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家型兵人,讓曆史中首戰出擊就損失慘重的伊爾-2發揮了巨大作用的時候。


    在成規模的蘇聯空軍轟炸機編隊,對沃爾克維斯克到澤爾瓦一線的德軍交通線,進行了一係列攻擊,讓德國國防軍總參謀長哈爾德,無法再輕易的說出“敵空軍對我方影響很小”這句話之後。


    這場原本準備是用攻擊機加戰鬥機部隊和轟炸機部隊,分別在南北兩線進行牽製以掩護空降兵從中路增援前線的作戰計劃,所準備增援的兩個位置——斯洛尼姆、魯紮尼都開始遭受德軍部隊的攻擊。


    而與第2裝甲集群迂回行動相配合的,意圖將明斯克西南的蘇軍防禦部隊,包圍在澤爾維揚卡河與夏拉河之間的戰略,則讓德軍在斯洛尼姆的突破攻勢更為猛烈。


    於是在增援米拉維迪,但在半路上收到轉道斯洛尼姆命令的步兵第47軍的兩個師,尚未進入陣地之前。


    守在斯洛尼姆的除了從澤爾瓦一路打打撤撤奮戰了一夜,現在戰鬥力極為堪憂的步兵第8師,就隻有名字裏帶摩托化,但實際上隻能算步兵師的摩托化步兵第29師了。


    不過比克紮諾夫少將(摩托化步兵第29師師長)多少還是有些不是優勢的優勢的。


    那就是相比曆史中,幾乎是同一時間,也在幾乎相同的位置,番號同樣是第29摩托化步兵師的德軍,需要防守的範圍,和需要麵對的攻擊兵力都比克紮諾夫少將需要麵對的要多。


    當然相比總量雖然驚人,並依然保有不少重武器的蘇軍碎片,氣勢洶洶的德第4集團軍戰鬥力肯定要更高。


    這就讓克紮諾夫少將實際能依靠的優勢就隻剩下,在“圖司機”決心帶領整編第1軍餘部和步兵第2師餘部一起,繞一個圈子從伊瓦采維奇撤退後。


    同樣可以像曆史中一樣摧毀夏拉河上的橋梁製造一些防禦優勢的蘇軍,這次不至於坑到自己人了。


    (一些解釋:


    1、伊爾-2首戰稀碎


    之前已經說過的伊爾-2的發動機問題、沒有後射機槍問題、再加上當時多數的伊爾-2飛行員隻進行了起飛和降落簡單訓練的問題。


    讓西方麵軍的伊爾-2在最初參戰的三天裏(6月27日-29日)。


    雖然隻被德國空軍的戰鬥機擊落了2架,但卻被德國防空炮擊落了8架,還在蘇聯飛行員經驗不足的操作失誤中損失了19架,超過20名飛行員因為這些損失犧牲,本來就裝備數量不多的伊爾-2也因此長時間不再露頭。


    2、曆史中,在白俄羅斯西部上空進行“自殺性”攻擊行動的蘇聯轟炸機部隊,給德軍將領留下了“深刻”印象。


    讓負責掩護中央集團軍群的德國空軍第2航空隊司令阿爾貝特·凱塞林元帥,留下了這樣的評價:


    “自從第2天起,我都親眼看著俄國的重型轟炸機,從其內地深處飛來投入戰鬥。


    照我看真是一種罪過:這些飛機用戰術上不可能的編隊,來自投羅網。


    幾乎是隔著一定時間,就有一批無辜的飛機飛來送死。


    對於我們的戰鬥機簡直是最輕鬆的獵物。


    這簡直是幼稚的自殺。”


    而作為這種說法的印證,負責掩護第二裝甲集群上空的德國空軍第51戰鬥機聯隊的部分戰績如下:


    6月24日:64架sb-2轟炸機,18架db-3。


    6月25日:近70架sb-2轟炸機。


    6月26日:43架db-3。


    6月29日:103架(當天第51戰鬥機聯隊在二戰中的累積總戰績達到了1000架。)


    而獲得這些戰績,第2航空隊付出的代價是,出動架次從6月24日的超過800架次,下降到6月28日的458架次,再到6月29日的260架次。


    出擊損失率(戰鬥中全損的飛機數量與出動架次的比值)也從最初的0.5%上升到了6月29日的1.9%。


    這些數值的變化對於蘇聯飛行員來說是地獄的笑話,因為他們確實用堅韌和犧牲生生將德國空軍作為一支戰術空軍的軟肋打了出來——他們隻能用一步踩死一隻螞蟻的方法去踩死一群螞蟻。


