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爾紐斯,是立陶宛祖上闊過的遺產。
立陶宛大公國時期維爾紐斯位於立陶宛控製區域核心,而立陶宛大公國巔峰期控製了包含如今立陶宛、拉脫維亞、烏克蘭、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波蘭、摩爾多瓦乃至俄羅斯部分地區的龐大領土,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國家。
不過現如今,隻能待在立陶宛領土一角的維爾紐斯,也是立陶宛大公國衰落後給立陶宛人留下眾多恥辱記憶的位置。
特別是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後,正值前麵科普過的立陶宛多事之秋。
整個維爾紐斯地區的大量人口心思之複雜,思潮之變化,是在東大大一統傳統下成長的薯條君盡管早有直觀體會,但卻完全無法理解的事情。
所以,戰地時間1941年6月25日,淩晨。
在坦克第5師位於維爾紐斯東南郊區的陣地,薯條君正在和“圖司機”討論一些問題。
“我們真的要放任那些人,待在城裏嗎?”
“我知道,你不想丟下任何一個平民,但是……”
剛剛在戰錘40k世界搞了一次統戰行動的“圖司機”,也不知道該怎麽和薯條君解釋,對於他來說也算是剛剛了解的關於蘇聯在維爾紐斯地區搞過的一些不得人心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的後續影響。
隻是“圖司機”並沒有想到,對於立陶宛成分的多樣性,薯條君的體驗比他直觀的多。
所以在“圖司機”斟酌如何表述,固執的留在維爾紐斯舊城中的人,極有可能和蘇軍不對付,甚至可能給蘇軍撤退下絆子的時候。
薯條君先一步點破了這一點,
“雖然這樣說有點矯情,但就算那些人已經帶了偏紅的陣營顏色,……”
薯條君看著“圖司機”的表情變的有些怪異,換了一種說法繼續說道,
“額,我是說,那些可能存在敵意的人,應該大多數是因為並不知道麵對的是什麽,才那樣的。”
聽著薯條君,果然很矯情的發言,讓“圖司機”原本以為薯條君或許有什麽高論的猜測馬上消失。
但是就在“圖司機”想要接過話頭,從軍事角度教育一波薯條君,為什麽慈不掌兵時。
薯條君後續的說法,卻讓在戰錘40k世界見識了亞空間之力,並且在之前與德軍特殊機構對抗中,理解了對手能力來源的“圖司機”若有所思。
“這個,我是說如果,如果德國人也有什麽手段,……”
並不知道自己的戰爭直覺已經因為恐虐神域的磨煉進一步進化,隻是隱隱感到不安的薯條君,切中了鳥人們給霍特準備的第一個手段的關鍵,
“讓他們能扇動這些人的力量,那麽我們這樣放任,豈不是……”
不需要表述能力還需要鍛煉的薯條君,準確描述出自己直覺帶來的不安感。
在打擊巡洋艦上,薯條君昏迷時期,已經成功預防過一次恐虐類似手段的“圖司機”已經理解了薯條君的意思。
隻是今時不同往日。
之前在打擊巡洋艦上,雖然薯條旅成員人數不多,但卻完全沒有拖累都是精銳。
而且最終需要提防的也是雖然“愚昧”,但在行會體製和黃老漢信仰影響下,組織性和集中性都有基礎保障的凡人艦員。
但現在,不僅完成薯條君之前大發部署節點,帶來的數量不少的邊境地區難民的疏散工作,就已經讓薯條旅的力量有些捉襟見肘了。
要提防的對象,也成了散落在維爾紐斯龐大舊城裏,人數比打擊巡洋艦當時幸存凡人艦員數量多幾倍,還因為各種因素組織度奇差,不願意接受之前蘇維埃政府撤離戰區動員的市民。
這難度差距已經不是一加一大於二的問題。
而是讓“圖司機”在昨天到達維爾紐斯第一時間,就將坦克第5師原本依托城市布置的陣地,直接搬到現在城郊位置的巨大安全隱患了。
並且這個安全隱患,在薯條君的直覺的給“圖司機”提醒之後。
顯然已經不能用隱患來描述,而是應該用威脅來形容更合適了。
畢竟根據薯條旅部隊特遣隊撤離時留下的相關情報,追擊而來的德軍如果沒有什麽盤外招,應該是很難對剛剛完成越級刷怪,等級暴漲的薯條旅主體力量造成什麽威脅的。
可是維爾紐斯舊城裏超過30萬的平民就不一樣了。
這讓“圖司機”的眉頭皺的比當初做了一桌菜,卻發現來了兩桌人的東大知名將領還深。
如何把本來用於應對德軍一個裝甲師追擊的斷後防線,變成一個應對整個集團軍群級別體量威脅的陣地呢?
