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末。
魯陽城,一場秋雨一場寒。
城外那孫堅大軍圍城圍的是水泄不通,城內軍民氣氛頓時變得是十分緊張。
文醜的大敗讓城中可戰之兵已不滿萬,而城外孫堅部僅目測便有四萬餘人。
眼下雖然城防已是稍有整修,但迫於孫堅強大的壓力,袁譚還是再次急召眾人商議對策。
然而,孫堅強勢一目了然,眾人皆是束手無策,除了提出些提高警惕,整修城防等基礎的措施外,並無什麽太好的辦法。
“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我軍兵微將寡,坐困孤城,若不能盡快想出退敵之策,一旦城破,後果不堪設想啊。”
袁譚一臉焦急地求助,將目光看向眾人。
那文醜聳拉著臉,高幹也是沉默不言。
逢紀見狀,歎息說道:
“為今之計唯死守也。”
“依靠城牆防禦,拚死守城,或有一線轉機。”
“逢先生,可還有其他良策?”
袁譚不甘心地追問道,他知道死守並非長久之計。
逢紀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道:
“目前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眼下我軍兵力緊張,切不可再出城弄險。”
袁譚聞言,心中湧起一股無力感。
他知道逢紀說的是實話,但是轉機?
袁術拿了宛城和南陽大部,可謂是糧草充足,補給充分,孫堅已不可能被他們耗到糧盡退兵。
那麽唯一的轉機便是洛陽的盟友能出兵來救了。
但是,這基本上是沒指望的。
如今蘇袁兩家結盟,共討董卓,袁譚也在洛陽城中待了一陣,拜訪過盧植等人,故而他對於蘇曜在洛陽的布置雖不能說是兩眼一抹黑,但了解個大差不差還是很輕鬆的。
那蘇曜自遼東赴京,本來就隻帶了區區八百人的兵丁,即便是之後借兵南陽文聘還有之後大勝董卓,收編西涼部後也不過是兵士剛剛過萬。
這一次,他西征又直接帶走了三千騎士,剩下七千人左右要負責京城和八關防禦,根本就勻不出多少人來出兵支援。
也正因此,典韋這次能一口氣帶來兩千兵馬幫他打魯陽,袁譚的感動絕不是作偽客套。
這個盟友,有力他是真出啊!
而也同樣因此,袁譚知道,洛陽那邊實在是指望不上了呀。
“公子莫慌。”
逢紀歎了口氣:
“雖然洛陽不一定能夠支援,但是我們還有其他的盟友和援軍。”
“逢先生指的是?”
“豫州刺史孔伷和潁川太守李旻。”
袁譚一聽,頓時回過神來。
沒錯,天下之大,自己怎能目光拘泥於一隅呢?
要知道,這裏可是中原!
魯陽還是在三郡交界之地,洛陽的援軍已經在了,其他地方的援軍也一樣是大可期待。
原來,在拿下魯陽後,麵對孫堅的威脅時,雖然袁譚借著酒勁派出文醜出城迎戰,逢紀也沒有把寶全在他身上,同時也是向周邊諸侯發出求援。
要說那袁家的名聲還是好使,在得知魯陽兩袁大戰後,附近諸侯馬上做出了反應。
他們便是緊挨著魯陽縣的豫州刺史孔伷和潁川太守李旻。
由於那豫州刺史部的治所在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市),離洛陽較遠,孔伷在自洛陽班師撤兵後便暫時是屯兵潁川觀望天下局勢發展。
而收到來信後,他們便馬上動員兵馬,趕赴魯陽支援,大戰孫堅,解魯陽之圍
劇本本該是這樣寫沒錯。
但是,事情卻發生了一件令人錯愕的變化。
豫州刺史孔伷和他手下潁川太守李旻竟自己先打了起來!
