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老李見老李(2)
投胎出了bug,關我什麽事兒 作者:咖啡就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來之前,李樂以為進國賓館會多麻煩,最起碼例行檢查得有。可真到了大門口,門口的警衛隻是瞧了眼車牌,看了看登記表,就揮手放行。
“這就進來了?”
“你以為呢?”坐在副駕的萬俟珊笑道,“這裏從改開後就開始對外營業了,除了有國家外事接待時候禁止出入,其他時候,頂多就是嚴格一點,哪有那麽神神秘秘。”
“我說呢。”李樂一指路邊停著的一溜私牌車。
“你爸說是在幾號樓?”
“清露堂。”李樂放慢車速,準備瞅瞅路牌。
“在萬柳堂和同樂堂中間,你往養源齋那個方向開就成,”後排曾昭儀說道。
“噫,您來過?”
“早些年沒對外開放的時候,來這裏參加過幾次活動,還算有印象。”
“我說呢。姥爺,我聽說這裏的名字是因為乾隆皇帝那句釣魚台的詩,叢祠不斷故鄉火,凍浦猶存沉釣風?”
“倒也不是,你要說隻釣魚台三字的詩詞,宋有袁默,將相寧有種,屠狗飯牛皆可用,曹公黃相俱塵埃,至今猶有釣魚台。元有徐再思,便齊雲安穩似雲台,故人同榻成何礙,太史瘦哉。明有施閏章的莫問垂綸客,空台倚翠屏。”
“這裏最早的來曆是金章宗完顏璟在此釣魚,故名釣魚台,元代成了宰相廉希憲的別墅,之後明清兩代成了皇家園林、行宮。乾隆隻不過給望海樓題了匾,下麵官員辦事,便刻了首乾隆的詩碑,拍了拍馬屁。到了清朝快滅亡之際,這裏又被溥儀給了他的老師陳寶琛。”
“陳寶琛是閩省人,得了這裏之後,便組織在京的閩省人成立了一個叫‘補閑’的詩社,如樊增祥、林紓、周樹模、陳師曾都是這裏的常客。釣魚台就成了文人的會所。後來還編了一部詩集,叫,陳太傅釣魚台賜莊圖詠冊。”
“那就成了私產了?”
“哪有的事情。溥儀被趕出皇宮之後,你們燕大農學院的師生,上街遊走,鬧事兒,最後迫使陳家交出了這個地方,還了回去。可小朝廷手頭緊,有人出主意,將留下來的皇室房產出租,掙點租金。於是這裏用一年300塊的價格又租給了陳寶琛的兒子,算是半租半贈。直到建國之後,才將荒廢多年的釣魚台改成了國賓館。”
“嘿,姥爺這裏你倒是門兒清。”
“哪學的這些京油子口舌。”老頭嗔道,“這都是當年我在清大上學的時候,和幾個同學到這裏閑逛聽到的。”
“哦,怪不得呢。”
“珊姨,這裏您也熟?”
“還行吧,那時候迎來送往接待外賓,像什麽拉美的總統,非洲的王爺,經常找一些在京的大學生來表演節目,有時候逢年過節的,也搞活動,來過好幾次。那時燕京的大中小學生,海子裏都去過的,多的是,沒什麽稀奇的。”
“怪不得。”
經兩人這麽一說,李樂漸漸沒了對這裏的神秘感。一邊壓著車速,往前開,一邊左瞧右看的。
許是冬天,園子裏,除了幾棵青鬆翠柏和湖水、偶爾的幾處草坪,還泛著青綠,其他的看著黃色灰色占了大半,想想,也就那麽回事兒,還不如有些南方園林的景致,頂多就占了個氣勢和寬闊。
興許夏天來的時候才能看出介紹上說的,白藕無花池水涸,惟餘鬆柏摩天高。
車子開過養源齋,到了一個小路口,李樂按著指示把車停到一旁的停車位,把姥爺扶下車,沿著綠化帶,往前走,進了小橋邊,有兩個穿著黑色西裝大衣服務員,門頭上寫著“清露堂”白底黑字牌匾的小院。
三層台階以上,跨過門檻,就見這院裏樹木參天,冬青盆景,圍廊天井,古色古香。
“呀,爸。”正從堂屋裏出來的李晉喬瞧見曾昭儀,趕忙上前。
“嗯。你媽呢?”
