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柱子聽孫燚這樣說,讚同的點點頭:“嗯,你說的對”
這一群年輕兄弟一路走來,大柱子的變化最小,無論何時,他都還是那個憨厚可靠的大哥,無私的陪伴在這些孩子身邊,不爭不搶,不惹事,不怕事。
林全棟端著兩杯茶進來,一杯給了孫燚,一杯給了大柱子。
孫燚端著茶杯,身子靠在椅子背上,身體放鬆,很疲憊的樣子。:“柱子哥,舞陽城的戰報到了,舞陽城拿下來了。聽風旗,血旗軍在水陽鎮和黑甲騎打了一場,雙方都傷亡慘重,黑甲騎退兵了。”
:“聽風旗傷亡如何?”
:“傷亡上千人,小柱子沒事。血旗軍傷亡比較厲害,死傷三四千吧,據說是李硯帶著人趕到,才沒有造成更嚴重的損失。”
:“李硯靠得住,有他在,你也不用太擔心。”大柱子聽聞小柱子沒事,放下心來。他這個弟弟,從來不是個安分的主。
孫燚喝了幾口茶,放下杯子:“李硯寫信來,倒不是戰場上的事,他現在找我要人去接管湘水和舞陽,我去哪裏給他找人啊。劉惜軍屁股拍一拍就走了,一大攤子事丟下來不管了,打仗我還行,這治理當地,我這水平,算個啥。。。”
:“江白求見孫將軍。”話音未落,江白就大步流星的走進來,鼻子動了動:“茶不錯,小林子,給我沏一杯來。”
:“小白哥,你最近忙什麽去了,好些日子沒見到你?”孫燚隨口問。
江白坐下:“我安排人去金陵,協助咱們的護國公劉惜軍大人,免得那家夥死在金陵我還不知道。啊哈,幾天不見你,你怎麽這麽無精打采的。”
孫燚一臉哀怨地看著江白,撇撇嘴,不想回答的樣子。
:“啊,明白了,心有餘力不足是吧?嗬嗬,我那裏還有李平平給我的老參,要不要給你點。”江白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他的眼圈烏黑,精神比孫燚也好不到哪裏去。
孫燚無語的望著臉色焦黃的江白,心裏明白劉惜軍這一走,江白心裏有多大的壓力,背地裏又做了多少工作,偏偏還當做沒事人一樣。
:“咱劉國公走到哪裏了?該到安慶了吧?路上還順利?”孫燚打起精神問。
江白搖頭:“他一天行五十裏地,還有三天才能到安慶。我感覺他是在為咱們爭取時間呢。”
:“舞陽那裏與黑甲騎動手了,軍報裏說黑甲騎死傷過半,李硯沒有把事情做絕,剩下一半黑甲騎放回去了,這算是好好秀了一把實力,這樣的話,朝廷對他應該更是有所顧慮了吧?”孫燚期待著等著江白的回答。
江白聳聳肩:“不知道,他這次主動去金陵,一定是有什麽目的的,他這個家夥,不會無的放矢。咱也不要亂猜了。”
:“也是。”孫燚轉過話題:“你手裏還有人嗎?舞陽城,湘水城都要安排人手過去監察。”
:“老人沒幾個了,新人還有些,不過。。。。。沒啥經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江白頓時沒了囂張,艱難的回答。
孫燚抓了抓腦門子:“安排一下吧,能用的盡量用起來。就從實戰中鍛煉新人吧。誰讓咱們的動作這麽快呢。”
兩個人大眼瞪小眼的,一時愁的不行,做什麽事,沒人可不行。
:“不行你也效仿古人,千金買馬骨,大量招募有識之士唄。現在占有這麽大一片地盤,我就不信,沒有人看見我們平武軍的潛力。”
孫燚一腔愁緒:“嘿嘿,重點是誰來幫我把關呢,招募來的人,到底是人才還是禍害,怎麽分辨的清楚。”
:“你沒有找曲先生和劉院長嗎?”江白無可奈何的問了一聲。
孫燚攤手:“找了,還沒有回信。”
:“那就自己先做起來,發公告,招募人才,管他是好是壞,終究能分辨出來的,錯了就改正唄,總比這樣坐著不動來的強。”大柱子說話,直白幹脆。
:“就像我們募兵一樣,不也是先招募,然後在戰場上選拔優秀的戰士嗎?”