原來,兩人雖同在一地,且為上司和下屬,但大漢的刺史,卻並不是一個真正實權的地方長官。
在名義上,刺史僅有監察之權,是一個區區六百單的小官,並不像後來的州牧那樣在名義上有著統一州軍政大權的資格。
這也是漢武帝當時設刺史部監督太守,同時也防止刺史做大割據的設計。
這樣子以小官監督大員的設計,自此便貫穿華夏官場數千載。
這樣對一州的監察之權,通過時間發展,在強勢的刺史手上實則與州牧無異,而在弱勢一點的刺史手中,他就很難真正的管束手下有野心的太守。
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便是一例,而潁川太守李旻顯然與他是同道中人。
這孔伷名師出身,與被孫堅所殺的前南陽太守一樣,屬於新官上任不久,其好空談,有著“清談高論,噓枯吹生”的名聲,這樣的人顯然並不能讓李旻心服口服。
尤其是之前一起兵進洛陽的經曆,讓兩人之間矛盾漸深。
這一次,得知兩袁內戰,求援他們後,孔伷是當即下發命令,要求李旻出兵,和他一起救援袁紹。
他卻不知,自己的命令給了李旻一個大好的機會。
李旻本就與袁術關係和睦,之前袁術屯魯陽的時候他便幫助其甚多,這次討厭鬼孔伷又站到了那個窩囊鬼袁紹一方,李旻當即是暗下決心除掉孔伷。
他先是明麵上接受了孔伷的命令,動員潁川兵馬,緊接著便趁其不備,發動了偷襲!
那一日,孔伷率領自己刺史部直轄的五千兵馬前去李旻大營調兵。
沒想到,本來應該是接受檢閱,隨他出發的兵士卻突然間在李旻的命令下是暴起殺人。
孔伷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目瞪口呆,他試圖組織抵抗,但一切已是為時已晚。
在李旻的校場上,他早已做好了精心的布置,那一萬潁川軍就在孔伷的部隊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迅速出擊,將他們分割包圍。
戰鬥異常慘烈,孔伷的士兵們拚死抵抗,但無奈寡不敵眾,逐漸陷入了絕境。孔伷本人也在混戰中多處負傷,鮮血染紅了他的戰袍。
“孔刺史,投降吧!”
李旻在一旁冷笑,他的聲音穿透戰場的喧囂,傳入了孔伷的耳中:
“你已經是窮途末路了,何必再做無謂的掙紮?老老實實放下武器,給自己和你手下的兵士們一個活命的機會。”
“李某保證,隻要你們投降,我絕不濫開殺戒。”
孔伷聽著李旻的冷笑和勸降之言,心中是一陣陣發冷。
他環視四周,隻見麾下將士們一個個的倒下,戰場上哀嚎慘叫聲不絕於耳。
絕望了,沒救了。
即便是無甚戰鬥經驗的文人,孔伷也知自己是大勢已去,無力回天。
但是,投降?
“李旻,你這奸詐小人!”
孔伷怒目圓睜,死死的盯著李旻呐喊:
“你背叛朝廷,弑殺上官,必將遺臭萬年!我孔伷雖死,卻是無愧於心!”
說罷,孔伷猛地拔出腰間佩劍,用盡全身力氣向自己的脖頸抹去,鮮血瞬間噴湧而出,他的身軀搖晃了幾下,最終轟然倒地。
“使君!孔使君啊!”
孔伷的親兵們見狀,紛紛哭喊著衝上前去,想要搶救,但孔伷顯然很是決絕,下手極狠,一刀就要了自己的命。
李旻望著倒在地上的孔伷,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他沒想到孔伷會如此剛烈,選擇以死明誌。
但很快,他的臉上又恢複了冷漠,下令割下孔伷的腦袋,勸降其部眾。
主將既死,已無戰鬥意義的兵士們當即紛紛投降,被李旻收編。
就這樣,逢紀寄予厚望的諸侯援軍,不但沒能成為他們的助力,反而給孫堅平添了萬餘幫手。
沒錯,長沙太守孫堅,討賊平叛有功,不但被袁術升了中郎將,這次孔伷死後,又給他封了豫州刺史,算是兌現了之前的承諾。
袁術唯一的要求,就是讓孫堅盡快拿下魯陽。
頓時,魯陽城是壓力大增,在孫堅的圍攻下搖搖欲墜。
“怎麽辦,怎麽辦。”
袁譚急的團團轉:
“咱們的援軍怎麽就變成了那孫文台的援軍了呢。”
“這一下,莫不是萬事皆休了不成?!”