“在裏麵,會客室。”
“李樂,走。”
“哦。”
進到堂屋改成的會客室裏,李樂就像進了晚上七點新聞,一扇大屏風前,兩排紅木座椅相對,抬頭見雕梁畫棟,低頭見紅黃回字紋地毯,踩上去,不見了鞋麵。
幾樣別致的家具擺放四周,李樂用跟著王士鄉老爺子學的那點家具鑒賞能力瞅了幾眼,便知是大開門的清宮舊藏。這要是磕了碰了的,不得拿一套房子來償。還是離遠點兒的好。
不過一轉頭,瞧見李春正坐在一個紫檀盤腸紋六方坐墩上扭來扭去,李樂心裏一驚,趕忙上前提溜起來。
“誒,幹嘛?”
“那邊那麽多沙發椅子凳子你不坐,你坐這個。”
“咋?”李春回過頭看了眼。
“這一個值一套三十平的房子,你換個地方吧。”
“這麽貴?”
“可不。”
李春趕緊退後兩步,“我這屁股可不值這價錢。”
“行了,別嚇唬春兒了,人家服務員不也沒說什麽。”郭鏗走過來,拉著李春,“走,叔帶你去外麵逛逛,這大驚小怪的。”
“嘿。”
會客廳裏,一家人各自坐著,喝茶聊天,等著大小姐那邊來人。
“誒,李樂,說好是六點吧。”曾敏扯了李樂到身邊,低聲問道。
“昂。”
“這眼瞅應該快到了,你開車去大門口,迎一迎,別找不到路。”
李樂抬手腕看了眼,“成。”
隻不過,剛走到院門口,就見巡山小妖春兒跑來報信,“停車場,停車呢,人來了,中間一個晃晃悠悠的老頭。”
“我去接一下,你給老奶奶和老爺爺說一聲去。”
“哎。”
李樂理了理身上的西裝,下了台階。
。。。。。。
。。。。。。
一排三輛奔馳s500組成的車隊,行駛在去往釣魚台的路上。
中間車裏,坐在李健熙身邊的李載容看了眼車窗外的車水馬龍,“阿爸,燕京,每次來都會變一番。上次來時,還沒有這麽多的車,也沒有這麽多在建的高樓。”
“所以我說,這裏才是下一個投資的熱點,重點。這個國家太龐大了,龐大到我們沒法想象到的地步。”
“阿爸,再大,能和醜國一樣?”
“現在不能,可二十年三十年之後,能。”
“不會吧。我知道這裏發展快,可十年二十年,估計連腳盆可能都趕不上。”
李建熙搖搖頭,“你這就是短視。去年十一月份的入關協定你還沒理解麽?”
“理解啊,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徹底迎來開放。我們掙錢的機會和條件,比以往更多更鬆了。”
“你隻是看到了這裏市場大門的打開,但是你看到另一麵了麽?”
“另一麵?”
“世界。整個市場也開始對這個國家敞開了大門。作用是相互的。”李建熙耷拉著眼皮這才睜開,看向李載容。
“記住,強大獨立的政府,正確的方向,勤勞能吃苦的民眾,自主的貨幣,這是一個國家真正繁榮發展,走向強盛的基礎。”
“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曆史,讓這個國家,看起來謙遜的表麵之下,有一顆隱藏起來的,不甘於人下的心。華夏是驕傲的,是隱忍的,並且善於在隱忍中尋找驅動力。”
“你要明白,五十年積攢起來的一個世界上少有的完整的工業體係,上億名經過正規化培訓過的工人,幾百萬的工程師,上千所高校,上千萬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九成以上的識字率,有效的醫療體係,具有強大執行力的群眾,完備的基礎設施,追求富裕的信念,再加上我剛才說的那幾樣,組合在一起,在世界的大門向其打開之後,你知道會是什麽麽?”
“是?”
