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對四阿哥說了什麽,沒人知道,不過他離開時,臉色不太好。


    隨後,康熙又把胤禕叫了過去,說了什麽,也沒人知道,出來的時候臉色也不算很好。


    然後,胤禕去了一趟安寧那裏。


    “額娘,給你下毒之人德妃參與了,皇阿瑪說,要兒子看在四哥和十四哥的麵子上,不予追究,往後餘生,德妃不會再有出來的機會,兒子不甘心。”


    安寧和胤禕母子關係十分好,德妃既然做了這事,在胤禕看來,就要承受後果,可康熙竟然不讓他對德妃做什麽,氣死他了。


    理智上,胤禕能夠理解康熙對兩個兒子的慈父心腸,尤其十四阿哥還在打仗,德妃出事,西部未必會安穩,可做人不可能事事理智。


    安寧輕咳一聲:“按照你皇阿瑪說的做,額娘不覺得委屈,德妃這人,心氣高,讓她不得自由,用她一命,用來牽製十四阿哥,比殺了她更讓額娘覺得解氣,殺人不過頭點地,想要解氣,那就要往一個人的軟肋上戳。”


    殺了德妃一時解氣,放她一命,利益才能最大化。


    “兒子受教了!隻是額娘,德妃既然敢做這事,總要給她一些教訓才是。”


    “這個額娘來,額娘是病了,不是死了,德妃這些年養尊處優,恐怕忘了當年如何在承乾宮過的苦日子了,額娘會讓她想起來的。”


    “額娘吩咐人去做就好,可不能因為德妃勞累了自個。”


    “你有心了,別光關心額娘,你皇阿瑪最近看來額娘時,額娘發現你皇阿瑪老了,身體時常不適,身為太子,該做什麽,你該仔細斟酌,額娘就不指手畫腳了。”


    胤禕一愣,他最近忙著關心安寧,還真沒怎麽注意康熙。


    “額娘說的是,兒子回去便去乾清宮一趟。”


    安寧隨後意有所指道:“你皇阿瑪這輩子最疼愛的就是廢太子胤礽,以教養出眾多出色的皇子為傲,更盼著兒子們都能夠兄友弟恭,和睦相處。”


    胤禕聞言,若有所思。


    安寧看著胤禕離開的背影,該提點的都已經提點過了,最後關鍵時刻,她不允許出任何差錯。


    康熙覺得身體越發不適,處理奏折時精力不濟,有一次,直接昏睡了過去,把梁九功嚇個半死。


    太醫院在重賞之下並沒有發現能夠醫治安寧的良方,也是,壓根沒中毒,隻是改了脈象,怎麽會有良方能治呢!


    至於康熙為什麽會身體不適,這就不得不說燈下黑了,因為他是真的中了秘藥,安寧特意給他準備的。


    念在康熙這麽多年對她還不錯的份上,安寧自然不會讓胤禕背負母殺父的難為境地,那秘藥不是多毒的東西,隻會讓人精力不濟。


    當然了,退休又精力不濟的老頭子活不長,那就不怪安寧了,屬於自然死亡。


    安寧讓他這麽多年少病少災,又給他培養一個優秀的繼承人,九龍奪嫡也沒發展到無可挽回的地步,她覺得,康熙應該要好好感謝她才是。


    康熙六十一年,胤禕時常出入乾清宮,奏折上的批閱字跡,也從康熙的變成胤禕的。


    康熙終於“屈服”了,他終於認清自己無法再繼續掌舵一個王朝,胤禕做的很好,雖然有些想法不符合他的仁政,可他知道,胤禕的做法才是為大清好。


    再加上胤禕重用自己的哥哥們,胤礽的兒子也用了,康熙再不甘心也決定放手。


    這一年春天,康熙下旨封安寧為皇後,隨後便退位,由太子胤禕繼承皇位。


    熟悉的三辭三讓後,胤禕一步步走上了那至高位。


    康熙直接搬去了暢春園居住,並且把他的後宮一並打包過去,好在暢春園夠大,可比宮裏舒坦一些。


    胤禕定年號啟元,也正式開啟了為帝的一生。


    康熙可能是真的想通了,修身養性,偶爾會聽一聽朝廷大事,堅決不去影響胤禕的決策。


    胤禕當皇帝後,動作很大,他更想整治貪官,不過那些貪官的大頭估計跟康熙有關,為了康熙能夠安度晚年,胤禕最先做的是整頓八旗。


    安寧離開時沒跟胤禕說一定要做什麽,不過是把一些西方的書籍給他,讓他看,看完之後胤禕人是沉默的。


    他被培養的很好,眼光很長遠,一下子就看到其中的關鍵,他不禁有些迷茫,他該怎麽做,打開口子,他會不會成為愛新覺羅家的罪人?


    可不開,胤禕能夠預見在未來,愛新覺羅的政權必然會死的很慘。


    “額娘,你教教兒子。”


    “額娘隻跟你說一句話,自上而下的改革,自下而上的革命,怎麽做,如何選,額娘都支持你。”


    胤禕沉默半響:“兒子知道了,額娘去暢春園保重,兒子處理了手頭上的事,便去給額娘請安。”


    安寧權力欲不算重,胤禕在朝堂上開始大刀闊斧改革起來,每當遇到些比較為難的事,安寧就會安排人弄點功績出來。


    比如牛痘。


    皇上推行政策,朝臣不同意,這時候困擾滿人多年的天花問題解決了,誰還能說皇上的決策不行?


    行不行,先推行了再說,至於能不能行,那就看胤禕和朝臣之間的拉扯。


    安寧把所有產業都給胤禕,數額之大,胤禕都震驚不已,這些銀子不用入國庫,足夠他做很多事。


    啟元三年,康熙駕崩。


    這一年開始,胤禕全麵推進改革,他他重用四阿哥,五阿哥,十三阿哥……


    後來那些被幽禁的皇阿哥他也拉出來用了,實在是不夠用,他願意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為了後代,自然也願意做胤禕的馬前卒。


    每每推行一些“有違祖宗規矩”的政策時,安寧就會弄出點大功績出來幫兒子背書。


    女子纏足裹腳的習俗廢的徹底,允許女戶的存在,允許女子總有私產。


    推行時,朝堂漢臣激烈反對,就差撞柱子了,沒用,隨之,安寧把蜂窩煤弄出來了,又改良了火炕,那一年冬天,凍死的人少了五成。


    然後推行報紙,把輿論掌握在皇帝手裏,再加上軍權在胤禕手裏,自然是無往不利。


    稅收改革,這個就要由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負責,這方麵,兩人不會徇私。


    安寧的身體在康熙去世後漸漸好起來了,梁九功隨康熙一起去了。


    如今的大清在安寧有意無意的影響下改變了許多,工業改革已經推進,眾人終於看到了科技的力量,科舉改革隨之而來。


    當力量不再成為女性的掣肘後,女性的地位提高是必然,然後朝堂上開始有了女性的身影。


    ……


    安寧去世時,大清已經變了一個模樣。


    新思想萌芽,胤禕打開國門,看到了世界,國內矛盾最厲害之時,他將矛盾轉移到國外,利益做大,國內的思想萌芽十分順利。


    她不知道大清的未來會如何,當思想被啟蒙後,那便是勢不可擋,華夏的未來,必然不可能再經曆那百年屈辱。


    這一輩子,安寧滿足了!


    哪怕她成了太後,並沒能得到想走就走的自由,可她給了許多人自由和希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清穿之大吉大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盼生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盼生輝並收藏綜清穿之大吉大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