魯陽城,一場秋雨一場寒。
城外那孫堅大軍圍城圍的是水泄不通,城內軍民氣氛頓時變得是十分緊張。
文醜的大敗讓城中可戰之兵已不滿萬,而城外孫堅部僅目測便有四萬餘人。
眼下雖然城防已是稍有整修,但迫於孫堅強大的壓力,袁譚還是再次急召眾人商議對策。
然而,孫堅強勢一目了然,眾人皆是束手無策,除了提出些提高警惕,整修城防等基礎的措施外,並無什麽太好的辦法。
“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我軍兵微將寡,坐困孤城,若不能盡快想出退敵之策,一旦城破,後果不堪設想啊。”
袁譚一臉焦急地求助,將目光看向眾人。
那文醜聳拉著臉,高幹也是沉默不言。
逢紀見狀,歎息說道:
“為今之計唯死守也。”
“依靠城牆防禦,拚死守城,或有一線轉機。”
“逢先生,可還有其他良策?”
袁譚不甘心地追問道,他知道死守並非長久之計。
逢紀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道:
“目前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眼下我軍兵力緊張,切不可再出城弄險。”
袁譚聞言,心中湧起一股無力感。
他知道逢紀說的是實話,但是轉機?
袁術拿了宛城和南陽大部,可謂是糧草充足,補給充分,孫堅已不可能被他們耗到糧盡退兵。
那麽唯一的轉機便是洛陽的盟友能出兵來救了。
但是,這基本上是沒指望的。
如今蘇袁兩家結盟,共討董卓,袁譚也在洛陽城中待了一陣,拜訪過盧植等人,故而他對於蘇曜在洛陽的布置雖不能說是兩眼一抹黑,但了解個大差不差還是很輕鬆的。
那蘇曜自遼東赴京,本來就隻帶了區區八百人的兵丁,即便是之後借兵南陽文聘還有之後大勝董卓,收編西涼部後也不過是兵士剛剛過萬。
這一次,他西征又直接帶走了三千騎士,剩下七千人左右要負責京城和八關防禦,根本就勻不出多少人來出兵支援。
也正因此,典韋這次能一口氣帶來兩千兵馬幫他打魯陽,袁譚的感動絕不是作偽客套。
這個盟友,有力他是真出啊!
而也同樣因此,袁譚知道,洛陽那邊實在是指望不上了呀。
“公子莫慌。”
逢紀歎了口氣:
“雖然洛陽不一定能夠支援,但是我們還有其他的盟友和援軍。”
“逢先生指的是?”
“豫州刺史孔伷和潁川太守李旻。”
袁譚一聽,頓時回過神來。
沒錯,天下之大,自己怎能目光拘泥於一隅呢?
要知道,這裏可是中原!
魯陽還是在三郡交界之地,洛陽的援軍已經在了,其他地方的援軍也一樣是大可期待。
原來,在拿下魯陽後,麵對孫堅的威脅時,雖然袁譚借著酒勁派出文醜出城迎戰,逢紀也沒有把寶全在他身上,同時也是向周邊諸侯發出求援。
要說那袁家的名聲還是好使,在得知魯陽兩袁大戰後,附近諸侯馬上做出了反應。
他們便是緊挨著魯陽縣的豫州刺史孔伷和潁川太守李旻。
由於那豫州刺史部的治所在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市),離洛陽較遠,孔伷在自洛陽班師撤兵後便暫時是屯兵潁川觀望天下局勢發展。
而收到來信後,他們便馬上動員兵馬,趕赴魯陽支援,大戰孫堅,解魯陽之圍
劇本本該是這樣寫沒錯。
但是,事情卻發生了一件令人錯愕的變化。
豫州刺史孔伷和他手下潁川太守李旻竟自己先打了起來!
