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招撫杜大人
嫡女被家人苛待後,全員跪求原諒 作者:樊溪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暮正容亢色,敘述計策內容。
“在下渾忘說明,這便稟言。”
“王爺知曉,盛京之內,不見農田。最近田野,也要去到京郊,方能見到耕種之事。”
“每到輪休,杜大人都會偽裝成普通農者,悄悄離京,近則去往京郊,遠則去往附近縣城,下地務農,教學屯田之法,幫助當地百姓,實現豐收大喜。”
“奈何,她貴為八台丞相,沒有瑜旨聖旨允準,不得擅離盛京。王爺忽然現身,給她一個措手不及,本可上告其罪,卻願放她一馬,並有允諾,待到大事得成,許她轉任封正台丞相。”
“知遇有恩,杜大人勢必來投!”
最後一句,擲地有聲,顧念廷不由自主,跟著心潮澎湃。
“妙計妙計!”
“那你為何要說,必須先一步請到蘇大人?”
林暮若有其事回答。
“因為杜大人所到之處,天底下,唯有蘇大人知曉,在下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陶康平幾近聽不下去。
蘇鼎便罷,還要安排杜菡萍前來詐降,欺人太甚!
這一步一步,豈非拿著王爺,當作傻子戲弄?
他束手無策,難以勸言,隻能這麽暗自抱怨,以紓其憤。
蘇鼎坦然自若,靜候說話時機,怡然接上了話。
“原來王爺有意招撫杜大人,此事易辦,無需這麽麻煩。”
一聽如此,顧念廷喜眉笑目,表露一分期待。
“哦?蘇大人有何妙策?”
蘇鼎擺擺手,神態輕鬆,一如尋常敘話。
“招撫杜大人,何需計策?”
“正如林大人所言,杜大人嗜好農田中事。因此,她早就有意來投,這幾年,更是對王爺推崇備至,就連指導農耕,農田呈現之景,都是愛敬王爺的美詞。王爺速往曙英縣,登高俯瞰,一瞧便知。”
曙英縣的農田,確有愛敬顧念廷的美詞,但是,並非杜菡萍的美意,而是當地百姓,自發種植。
去年,為了顧念廷夢寐以求的民心所向,寧雲溪攢下銀兩,選在盛京附近幾處縣城,以宸王的名義,布施耕種所需,提高收成總數,解決受災百姓燃眉之急。
而後,幾處縣城的農者,不約而同,巧以耕種,默默表達感謝。
寧奉哲離京路過,偶然發現農田之景,隨即打聽清楚緣由,便就用作計策。
顧念廷毫不知情,初聽初聞,狂喜不已。
“此話當真?”
魚兒輕而易舉上鉤,蘇鼎深深一笑。
“確無可疑。”
“王爺可要前往一觀?”
聽說被人景仰,顧念廷立馬裝腔作勢起來,整理一下儀容衣裳,自信揚笑。
“不可辜負美景,本王即刻前往。”
話罷,他迫不及待,高聲吩咐。
“來人,備馬車。”
林暮盛一碗粥,放在顧念廷麵前,柔聲細語關心。
“王爺貴體,怎可忍受饑餐?還是等到用完早飯,再去吧。”
顧念廷興致勃勃,蓄勢待發。
“本王已然吃飽。”
忽而明白林暮話意,他立即添上一句關心。
“蘇大人飽餐否?”
蘇鼎慈然而笑。
“飽食也。”
顧念廷頓然紅光滿麵。
“那我們這便去見杜大人。”
蘇鼎謙然一應。
“是。”
顧念廷轉眸林暮,仔細囑咐,盡力照顧每個人的感受。
“你去京郊忙事,切記萬事當心。”
林暮乖順一應。
“是,多謝王爺關懷。”
看著熟悉的臉龐,呈現陌生的神情,陶康平暗自一驚。
原來王爺,懂得體貼他人?!
所以他與林大人之間,看似怪異,實為交心。
不然,王爺總不能對蘇大人也……
可是,他何時轉了性情?
怎就突然懂事了呢?
想至此處,陶康平欣慰一笑。
對待並不相熟的人,王爺都能這般無微不至;那麽,對待我,應是更加……
思緒未罷,顧念廷的關懷,卻已到此為止。
隻見他們陸續起身,準備離去,陶康平忍不住出言叫停。
“王爺!”
顧念廷回眸一眼,一如尋常,高高在上。
“有事?”
