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的李樂,大學期間,那種高大上的外企央企國企甚至知名一點的民企裏的實習機會,是沒有的。


    當然,長樂教育這種的家教工作也無,畢竟不會有哪個家長,願意把孩子交給一個民辦三本學校的學生輔導。


    所以想掙點小錢,除了在學校裏想點子挨個宿舍敲門,搞搞自由貿易,倒騰點兒煙草、電話卡、水貨手機、遊戲點卡這種賺個差價,剩下的,就是去外麵幹發傳單、電話銷售、臨促還有給培訓機構招生。


    體力為主,智力為輔,兼具一點口才情商,一個月掙個幾百塊的辛苦費,還是很有保障的,最起碼,煙錢有了。


    至於這裏麵的各種道道,混跡多年的李樂也算門清。


    所以當折娜娜講了講小蜜蜂的臨促的事情之後,也明白了這裏麵大概得問題在哪。


    “這兩年,小蜜蜂三天兩頭搞促銷推廣活動,本來也都習以為常。學生麽,鍛煉為主,掙點零花錢,省的在家躺著上網打遊戲。我還給便利店的員工說,這都是自家產業,臨促也相當於自己人,多照顧照顧。”


    “可今年暑假,見了一些臨促的大中專學生,我聊了聊。其他幾個區域的還好,結工資挺快。保底五十,其他的提成比例也差不多,但唯獨在滬海周邊和浙省的幾家服務區裏,有時候臨促來找便利店要工錢。我就覺得不對勁了。”


    “我讓他們細問了問,才知道,不僅結賬保底給降到二十五一天,提成比例也變低了,和其他區域一對比,這邊賣出一樣的多的產品,拿到的工錢比人家少了一半還多。”


    李樂問道,“這些臨促上麵的督導怎麽說?”


    “拖,一直拖著不給,臨安那邊的一個督導還說學生浪費試吃品和贈品,弄壞物料,客訴什的麽,嚇唬人家孩子,扣人家工錢,有的幹脆就白幹倆月,啥也沒有。”


    “這事兒,就滬海和臨安兩個區域?”


    折娜娜點點頭,“蘇省徽省,頂多聽到過臨促偷吃偷拿的,但是不給錢少給錢這事兒,倒還隻有臨安和滬海這邊幾個服務區。”


    李樂想了想,“娜娜姐,這事兒,和這邊的區域經理說了沒?”


    “沒,我沒說。”折娜娜搖搖頭,“本來想著給大泉哥說一聲的,可大泉哥最近都忙嫂子的事情,我怕說了,他也不一定能上心。我就想著反正過幾天得回長安過中秋節,我去找成子。這不正好,你來了。”


    “行了我知道了。這事兒,還得謝謝你。”


    “都是自家人,謝個什麽勁。”折娜娜笑道.


    “對了,正好鏗表哥也在,剛說便利店,你們那個和浙省高速合作的公司,注冊下來了麽?”


    “東西都交上去了,等十月份就能審批下來,其實這邊已經開始在前期運作了,形象設計,店麵裝修標準,製度規程,銷售係統,還有采購等等的,都差不多了,上午給他們開會,說的就是這個,還有資金賬戶......爭取元旦時候,第一批五家店同時上線運營。”折娜娜解釋了一下進度。


    “能忙得過來?就兩個月時間。”


    “也就改造店麵費點工夫,其實其他的,都是現成的,改進調整一下就成。對了,有個事兒想問問你呢。”


    “啥?”


    “成子不是和cj那邊合作麽?能不能搞點進口零食過來,豐富一下我們的sku,我在便利店開個進口食品貨架。”


    “不是有代理商麽?還要找他們做什麽?”


    “哎呀,代理商也不是什麽都有,我看中的幾款,代理商都沒得。還有價格,不也能便宜點?”


    李樂笑了笑,“那你直接問成子不就行了。”


    “你比較直接,成子還得繞一圈,幫我問問。”


    “行吧,估計到最後還是得走代理商。”


    “那我也死心了。”


    吃完飯上樓,一路上遇到不少高速服務公司的員工,見到郭鏗和折娜娜,便是一聲“郭總”“折總”。


    看到站在兩人中間的李樂,行著注目禮。


    “嗬嗬,讓你當甩手掌櫃的,沒人認識你吧。”


    “這不挺好,有大泉哥,有你們,我躺平。”


    “哪來的歪詞兒。”折娜娜笑了笑。


    一回到郭鏗辦公室,李樂就說道,“娜娜姐,上次,你說的那個和711那種性質的便利店的事情,我又想了想,原來的想法有些想簡單了。”


    “怎麽?就是那個下沉市場?”


    “現在想想,有些沒考慮現在三四級市場的社會經濟狀況和社會環境,不一定適合,主要是消費習慣和消費能力擺在那。現在一線城市還好,二三線城市還在適應大型商超入進入帶來的變化。”


    “你改主意了?”


    “倒也沒,隻是說一種商業模式的階段時間的適應問題,現在的便利店模式,還是得靠城市群體的支撐,我現在想起了一個模式,叫便利店+。”


    “便利店加?”


