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
聽了高元植稟告的消息,聖人天子李隆笑得都快岔了氣了。
“——那小兒輩確實有趣,當真有趣,簡直就有趣極了!
元植,你看朕給他封的那個千牛衛檢校有用吧?這不比給那些世家子們弄個千牛備身,來的有意義得多?至少,這個趙檢校,還真的能讓朕好好笑一笑。”
李隆笑了好一陣。
而內廷宰相高元植也是陪站在一邊,時不時搖頭的同時輕笑兩聲。
他是專門練過的,一般不會笑場,除非是實在忍不住了。
“要麽說陛下為上天之所屬,洪福齊天,落子必有所獲。”
高元植適時奉上一篇奉承。
李隆又一次放聲大笑,問道:“那後來呢,麾下武士皆盡斷腿,論欽陵有沒有不忿,有沒有搞什麽小動作?”
“回稟陛下,”高元植兩掌交匯 ,拇指上豎,交手答道:“那個前去給趙檢校送您賞賜禦酒的小黃門,正好是在他痛毆蕃國武士之後恰好趕到。
不可謂不巧矣。
為了接旨謝恩,郭祭酒沒有搭理那個論欽陵的理論,而是讓人準備香案燭台。
雖然大理寺安排了一個小官跟著論欽陵,但是那個叫狄懷英的評事卻在小黃門透露了趙無咎是千牛衛檢校之後,直接拿出了《周律》說事。
他向論欽陵申明奴殺主,民殺官,十惡占其二,乃遇赦無赦的重罪,毆死尚且無算,更何況那些人不過隻是斷了腿,還沒死呢。
所以,論欽陵隻得詈罵了幾聲大周律法不公,然後就拂袖離開了國子學。”
聽了高元植的稟報,李隆輕輕“哦”了一聲,點了點頭問道:“那個大理寺評事倒是個機敏之輩,對於周律也是熟稔,以後可以酌情提拔一下……對了,趙家小兒怎麽說,就讓論欽陵這麽大搖大擺走了?”
高元植複道:“因為論欽陵是蕃國使者,每月領的宣慰錢比照六品官員,所以在趙檢校想要痛毆他一頓的時候,狄懷英與同在監督論欽陵的另一名禮部官員,外加幾個似乎與趙檢校關係不錯的同學,趕緊拉住了他,這也才讓那論欽陵幾乎全須全影地離開了。”
“幾乎?”
“是的,哈哈,”說到這,高元植也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論欽陵離開是離開了,可他渾身上下的衣服卻被趙檢校給剝了下來。
好叫陛下得知,老奴也仔細打探了番,方才得知那蕃國大論之子因為是來洛京學習我朝典製,所以平素在細節處極其用心。
其打扮、行止、乃至習慣什麽的,都和咱們洛京的那些豪右貴少們一般無二。
而趙檢校在剝下其衣裳的時候,還說一句極其有趣的話,陛下是否願意聽聽?”
“你個老奴,慣會賣乖,趕緊給朕說來。”李隆笑罵了一句。
高遠植於是站直了身子,模仿著自己從那個小黃門口中得知的場景,為天子李隆現場表演。
“趙檢校當時瞪著論欽陵,嗬斥道:知小禮而無大義,拘小節而無大德;重末節而輕廉恥,畏威而不懷德;強必盜寇,弱必卑伏;雖衣華服,仍似那沐猴而冠——還不如不穿……”
“不如不穿?”
李隆愣了一下,旋即又哈哈大笑起來。這麽一小會兒,他開懷大笑得次數比最近幾年加起來還要多。
“好一個‘不如不穿’,可畢竟是小兒輩,還不知道一個道理——衣衫穿上了,再剝下來的時候,才會懂得難堪。”
聽得李隆這句話,高元植垂手而立,不發一言,他明白聖人天子的意思。
可是無論朝堂之上,還是鄉梓之間,大周上下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為何自打李隆登基之後,為何如此示恩於四方蠻夷,竟然允許其使者在洛京神都連年安住?甚至,還允許他們的一些人進入國子學深造,等其回國之後還要好生相送?
