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牧馮大人多次出兵剿匪,可都被王匡指揮手下擊敗。


    最初雙方都是小打小鬧,王匡雖初戰告捷,但沒有笑模樣。


    回到山中議事大廳,王匡對軍師馬軍道:


    “奶奶滴,我們待在山中被動挨打,主動權在官兵手上,咱們不如主動出擊,讓官兵忙於應付。”


    起義之初,王匡自封為“通天”將軍。


    軍師馬軍道:“通天將軍,我推測,荊州牧馮老賊不會善罷甘休,


    不日將發兵進犯,將軍應該有所準備。”


    王匡點頭附和道:“軍師所言極是。


    王莽對荊州牧馮雲山剿匪不力十分震怒。傳旨限他半月時間剿滅綠林軍,違者斬首。


    馮雲山像吃了黃連一樣咧著嘴叫苦不迭。“都特麽會說話,剿匪,沒兵沒錢,用什麽剿匪?”


    為了募兵,馮雲山把自己貪汙的銀子都吐了出來。


    心中罵道:“朝廷沒銀子養士兵,又限令半月剿滅匪首,沒有三萬兵力,根本消滅不了綠林軍。”


    此時,綠林軍已經發展到了兩萬人。


    他打算先墊上募兵經費,隻要保住小命,何愁銀子貪不回來?


    很快,馮雲山就招募了3萬五千兵力,製作了十萬支羽令箭,刀槍等武器。


    王匡派出的眼線回來報告,“大將軍,馮老賊在募兵準備武器,將軍早做準備。”


    “知道了,再探再報!”


    “喏——”


    眼線“噔噔”跑了出去。


    王匡召集王鳳,軍師以及將軍馬武,商量如何迎敵?


    馬武,南陽郡湖陽鎮人,今河南唐河湖陽鎮人,其身材高大、彪悍勇猛,力能搏虎。


    他曾在家鄉路見不平殺了人,迫不得已,跑到綠林山加入了綠林軍,


    被王匡任命為前將軍。


    馬武後來成了劉秀的開國功臣,在一次戰鬥中,他無意發現一種草,能止血,他感慨道:“車前草。你真是救命草啊!”


    此後有了一味中藥——車前草。


    王匡召集智囊團開會。他道:“各位弟兄,荊州牧馮老賊,發兵將血洗綠林山,我們如何應對?”


    說完,王匡望著軍師馬軍。


    隻見馬軍捋著胡子沉吟不語。片刻過後,馬軍胸有成竹道:“大將軍,吾有一計,必讓馮老賊有來無回。”


    王將軍,馬將軍,附耳過來,我們何不……


    王匡和馬武聽罷撫掌大笑道:“軍師妙計。”


    王鳳著急道:“軍師,難道讓我袖手旁觀嗎?”


    “王將軍,老夫豈能忘記你呢?”附耳過來,到時你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即可。


    王鳳聽罷不斷點頭稱是。


    ……


    六月的綠林山悶熱異常,好似正醞釀一場暴風雨。


    這天早上,王匡派出的探馬回報道:“大將軍,荊州牧馮老賊,帶著大隊人馬,向綠林山進發而來。


    “情報收到,再探再報。”


    “喏!”探馬飛奔而去。


    軍師,我們出發吧!


    隊伍迅速集合,王匡做戰前報告:“弟兄們,此戰必勝,這是關係我們生死的一戰,


    各位將軍齊心協力,打敗馮老賊。”


    “有沒有信心?”


    山呼海嘯般的回聲“有!”


    開始行動!


    王匡按照提前商定好的計劃,率1萬兵力埋伏在莽軍必經之路雲杜縣半路。


    王鳳率1萬5千人正麵迎敵。


    馬武任務是,繞到莽軍後方,截擊往回逃跑的莽軍。


    這一行動方案,正是軍師製定的誘敵深入,半路截擊之妙計。


    ……


    荊州牧馮老賊沒料到綠林軍會主動出擊。


    等他帶著隊伍進入埋伏圈時,“呯呯呯”,三顆信號彈升空,


    隨後殺聲震天,王匡埋伏的士兵殺出,


    王鳳帶領的士兵正麵出擊,雙方夾擊,莽軍陣腳大亂,一觸即潰。


    莽軍士兵紛紛轉頭往回跑,


    王氏兄弟一起往中間打!莽軍相互擁擠踩踏,半天功夫,殺死殺傷2000多莽兵,


    馮老賊見勢不妙,撥馬往回逃,士兵眼見主帥逃跑,更無鬥誌,隻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


