來,你我都擔不起。”
陳湯沉默不語,第二次討論無果而終。
陳湯為何著急打郅支單於呢?主要原因是他想建立功勳,陳湯出身低賤,渴望飛黃騰達,
古代窮人翻身光宗耀祖有兩種途徑,要麽科舉,要麽打仗。
漢初還沒有科舉製度,出仕做官都是靠推薦,陳湯除了抱富平侯張勃的大腿,
再無有能力的親戚和朋友,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打拚。
就在二人爭論不下的時候,甘延壽突然得病臥床不起。
陳湯一看機會來了,背著甘延壽開始了活動,
他首先假借甘延壽的名義,去烏孫國聯係出兵打匈奴之事。
“烏孫國王,我奉朝廷之命,來聯合你們進擊郅支單於,
提前給你們打個招呼,準備一下,十天後我持皇帝詔令來統領軍隊。”
烏孫國是大漢的小弟,聽陳湯說有皇帝的詔令,自然滿口答應。
接著陳湯去了漢朝屯邊地區,和屯軍將軍聯係好了,十天後到都護府門前集合。
等陳湯把這些事安排就緒,十天期間也就到了,甘延壽身體也康複了。
病愈的甘延壽早早來到了都護府,突然他發現有許多軍隊在集結。
大驚失色問陳湯:“陳叔,外麵這麽多軍隊集合幹啥?”
“能幹啥?打郅支單於!”
“陳叔,皇上下詔書了?”
“你要詔書還不容易,你要幾份?”陳湯從懷裏摸出至少三份皇上的詔書,摔在了甘延壽麵前。
甘延壽是官場老油子,一眼看出是假詔書。“你!你敢造假詔書?這是死罪!”
“甘延壽,你小子想壞我的好事嗎?我好不容易集結了四萬軍隊,擊敗郅支單於指日可待,你想不想幹?”
說著話,陳湯“倉啷啷”抽出了寶劍,怒目圓睜看著甘延壽。
那意思隻要甘延壽敢說“不”字,陳湯非宰了他不可!
事已至此,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甘延壽也豁出去了,幹!
陳湯寶劍還鞘。“大都督,這就對了!”
甘延壽實指望打敗郅支單於將功抵過。
“陳叔,如今咱倆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飛不了我,跑不了你!
這樣吧,我寫一份罪己書,派人送給皇上,就說時間緊,隻好先斬後奏,容以後再接受處罰。”
陳湯點頭同意。
從長安回到家,家裏空無一人,院落破敗不堪。
陳湯悲從心來,放聲大哭,邊哭邊抱怨:“爹啊!娘啊!你們可把孩兒坑苦了。
我剛上任兩個月,你們早不死,晚不死,我的關鍵發展期,二老就死了,
莫非咱家的人們都是窮命鬼!不能掙錢,掙錢就有事!”
陳湯在家呆了一年,說是守孝,其實就是虛度光陰,可把陳湯急壞了。
好不容易熬過了一年,人們淡忘了這件事。
陳湯急忙趕往了長安,他再次拜訪了富平侯張勃。
“張爺,您受累,跟皇上說說,我願意去西域保家衛國。”
說著話,陳湯奉上了千金銅錢。
“張爺,小的一點心意,不成敬意,還望笑納!”
張勃微微點頭,心說陳湯還算上道,知道官場的規矩。
“陳湯啊,這事不難,昨天朝議,皇上點名讓甘延壽任西域大都督,
這樣吧,我提議你任副都督,準備一下,過兩天上任吧。”
張勃自信滿滿許下了承諾。
“多謝張爺關照。”陳湯喏喏退出。
你還別說,張勃的能力不可小覷,陳湯的事就辦成了。
漢元帝大筆一揮,任命陳湯為西域副大都督,即日上任。~~~
拉回話題,甘延壽和陳湯攜手攬腕就來到了大都督府。
仆人人端茶倒水,二人邊喝茶水,邊討論了起來。
……
這裏有必要交待一下郅支單於的情況。
自從宣帝劉詢當政以來,匈奴內部產生了分裂,
五個匈奴首領各立門戶,形成了五位單於,各行其是的局麵。
誰也不鳥誰。
整個匈奴大部落分崩離析,匈奴勢力大打折扣,曾經的風光不再。
其中郅支單於和呼韓邪單於勢力最強,這兩個單於爭鬥不已。
後來呼韓邪單於投降了漢朝,宣帝為了安置和管理這些匈奴人,在西域成立了都護府。
呼韓邪單於在漢朝支持下越來越強大,他就把郅支單於打跑了。
郅支單於沒辦法,就跑去了康居國,和康居國國王互娶彼此的女兒,成了彼此翁婿關係。
宣帝劉詢活著時,郅支單於和呼韓寫單於,為了表示和漢朝友好,主動把各自的兒子,送到長安當質子。
到了漢元帝時期,郅支單於怨恨漢朝偏向呼韓邪單於,開始惱恨漢朝。
期間呼韓邪單於,兩次來到長安朝拜漢朝皇帝。
郅支單於很吃醋,還不服氣,給漢元帝寫信要回兒子,說是讓兒子回國繼承大統。
漢元帝就特派使者穀吉,把郅支單於的兒子送到邊境。
穀吉領命護送匈奴太子來到了邊境線上。
當然,護送使者除了穀吉,還有十幾名隨從人員。
按照朝廷規定,穀吉一行人送到邊境,就算完成了任務。
這時,穀吉突然想到要送匈奴太子到王庭,他怕匈奴太子半路有個閃失,
原來穀吉和匈奴太子相處了十一年,彼此情如父子。
穀吉心想,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為了漢匈友好,多走一程又何妨?