    “加減的加。”


    “怎麽說?”


    “多種增值服務和經營方法模式的集合,緊貼服務社區這個概念。”


    “社區?什麽意思?小區?”


    “不是,社區是社會學的一個概念,你可以認為是一個大集體,這個集體是居住在一個區域內的個人或者家庭、社會群體和社會組織所組成的,具有地域性、相對獨立的生活共同體,一個又一個的大集體,構成了城市。”


    李樂解釋道,“我這麽說,你們能理解不?”


    “瞧你說的,我又不是文盲。”折娜娜笑道。


    “那就行。”李樂點點頭,“經濟學上有一個統計規律,當一個地區的人均gdp達到6000刀的時候,就會迎來便利店的高速發展期。同時,也將是大型商超的全麵的衰退期。”


    “那按你說的,現在還不到時候?”


    “對,不到時候,現在還是大型商超起勢,入場,發展的階段。這個時間可能還得等上個幾年。”


    “那完蛋了,我還做了好多規劃呢。”


    李樂擺擺手,“其實規劃造作,店也可以再開,但是需要注意幾個點,一是控製規模,二是不斷調試新的銷售模式和模型,改變單一的銷售思維,加入服務思維,三是結合國家的社區建設,迎合城市管理新模式,看看能不能搭上這個大勢,哪怕跟在後麵,考慮便利店和社區公共服務的融合還能得到一些意外的支持。”


    “這話,前麵還行,後麵的,沒怎麽明白。”折娜娜實話實說。


    “這就要講到前麵的便利+概念,加在哪?除了加在商品的多樣性、新鮮度上,還要加在服務項目上,脫離單純的零售模式,比如加在快遞收發、生活費用繳納,醫藥用品,健康服務,信息化傳遞.....”


    郭鏗聽完,“要按你說的,這麽一個便利店要做這麽多,以後還要不要放銀行櫃員機什麽的,方便取錢?”


    “那個倒不用,以後,估計就用不到現金了。”


    “刷卡?”


    “啊,差不多,差不多。”李樂打著馬虎眼,又看向折娜娜,“時機,規模,生態模式,這些都是要考慮到的。反正我的意見是,可以先做幾家試驗店,地點就在滬海。”


    “是商圈、小區、校園、交通樞紐還是工廠的模式,我們可以一樣一家。將不同的單店模型,進行盈利能力對比。不斷改進和培養出成熟的單店模型,積累相關經驗和規範程序,把後台供應鏈、顧客運營、產品研發、倉儲等方麵做到精細化管理,再去規劃化複製。”


    “等到成子那邊把物流係統做出一定區域和體量規模之後,再借助他那邊,完成便利店物流、供應鏈的建設。”


    郭鏗砸砸嘴,“小樂,我怎麽覺得,要是按你這種社會學的角度來解釋商業模式,怎麽這麽簡單呢?”


    “你以為多複雜呢?”李樂笑道,“主要是做人的生意,都能往社會學這個筐裏裝。”


    折娜娜這時候忽然站起來,一拉門就要跑。


    “誒,幹什麽去?”


    “我想明白一些事兒,去記下來,別回頭忘了。”


    “慢點兒!”


    “嘭!”門關上,郭鏗和李樂對視一眼,“她一直這樣?”


    “你知道個啥?”


    “嗬嗬。”


    “誒,剛才折娜娜說的那個事兒,你看?”


    李樂點點頭,拿起手機撥號。


    “成子。”


    “哥,咋了?你和嫂子還沒回燕京,昨天我和叔打電話,叔在家都快哭了。”


    “嗬嗬,不管他,他哭哭就習慣了,我給你說個事兒,是折娜娜發現的。”


    “娜娜姐?咋咧?”


    “關於這邊區域的一個問題,我懷疑裏麵有人在亂來。”


    “亂來?”


    “是這麽滴,產品推廣......”


    等李樂說完,那頭成子沉默幾秒,“球哈滴,這特麽是出了賊咧?”


    “你打算怎麽辦?”


    “明天,額帶依依姐和李叔過去。”


    “嗯。還有,我再給你叫個人。你們一起。”


    李樂掛了電話,又撥通一個,那頭一個懶洋洋的聲音,“喲,稀客啊,咋想起翻我牌子了?”


    “有個事兒,你得幫忙。”


    “做什麽?”


    “我這邊,小蜜蜂的滬海和臨安區域.....”


    “你這是內控出問題了啊。”


    “嗯,知道,所以才找你。”


    “行啊,什麽流程?”


    “查賬,查人。”


    “給個標準,”


    “往死裏查。”


    “得嘞。明白!”


    郭鏗聽完,嘴角一撇,“你至於麽,把這家夥放出來?”


    “至於,防患於未然,大事均由小事起,不注意,什麽樣的基業都能毀於一旦。”


    “行啊,來吧。”


    李樂撓了撓下巴,琢磨琢磨,又發個短信,“先別急著走,來滬海,讓你見識一下什麽叫絕世髒人,順便,幫我壓個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投胎出了bug,關我什麽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咖啡就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咖啡就蒜並收藏投胎出了bug,關我什麽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