孫燚和江白眼前一亮。
:“哈哈,大柱子,你啊,才是大智若愚的家夥。阿蠻,大柱子說的沒錯,先幹起來再說。”江白讚不絕口。
孫燚如夢初醒,繃緊的心弦“咯噔“一聲斷開。
劉惜軍把這一大攤子事都丟給他,這個年輕人身上突然壓上這麽重的擔子,總是想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無形中給他增添了太多的壓力,做起事來戰戰兢兢,患得患失,優柔寡斷。
這一段時間裏他確實陷入一種誤區,以為每一件事都應該做到最完美,其實,這是他給自己套上的枷鎖。
“柱子哥說的對,是我阿蠻糊塗了,早就該動起來了,犯錯怕什麽,咱又不是沒有犯過錯!犯了錯,我來擔!”孫燚從椅子上跳起來,眉眼間的愁雲煙消雲散,一片明朗。
:“他媽的,當個鳥官,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呢。”阿蠻從桌上翻過來,恢複幾分頑皮:“走走走,我去書房寫告示,你們別走,一會兒我請你們吃飯!”
這就是成長,成長往往就是在這種無意識的狀態下,赫然明悟。
距離安慶城百餘裏的三口井鎮,一支打著欽差旗號的隊伍走進了主街。
日頭才偏西,街上幾乎沒有人,很多店子都關著門,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家店子還開著門,看起來,整個街上灰蒙蒙地,蕩漾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陰鬱氣息。
:“不對啊,我記得這三口井鎮是很繁華的,怎麽現在這個鬼樣子,死氣沉沉的?”劉惜軍左右瞧了瞧,一臉納悶:“這裏的蔬菜很是甜美,整個安慶境內都很有名氣,這季節應該有很多人在這裏才對啊。”
:“這裏像是死了很多人。空氣裏有一股淡淡的臭味。”劉四喜鼻子動了動。
劉惜軍咳嗽幾聲:“找個地方住下,問一問。”
一家隻開了一扇門的客棧門口台階上,坐著一個臉色灰暗的半大娃子,見有人馬走近,眼睛亮了一亮,起身向上前招呼,定睛一看,“謔”,一大堆人馬,怕不是有幾百號人,人人腰間掛刀,眼神淩冽。
那個娃子悄悄收回邁出去的腿,畏畏縮縮的退後兩步,貼在牆角,縮著脖子低著頭,不敢多看一眼。
門上掛著“來福客棧”的匾額,灰撲撲的,沒有一點生氣。
這一群年輕兄弟一路走來,大柱子的變化最小,無論何時,他都還是那個憨厚可靠的大哥,無私的陪伴在這些孩子身邊,不爭不搶,不惹事,不怕事。
林全棟端著兩杯茶進來,一杯給了孫燚,一杯給了大柱子。
孫燚端著茶杯,身子靠在椅子背上,身體放鬆,很疲憊的樣子。:“柱子哥,舞陽城的戰報到了,舞陽城拿下來了。聽風旗,血旗軍在水陽鎮和黑甲騎打了一場,雙方都傷亡慘重,黑甲騎退兵了。”
:“聽風旗傷亡如何?”
:“傷亡上千人,小柱子沒事。血旗軍傷亡比較厲害,死傷三四千吧,據說是李硯帶著人趕到,才沒有造成更嚴重的損失。”
:“李硯靠得住,有他在,你也不用太擔心。”大柱子聽聞小柱子沒事,放下心來。他這個弟弟,從來不是個安分的主。
孫燚喝了幾口茶,放下杯子:“李硯寫信來,倒不是戰場上的事,他現在找我要人去接管湘水和舞陽,我去哪裏給他找人啊。劉惜軍屁股拍一拍就走了,一大攤子事丟下來不管了,打仗我還行,這治理當地,我這水平,算個啥。。。”
:“江白求見孫將軍。”話音未落,江白就大步流星的走進來,鼻子動了動:“茶不錯,小林子,給我沏一杯來。”
:“小白哥,你最近忙什麽去了,好些日子沒見到你?”孫燚隨口問。
江白坐下:“我安排人去金陵,協助咱們的護國公劉惜軍大人,免得那家夥死在金陵我還不知道。啊哈,幾天不見你,你怎麽這麽無精打采的。”
孫燚一臉哀怨地看著江白,撇撇嘴,不想回答的樣子。
:“啊,明白了,心有餘力不足是吧?嗬嗬,我那裏還有李平平給我的老參,要不要給你點。”江白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他的眼圈烏黑,精神比孫燚也好不到哪裏去。
孫燚無語的望著臉色焦黃的江白,心裏明白劉惜軍這一走,江白心裏有多大的壓力,背地裏又做了多少工作,偏偏還當做沒事人一樣。