然而就是這一決定,漢朝使者永遠回不去了。
當穀吉一行人護送太子,來到匈奴王庭後,等待他們的不是美酒和熱情款待。
“給我捉起來砍了!”
郅支單於把對漢朝的不滿,發泄在了這群好心人身上。
“嘁哩喀喳”,穀吉一行十幾個人,全被郅支單於斬首扔進了大漠深處。
郅支單於殺漢朝使者這事,鬧得沸沸揚揚,周圍諸國都知道是郅支單於殺了漢使者。
漢朝索要使者,郅支單於說回了漢朝,再問置之不理。
元帝也想到了漢使者凶多吉少,卻不敢得罪郅支單於。
多次派人尋找,最後在大漠深處找到了十幾人的屍骸。
郅支單於殺大漢使者,讓周圍小國看了笑話。紛紛說漢朝不過如此,紙老虎一個。
漢元帝不願意打仗,是因為近幾年漢朝總鬧災,怕老百姓承擔不起佃租而造反。
郅支單於一看大漢認慫了,更加猖狂。
……
西域都護府,大風吹的府衙前旗杆上的黃龍旗“撲啦啦”地響。
屋內,甘延壽又在和陳湯討論,對付郅支單於這個問題。
上一次,甘延壽反對陳湯擅自行動,甘延壽道:“陳叔,我知道你恨郅支單於,
我也恨他無緣無故殺死漢朝使者,可是朝廷沒有下令打擊郅支單於,我們還是上書請戰為好。”
甘延壽的意思是,打擊郅支單於應該走正規程序,朝廷下令才能進擊。
陳湯冷笑道:“大都督,朝中那些庸官,等他們討論決定好了,黃花菜都涼了。
你看看丞相匡衡,唯唯諾諾,連中書令石顯他都不敢動,誰不知道石顯專權?他敢動嗎?慫貨一個!”
“陳叔,話雖沒錯,可我覺得你說的先斬後奏的辦法不妥。到時候朝廷怪罪下來,你我都擔不起。”
陳湯沉默不語,第二次討論無果而終。
陳湯為何著急打郅支單於呢?主要原因是他想建立功勳,陳湯出身低賤,渴望飛黃騰達,
古代窮人翻身光宗耀祖有兩種途徑,要麽科舉,要麽打仗。
漢初還沒有科舉製度,出仕做官都是靠推薦,陳湯除了抱富平侯張勃的大腿,
再無有能力的親戚和朋友,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打拚。
就在二人爭論不下的時候,甘延壽突然得病臥床不起。
陳湯一看機會來了,背著甘延壽開始了活動,
他首先假借甘延壽的名義,去烏孫國聯係出兵打匈奴之事。
“烏孫國王,我奉朝廷之命,來聯合你們進擊郅支單於,
提前給你們打個招呼,準備一下,十天後我持皇帝詔令來統領軍隊。”
烏孫國是大漢的小弟,聽陳湯說有皇帝的詔令,自然滿口答應。
接著陳湯去了漢朝屯邊地區,和屯軍將軍聯係好了,十天後到都護府門前集合。
等陳湯把這些事安排就緒,十天期間也就到了,甘延壽身體也康複了。
病愈的甘延壽早早來到了都護府,突然他發現有許多軍隊在集結。
大驚失色問陳湯:“陳叔,外麵這麽多軍隊集合幹啥?”
“能幹啥?打郅支單於!”
“陳叔,皇上下詔書了?”
“你要詔書還不容易,你要幾份?”陳湯從懷裏摸出至少三份皇上的詔書,摔在了甘延壽麵前。
甘延壽是官場老油子,一眼看出是假詔書。“你!你敢造假詔書?這是死罪!”
“甘延壽,你小子想壞我的好事嗎?我好不容易集結了四萬軍隊,擊敗郅支單於指日可待,你想不想幹?”
說著話,陳湯“倉啷啷”抽出了寶劍,怒目圓睜看著甘延壽。
那意思隻要甘延壽敢說“不”字,陳湯非宰了他不可!
事已至此,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甘延壽也豁出去了,幹!
陳湯寶劍還鞘。“大都督,這就對了!”
甘延壽實指望打敗郅支單於將功抵過。
“陳叔,如今咱倆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飛不了我,跑不了你!
這樣吧,我寫一份罪己書,派人送給皇上,就說時間緊,隻好先斬後奏,容以後再接受處罰。”
陳湯點頭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