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言道:“哀家的女官近來遇見了一件事,哀家覺得有些奇怪,想叫你為哀家分辨一下。”太後瞥了一眼身側的女官,女官隨即跪下,分別向太後與雲曦行過禮,娓娓道來。這女官姓秦,伺候太後已久,在各個宮都有關係不錯的姐妹,尤其與永壽宮一名叫芳雪的宮人關係最是要好。自周氏中風之後,皇帝就未去過永壽宮一次,三皇子和七皇子以前經常會來看望周氏,周氏的中風之症在許太醫診治之下逐漸好轉,人卻變得瘋瘋癲癲,後來三皇子被逐,七皇子搬出玉陽殿之後也來得少了,永壽宮也就變得與冷宮差不多。原來周氏的心腹差不多都散了,助紂為虐的芳若被處死,零星剩下的幾個宮人,芳雪就是其中之一。周氏早年對芳雪有恩,故而芳雪一直未離開永壽宮,盡心盡力照顧發瘋的周氏。秦女官得了空,常去芳雪那裏轉一轉,與她說說話,周氏嘴裏胡言亂語,秦女官與芳雪都見怪不怪了,不過有一日秦女官去找芳雪時,永壽宮多出了一個人,齊國公的老母親特意遞牌子入宮,看望周氏。這位老夫人已年過花甲,周氏是她的親生女兒,恐怕這回見過之後,再難相見,老夫人很是感傷,抱著神誌不清的周氏哭了好一陣。秦女官道:“奴婢與芳雪躲到了稍遠一些的地方,原想讓她們兩個說點悄悄話,後來周氏不知受了什麽刺激,竟按著老夫人狂掐不止,奴婢與芳雪前去救助,就聽見周氏一個人又喊又叫。她說……”秦女官學著周氏陰森森的語氣道:“‘他絕不是本宮的兒子,不是!本宮隻要毀了他的容,就沒人看得出來了哈哈哈哈哈!’”雲曦被她話中的狠戾驚到,心想周氏真是瘋了,說起話來顛三倒四,可太後為何特意叫秦女官轉述這些瘋話?秦女官道:“奴婢當時以為她又在胡言亂語,也沒覺得有何不妥,往後又聽見周氏癡癡笑著說:‘本宮知道,他最喜歡果酒,隻要在他的果酒裏下一點點,一點點藥就好……別拉著本宮,本宮自有分寸,待本宮做了皇後,就封你當王妃哈哈哈……’”又是周氏的瘋話,雲曦卻如墮冰窟,他清清楚楚聽見了“果酒”這兩個字,又聽見了另外兩個字“下藥”,這的確是與寧王有關了,周氏的瘋話應是在說當年的陳嬪一案,那個案子至今都有讓他、讓邱憶想不明白的地方,比如,周氏為何要給寧王下藥,下的還是紅顏劫那種會致人毀容的慢性毒藥?避免被發現是一方麵,可天下慢性毒藥很多,為何偏偏是令寧王毀容……毀容?!!他猛地想起周氏說的另一句話,他絕不是本宮的兒子,不是!本宮隻要毀了他的容,就沒人看得出來了哈哈哈哈哈!若,周氏話中的“他”都是寧王,寧王本就不是周氏之子,為何她要刻意去否認,還有,“隻要毀了容就沒人看得出來”,這便是她要令寧王毀容的理由?她是怕別人看得出來什麽呢?她……雲曦差不多已有十餘年未見到周氏了,突然記起了周氏的臉,那張美豔絕倫,哭起來宛如梨花帶雨的臉。難道!雲曦毛骨悚然,生生打了個寒噤,他無端想起寧王堪稱豔麗的容貌,其實一直都與平庸的陳嬪相去甚遠……“你想到了?”太後見雲曦臉色突然變得煞白,料定他已猜著了什麽,起身緩步走到雲曦麵前。雲曦渾身發抖,艱難地吐出了幾個字。“他,寧王……”雲曦茫然看向太後,太後點了點頭,證實了他心中所想。“這到底怎麽回事,阿澤他怎麽會是……”怎麽會是周氏的兒子?!那,穆承沛呢?雲曦整個人都有些恍惚了。太後晏然自若道:“哀家已都查證過了,十九年前的事,想來你也略知一二?”雲曦仍沉浸在驚愕之中,木然道:“周氏想借子爭寵,設計令陳嬪侍寢懷上了皇嗣,後來、後來周氏自己也有了身孕……”太後露出一絲嘲諷,道:“她原打算去母留子,不想自己竟也有了,故而一直看陳嬪很不順眼。可臨盆時,卻出現了一點意外。”陳嬪當年在儲秀宮吃盡苦頭,產下了一個健壯的男嬰,一直嬌養的周氏晚了她幾日,生下來的孩子卻虛弱至極,連哭的力氣都沒有。周氏深知皇帝的脾性,皇帝好麵子,不喜體弱的孩子,這個孩子不知能活多久,於她來說隻是拖累,她想要的是一個錦上添花、健健康康、會吸引皇帝注意的小皇子而不是一個惹人厭的病秧,於是在芳若的攛掇下,將自己的孩子與陳嬪的孩子交換了。“她,她竟然……可是陳嬪,其他人,竟也沒有察覺嗎?”太後輕輕一歎:“剛生下來沒多久的孩子,本就一天一個樣,且這兩個本是兄弟,身上又都沒有明顯的印記……陳嬪生產時吃了不少苦,一直昏昏沉沉,也不知自己的孩子竟被換了。”