驟然被他拽回現實,陶康平自嘲一笑。
“無事,恭送王爺。”
方向有所不同,顧念廷、蘇鼎同坐一輛馬車,林暮獨自坐上馬車,分頭行事。
陶康平不能隨之同去,由著林暮先一步出發,他則回到封正台,借口擇選同往的封正中相,實則是為說明情況,與戚磊商量,如何悄無聲息除掉林暮。
顧念廷的馬車,直奔曙英縣而去。
一路,蘇鼎都在匯報密樞台的情況,把握分寸,足以取信顧念廷,又不至於泄露機密,損傷自身利益。
敘話間,馬車離開盛京,進入曙英縣地界。
蘇鼎侃然說回杜大人的事。
“曙英縣,杜大人指導的農田,共有六處。每每前往,她都會穿梭來去,既務農事,還會親自下廚,慰勞農者。這會兒,估計正往各處,分發早飯呢。”
“依王爺之意,你我先去哪一處尋找?”
顧念廷迅速做出決定。
“由近及遠吧。”
按照蘇鼎提供的位置,馬夫由近及遠,一處接著一處尋去。
顧念廷選擇山路,居高臨下,每經過一處農田,都能看見讚譽他的美詞,遊目騁懷,虛榮感愈加滿足。
桂馥蘭香,神怡心曠,可惜,尋遍五處農田,依舊不見杜菡萍的身影。
顧念廷麵色,逐漸覆上一抹憂然。
“杜大人不會已經回京了吧?”
寧奉哲設下計策之時,便就料定,顧念廷會選由近及遠,所以讓林暮安排,請杜菡萍等在第六處農田。
他深曉顧念廷的心性,期待積攢越多,相見越覺驚喜;得時略有不易,用時方知珍惜。
一如戚陶兩位大人,得之毫不費力,用之棄如敝屣。
亦如他的溪兒……馥鬱香所惑,稀裏糊塗出嫁,顧念廷待之,唯是涼薄。
知曉杜大人等在何處,蘇鼎並不憂慮。
“王爺有所不知,不忙到深夜,她斷然不肯回京。”
“杜大人一定還在曙英縣。”
前去第六處農田的路程,略微遠些。
顧念廷等得焦急,甚至想著,莫非杜大人收到消息,故意躲著他,不願一見?
懷著危懸之心,顧念廷來到第六處農田附近,依舊是自上俯瞰。
隻見田野之間,漸漸清晰一個珠圓玉潤的身影,宛如牡丹綻放,嬌豔不乏穩重,豐腴不失娉婷,立身之處,正好就在美詞正中。
懸心一放,顧念廷滿目欣喜。
“是杜大人!”
“在下渾忘說明,這便稟言。”
“王爺知曉,盛京之內,不見農田。最近田野,也要去到京郊,方能見到耕種之事。”
“每到輪休,杜大人都會偽裝成普通農者,悄悄離京,近則去往京郊,遠則去往附近縣城,下地務農,教學屯田之法,幫助當地百姓,實現豐收大喜。”
“奈何,她貴為八台丞相,沒有瑜旨聖旨允準,不得擅離盛京。王爺忽然現身,給她一個措手不及,本可上告其罪,卻願放她一馬,並有允諾,待到大事得成,許她轉任封正台丞相。”
“知遇有恩,杜大人勢必來投!”
最後一句,擲地有聲,顧念廷不由自主,跟著心潮澎湃。
“妙計妙計!”
“那你為何要說,必須先一步請到蘇大人?”
林暮若有其事回答。
“因為杜大人所到之處,天底下,唯有蘇大人知曉,在下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陶康平幾近聽不下去。
蘇鼎便罷,還要安排杜菡萍前來詐降,欺人太甚!
這一步一步,豈非拿著王爺,當作傻子戲弄?
他束手無策,難以勸言,隻能這麽暗自抱怨,以紓其憤。
蘇鼎坦然自若,靜候說話時機,怡然接上了話。
“原來王爺有意招撫杜大人,此事易辦,無需這麽麻煩。”
一聽如此,顧念廷喜眉笑目,表露一分期待。
“哦?蘇大人有何妙策?”
蘇鼎擺擺手,神態輕鬆,一如尋常敘話。
“招撫杜大人,何需計策?”
“正如林大人所言,杜大人嗜好農田中事。因此,她早就有意來投,這幾年,更是對王爺推崇備至,就連指導農耕,農田呈現之景,都是愛敬王爺的美詞。王爺速往曙英縣,登高俯瞰,一瞧便知。”
曙英縣的農田,確有愛敬顧念廷的美詞,但是,並非杜菡萍的美意,而是當地百姓,自發種植。
去年,為了顧念廷夢寐以求的民心所向,寧雲溪攢下銀兩,選在盛京附近幾處縣城,以宸王的名義,布施耕種所需,提高收成總數,解決受災百姓燃眉之急。
而後,幾處縣城的農者,不約而同,巧以耕種,默默表達感謝。
寧奉哲離京路過,偶然發現農田之景,隨即打聽清楚緣由,便就用作計策。
顧念廷毫不知情,初聽初聞,狂喜不已。
“此話當真?”