“複興,一個強大民族的複興。”李建熙指指李載容,“我說的這些話,你要記在心裏。”
“知道了,阿爸。”
看了看兒子的眼神,李建熙“嗯”了聲,又閉上眼。
可李載容並沒有察覺,那聲“嗯”裏,充滿了一絲無奈。
車隊在釣魚台門口做了登記,魚貫而入。
第三台車裏,洪羅新拉著李富貞的手,觀察著四周。
“這裏,就是國賓館,和我們酒店的迎賓館一個性質的?”
“不過這裏依舊屬於國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進來的。和我們那種已經完全商業化的迎賓館,不一樣。”
“是啊,看看這裏戒備森嚴的環境,讓我想起了青瓦台。”副駕上的李尹熙說道。
洪羅新笑了笑。
如果當初李建熙的話,讓洪羅新對這樁婚事,隻有五分的勉強,而之後見到曾敏和李樂,就到了八分的滿意,而在剛才經過那座牌坊之後,就變成了九分。
自己挑選的禮物,似乎,有些輕了?
車隊到了停車場,李樂跑過來,展現出殷勤模樣,給老狐狸開了車門,又伸手扶了出來。
“歡迎,歡迎您來到燕京。”
“嗬嗬,真心地?”
“那還能有假?”李樂眨眨眼,眼神清澈。
“走吧,我去拜訪一下長輩還有你父親。”
“都在裏麵恭候大駕,我扶您。”
李樂這次沒把胳膊抬得那麽高,身子也略微矮了矮,一副敬老的姿態。
等到一行人進了小院,就見到西裝筆挺的李晉喬和一身青紫色呢子外套黑色長褲的曾敏,手拉手,笑眯眯站在院子正中。
而穿著貂絨領大衣的李建熙在李樂虛扶下,來到身材高大的李晉喬麵前。
“這是我爸。”
“爸,這是富貞的父親。”
“您好,我是李晉喬,歡迎來燕京。”
“您好,李健熙,很高興來燕京。”
兩人笑嗬嗬雙手相握。
李樂突然覺得,看慣了自家老爸平時的嘻嘻哈哈大大咧咧懶懶散散,可當老李真的一本正經起來,身上那股舂容大雅的氣度,好像,和身邊這位因為掌管了億萬財富,幾十萬員工的老李散發出來的淩厲強勢的氣場,旗鼓相當。
嘿,爸,您真給力。
“這就進來了?”
“你以為呢?”坐在副駕的萬俟珊笑道,“這裏從改開後就開始對外營業了,除了有國家外事接待時候禁止出入,其他時候,頂多就是嚴格一點,哪有那麽神神秘秘。”
“我說呢。”李樂一指路邊停著的一溜私牌車。
“你爸說是在幾號樓?”
“清露堂。”李樂放慢車速,準備瞅瞅路牌。
“在萬柳堂和同樂堂中間,你往養源齋那個方向開就成,”後排曾昭儀說道。
“噫,您來過?”
“早些年沒對外開放的時候,來這裏參加過幾次活動,還算有印象。”
“我說呢。姥爺,我聽說這裏的名字是因為乾隆皇帝那句釣魚台的詩,叢祠不斷故鄉火,凍浦猶存沉釣風?”
“倒也不是,你要說隻釣魚台三字的詩詞,宋有袁默,將相寧有種,屠狗飯牛皆可用,曹公黃相俱塵埃,至今猶有釣魚台。元有徐再思,便齊雲安穩似雲台,故人同榻成何礙,太史瘦哉。明有施閏章的莫問垂綸客,空台倚翠屏。”
“這裏最早的來曆是金章宗完顏璟在此釣魚,故名釣魚台,元代成了宰相廉希憲的別墅,之後明清兩代成了皇家園林、行宮。乾隆隻不過給望海樓題了匾,下麵官員辦事,便刻了首乾隆的詩碑,拍了拍馬屁。到了清朝快滅亡之際,這裏又被溥儀給了他的老師陳寶琛。”
“陳寶琛是閩省人,得了這裏之後,便組織在京的閩省人成立了一個叫‘補閑’的詩社,如樊增祥、林紓、周樹模、陳師曾都是這裏的常客。釣魚台就成了文人的會所。後來還編了一部詩集,叫,陳太傅釣魚台賜莊圖詠冊。”
“那就成了私產了?”