穆承澤與穆承沛同父異母,想必剛生下來的小孩子很有些相似之處,但成年後兩人已天差地別,難怪穆承澤身上看不出陳嬪的影子,穆承沛也未傳承一分周氏的豔麗,勉強隻能算是清秀。因為他們兩個本就是顛倒過來的,穆承澤應是七皇子,而穆承沛才是陳嬪的兒子,是六皇子。雲曦斂眉,道:“就算一開始真是如此,後來阿澤也活下來了,為何周氏再不把他換回去……”為何呢?不待太後回答,他自己也反應過來了,因為小皇子長大了一些,已能明顯分辨出誰是誰了,換子這一步既已走了出去,周氏斷不能後悔,也無法回頭了。雲曦知道,後宮女子為了爭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周氏本就是心狠之人,最早安排陳嬪侍寢就有目的,最後會換子於她來說並不稀奇,可最讓雲曦無法忍受的是,周氏明知穆承澤是親子,卻一次又一次對他下手,生病時不許宣召太醫,禦花園因一隻紙鳶,也要皇帝重罰這個孩子,後來更要心腹芳若對阿澤下毒。這些僅僅是雲曦知道的冰山一角,雲曦所不知道的苦,阿澤又受了多少?太後在後宮呆了大半輩子,對此類女子的心思再明白不過:“承澤的存在對她來說始終是個禍害,若是被人發現她換了皇子,那可是欺君之罪,會要了她的命,所以她相當厭惡承澤,巴不得毀了他才好。”也虧得穆承澤命大,從小體弱多病仍是頑強地活了下去,後來得知他聾了,周氏沒有半點心痛,反而釋然地想,這樣皇帝就再不會注意這個孩子,那她就是安全的。陳嬪之死,其實起源於一句話。那日恰巧也是齊國公府的老夫人入宮探望,無意間見了一眼當時的六皇子,與女兒玩笑道:“六殿下雖非你所生,細看之下,總覺得與你有些許相似之處。”換子之事,做的比當年令陳嬪侍寢還要隱秘,老夫人並不知情,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周氏心驚膽戰,從那以後,越看穆承澤越覺得與自己像,一連幾日翻來覆去睡不著,找芳若商量對策,匆忙殺了他怕是不行了,暴斃一個皇子,不論怎樣皇帝都會調查,但若是像當年的德妃一般,慢慢毀去他的容貌,便不會有人聯想到她身上了……那陣子六皇子七皇子在韶華宮大打出手,永壽宮的人包括皇貴妃的釘子在內,都以為周氏與芳若是為了給七皇子出一口惡氣,皇貴妃的釘子甚至還專門挑撥了一番,暗中將周氏給芳若的紅顏劫換成了斷腸散,以此迫使陳嬪自盡,卻不知周氏根本另有目的。當時的皇貴妃,是想除去陳嬪與周氏,接收六皇子,周氏自己很快便被皇貴妃收拾,變得瘋瘋癲癲,受皇帝厭棄,眼看這個秘密就要隨著她而去,但是老夫人難得的探望,又刺激得周氏想起了當年之事。她已神誌不清了,自然無法再守口如瓶……雲曦顫聲道:“太後娘娘是從何得知這些的?”太後道:“哀家命人尋找過當年負責接生的穩婆,周氏那邊的幾個穩婆早就死光了,而為陳嬪接生的還在,她仍記得,陳嬪當年誕下的孩子十分康健,哭聲洪亮。因是她親自給那孩子洗的澡,記得那孩子有一個極隱秘的印記,在他的胎發之下,長著一顆米粒大的黑痣。”太後看向雲曦,道:“你與承澤最親近,是否曾見過?”雲曦搖頭,他經常為阿澤擦拭頭發,兩人又極親密,他能肯定是沒有的。阿澤,看來的確不是陳嬪所生。太後又道:“哀家問過玉陽殿以前貼身伺候緯王的人,緯王卻是有的。穩婆能準確說出那個孩子的胎記,可是她根本沒為周氏接生過,這說明什麽?說明周氏的確曾將兩個孩子交換,孩子的胎發一般滿月後才會剃除,即便那時再發現緯王頭上有痣,孩子已換過來了,也就不算什麽了。”“還有太醫院的脈案。”太後繼續道,“皇子剛出生時,太醫會為其診脈,哀家也查過當時的脈案,清楚記載著六皇子暫無異樣,七皇子疑似身有不足,但是那之後,六皇子再無脈案,七皇子隔了幾個月才有,卻成了經貴妃精心照料,身子康健……”為了不讓太醫起疑,周氏不許陳嬪為穆承澤傳太醫,當然沒有脈案,小孩子易生病,陳嬪求的次數多了,眾人也就以為六皇子身體是生下來就不大好,且陳嬪也不太會養孩子。至於“疑似不足”的七皇子,則在永壽宮周氏一段時間“精心照料”下,健健康康,平安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