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樂姝就變得忙碌起來。


    孩子要關心,教導,胤禛和樂姝這方麵十分重視,哪怕事業進度慢一點,這方麵都不能鬆懈。


    當然了,這個重視不是康熙奉行的高壓教育那種重視,而是張弛有度,注重人格培養的全方位重視。


    孩子教育停不下來,事業也要不錯眼的盯著。


    總之,就是很忙。


    雍正六年,胤禛正式成立了兩個新部門。


    農院和格物院。


    兩個部門隻屬於皇帝管轄,有著不同於八股取士的另類考核方法,不限功名,先考一場簡單的,篩選掉大部分過來撞運氣的,然後再增加難度,成績高低,最後再進行一場分科考試。


    農院專門負責研究如何提高作物產量,如何豐富百姓餐桌的品類……


    格物院則專門負責研究世間萬物的根源,樂姝專門提出了不少“課題”,並且允許院內人員提出自己的課題……


    這兩個部門,隸屬皇帝管轄,不過胤禛全權交給樂姝負責。


    這兩個部門,因為另類的考核方法,引起了不小的反對浪潮,不過因為兩個部門任職人員不用上朝,不參與政務,反對聲音很快就下去。


    樂姝負責兩個部門,則遭到了幾乎整個朝堂的反對,他們願意承認一個女子賺錢能力強,畢竟後院女子管家,包括了賺錢這部門,他們作為受益者,自然不會反對。


    可再不受他們重視,也是兩個部門,直屬皇帝管轄,跟六部同級別。


    他們雖然覺得裏麵的官職華而不實,可也是官啊!


    被女人統領著,他們覺得丟不起這個人。


    隻是反對聲中,有個聲音引起了樂姝的注意。


    “孔家怎麽參與進來了?”


    胤禛臉色難看,想到了上輩子孔家做出來的那些糟心事,眼裏透著厭惡:“他們家內裏爛透了,害怕改變,攤丁入畝,讓孔家損失慘重,他們坐不住了。”


    誰能想到,天下最大的地主不是皇帝,而是孔家呢!


    世修降表的“殊榮”,真不是哪個家族能夠“榮獲”的。


    孔家發展至今,內裏藏汙納垢,裏頭什麽醃臢事都有,胤禛這輩子改了很多,可骨子裏還是愛恨分明的。


    他能夠原諒上輩子一些政敵,隻要他們還有用,甚至一些有能力的,品行不符合他要求的,他都不介意用一用,有些事,德行出眾的人還真做不來。


    可孔家不行,想到上輩子看到孔家對那些侵略者卑躬屈膝,胤禛就覺得惡心的不行。


    海貿就把孔家排除在外了。


    孔家依賴的土地開始按地多少來交稅,從土地上獲得的利潤便小了很多,海貿沒他們的份,心裏自然憤憤不平。


    胤禛這個強硬的帝王他奈何不得,樂姝這個皇後想要插手前朝,這不是上趕子給他們機會嘛!


    孔家通過民間的聲望,鼓動讀書人對樂姝口誅筆伐,朝堂上的人,自然聞風而動。


    那可是孔家啊,雖說不少人也清楚孔家是個什麽東西,可奈何人家老祖宗能耐啊!沒人覺得孔家會倒下,會輸給一個後宮女人,哪怕她是皇後也不行。


    所以幾乎造成了朝堂一邊倒的聲音。


    胤禛也不得不顧忌一下朝堂的聲音,他可以暴力推行下去,可那樣樂姝就成了妖後了,樂姝不在乎妖後的名聲,可這名聲傳出去,不利於她以後行事。


    農院,格物院,目前幾乎都是男人,這天下,目前還是男人的天下。


    樂姝:“你打算怎麽辦?”


    胤禛:“我其實有個想法,因為還沒做好準備,如今看來倒是十分適合推出來,姝姝不如猜猜,是什麽法子?”


    她想了一下,如果是她,如何解決如今的困境。


    跟妥家妥協,讓渡利潤出來,這不可能,孔家喂不飽的。


    千年屹立不倒,他們眼裏估計都沒有皇權,在如今的他們看來,得他們認可的皇權才是正統的皇權。


    他們不缺交稅的那些錢,可皇帝分薄他們的利潤,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冒犯。


    低頭是不可能的低頭的。


    既然不能低頭,那就隻能抗爭到底了。


    想要對付一個人,那麽必須知道他們的倚仗是什麽。


    孔家的倚仗是什麽呢?


    是孔子,孔聖人。


    因為孔子是聖人,因為皇權需要儒教來維持統治,孔家則把自己也當成了聖人的化身,他們用聖人的名頭給自己鑄造了不滅金身。


    隻有打破他們的金身,才能徹底打壓住他們的囂張氣焰。


    馬上就開始工業改革了,新“工具”的革新必然會帶來的新的製度,儒教治國的理念,該廢了。


    “報紙!”這是樂姝給出的答案。


    孔聖人名號幾乎能夠號召天下讀書人,孔家人以聖人之家自稱,他們能夠影響天下讀書人。


    胤禛笑了:“吾與姝姝心有靈犀一點通也!姝姝覺得,該先從哪裏下手呢!”


    樂姝:“孔家藏汙納垢,以前沒人查,是沒人敢查,孔家早就和儒教融為一體了,就從查辦孔家開始,報紙第一期就用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為題可好。”


    這“題”有些過分熟悉,樂姝抄的,隻不過把孔家未來的命運提前罷了,不算錯怪他們。


    “打倒儒教,恢複儒學,幫孔夫子明正金身,乃吾輩之責。”


    說到最後,樂姝樂不可支,覺得她可真是個“好人”啊!


    胤禛也跟著笑了:“姝姝之舉,乃義舉。”


    兩人說的簡單,麵上也還算輕鬆,隻是這事做起來,其實並不容易。


    不過先把報紙辦起來,然後把孔家和孔夫人之間分割開來。


    千百年來的觀念,想要破了孔家的金身,這得從長計議。


    兩人其實也清楚,這路不好走,孔家於皇權意義重大,在傳國玉璽丟失後,孔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傳國玉璽的部分職能。


    破孔家金身,意義非同小可。


    這也是孔家為何有恃無恐的原因,他們不覺得皇權會對他們出手,就像他們不相信皇權會自毀長城,拿刀子往自己身上紮一樣。


    可孔家不知道,這天底下最尊貴的兩個人,一個親眼目睹了皇權的覆滅,一個曾生活在沒有皇權的時代。


    刀子割去腐肉,是為了更好的愈合,醫術會隨著時間,隨著時間,隨著經驗的進步有新的治療方法。


    治理國家,同治病一樣,時代即將不同啦!


    可生處在變革時代的人,最初是無感的,他們或許能夠感受到帝後的銳意進取,一部分有誌之士也能察覺到帝後必然能夠做出一番“事業”來,可他們不知,那是一份怎樣偉大的“事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清穿之大吉大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盼生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盼生輝並收藏綜清穿之大吉大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