    好不容易逃兵跑出了三裏路,埋伏在旁邊的馬武率軍殺出,


    莽兵又被殺死殺傷上千人。


    荊州牧馮老賊無路可逃,被馬武生擒活捉。


    莽軍所帶的輜重,被趕來的王匡收入囊中。


    此次戰役,綠林軍大獲全勝。


    事後盤點,俘虜莽兵一萬多人。此戰是綠林軍的首戰——雲杜戰役。


    ……


    未央宮前殿。


    綠林軍大捷,驚動了王莽。


    太傅唐尊,大司馬董忠,大司徒王尋,以及文武大臣齊聚未央宮前殿。


    此時大司馬董忠出班奏道:“陛下,綠林軍已成氣候,聽說荊州牧馮雲山被俘。


    朝廷再不派大軍鎮壓,後果很嚴重!”


    董忠是代替嚴尤當上的大司馬。


    嚴尤因反對王莽對匈奴和高句麗的戰爭,被盛怒的王莽免了職,董忠才得以上位大司馬。


    “愛卿,誰可以帶兵前往鎮壓綠林軍呢?”


    “臣以為左將軍公孫祿可以勝任。”董忠道。


    王莽目光掃視公孫祿。


    “公孫大人,大司馬推薦你,你用什麽辦法擊敗綠林軍呢?”王莽要考考老孫。


    公孫祿出班施禮道:“陛下,臣以為,造成盜賊蜂擁而起的主要原因,


    是官僚食古不化,一味照搬古籍製定政策所為。


    您看太史令宗宣,迷亂天文,貽誤朝廷。


    太傅唐尊,不懂經濟,盜竊名位。


    國師劉歆,顛倒五經,毀滅師法。


    明學張邯,地理侯孫陽,造作井田,使民棄業。


    義和侯魯匡,創設六筦,操縱市場。


    說符侯崔發,為上奉承,閉塞民情。


    微臣之計,陛下應速速誅殺這些人。


    廢除公田製,還民田種,穩定民心,民亂不擊自潰。”


    公孫祿話音剛落。


    一聲怒喝傳來:“大膽公孫祿,你膽敢誹謗朝廷變革,拉出去斬首。”


    隻見王莽怒容滿麵,指斥公孫祿。


    王莽早就聽不見下去了,氣得山羊胡直翹,眼珠子通紅。


    王莽早就對公孫祿有意見,在王莽還沒發達時,王政君選拔大司馬一職,


    公孫祿與前將軍何武是鐵哥們。二人互相向王太後推薦,何武說公孫祿能勝任大司馬,


    公孫祿推薦何武出任大司馬,其他臣子都推薦王莽,最終王太後選擇了王莽。


    王莽當上皇帝後,對此事耿耿於懷,這次公孫祿又觸怒了他。


    憑心而論,公孫祿說的都是肺腑之言,這些事其他臣子都知道,就是沒人敢說。


    這就是忠言逆耳的道理。


    同僚一看,王莽動真格要殺公孫祿。


    一起跪下求情:“陛下,公孫祿頭腦發熱,沒有調查研究胡亂發表意見,有罪,不至於死!”


    王莽怕惹下眾怒,緩和了口氣。“死罪可免,削職為民,永不敘用。”


    隨後,公孫祿被獄吏扒下官服,亂棍打出。


    朝堂一片沉寂,此時大司空崔發出班奏道:


    “陛下,公孫祿信口開河,實乃無稽之談。


    綠林軍不過是一些無業流民聚眾鬧事,可著令能言善辯之人,許以官職,


    瓦解王氏兄弟,如此,起義軍定群龍無首,危機可解也。”


    老崔要王莽效仿宋朝皇帝詔安的辦法。


    當然,此時大司空崔發不可能知道水泊梁山好漢,被詔安這件事。


    王莽心頭一喜,心說詔安成功將省下我不少的錢,妙策!


    王莽折騰的國庫空虛,官員的薪水都快發不出去了。


    有的地方官員已經半年沒發工資了。


    官員們無奈,靠加大盤剝老百姓養家糊口。


    王莽點頭稱是,“崔大人的提議甚為妥當。先招安再說吧。”


    “散朝!”王莽下達了指令。


    此時王莽的新朝,和秦滅亡時的情景一模一樣。


    外麵都亂套了,臣子們還在高唱和諧的頌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