而在薯條旅開始想辦法解決,這個由於薯條旅之前留下的超量後手成功爭取到的,對於曆史中倉皇撤退的蘇軍來說完全是奢望的撤退緩衝時間,帶來的巨大問題的時候。
因為編製命運的手藝遠不如主子,而完全不知道自身操作還沒有開始,就已經被薯條君以奇怪的方式預知到的鳥人,也開始了借由“勃蘭登堡團”等德國特務組織之手的特別行動。
這些被鳥人附身了的特務,在第7裝甲師先頭部隊,一邊小心翼翼提防實際已經撤走的薯條旅部隊特遣隊偷襲,一邊占據了維爾紐斯西南的郊區攻擊陣地的同時。
化裝進入了蘇維埃政府撤離後,處於微妙狀態的各個立陶宛右翼勢力盤踞的維爾紐斯老城。
而他們的目的,也與德軍之前一直明麵上擺出不幹涉波三小內部事務,但卻會主動接受諸如“立陶宛自由軍”的偽軍組織“自發”的幫助行為,並為此在暗地裏資助這些準軍事組織的目的不同。
“司喙,我們有必要,如此行事嗎?”
控製著德國特務代號為“司角”的鳥人,向旁邊控製著另外一個德國特務的鳥人傳信詢問,
“小心謹慎,我們在鴉衛手裏的失敗,已經讓主上極為不滿了。”
對於“司喙”的答非所問,同樣經曆了之前在鴉衛手中離奇失敗,付出了重大代價才艱難逃到薯條旅時空的“司角”顯得有些不忿,
“哼,若是不提那事還好,但是提了……”
“司喙”控製的德國特務一把捂住了“司角”控製的德國特務的嘴,以防其說出什麽。
因為,盡管在奸奇的邪教組織裏,各種相互陷害是一種明確存在的潛規則,但說不說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
對此,根本不知道“司角”這個鳥人是靠什麽混進司星智晨的“司喙”。
隻好一邊用力控製著拚命掙紮的對方,一邊用在本時空當前還無法大量補充的寶貴魔法之風,封住了“司角”控製的德國特務的嘴,然後才繼續解釋道,
“之前的一些事情,你最好先放在肚子裏,現在,……”
“司喙”掏出了兩個鳥人此行最重要的目的——一個特殊的羅盤,然後向“司角”展示了上麵毫無光澤的八卦符號。
“如果不能填滿這個,恐怕不僅是你我,連帶主上恐怕也隻能困在這個貧瘠的地方了。”
而看到羅盤的“司角”瞬間就出現了明顯的恐懼情感,一改之前掙紮的姿態,開始瘋狂向“司喙”比劃同意的手勢。
十分滿意“司角”反應的“司喙”這才解除了控製“司角”嘴巴的魔法,再次說道,
“小心謹慎,主上的預言,我們不能小看這裏。”
(一些解釋:
1、隻能待在立陶宛領土的一角
現如今的立陶宛,和曾經的立陶宛大公國的關係,如果以東大來比喻,較為接近的就是南北朝時期國號“漢”的割據政權,和西漢或東漢這種大一統政權的關係。
不過需要注意的關鍵區別是,東大自周就有的華夷之辯,使得東大的主體民族無論如何“動蕩”最後都會歸於了華夏。
但立陶宛卻不是這樣,因為在立陶宛大公國時期,如果按照民族人口劃分,該國完全是一個東斯拉夫人的國家。
而在一戰之後的立陶宛,就已經變成了一個立陶宛民族占90%以上的民族國家了,並且由於曆史的拉扯,從那時起該國內部的民族矛盾一直較為尖銳。
ps1:其實不僅僅是立陶宛這樣,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有這種情況。
一種較為簡單的解釋這種情況發生原因的一個說法就是,歐洲特色封建組織模式與地理特性,使得在歐洲,一小撮以民族之名團結在一起的“騎士團”,就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打下並控製很多土地。
並且這種模式導致的上層戰爭與基層管理的割裂,使得普通人並不怎麽在乎頭上的貴族老爺怎麽換。
