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的混亂救援與蘇軍將原本深深切入自身戰線薄弱處的德軍部隊吃掉或擠出的戰鬥一直持續了一下午,直到天色開始變暗。
在德軍高級指揮部確認了,所有投入這次攻勢的特殊部隊已經盡數損失了之後,主動退卻結束。
當然如果德國人沒有主動退卻,已經在左支右絀間耗盡心力的“圖司機”等人,也要再次組織敢死隊來斷後了。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薯條旅的揠苗助長,無法為蘇軍補上幾年的欠賬。
雖然收攏步兵第4軍的步兵力量,讓蘇軍坦克部隊有了不少不熟練的伴隨步兵掩護,但缺乏炮兵和防空力量依然讓機械化第6軍無法完全發揮自身的作戰潛力。
對於前者即使已經通過犧牲部分kv坦克,來為兩個炮團提供牽引力量,好讓這些重炮,能夠及時趕到戰場參加戰鬥。
但麵對德軍絕對優勢的炮兵和空軍力量,兩個炮團幾乎是在一開始就被迫解散成了炮組作戰模式,或者可以說,隻有依靠開掛實現超時代的打了就跑戰術,才能保障炮兵的生存率。
隻是炮兵火力持續性,與炮兵機動能力向來是不可兼得的兩極,這種作戰方式雖然保障了不多的重炮部隊不會被快速損耗,但也讓蘇軍炮兵注定無法在投射量的比賽中打敗德軍。
因此很多時候,蘇軍不得不依靠薯條君和“新來的”的積分支援列表來應急,而且因為很多時候使用這些支援火力的目的是遮斷戰場,更是讓這種投入經常是不見一點回頭錢的純支出。
如果不是之前與德軍特殊部隊的交手讓薯條旅獲得了一筆收入,本就不富裕的積分儲備大概已經破產了。
而相比前者依然有辦法彌補的情況,後者的劣勢就已經到了無能為力的狀態了。
因為不像直接加入前線的德軍特殊部隊,薯條君和兵人可以主動出擊解決,為他們解決煩惱。
在德國空軍機場的德軍特殊部隊,不僅處在薯條君鞭長莫及之處,其對德國空軍戰鬥力的增幅也已經進入惱人的正反饋循環狀態。
從第一次特殊標記成功讓蘇軍的防空陷阱未能擊落德軍轟炸機開始。
到數個批次德軍飛行員返回機場,並確認了這種偏斜標誌的有效性之後,這種原本更接近障眼法的玩意,現在已經真的能夠起到偏斜立場的作用了。
而在這種越來越強的防禦力量影響下,能夠實現對德國空軍飛機高效攔截的,就隻剩下花費積分開啟反作弊模式的“啞巴”了。
但是顯然,即使“啞巴”可以依靠再部署以極快的速度在不同防空陣地之間機動,也無法改變單人單炮對抗德國空軍整體效率注定低下的事實。
對此唯一值得慶幸的消息,來自對於這些極難擊落的蒼蠅進行了細致觀察的“啞巴”,得出的一個結論。
那就是這幫盜版的水平和產量暫時有限,隻給極少數的德國空軍轟炸機,附加了真實有效的偏斜標誌,更多的德國轟炸機,完全是在依靠德軍飛行員的技術,與信心爆表帶來的玄學力量溢出,來規避蘇軍防空火力的打擊。
而且那些真實有效的偏斜標誌,效果也是十分單一,隻能偏斜目視鎖定的防空火力攻擊。
所以薯條君暫時不需要擔心這種力量,大批量出現在所有德國空軍飛機上。
而且大概率在結束這場戰役之後,無法像薯條旅一樣,依托主題裝扮建立一個完善玄學力量循環體係,將當前狀態長時間鎖定的德國人,會迅速失去這種力量。
當然這些對於已經在德國空軍的持續攻擊下,付出了大量代價的蘇軍部隊來說,都是事後的事情了。
因此已經達成了給德軍一下狠的,讓德國人不敢輕易發起大規模追擊,好實現從容撤退目標的“圖司機”等人。