實際上,這種舉措也是李隆的一個陽謀,大周四方之國原本既不知“禮”,又何談廉恥?這位大周聖人天子,就是想給他們穿上“衣衫”,等到需要將其剝去的時候,才好用一些前人所不能用的手段。
兵法有雲:不戰而屈人之兵,上善。
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李隆也漸漸意識到一個問題。他定下的計策是好的,可是傳播禮儀文化,潛移默化地改造大周四方的各個邦國需要很長的時間。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其遠征扶餘戰術上先勝後敗,最後還是得有薛承譽的父親、李隆自己的那“小舅子”薛貴總督神丘道軍事,方才在戰略上穩定了優勢。
其間,無論是扶餘人,還是其盟友倭國人,大周向其傳播禮儀確實對挽回局麵起到了一定作用。可是陽謀生效還是慢了,遠沒有扶餘人學會禮儀典製之後,再通過此法凝聚其國力,對大周造成的威脅來得快。
李隆當時也是看出了這個問題,故而才大舉興兵,企圖一戰而滅其國。結果卻因為地利天時之不變而敗退,現如今薛貴總督神丘道,也隻能用水磨功夫一點點磨,還得有個幾年方才能徹底平息這場邊患。
試問,出發點是對的,過程也按照計劃逐步實行,可偏偏就是沒有得到預想的結果,遇到這種情況誰能不氣悶?
所以,聖人天子李隆也是生氣的,可是他又偏偏不能表露出來。優待那些使節的策略,他還得一直做下去,裝也要裝到底。
趙無咎痛毆論欽陵,之所以能讓聖人天子如此開懷大笑,其實就是因為他本質上是為李隆出了一口惡氣,做了李隆一直想做但又不便去做的事情。
須知,自古以來在任何組織之中,能替領導出氣,隻要那個領導不是圍棋戰神或章總,為人也稍微厚道一些,這樣的職員就算犯錯肯定也是會受到領導包庇的。
所以,李隆想了想之後,便對高元植囑咐道:“想必,那論欽陵今日一定會去拜見咱們大周那位宰相的。元植你待會兒先去李府一趟,傳一道朕的口諭,就說——
額,‘朝聞道,夕死可矣’何解?
哈哈哈哈哈!”
聽了高元植稟告的消息,聖人天子李隆笑得都快岔了氣了。
“——那小兒輩確實有趣,當真有趣,簡直就有趣極了!
元植,你看朕給他封的那個千牛衛檢校有用吧?這不比給那些世家子們弄個千牛備身,來的有意義得多?至少,這個趙檢校,還真的能讓朕好好笑一笑。”
李隆笑了好一陣。
而內廷宰相高元植也是陪站在一邊,時不時搖頭的同時輕笑兩聲。
他是專門練過的,一般不會笑場,除非是實在忍不住了。
“要麽說陛下為上天之所屬,洪福齊天,落子必有所獲。”
高元植適時奉上一篇奉承。
李隆又一次放聲大笑,問道:“那後來呢,麾下武士皆盡斷腿,論欽陵有沒有不忿,有沒有搞什麽小動作?”
“回稟陛下,”高元植兩掌交匯 ,拇指上豎,交手答道:“那個前去給趙檢校送您賞賜禦酒的小黃門,正好是在他痛毆蕃國武士之後恰好趕到。
不可謂不巧矣。
為了接旨謝恩,郭祭酒沒有搭理那個論欽陵的理論,而是讓人準備香案燭台。
雖然大理寺安排了一個小官跟著論欽陵,但是那個叫狄懷英的評事卻在小黃門透露了趙無咎是千牛衛檢校之後,直接拿出了《周律》說事。
他向論欽陵申明奴殺主,民殺官,十惡占其二,乃遇赦無赦的重罪,毆死尚且無算,更何況那些人不過隻是斷了腿,還沒死呢。
所以,論欽陵隻得詈罵了幾聲大周律法不公,然後就拂袖離開了國子學。”
聽了高元植的稟報,李隆輕輕“哦”了一聲,點了點頭問道:“那個大理寺評事倒是個機敏之輩,對於周律也是熟稔,以後可以酌情提拔一下……對了,趙家小兒怎麽說,就讓論欽陵這麽大搖大擺走了?”