於是歐洲的國家,幾乎人均祖上闊過——或者說後來為了建立國家民族認同,人均進行了向上攀附。
隻是這種人均祖上闊過,但都沒闊到形成民族融合的情況,從根本上遏製了民族融合。
直到歐洲走出黑暗中世紀,進入近代生產力大發展時期,一支“騎士團”可以控製的範圍大幅擴大,一係列更為劇烈的武裝衝突開始。
逼迫原本與戰爭較為割裂的基層管理,開始了比東大晚了上千年的改革,歐洲的戰爭也同樣晚了上千年開始了,從主要依靠職業兵騎士,向主要依靠征召兵的形式轉變。
再加上戰爭烈度的提升,更廣泛的成了炮灰的歐洲佃農,終於也晚了上千年意識到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含義。
但是歐洲並沒有形成超越“騎士團”的組織模式,覺醒了想為自己而戰的佃農,也隻能成為新的“騎士團”,於是民族國家的概念誕生了。
並且隨著戰爭範圍的擴大,更多原本不在乎頭上貴族如何變化的佃農,或自己覺醒,或在頭上貴族的敵人唆使下覺醒,成為新的“民族”。
自此歐洲製造新民族的運動持續了整個十九二十世紀,然後歐洲就走向了幾乎不可逆的分裂的更加細碎的路程。
乃至於整個近現代西方政治,都帶有這種不斷細分的傾向,且熱衷於將相同的分割模式投向殖民地,製造了更多本來不存在的“民族”衝突。
而在東大,自戰國時期各國變法的核心——耕戰一體開始,基層管理就和軍事戰爭綁定了。
隨之而來的便是更大範圍的國民認同,這也導致了秦朝雖然統一了,但秦末六國貴族餘脈依然有巨大號召力——這對於歐洲的小“騎士團”來說是無法想象的。
而這一點,等到之後漢朝更長時間的統一,被徹底煉化成華夏之地的國民認同之後,就成了東大視大一統為傳統的第三大根基之一。
ps2:東大大一統,耗時千年,建立的三大根基,曆經了周的文化統一根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一統思想萌芽。
秦的軍事統一根基——秦滅六國,北擊匈奴,南征百越——大一統第一次成功實操。
漢的政治經濟統一根基——漢祚四百年,再無六國人——大一統第一次成功鞏固。
2、一些不得人心的行為
在世界緊張度飆升的背景下,蘇德密約之後,為了製造緩衝地帶,蘇聯在1940年控製整個立陶宛之後,也進行了類似在東波蘭幹的更“有名”的事情,即通過內務部,將大量持不同政見者送去了“古拉格”。
此外蘇聯還將維爾紐斯地區的主要工業,搬遷到了更為安全的白俄羅斯地區。
這些都讓蘇軍在維爾紐斯地區的名聲變的更加複雜了。
一方麵之前說過的外來難民,和在集體農莊改革中受益的農民會支持蘇軍,甚至跟著蘇軍撤退。
但另一方麵本地利益受損的團體,會期待德國人到來帶來新生活。
當然,後來德國人來了,新生活也沒出現,維爾紐斯有超過20w人在之後的種族隔離中被係統性屠殺,遠超被蘇聯內務部運走的人數。
3、鴉衛
作為有不朽龍神(龍帝與月後)庇佑,神子(5個龍子領主)常駐人間,從哪裏看都是中古最強大勢力的震旦天朝。
一度被設定為會主動偷學奸奇魔法,並因為神奇的寧和(gw眼中的道教)思想規避奸奇腐化的強大國度。
不過最新設定,為了給這個初始設定過於強大的帝國,添加一些更加合理的滅亡在et中的解釋——雖然震旦的et結局是什麽依然沒有明確。
上述說法被吃掉了,改為了新的,奸奇是唯一成功滲透了震旦天朝的混沌勢力,而震旦為了針對奸奇建立了專門的特務機構——鴉衛。
ps:斯卡文鼠人艾辛氏族對此表示嚴正抗議:我們就不是混沌了嗎?die!die!)