在偵查確認了德軍真的轉入防禦了,就立即開始推進下一步行動。
當前參與格羅德諾南部戰役的蘇軍,被分成兩部分行動。
一路向東北渡過涅曼河,進入第11集團軍戰區,以為之後在這個戰區的行動提供幫助。
另一路,則平行於涅曼河行軍,退往巴拉諾維奇,在那裏與從比亞韋斯托克撤退的步兵第1軍匯合後,再向普魯察內-巴拉諾維奇一線進軍,以支援第4集團軍戰區。
(一些解釋:
1、使用火炮的目的是遮斷戰場
雖然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機槍,這一說法,在考慮到諸如戰爭中製造傷亡數量最大的武器確實是火炮等眾多因素時,顯得的一點也不嚴謹。
但是其也確實從一個側麵揭示了機槍和火炮的傳統定位差異。
即在野戰狀態下,相比作為直接支援武器的機槍,通常是作為間接支援武器的火炮(指非直瞄火炮)。
由於響應速度與打擊精度(連續攻擊同一點的能力)的問題,在更多時候確實是隻能起到阻止敵人通過一個地區,以切斷敵人各部隊之間聯係的作用(即遮斷戰場)。
ps:這一點隨著火炮技術的發展,已經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2、薯條旅部隊設定備忘錄
此前已經說過薯條旅部隊要維持自身玄學加持,就必須保持一定規模。
這一點實質是,要維持士兵對於自身能力提升的信任程度穩定,就必須保持一定規模。
簡單點說就是,人類確實是喜歡從眾的生物。
但想要從眾效應足夠明顯且足夠持久,除了領頭羊必須要夠勁以外,最初跟隨的托的數量也必須充足,不然隨著時間流逝,後來的人很快就會忘記,為什麽要跟著前麵的走。
而在這個過程中,限定主題裝扮,通過自帶的玄學力量(來自使用時消耗的積分),起到了錨定士兵信任程度的作用,因為所有士兵都可以看到,畫風清奇的戰友表現出了超常能力,並立即可以感受到自身也擁有了相同的能力。
從而形成一個維持整個部隊,相信自身擁有超常能力的穩定鏈式反應,可以極大的降低維持玄學能力的難度。
ps:這也是粉絲經濟,必須整幾個粉頭,組織一批職業粉絲,並讓這些人統一裝扮、統一標語、統一各種口徑,持續性向普通粉絲輸出洗腦言論的原因。
而明確了這一點,德軍秘密研究機構,提升德軍戰鬥力的方法無法持續的原因也就很明顯了。
隻能通過挖掘薯條旅遺留物獲得玄學材料的德國人,受到材料不足,技術不行因素的限製,無法搞出限定主題裝扮級別的物品,就無法有效降低維持玄學能力的難度。
因而一旦戰役結束,有了足夠大腦空間去胡思亂想的德軍飛行員,但凡有一個去懷疑最初讓玄學力量生效的那個表演實際上隻是魔術,整個建立在這個表演上的玄學力量就會立即衰退。
甚至哪怕沒有人去懷疑,隻要作為最初玄學力量錨點的這個表演,隨著時間流逝被後來者忘記,玄學力量也依然會立即衰退。
當然在這裏我們還要達成一個共識,那就是想要玄學力量生效,需要的信任程度,是遠比納粹宣傳機構通過數量堆砌所能製造的,德國普通民眾對納粹黨信任程度要高的多的。
畢竟,納粹想占據主流民意,依然需要使用利益捆綁,控製輿論,再加上搞秘密警察等手段才能實現。
即玄學力量想要生效,需要純粹的不帶任何懷疑的信任,玄學力量想要維持,則需要最初來源經得起任何質疑。
ps:更簡單的解釋就是,薯條旅這邊有真神,而德國人隻能自製偽神。)
………………
在蘇軍依靠薯條旅幫助,趁夜卷著大小鋪蓋跑路時。