“哪有的事情。溥儀被趕出皇宮之後,你們燕大農學院的師生,上街遊走,鬧事兒,最後迫使陳家交出了這個地方,還了回去。可小朝廷手頭緊,有人出主意,將留下來的皇室房產出租,掙點租金。於是這裏用一年300塊的價格又租給了陳寶琛的兒子,算是半租半贈。直到建國之後,才將荒廢多年的釣魚台改成了國賓館。”
“嘿,姥爺這裏你倒是門兒清。”
“哪學的這些京油子口舌。”老頭嗔道,“這都是當年我在清大上學的時候,和幾個同學到這裏閑逛聽到的。”
“哦,怪不得呢。”
“珊姨,這裏您也熟?”
“還行吧,那時候迎來送往接待外賓,像什麽拉美的總統,非洲的王爺,經常找一些在京的大學生來表演節目,有時候逢年過節的,也搞活動,來過好幾次。那時燕京的大中小學生,海子裏都去過的,多的是,沒什麽稀奇的。”
“怪不得。”
經兩人這麽一說,李樂漸漸沒了對這裏的神秘感。一邊壓著車速,往前開,一邊左瞧右看的。
許是冬天,園子裏,除了幾棵青鬆翠柏和湖水、偶爾的幾處草坪,還泛著青綠,其他的看著黃色灰色占了大半,想想,也就那麽回事兒,還不如有些南方園林的景致,頂多就占了個氣勢和寬闊。
興許夏天來的時候才能看出介紹上說的,白藕無花池水涸,惟餘鬆柏摩天高。
車子開過養源齋,到了一個小路口,李樂按著指示把車停到一旁的停車位,把姥爺扶下車,沿著綠化帶,往前走,進了小橋邊,有兩個穿著黑色西裝大衣服務員,門頭上寫著“清露堂”白底黑字牌匾的小院。
三層台階以上,跨過門檻,就見這院裏樹木參天,冬青盆景,圍廊天井,古色古香。
“呀,爸。”正從堂屋裏出來的李晉喬瞧見曾昭儀,趕忙上前。
“嗯。你媽呢?”
“在裏麵,會客室。”
“李樂,走。”
“哦。”
進到堂屋改成的會客室裏,李樂就像進了晚上七點新聞,一扇大屏風前,兩排紅木座椅相對,抬頭見雕梁畫棟,低頭見紅黃回字紋地毯,踩上去,不見了鞋麵。
幾樣別致的家具擺放四周,李樂用跟著王士鄉老爺子學的那點家具鑒賞能力瞅了幾眼,便知是大開門的清宮舊藏。這要是磕了碰了的,不得拿一套房子來償。還是離遠點兒的好。
不過一轉頭,瞧見李春正坐在一個紫檀盤腸紋六方坐墩上扭來扭去,李樂心裏一驚,趕忙上前提溜起來。
“誒,幹嘛?”
“那邊那麽多沙發椅子凳子你不坐,你坐這個。”
“咋?”李春回過頭看了眼。
“這一個值一套三十平的房子,你換個地方吧。”
“這麽貴?”
“可不。”
李春趕緊退後兩步,“我這屁股可不值這價錢。”
“行了,別嚇唬春兒了,人家服務員不也沒說什麽。”郭鏗走過來,拉著李春,“走,叔帶你去外麵逛逛,這大驚小怪的。”
“嘿。”
會客廳裏,一家人各自坐著,喝茶聊天,等著大小姐那邊來人。
“誒,李樂,說好是六點吧。”曾敏扯了李樂到身邊,低聲問道。
“昂。”
“這眼瞅應該快到了,你開車去大門口,迎一迎,別找不到路。”
李樂抬手腕看了眼,“成。”
隻不過,剛走到院門口,就見巡山小妖春兒跑來報信,“停車場,停車呢,人來了,中間一個晃晃悠悠的老頭。”
“我去接一下,你給老奶奶和老爺爺說一聲去。”
“哎。”
李樂理了理身上的西裝,下了台階。
。。。。。。
。。。。。。
一排三輛奔馳s500組成的車隊,行駛在去往釣魚台的路上。
中間車裏,坐在李健熙身邊的李載容看了眼車窗外的車水馬龍,“阿爸,燕京,每次來都會變一番。上次來時,還沒有這麽多的車,也沒有這麽多在建的高樓。”
“所以我說,這裏才是下一個投資的熱點,重點。這個國家太龐大了,龐大到我們沒法想象到的地步。”
“阿爸,再大,能和醜國一樣?”
