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小平津關外,晨曦初破,霜露微涼。


    趙四郎所部五千大軍,在晨光中兵分兩路,如同分流的江河,一部兩千人隨他入駐小平津關,接手那沉甸甸的關防重任。另一部三千人,則由其心腹勇士率領,紛紛登船北歸,船帆鼓脹,載著他們踏上重返黑山的漫長旅途,


    而在目送趙四郎離開後,曹操,王匡,陳宮,夏侯惇和曹仁等人齊聚一堂,隻聽曹操首先開口:


    “諸位,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吧!”


    “對於這個車騎將軍令,諸君如何看?”


    “對於此令,我等又該當如何自處啊?”


    ——“這還用說嗎?!”


    王匡掃視了一圈四周默不作聲的人,拂袖而言,語氣中滿是憤慨與不甘:


    “難以置信,簡直是難以置信!”


    “他蘇曜當我等諸侯聯軍當做是什麽了?!”


    “是夜壺嗎?”


    “想用就用,想扔就扔?!”


    王匡的憤怒之情溢於言表,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繼續說道:


    “我們這些人,哪一個不是出身名門,手握重兵,心懷大誌?我們為了討董,不惜拋家舍業,背井離鄉,集結大軍,與董卓那逆賊誓死相拚!”


    “結果,那蘇曜竟然一紙令下,就讓我們解散聯軍,各回各家?”


    “這簡直是對我們的侮辱,是對我們努力的踐踏!”


    王匡不但話語中充滿了不甘和憤慨,連他的雙目中都閃爍著憤怒的火焰。


    他不甘心,他不敢信,自己,自己竟然又一次錯過了一步!


    在之前十常侍之亂的時候,他就受命大將軍令,回家鄉泰山郡募兵,赴京誅宦。


    結果,那一次他就晚了一步。


    張讓等逆閹竟然搶先發作,殺了大將軍何進,他王匡也就隻能在事後隨袁紹等人瘋狂報複。


    那一天,站在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的北宮之中,王匡心中的空虛難以言表。


    那苦楚,即便他親自手刃了兩個十常侍也無法消解。


    也就在那一天,王匡對天起誓,下次有事時自己一定要快一些,再快一些,絕不能落於人後!


    也因此,在袁家把他運作到河內太守,並且袁紹在此舉旗討董時,王匡第一時間便響應了號召,與曹操和趙四郎一樣,都是出戰最積極的諸侯。


    然而,王匡卻沒想到,當自己還在對進展沾沾自喜的時候,竟然會又有人先他一步!


    而且,竟然還把他拒之門外,告訴他下來的行動沒他事兒了?


    這已經不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了。


    這分明是他等他到了,人集市都收攤了啊!


    這也太扯淡了吧!


    不能接受,王匡實在是不能接受。


    而王匡的話雖然說得難聽,但是話糙理不糙,頓時引來了諸多人士的共鳴。


    營帳內,一時間是群情洶洶,如同被點燃的火藥桶。


    不但王匡的部將紛紛發言應聲,就連夏侯家的兄弟們也看不過眼。


    “對!”


    “不接受!”


    “我等打生打死,討董勤王,滿腔熱血,忠君愛國!”


    “他蘇曜算哪根蔥,居然說讓咱們回去,剩下的交給他了?”


    “他這分明是想要大功獨攬,貪天之功啊!”


    ——“王太守和各位所言,曹某亦是感同身受。”


    見帳內群情洶洶,曹操也終於開口,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仿佛能夠穿透人心。


    是啊,他理解,太理解了,曹操自己又何嚐是不一樣呢?


    出身宦官家庭,讓他從小就被打上了閹黨的標簽,為清流所不容。


    可以說,小時候他不論走到哪裏,都能聽到他人悄悄的議論之聲。


    閹人家的曹阿瞞是他,小宦官曹孟德也是他。


    這些聲音,如同利劍一般刺入他的心中,讓他痛不欲生。


    然而,他並沒有因此沉淪,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的誌向。


    他要證明給所有人看,他曹操不是一個隻會依靠家族背景的紈絝子弟,而是一個有著真才實學,能夠成就一番大業的英雄。


    為此,他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為了對抗偏見,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甚至,曹操做到了比那些最頑固的清流們都做不到的事情,他敢對著那些大宦官們喊打喊殺,敢不畏強權,不畏門第地處斬那些貪官和紈絝。


    然而,曹操沒想到,即便如此,他也沒能改變別人的看法,甚至最後連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他,給他罷了官,這讓曹操深刻地體會到了什麽叫世態炎涼,現實殘酷。


    如今,這次討董大業,他有幸成為了一地諸侯,曹操知道這是自己千載難逢的一個機會。


    天下大亂,權力洗牌,正是英雄兒郎們大展身手的時候,曹操自命不凡,自然要在這裏證明自己,洗刷恥辱。


    為此,他傾盡家財,招募義兵,與董卓的軍隊浴血奮戰。


    甚至他都一度的要拿到了這一部兩萬大軍的統兵權,現在卻叫這冠軍侯一言罷兵,打道回府,他的不甘與憤怒一點不比王匡等人少。


    但是


    “那冠軍侯能夠以一己之力克複京師,驅逐董卓,這絕非偶然。”


    曹操深吸了一口氣:


    “此人的能力不可小覷,不需要我再做多言。”


    “以我等之前的表現,董賊的小平津關尚且難以逾越,如今換了蘇曜的人來,各位可有信心能夠攻破?”