立陶宛大公國時期維爾紐斯位於立陶宛控製區域核心,而立陶宛大公國巔峰期控製了包含如今立陶宛、拉脫維亞、烏克蘭、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波蘭、摩爾多瓦乃至俄羅斯部分地區的龐大領土,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國家。
不過現如今,隻能待在立陶宛領土一角的維爾紐斯,也是立陶宛大公國衰落後給立陶宛人留下眾多恥辱記憶的位置。
特別是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後,正值前麵科普過的立陶宛多事之秋。
整個維爾紐斯地區的大量人口心思之複雜,思潮之變化,是在東大大一統傳統下成長的薯條君盡管早有直觀體會,但卻完全無法理解的事情。
所以,戰地時間1941年6月25日,淩晨。
在坦克第5師位於維爾紐斯東南郊區的陣地,薯條君正在和“圖司機”討論一些問題。
“我們真的要放任那些人,待在城裏嗎?”
“我知道,你不想丟下任何一個平民,但是……”
剛剛在戰錘40k世界搞了一次統戰行動的“圖司機”,也不知道該怎麽和薯條君解釋,對於他來說也算是剛剛了解的關於蘇聯在維爾紐斯地區搞過的一些不得人心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的後續影響。
隻是“圖司機”並沒有想到,對於立陶宛成分的多樣性,薯條君的體驗比他直觀的多。
所以在“圖司機”斟酌如何表述,固執的留在維爾紐斯舊城中的人,極有可能和蘇軍不對付,甚至可能給蘇軍撤退下絆子的時候。
薯條君先一步點破了這一點,
“雖然這樣說有點矯情,但就算那些人已經帶了偏紅的陣營顏色,……”
薯條君看著“圖司機”的表情變的有些怪異,換了一種說法繼續說道,
“額,我是說,那些可能存在敵意的人,應該大多數是因為並不知道麵對的是什麽,才那樣的。”
聽著薯條君,果然很矯情的發言,讓“圖司機”原本以為薯條君或許有什麽高論的猜測馬上消失。
但是就在“圖司機”想要接過話頭,從軍事角度教育一波薯條君,為什麽慈不掌兵時。
薯條君後續的說法,卻讓在戰錘40k世界見識了亞空間之力,並且在之前與德軍特殊機構對抗中,理解了對手能力來源的“圖司機”若有所思。
“這個,我是說如果,如果德國人也有什麽手段,……”
並不知道自己的戰爭直覺已經因為恐虐神域的磨煉進一步進化,隻是隱隱感到不安的薯條君,切中了鳥人們給霍特準備的第一個手段的關鍵,
“讓他們能扇動這些人的力量,那麽我們這樣放任,豈不是……”
不需要表述能力還需要鍛煉的薯條君,準確描述出自己直覺帶來的不安感。
在打擊巡洋艦上,薯條君昏迷時期,已經成功預防過一次恐虐類似手段的“圖司機”已經理解了薯條君的意思。
隻是今時不同往日。
之前在打擊巡洋艦上,雖然薯條旅成員人數不多,但卻完全沒有拖累都是精銳。
而且最終需要提防的也是雖然“愚昧”,但在行會體製和黃老漢信仰影響下,組織性和集中性都有基礎保障的凡人艦員。
但現在,不僅完成薯條君之前大發部署節點,帶來的數量不少的邊境地區難民的疏散工作,就已經讓薯條旅的力量有些捉襟見肘了。
要提防的對象,也成了散落在維爾紐斯龐大舊城裏,人數比打擊巡洋艦當時幸存凡人艦員數量多幾倍,還因為各種因素組織度奇差,不願意接受之前蘇維埃政府撤離戰區動員的市民。
這難度差距已經不是一加一大於二的問題。
而是讓“圖司機”在昨天到達維爾紐斯第一時間,就將坦克第5師原本依托城市布置的陣地,直接搬到現在城郊位置的巨大安全隱患了。
並且這個安全隱患,在薯條君的直覺的給“圖司機”提醒之後。
顯然已經不能用隱患來描述,而是應該用威脅來形容更合適了。
畢竟根據薯條旅部隊特遣隊撤離時留下的相關情報,追擊而來的德軍如果沒有什麽盤外招,應該是很難對剛剛完成越級刷怪,等級暴漲的薯條旅主體力量造成什麽威脅的。
可是維爾紐斯舊城裏超過30萬的平民就不一樣了。
這讓“圖司機”的眉頭皺的比當初做了一桌菜,卻發現來了兩桌人的東大知名將領還深。
如何把本來用於應對德軍一個裝甲師追擊的斷後防線,變成一個應對整個集團軍群級別體量威脅的陣地呢?