德軍指揮部不得不再次開始檢視戰場,隻是看著推進速度並不比曆史中慢的戰線,德國人隻能皺起眉頭。
因為匯總了今天發生在突出部內部和蘇軍部隊的戰鬥結果後,原本計劃中在突出部留下全部蘇軍主力的想法,可能已經走向破產了。
從北麵收縮包圍圈的第9集團軍,在今天因為一些特殊原因,丟失了重創當麵蘇軍的機會。
雖然當前信心爆棚的空軍,反複在強調他們已經對蘇軍造成了足夠巨大的損失,但是實際和蘇軍t-34部隊交手的陸軍,顯然不會相信空軍的說辭。
而從南麵壓過來的第4集團軍,也在蘇軍小股部隊的牽扯下,沒有能將當麵蘇軍全部留下。
一直追著蘇軍部隊跑的第17裝甲師,十分確信的向集團軍群司令部報告,為數不少的蘇軍借助納雷夫河上遊的林區,成功跳出了包圍圈。
這也成了德軍高級指揮部第一次意識到,他們此前對於蘇聯境內的地形判斷有誤。
曾經迅速穿越號稱“不可逾越”的阿登森林的行動,以及後續在多山的希臘和南斯拉夫的成功行動,讓德軍裝甲部隊產生了地形不是裝甲部隊嚴重障礙的錯覺。
但現在,麵對在大尺度地幅上平坦,但卻在局部擁有大量河流,林區,沼澤的蘇聯西部邊境地區,這些曾經的行動,都成了小馬過河式的經驗。
不過相比這個還沒更多嚴重教訓的問題,德軍秘密研究機構的部分解密,則更讓德軍指揮官頭疼。
畢竟如果要隨時提防一支能在局部逆轉戰局的力量,會讓很多計劃都變得不再可行。
雖然已經開始走向前台的秘密研究機構,已經承諾未來加入德軍的特殊增援肯定能解決這一問題。
但今天這些力量第一次參戰的表現,前後落差之大,卻讓為數不少的,並不知道多少內幕的德軍中低級指揮官們,不是特別相信這一承諾。
如果不是,德軍引以為傲的作戰能力,依然可以在規模稍大之後,成功壓製這些敵人,一場懷疑巴巴羅薩能否成功的風波,可能已經在第9集團軍的中低層指揮官中產生了。
在德軍高級指揮部確認了,所有投入這次攻勢的特殊部隊已經盡數損失了之後,主動退卻結束。
當然如果德國人沒有主動退卻,已經在左支右絀間耗盡心力的“圖司機”等人,也要再次組織敢死隊來斷後了。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薯條旅的揠苗助長,無法為蘇軍補上幾年的欠賬。
雖然收攏步兵第4軍的步兵力量,讓蘇軍坦克部隊有了不少不熟練的伴隨步兵掩護,但缺乏炮兵和防空力量依然讓機械化第6軍無法完全發揮自身的作戰潛力。
對於前者即使已經通過犧牲部分kv坦克,來為兩個炮團提供牽引力量,好讓這些重炮,能夠及時趕到戰場參加戰鬥。
但麵對德軍絕對優勢的炮兵和空軍力量,兩個炮團幾乎是在一開始就被迫解散成了炮組作戰模式,或者可以說,隻有依靠開掛實現超時代的打了就跑戰術,才能保障炮兵的生存率。
隻是炮兵火力持續性,與炮兵機動能力向來是不可兼得的兩極,這種作戰方式雖然保障了不多的重炮部隊不會被快速損耗,但也讓蘇軍炮兵注定無法在投射量的比賽中打敗德軍。
因此很多時候,蘇軍不得不依靠薯條君和“新來的”的積分支援列表來應急,而且因為很多時候使用這些支援火力的目的是遮斷戰場,更是讓這種投入經常是不見一點回頭錢的純支出。
如果不是之前與德軍特殊部隊的交手讓薯條旅獲得了一筆收入,本就不富裕的積分儲備大概已經破產了。
而相比前者依然有辦法彌補的情況,後者的劣勢就已經到了無能為力的狀態了。
因為不像直接加入前線的德軍特殊部隊,薯條君和兵人可以主動出擊解決,為他們解決煩惱。