    “.”


    曹操這話音一落,帳內頓時一片死寂。


    剛剛那些一個兩個比誰都激動的人們,現在全都是默不作聲,裝起了啞巴。


    最終,還是位高權重的王匡,幹咳了兩聲問道:


    “那敢問曹太守又有何高見呢?”


    “不會是想說咱們就這樣算了,灰溜溜的回去吧?”


    曹操聞言,輕輕搖頭一笑:


    “王太守言重了,我曹某豈會是那等輕易放棄之人?”


    “然而,現實往往比理想更加殘酷,我等必須麵對這個事實,並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說罷,曹操緩緩站起身,走到帳中央,環視了一圈在座的眾人,慢慢開口:


    “那冠軍侯雖不知有何妖術,但他如此閃電般的擊潰董卓,已足以說明一切,我們若強行與之對抗,恐怕隻會是自取其辱。”


    見王匡欲反駁,曹操抬手示意他且慢:


    “但是不對抗,也不代表我們就放棄了!”


    “我曹某響應的乃是驃騎將軍袁紹的號召,而非他車騎將軍。”


    “如今,他功勳卓著,曹某敬佩,但他隻是取了京師,沒有救回陛下就還不足以代表朝廷!”


    “既然正麵此關現在已經進不去了,我等不妨先假意接受,先行打道回府,然後派出使者以祝賀的名義去洛陽探聽虛實。”


    “那董卓雖然西逃,但他在關中和西涼仍有大片勢力,絕非輕易就可對付。”


    “即便是他冠軍侯,想入函穀關怕也是要耗上許久的時間。”


    “而我等則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加緊訓練兵士,整肅軍紀,提高士氣,加強訓練,把這些烏合之眾練成一支勇猛的強軍。”


    “一旦他蘇曜出師不利,或者天下出現了什麽其他的變故,那我等便可迅速集結,抓住時機,再次舉兵,共襄義舉!”


    甚至,取而代之。


    當然,最後這句話曹操沒有說出來,不過這是他昨夜和陳宮深夜討論的結果。


    這不,他的話音剛落,那邊陳宮便撫掌捧場,言其妙計雲雲: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我等當務之急,不是和蘇曜在這裏死磕混戰,而是先搞清狀況,然後努力積蓄力量。”


    王匡一見,然心中仍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認曹操的策略是當下最明智的選擇。


    他歎了口氣,說道:


    “罷了,就依曹太守之計行事吧。隻是,王某心中這口惡氣,遲早要找個機會出了!”????曹操聞言,當即拱手應是:


    “王太守放心,機會總會有的,隻要我等團結一心,共同努力,何愁不能建功立業?”


    “團結一心?”


    王匡這時才反應過來,曹操這兩天話裏話外似乎都有些對他的圖謀之感?


    當然了,他的感覺自然是沒錯的。


    曹操今天開了這麽場會,就是為了說服王匡不要衝動,而是和自己結盟。


    曹操的治所東郡濮陽,正在王匡的河內正東,兩郡接壤,是名副其實的鄰居。


    既然西征討董現在顧不上了,那曹操就已經下定決心,要深耕中原。


    這王匡和他已經有了戰場上過命的交情,正適合兩人背對背發展,替他看好大門。


    看大門,沒錯。


    河內雖然是司隸大郡,是三河騎士的老家。


    但其北邊是蘇曜起家的並州與上黨黑山相接,南邊則是蘇曜現在占據的洛陽,西邊更有白波軍餘孽作祟.可謂是三麵被圍,是曹操與蘇曜間天然的緩衝。


    王匡對蘇曜態度不好,而曹操若是和王匡再結盟,那王匡的發展就將被局限死在河內一地,實在是最可靠不過的盟友了。


    於是乎陳宮與曹操兩人昨天便定下如此計策。


    而今日王匡許是急火攻心,又許是他現在還沒看到未來的發展,並無太過長遠的打算。


    總之,王匡最終在兩人的熱情下,握住了曹操友誼的小手。


    於是乎,鐺鐺鐺——曹王聯盟建立了。


    “隻是我等就此撤軍,那袁本初那裏又該如何呢?”


    黃河邊,望著有序渡河回返的大軍,展望自己主宰河內的未來時,王匡突然想起了袁紹來:


    “比起咱們這偏師,袁本初那可是有十餘萬大軍啊。”


    “若是他衝冠一怒,與這蘇曜火拚,咱們在北邊撤了,豈不是”


    “哈哈哈!”