    而正是這樣的情況,讓德國空軍開始慢慢的走向了死亡。


    3、幾乎相同時間和幾乎相同的位置


    嚴謹一點講,曆史中,隸屬於德軍第47裝甲軍的第29摩托化步兵師。


    是在6月25日第2裝甲集群突破巴拉諾維奇防線後,才被古德裏安派到澤爾瓦-斯洛尼姆的廣大區域,攔阻被包圍在突出部的蘇聯第10和第3集團軍突圍的。


    所以原本是德國人守在這裏試圖封堵包圍圈的行動,變成了蘇聯人守在這裏試圖掩護友軍突出包圍圈的行動了。


    4、坑到自己人


    曆史中的6月24日,被緊急調動到夏拉河一線以防止德軍實現包圍的步兵第47軍,為了守住這個剛剛抵達的防線在掘壕據守的同時,炸毀了夏拉河上的橋梁,希望以此阻攔第2裝甲集群的進攻。


    結果則是這種行為,不僅沒有阻止依靠工兵在6月24日夜間架橋,實現攻擊行動的第2裝甲集群突破夏拉河防線。


    反而讓之後試圖從這裏突圍的蘇軍因為沒有橋渡河而損失慘重。)


    ………………


    而在克紮諾夫少將試圖用遠不如同番號德軍強力的部隊,布置一道需要抵擋的不是近乎排隊送死的潰兵,而是一眾被加強過的德軍驢子化步兵時。


    剛剛借著德軍隻是維持對於魯紮尼的封鎖,卻並不太著急吃掉其中蘇軍部隊的疏忽,將步兵第2師餘部從這個牢房位解救出來的整編第1軍,同樣需要複刻一波德第47裝甲軍的奔襲操作。


    在半天內,或者說是在齊亞裏奧妮·波爾的蘇軍防線被第46裝甲軍的迂回徹底包圍前,完成一次直線距離60公裏,實際距離不好確定的奔襲,以確保夏拉河防線不至於因為和曆史中過程不同,但是結果一致的方式快速崩潰。


    為此,原本一次性的水泥裝甲車,不得不投入更多成本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原本保留的t-26坦克支隊和不少重武器也不得不作為原料,來創建更多的臨時機動車輛,以提升部隊的整體行軍速度。


    原本還在部分使用的蘇軍自帶後勤體係和相關輜重也被完全拋棄,全部轉為薯條旅玄學維持。


    這讓經過一係列戰鬥損失後,又重新整合起來的不到一個蘇聯戰時步兵師理論兵力(1.4萬人)的暫編第1師。


    距離刷新,此前由坦克第31師升級改造後的部隊維持的薯條旅部隊最大編製記錄,隻差一層“奇怪”的畫風了。


    不過考慮到如此規模的部隊徹底玄學化完成,可能具有的巨大玄學象征意義,以及這種情況會引來的各種反噬,薯條旅上下現在完全沒有任何想要突破這層窗戶紙的意思。


    不過可能是命運的嘲弄,覺得現在這支正在高速行動為了挽救防線不止崩潰的蘇軍部隊,與曆史中高速行動為了摧毀防線的德軍部隊的命運還不夠相像。


    曆史中實施這一行動,卻在本時空的普魯察內放跑了整編第一軍的第47裝甲軍第18裝甲師。


    也在同時按照古德裏安的最新指示,動用“終於”完成了玄學改裝的坦克部隊,發動一次極致速度的突破行動,目標就是當前暫編第1師狂飆道路上的第一站——科薩瓦。


    目標是提前分割並削弱蘇軍部隊,以防止在古德裏安眼裏,已經再次進入麻袋的蘇軍部隊,像在沃姆紮、比亞韋斯托克、布列斯特、普魯察內時一樣變成一條泥鰍溜走。


    好實現德軍“巴巴羅薩”計劃最核心的第一步戰略——全殲或重創蘇聯在邊境到第聶伯河一線的主力,好在蘇聯人動員出第二波兵力之前打敗這個龐大的國家。


    當然古德裏安現在還不知道,或者是已經有些感覺但並不想認命的是,不僅僅是曆史中,隻有中央集團軍群完成了這一“巴巴羅薩”的核心戰略目標。


    在本時空的德軍,即使是古德裏安和他的部隊再努力,也無法在蘇德雙方的戰略層級改革落實前,將情況變的更好了。


    (一些解釋:


    “終於”完成了玄學改裝的坦克部隊


    第2裝甲集群共有五個裝甲師(3、4、10、17、18),但是其在突破普魯察內時隻有四個參戰了(3、4、10、17)。


    而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在之前(本卷第55章)已經提到。


    那就是一部分坦克被德軍特殊機構扣下,當時的古德裏安在作訓處長的勸說下,勉強認可了這些被扣下的坦克,是因為當天的要塞事件導致的故障無法使用。


    但當時間過去一整天(6月24日),在6月25日早上又發生了雅各事件,這讓古德裏安再次找到了向德軍特殊機構施壓的借口。


    於是,終於瞞不下去扣押這些坦克是為了實驗更多玄學設備,並組建一支帶有其深刻烙印的裝甲部隊的德軍特殊機構,為了安撫當前與他們合作程度最深的德軍高級軍官古德裏安。


    隻得將這支注入了其極大心血的部隊交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薯條,蘇聯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訓練失敗的科學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訓練失敗的科學家並收藏我,薯條,蘇聯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