在德國空軍機場的德軍特殊部隊,不僅處在薯條君鞭長莫及之處,其對德國空軍戰鬥力的增幅也已經進入惱人的正反饋循環狀態。
從第一次特殊標記成功讓蘇軍的防空陷阱未能擊落德軍轟炸機開始。
到數個批次德軍飛行員返回機場,並確認了這種偏斜標誌的有效性之後,這種原本更接近障眼法的玩意,現在已經真的能夠起到偏斜立場的作用了。
而在這種越來越強的防禦力量影響下,能夠實現對德國空軍飛機高效攔截的,就隻剩下花費積分開啟反作弊模式的“啞巴”了。
但是顯然,即使“啞巴”可以依靠再部署以極快的速度在不同防空陣地之間機動,也無法改變單人單炮對抗德國空軍整體效率注定低下的事實。
對此唯一值得慶幸的消息,來自對於這些極難擊落的蒼蠅進行了細致觀察的“啞巴”,得出的一個結論。
那就是這幫盜版的水平和產量暫時有限,隻給極少數的德國空軍轟炸機,附加了真實有效的偏斜標誌,更多的德國轟炸機,完全是在依靠德軍飛行員的技術,與信心爆表帶來的玄學力量溢出,來規避蘇軍防空火力的打擊。
而且那些真實有效的偏斜標誌,效果也是十分單一,隻能偏斜目視鎖定的防空火力攻擊。
所以薯條君暫時不需要擔心這種力量,大批量出現在所有德國空軍飛機上。
而且大概率在結束這場戰役之後,無法像薯條旅一樣,依托主題裝扮建立一個完善玄學力量循環體係,將當前狀態長時間鎖定的德國人,會迅速失去這種力量。
當然這些對於已經在德國空軍的持續攻擊下,付出了大量代價的蘇軍部隊來說,都是事後的事情了。
因此已經達成了給德軍一下狠的,讓德國人不敢輕易發起大規模追擊,好實現從容撤退目標的“圖司機”等人。
在偵查確認了德軍真的轉入防禦了,就立即開始推進下一步行動。
當前參與格羅德諾南部戰役的蘇軍,被分成兩部分行動。
一路向東北渡過涅曼河,進入第11集團軍戰區,以為之後在這個戰區的行動提供幫助。
另一路,則平行於涅曼河行軍,退往巴拉諾維奇,在那裏與從比亞韋斯托克撤退的步兵第1軍匯合後,再向普魯察內-巴拉諾維奇一線進軍,以支援第4集團軍戰區。
(一些解釋:
1、使用火炮的目的是遮斷戰場
雖然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機槍,這一說法,在考慮到諸如戰爭中製造傷亡數量最大的武器確實是火炮等眾多因素時,顯得的一點也不嚴謹。
但是其也確實從一個側麵揭示了機槍和火炮的傳統定位差異。
即在野戰狀態下,相比作為直接支援武器的機槍,通常是作為間接支援武器的火炮(指非直瞄火炮)。
由於響應速度與打擊精度(連續攻擊同一點的能力)的問題,在更多時候確實是隻能起到阻止敵人通過一個地區,以切斷敵人各部隊之間聯係的作用(即遮斷戰場)。
ps:這一點隨著火炮技術的發展,已經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2、薯條旅部隊設定備忘錄
此前已經說過薯條旅部隊要維持自身玄學加持,就必須保持一定規模。
這一點實質是,要維持士兵對於自身能力提升的信任程度穩定,就必須保持一定規模。
簡單點說就是,人類確實是喜歡從眾的生物。
但想要從眾效應足夠明顯且足夠持久,除了領頭羊必須要夠勁以外,最初跟隨的托的數量也必須充足,不然隨著時間流逝,後來的人很快就會忘記,為什麽要跟著前麵的走。
而在這個過程中,限定主題裝扮,通過自帶的玄學力量(來自使用時消耗的積分),起到了錨定士兵信任程度的作用,因為所有士兵都可以看到,畫風清奇的戰友表現出了超常能力,並立即可以感受到自身也擁有了相同的能力。