    對於王匡的顧慮,曹操是大笑三聲:


    “王兄多慮了。”


    “袁本初早先便多次與我名言,三令五申的告知不可與冠軍侯正麵衝突。”


    “這次蘇曜既然搶先得手,他那定然是不會自己犯忌的。”


    說完,曹操目光深邃的看了眼北邊,點頭道:


    “想來他這次會去河北。”


    “冀州牧韓馥乃是袁氏門生,他在那裏定能如魚得水。”


    王匡聽了點了點頭,想起來這次袁紹還有個之前董卓送上的渤海太守官印,而且這次大軍討董,糧餉主要也是人冀州牧韓馥運送的。


    袁紹回河北,那真是理所當然。


    當即,王匡便提出,兩人繼續結好袁紹的策略。


    他們想繼續利用袁紹的名望,以及其驃騎將軍的名號,暗中對抗蘇曜的車騎將軍令。


    對此建議,可謂是正中曹操下懷。


    因為他和袁紹早就是一夥的人了。


    他的東郡太守,就是袁家動員朝中勢力在董袁反目之前給謀來的,一如袁紹搞來的渤海太守位一樣。


    對於這天下局勢,袁紹是有自己計劃的。


    那便是“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兼有烏丸、鮮卑之眾,南向爭奪天下。”


    這說的便是正是物產豐富、人口眾多的冀州!


    而王匡也好,曹操也罷,他們都這些與袁家交好的人,都被派到了冀州周邊的地區,而冀州牧更是調來了一個袁氏故吏的韓馥,良苦用心可見一斑。


    這一次討董,袁紹便根本就沒把剿滅董卓當回事,涼州太遠了,他才不會去的。


    袁紹隻是想要借著討董之事提升名望,以待日後振臂一呼時,應者如雲。


    他的根基在中原,在河北,而不在那關中西北之地。


    在曆史上,袁紹便做到了這一點。


    那坐擁甲士百萬,糧食足以維持十年的韓馥,雖然野心膨脹後不服袁紹,企圖通過斷糧來控製。


    然而,最終韓馥還是被袁紹不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的拿下。


    堂堂天下首牧冀州牧,最終在袁紹小計脅迫下,竟然自愧不如的親手送上了官印,使袁紹反客為主。


    其靠的,就是袁紹積累下的鼎鼎大名。


    如今,雖然局勢變化加速,但他們的目標卻並未發生太多變化。


    曹操心知袁紹必來河北,於是一路上和王匡都在展望美好的未來。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袁紹的軌跡發生了些小小的偏差。


    洛陽東門外,袁紹營地。


    在糾結了許久後,袁紹終於做出了一個十分的艱難的決定。


    而聽到他的話後,逢紀人都傻了,驚呼一聲:


    “袁公不可啊!”


    “您難道忘了我們的目標了嗎?”


    “您怎麽可以隨他蘇曜去關中討董?!”


    “咱們的根基不要了嗎?”


    “萬一您又有個三長兩短那又該怎麽辦?”


    “更甚者,這會不會就是他蘇曜故意的算計,想在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把您除掉啊!”


    蘇曜叫袁紹討董?


    沒錯。


    與蘇曜發給如曹操和王匡等諸侯的將軍令不同,對於自領驃騎將軍,而且同為聯軍盟主的袁紹,蘇曜並未讓他解散聯軍,而是邀請他與自己一道,共擊董卓!


    這一下,可給袁紹整不會了。


    尤其是蘇曜在信裏還說了:


    “對付個跑路的董卓哪用得著那麽多人?”


    “況且這路途遙遠,道路險峻,大軍通行不便,這十幾萬大軍就別放這幹耗糧草了,打發他們回家吧。”


    “袁盟主你隻要帶來兩千騎兵,咱們一同出擊,速戰速決就足夠了。”


    這話不但把袁紹聽傻了,他手下文武官員們也各個都是義憤填膺。


    “好家夥!”


    “這家夥動動嘴皮子,就想讓咱十萬大軍原地解散?!”


    “不過是拿下個洛陽城,怎麽囂張的好像自己是天下之主似地?!”


    郭圖、陳琳、高幹等文官們聞之咋舌,淳於瓊和高覽等武將們更是拔刀掀桌的:


    “依我看,不如咱們直接就跟他翻臉得了,強攻洛陽。”


    “他不過也就是萬餘兵丁麽,有什麽好顯擺的,敢指揮到咱們頭上來了!”


    強攻洛陽。


    隨著袁紹的後軍源源不斷的從虎牢關趕來,不能說他沒有動這個想法。


    然而,連續三日,袁紹都遲遲不能下定決心。


    雖然現在又多了幾萬部隊,但蘇曜卻已經坐擁京師堅城,怎麽看贏麵都不大,他實在是沒有信心。


    而讓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促使袁紹做出決定的,卻是一顆人頭。


    郭圖的人頭。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騎砍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劍從天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從天降並收藏我在三國騎砍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