原來,兩人雖同在一地,且為上司和下屬,但大漢的刺史,卻並不是一個真正實權的地方長官。
在名義上,刺史僅有監察之權,是一個區區六百單的小官,並不像後來的州牧那樣在名義上有著統一州軍政大權的資格。
這也是漢武帝當時設刺史部監督太守,同時也防止刺史做大割據的設計。
這樣子以小官監督大員的設計,自此便貫穿華夏官場數千載。
這樣對一州的監察之權,通過時間發展,在強勢的刺史手上實則與州牧無異,而在弱勢一點的刺史手中,他就很難真正的管束手下有野心的太守。
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便是一例,而潁川太守李旻顯然與他是同道中人。
這孔伷名師出身,與被孫堅所殺的前南陽太守一樣,屬於新官上任不久,其好空談,有著“清談高論,噓枯吹生”的名聲,這樣的人顯然並不能讓李旻心服口服。
尤其是之前一起兵進洛陽的經曆,讓兩人之間矛盾漸深。
這一次,得知兩袁內戰,求援他們後,孔伷是當即下發命令,要求李旻出兵,和他一起救援袁紹。
他卻不知,自己的命令給了李旻一個大好的機會。
李旻本就與袁術關係和睦,之前袁術屯魯陽的時候他便幫助其甚多,這次討厭鬼孔伷又站到了那個窩囊鬼袁紹一方,李旻當即是暗下決心除掉孔伷。
他先是明麵上接受了孔伷的命令,動員潁川兵馬,緊接著便趁其不備,發動了偷襲!
那一日,孔伷率領自己刺史部直轄的五千兵馬前去李旻大營調兵。
沒想到,本來應該是接受檢閱,隨他出發的兵士卻突然間在李旻的命令下是暴起殺人。
孔伷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目瞪口呆,他試圖組織抵抗,但一切已是為時已晚。
在李旻的校場上,他早已做好了精心的布置,那一萬潁川軍就在孔伷的部隊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迅速出擊,將他們分割包圍。
戰鬥異常慘烈,孔伷的士兵們拚死抵抗,但無奈寡不敵眾,逐漸陷入了絕境。孔伷本人也在混戰中多處負傷,鮮血染紅了他的戰袍。
“孔刺史,投降吧!”
李旻在一旁冷笑,他的聲音穿透戰場的喧囂,傳入了孔伷的耳中:
“你已經是窮途末路了,何必再做無謂的掙紮?老老實實放下武器,給自己和你手下的兵士們一個活命的機會。”
“李某保證,隻要你們投降,我絕不濫開殺戒。”
孔伷聽著李旻的冷笑和勸降之言,心中是一陣陣發冷。
他環視四周,隻見麾下將士們一個個的倒下,戰場上哀嚎慘叫聲不絕於耳。
絕望了,沒救了。
即便是無甚戰鬥經驗的文人,孔伷也知自己是大勢已去,無力回天。
但是,投降?
“李旻,你這奸詐小人!”
孔伷怒目圓睜,死死的盯著李旻呐喊:
“你背叛朝廷,弑殺上官,必將遺臭萬年!我孔伷雖死,卻是無愧於心!”
說罷,孔伷猛地拔出腰間佩劍,用盡全身力氣向自己的脖頸抹去,鮮血瞬間噴湧而出,他的身軀搖晃了幾下,最終轟然倒地。
“使君!孔使君啊!”
孔伷的親兵們見狀,紛紛哭喊著衝上前去,想要搶救,但孔伷顯然很是決絕,下手極狠,一刀就要了自己的命。
李旻望著倒在地上的孔伷,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他沒想到孔伷會如此剛烈,選擇以死明誌。
但很快,他的臉上又恢複了冷漠,下令割下孔伷的腦袋,勸降其部眾。
主將既死,已無戰鬥意義的兵士們當即紛紛投降,被李旻收編。
就這樣,逢紀寄予厚望的諸侯援軍,不但沒能成為他們的助力,反而給孫堅平添了萬餘幫手。
沒錯,長沙太守孫堅,討賊平叛有功,不但被袁術升了中郎將,這次孔伷死後,又給他封了豫州刺史,算是兌現了之前的承諾。
袁術唯一的要求,就是讓孫堅盡快拿下魯陽。
頓時,魯陽城是壓力大增,在孫堅的圍攻下搖搖欲墜。
“怎麽辦,怎麽辦。”
袁譚急的團團轉:
“咱們的援軍怎麽就變成了那孫文台的援軍了呢。”
“這一下,莫不是萬事皆休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