從而形成一個維持整個部隊,相信自身擁有超常能力的穩定鏈式反應,可以極大的降低維持玄學能力的難度。
ps:這也是粉絲經濟,必須整幾個粉頭,組織一批職業粉絲,並讓這些人統一裝扮、統一標語、統一各種口徑,持續性向普通粉絲輸出洗腦言論的原因。
而明確了這一點,德軍秘密研究機構,提升德軍戰鬥力的方法無法持續的原因也就很明顯了。
隻能通過挖掘薯條旅遺留物獲得玄學材料的德國人,受到材料不足,技術不行因素的限製,無法搞出限定主題裝扮級別的物品,就無法有效降低維持玄學能力的難度。
因而一旦戰役結束,有了足夠大腦空間去胡思亂想的德軍飛行員,但凡有一個去懷疑最初讓玄學力量生效的那個表演實際上隻是魔術,整個建立在這個表演上的玄學力量就會立即衰退。
甚至哪怕沒有人去懷疑,隻要作為最初玄學力量錨點的這個表演,隨著時間流逝被後來者忘記,玄學力量也依然會立即衰退。
當然在這裏我們還要達成一個共識,那就是想要玄學力量生效,需要的信任程度,是遠比納粹宣傳機構通過數量堆砌所能製造的,德國普通民眾對納粹黨信任程度要高的多的。
畢竟,納粹想占據主流民意,依然需要使用利益捆綁,控製輿論,再加上搞秘密警察等手段才能實現。
即玄學力量想要生效,需要純粹的不帶任何懷疑的信任,玄學力量想要維持,則需要最初來源經得起任何質疑。
ps:更簡單的解釋就是,薯條旅這邊有真神,而德國人隻能自製偽神。)
………………
在蘇軍依靠薯條旅幫助,趁夜卷著大小鋪蓋跑路時。
德軍指揮部不得不再次開始檢視戰場,隻是看著推進速度並不比曆史中慢的戰線,德國人隻能皺起眉頭。
因為匯總了今天發生在突出部內部和蘇軍部隊的戰鬥結果後,原本計劃中在突出部留下全部蘇軍主力的想法,可能已經走向破產了。
從北麵收縮包圍圈的第9集團軍,在今天因為一些特殊原因,丟失了重創當麵蘇軍的機會。
雖然當前信心爆棚的空軍,反複在強調他們已經對蘇軍造成了足夠巨大的損失,但是實際和蘇軍t-34部隊交手的陸軍,顯然不會相信空軍的說辭。
而從南麵壓過來的第4集團軍,也在蘇軍小股部隊的牽扯下,沒有能將當麵蘇軍全部留下。
一直追著蘇軍部隊跑的第17裝甲師,十分確信的向集團軍群司令部報告,為數不少的蘇軍借助納雷夫河上遊的林區,成功跳出了包圍圈。
這也成了德軍高級指揮部第一次意識到,他們此前對於蘇聯境內的地形判斷有誤。
曾經迅速穿越號稱“不可逾越”的阿登森林的行動,以及後續在多山的希臘和南斯拉夫的成功行動,讓德軍裝甲部隊產生了地形不是裝甲部隊嚴重障礙的錯覺。
但現在,麵對在大尺度地幅上平坦,但卻在局部擁有大量河流,林區,沼澤的蘇聯西部邊境地區,這些曾經的行動,都成了小馬過河式的經驗。
不過相比這個還沒更多嚴重教訓的問題,德軍秘密研究機構的部分解密,則更讓德軍指揮官頭疼。
畢竟如果要隨時提防一支能在局部逆轉戰局的力量,會讓很多計劃都變得不再可行。
雖然已經開始走向前台的秘密研究機構,已經承諾未來加入德軍的特殊增援肯定能解決這一問題。
但今天這些力量第一次參戰的表現,前後落差之大,卻讓為數不少的,並不知道多少內幕的德軍中低級指揮官們,不是特別相信這一承諾。
如果不是,德軍引以為傲的作戰能力,依然可以在規模稍大之後,成功壓製這些敵人,一場懷疑巴巴羅薩能否成功的風波,可能已經在第9集團軍的中低層指揮官中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