“現在不能,可二十年三十年之後,能。”
“不會吧。我知道這裏發展快,可十年二十年,估計連腳盆可能都趕不上。”
李建熙搖搖頭,“你這就是短視。去年十一月份的入關協定你還沒理解麽?”
“理解啊,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徹底迎來開放。我們掙錢的機會和條件,比以往更多更鬆了。”
“你隻是看到了這裏市場大門的打開,但是你看到另一麵了麽?”
“另一麵?”
“世界。整個市場也開始對這個國家敞開了大門。作用是相互的。”李建熙耷拉著眼皮這才睜開,看向李載容。
“記住,強大獨立的政府,正確的方向,勤勞能吃苦的民眾,自主的貨幣,這是一個國家真正繁榮發展,走向強盛的基礎。”
“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曆史,讓這個國家,看起來謙遜的表麵之下,有一顆隱藏起來的,不甘於人下的心。華夏是驕傲的,是隱忍的,並且善於在隱忍中尋找驅動力。”
“你要明白,五十年積攢起來的一個世界上少有的完整的工業體係,上億名經過正規化培訓過的工人,幾百萬的工程師,上千所高校,上千萬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九成以上的識字率,有效的醫療體係,具有強大執行力的群眾,完備的基礎設施,追求富裕的信念,再加上我剛才說的那幾樣,組合在一起,在世界的大門向其打開之後,你知道會是什麽麽?”
“是?”
“複興,一個強大民族的複興。”李建熙指指李載容,“我說的這些話,你要記在心裏。”
“知道了,阿爸。”
看了看兒子的眼神,李建熙“嗯”了聲,又閉上眼。
可李載容並沒有察覺,那聲“嗯”裏,充滿了一絲無奈。
車隊在釣魚台門口做了登記,魚貫而入。
第三台車裏,洪羅新拉著李富貞的手,觀察著四周。
“這裏,就是國賓館,和我們酒店的迎賓館一個性質的?”
“不過這裏依舊屬於國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進來的。和我們那種已經完全商業化的迎賓館,不一樣。”
“是啊,看看這裏戒備森嚴的環境,讓我想起了青瓦台。”副駕上的李尹熙說道。
洪羅新笑了笑。
如果當初李建熙的話,讓洪羅新對這樁婚事,隻有五分的勉強,而之後見到曾敏和李樂,就到了八分的滿意,而在剛才經過那座牌坊之後,就變成了九分。
自己挑選的禮物,似乎,有些輕了?
車隊到了停車場,李樂跑過來,展現出殷勤模樣,給老狐狸開了車門,又伸手扶了出來。
“歡迎,歡迎您來到燕京。”
“嗬嗬,真心地?”
“那還能有假?”李樂眨眨眼,眼神清澈。
“走吧,我去拜訪一下長輩還有你父親。”
“都在裏麵恭候大駕,我扶您。”
李樂這次沒把胳膊抬得那麽高,身子也略微矮了矮,一副敬老的姿態。
等到一行人進了小院,就見到西裝筆挺的李晉喬和一身青紫色呢子外套黑色長褲的曾敏,手拉手,笑眯眯站在院子正中。
而穿著貂絨領大衣的李建熙在李樂虛扶下,來到身材高大的李晉喬麵前。
“這是我爸。”
“爸,這是富貞的父親。”
“您好,我是李晉喬,歡迎來燕京。”
“您好,李健熙,很高興來燕京。”
兩人笑嗬嗬雙手相握。
李樂突然覺得,看慣了自家老爸平時的嘻嘻哈哈大大咧咧懶懶散散,可當老李真的一本正經起來,身上那股舂容大雅的氣度,好像,和身邊這位因為掌管了億萬財富,幾十萬員工的老李散發出來的淩厲強勢的氣場,旗鼓相當。
嘿,爸,您真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