:“咱劉國公走到哪裏了?該到安慶了吧?路上還順利?”孫燚打起精神問。
江白搖頭:“他一天行五十裏地,還有三天才能到安慶。我感覺他是在為咱們爭取時間呢。”
:“舞陽那裏與黑甲騎動手了,軍報裏說黑甲騎死傷過半,李硯沒有把事情做絕,剩下一半黑甲騎放回去了,這算是好好秀了一把實力,這樣的話,朝廷對他應該更是有所顧慮了吧?”孫燚期待著等著江白的回答。
江白聳聳肩:“不知道,他這次主動去金陵,一定是有什麽目的的,他這個家夥,不會無的放矢。咱也不要亂猜了。”
:“也是。”孫燚轉過話題:“你手裏還有人嗎?舞陽城,湘水城都要安排人手過去監察。”
:“老人沒幾個了,新人還有些,不過。。。。。沒啥經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江白頓時沒了囂張,艱難的回答。
孫燚抓了抓腦門子:“安排一下吧,能用的盡量用起來。就從實戰中鍛煉新人吧。誰讓咱們的動作這麽快呢。”
兩個人大眼瞪小眼的,一時愁的不行,做什麽事,沒人可不行。
:“不行你也效仿古人,千金買馬骨,大量招募有識之士唄。現在占有這麽大一片地盤,我就不信,沒有人看見我們平武軍的潛力。”
孫燚一腔愁緒:“嘿嘿,重點是誰來幫我把關呢,招募來的人,到底是人才還是禍害,怎麽分辨的清楚。”
:“你沒有找曲先生和劉院長嗎?”江白無可奈何的問了一聲。
孫燚攤手:“找了,還沒有回信。”
:“那就自己先做起來,發公告,招募人才,管他是好是壞,終究能分辨出來的,錯了就改正唄,總比這樣坐著不動來的強。”大柱子說話,直白幹脆。
:“就像我們募兵一樣,不也是先招募,然後在戰場上選拔優秀的戰士嗎?”
孫燚和江白眼前一亮。
:“哈哈,大柱子,你啊,才是大智若愚的家夥。阿蠻,大柱子說的沒錯,先幹起來再說。”江白讚不絕口。
孫燚如夢初醒,繃緊的心弦“咯噔“一聲斷開。
劉惜軍把這一大攤子事都丟給他,這個年輕人身上突然壓上這麽重的擔子,總是想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無形中給他增添了太多的壓力,做起事來戰戰兢兢,患得患失,優柔寡斷。
這一段時間裏他確實陷入一種誤區,以為每一件事都應該做到最完美,其實,這是他給自己套上的枷鎖。
“柱子哥說的對,是我阿蠻糊塗了,早就該動起來了,犯錯怕什麽,咱又不是沒有犯過錯!犯了錯,我來擔!”孫燚從椅子上跳起來,眉眼間的愁雲煙消雲散,一片明朗。
:“他媽的,當個鳥官,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呢。”阿蠻從桌上翻過來,恢複幾分頑皮:“走走走,我去書房寫告示,你們別走,一會兒我請你們吃飯!”
這就是成長,成長往往就是在這種無意識的狀態下,赫然明悟。
距離安慶城百餘裏的三口井鎮,一支打著欽差旗號的隊伍走進了主街。
日頭才偏西,街上幾乎沒有人,很多店子都關著門,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家店子還開著門,看起來,整個街上灰蒙蒙地,蕩漾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陰鬱氣息。
:“不對啊,我記得這三口井鎮是很繁華的,怎麽現在這個鬼樣子,死氣沉沉的?”劉惜軍左右瞧了瞧,一臉納悶:“這裏的蔬菜很是甜美,整個安慶境內都很有名氣,這季節應該有很多人在這裏才對啊。”
:“這裏像是死了很多人。空氣裏有一股淡淡的臭味。”劉四喜鼻子動了動。
劉惜軍咳嗽幾聲:“找個地方住下,問一問。”
一家隻開了一扇門的客棧門口台階上,坐著一個臉色灰暗的半大娃子,見有人馬走近,眼睛亮了一亮,起身向上前招呼,定睛一看,“謔”,一大堆人馬,怕不是有幾百號人,人人腰間掛刀,眼神淩冽。
那個娃子悄悄收回邁出去的腿,畏畏縮縮的退後兩步,貼在牆角,縮著脖子低著頭,不敢多看一眼。
門上掛著“來福客棧”的匾額,灰撲撲的,沒有一點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