高元植複道:“因為論欽陵是蕃國使者,每月領的宣慰錢比照六品官員,所以在趙檢校想要痛毆他一頓的時候,狄懷英與同在監督論欽陵的另一名禮部官員,外加幾個似乎與趙檢校關係不錯的同學,趕緊拉住了他,這也才讓那論欽陵幾乎全須全影地離開了。”
“幾乎?”
“是的,哈哈,”說到這,高元植也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論欽陵離開是離開了,可他渾身上下的衣服卻被趙檢校給剝了下來。
好叫陛下得知,老奴也仔細打探了番,方才得知那蕃國大論之子因為是來洛京學習我朝典製,所以平素在細節處極其用心。
其打扮、行止、乃至習慣什麽的,都和咱們洛京的那些豪右貴少們一般無二。
而趙檢校在剝下其衣裳的時候,還說一句極其有趣的話,陛下是否願意聽聽?”
“你個老奴,慣會賣乖,趕緊給朕說來。”李隆笑罵了一句。
高遠植於是站直了身子,模仿著自己從那個小黃門口中得知的場景,為天子李隆現場表演。
“趙檢校當時瞪著論欽陵,嗬斥道:知小禮而無大義,拘小節而無大德;重末節而輕廉恥,畏威而不懷德;強必盜寇,弱必卑伏;雖衣華服,仍似那沐猴而冠——還不如不穿……”
“不如不穿?”
李隆愣了一下,旋即又哈哈大笑起來。這麽一小會兒,他開懷大笑得次數比最近幾年加起來還要多。
“好一個‘不如不穿’,可畢竟是小兒輩,還不知道一個道理——衣衫穿上了,再剝下來的時候,才會懂得難堪。”
聽得李隆這句話,高元植垂手而立,不發一言,他明白聖人天子的意思。
可是無論朝堂之上,還是鄉梓之間,大周上下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為何自打李隆登基之後,為何如此示恩於四方蠻夷,竟然允許其使者在洛京神都連年安住?甚至,還允許他們的一些人進入國子學深造,等其回國之後還要好生相送?
實際上,這種舉措也是李隆的一個陽謀,大周四方之國原本既不知“禮”,又何談廉恥?這位大周聖人天子,就是想給他們穿上“衣衫”,等到需要將其剝去的時候,才好用一些前人所不能用的手段。
兵法有雲:不戰而屈人之兵,上善。
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李隆也漸漸意識到一個問題。他定下的計策是好的,可是傳播禮儀文化,潛移默化地改造大周四方的各個邦國需要很長的時間。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其遠征扶餘戰術上先勝後敗,最後還是得有薛承譽的父親、李隆自己的那“小舅子”薛貴總督神丘道軍事,方才在戰略上穩定了優勢。
其間,無論是扶餘人,還是其盟友倭國人,大周向其傳播禮儀確實對挽回局麵起到了一定作用。可是陽謀生效還是慢了,遠沒有扶餘人學會禮儀典製之後,再通過此法凝聚其國力,對大周造成的威脅來得快。
李隆當時也是看出了這個問題,故而才大舉興兵,企圖一戰而滅其國。結果卻因為地利天時之不變而敗退,現如今薛貴總督神丘道,也隻能用水磨功夫一點點磨,還得有個幾年方才能徹底平息這場邊患。
試問,出發點是對的,過程也按照計劃逐步實行,可偏偏就是沒有得到預想的結果,遇到這種情況誰能不氣悶?
所以,聖人天子李隆也是生氣的,可是他又偏偏不能表露出來。優待那些使節的策略,他還得一直做下去,裝也要裝到底。
趙無咎痛毆論欽陵,之所以能讓聖人天子如此開懷大笑,其實就是因為他本質上是為李隆出了一口惡氣,做了李隆一直想做但又不便去做的事情。
須知,自古以來在任何組織之中,能替領導出氣,隻要那個領導不是圍棋戰神或章總,為人也稍微厚道一些,這樣的職員就算犯錯肯定也是會受到領導包庇的。
所以,李隆想了想之後,便對高元植囑咐道:“想必,那論欽陵今日一定會去拜見咱們大周那位宰相的。元植你待會兒先去李府一趟,傳一道朕的口諭,就說——
額,‘朝聞道,夕死可矣’何解?
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