魚兒輕而易舉上鉤,蘇鼎深深一笑。
“確無可疑。”
“王爺可要前往一觀?”
聽說被人景仰,顧念廷立馬裝腔作勢起來,整理一下儀容衣裳,自信揚笑。
“不可辜負美景,本王即刻前往。”
話罷,他迫不及待,高聲吩咐。
“來人,備馬車。”
林暮盛一碗粥,放在顧念廷麵前,柔聲細語關心。
“王爺貴體,怎可忍受饑餐?還是等到用完早飯,再去吧。”
顧念廷興致勃勃,蓄勢待發。
“本王已然吃飽。”
忽而明白林暮話意,他立即添上一句關心。
“蘇大人飽餐否?”
蘇鼎慈然而笑。
“飽食也。”
顧念廷頓然紅光滿麵。
“那我們這便去見杜大人。”
蘇鼎謙然一應。
“是。”
顧念廷轉眸林暮,仔細囑咐,盡力照顧每個人的感受。
“你去京郊忙事,切記萬事當心。”
林暮乖順一應。
“是,多謝王爺關懷。”
看著熟悉的臉龐,呈現陌生的神情,陶康平暗自一驚。
原來王爺,懂得體貼他人?!
所以他與林大人之間,看似怪異,實為交心。
不然,王爺總不能對蘇大人也……
可是,他何時轉了性情?
怎就突然懂事了呢?
想至此處,陶康平欣慰一笑。
對待並不相熟的人,王爺都能這般無微不至;那麽,對待我,應是更加……
思緒未罷,顧念廷的關懷,卻已到此為止。
隻見他們陸續起身,準備離去,陶康平忍不住出言叫停。
“王爺!”
顧念廷回眸一眼,一如尋常,高高在上。
“有事?”
驟然被他拽回現實,陶康平自嘲一笑。
“無事,恭送王爺。”
方向有所不同,顧念廷、蘇鼎同坐一輛馬車,林暮獨自坐上馬車,分頭行事。
陶康平不能隨之同去,由著林暮先一步出發,他則回到封正台,借口擇選同往的封正中相,實則是為說明情況,與戚磊商量,如何悄無聲息除掉林暮。
顧念廷的馬車,直奔曙英縣而去。
一路,蘇鼎都在匯報密樞台的情況,把握分寸,足以取信顧念廷,又不至於泄露機密,損傷自身利益。
敘話間,馬車離開盛京,進入曙英縣地界。
蘇鼎侃然說回杜大人的事。
“曙英縣,杜大人指導的農田,共有六處。每每前往,她都會穿梭來去,既務農事,還會親自下廚,慰勞農者。這會兒,估計正往各處,分發早飯呢。”
“依王爺之意,你我先去哪一處尋找?”
顧念廷迅速做出決定。
“由近及遠吧。”
按照蘇鼎提供的位置,馬夫由近及遠,一處接著一處尋去。
顧念廷選擇山路,居高臨下,每經過一處農田,都能看見讚譽他的美詞,遊目騁懷,虛榮感愈加滿足。
桂馥蘭香,神怡心曠,可惜,尋遍五處農田,依舊不見杜菡萍的身影。
顧念廷麵色,逐漸覆上一抹憂然。
“杜大人不會已經回京了吧?”
寧奉哲設下計策之時,便就料定,顧念廷會選由近及遠,所以讓林暮安排,請杜菡萍等在第六處農田。
他深曉顧念廷的心性,期待積攢越多,相見越覺驚喜;得時略有不易,用時方知珍惜。
一如戚陶兩位大人,得之毫不費力,用之棄如敝屣。
亦如他的溪兒……馥鬱香所惑,稀裏糊塗出嫁,顧念廷待之,唯是涼薄。
知曉杜大人等在何處,蘇鼎並不憂慮。
“王爺有所不知,不忙到深夜,她斷然不肯回京。”
“杜大人一定還在曙英縣。”
前去第六處農田的路程,略微遠些。
顧念廷等得焦急,甚至想著,莫非杜大人收到消息,故意躲著他,不願一見?
懷著危懸之心,顧念廷來到第六處農田附近,依舊是自上俯瞰。
隻見田野之間,漸漸清晰一個珠圓玉潤的身影,宛如牡丹綻放,嬌豔不乏穩重,豐腴不失娉婷,立身之處,正好就在美詞正中。
懸心一放,顧念廷滿目欣喜。
“是杜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