而在薯條旅開始想辦法解決,這個由於薯條旅之前留下的超量後手成功爭取到的,對於曆史中倉皇撤退的蘇軍來說完全是奢望的撤退緩衝時間,帶來的巨大問題的時候。
因為編製命運的手藝遠不如主子,而完全不知道自身操作還沒有開始,就已經被薯條君以奇怪的方式預知到的鳥人,也開始了借由“勃蘭登堡團”等德國特務組織之手的特別行動。
這些被鳥人附身了的特務,在第7裝甲師先頭部隊,一邊小心翼翼提防實際已經撤走的薯條旅部隊特遣隊偷襲,一邊占據了維爾紐斯西南的郊區攻擊陣地的同時。
化裝進入了蘇維埃政府撤離後,處於微妙狀態的各個立陶宛右翼勢力盤踞的維爾紐斯老城。
而他們的目的,也與德軍之前一直明麵上擺出不幹涉波三小內部事務,但卻會主動接受諸如“立陶宛自由軍”的偽軍組織“自發”的幫助行為,並為此在暗地裏資助這些準軍事組織的目的不同。
“司喙,我們有必要,如此行事嗎?”
控製著德國特務代號為“司角”的鳥人,向旁邊控製著另外一個德國特務的鳥人傳信詢問,
“小心謹慎,我們在鴉衛手裏的失敗,已經讓主上極為不滿了。”
對於“司喙”的答非所問,同樣經曆了之前在鴉衛手中離奇失敗,付出了重大代價才艱難逃到薯條旅時空的“司角”顯得有些不忿,
“哼,若是不提那事還好,但是提了……”
“司喙”控製的德國特務一把捂住了“司角”控製的德國特務的嘴,以防其說出什麽。
因為,盡管在奸奇的邪教組織裏,各種相互陷害是一種明確存在的潛規則,但說不說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
對此,根本不知道“司角”這個鳥人是靠什麽混進司星智晨的“司喙”。
隻好一邊用力控製著拚命掙紮的對方,一邊用在本時空當前還無法大量補充的寶貴魔法之風,封住了“司角”控製的德國特務的嘴,然後才繼續解釋道,
“之前的一些事情,你最好先放在肚子裏,現在,……”
“司喙”掏出了兩個鳥人此行最重要的目的——一個特殊的羅盤,然後向“司角”展示了上麵毫無光澤的八卦符號。
“如果不能填滿這個,恐怕不僅是你我,連帶主上恐怕也隻能困在這個貧瘠的地方了。”
而看到羅盤的“司角”瞬間就出現了明顯的恐懼情感,一改之前掙紮的姿態,開始瘋狂向“司喙”比劃同意的手勢。
十分滿意“司角”反應的“司喙”這才解除了控製“司角”嘴巴的魔法,再次說道,
“小心謹慎,主上的預言,我們不能小看這裏。”
(一些解釋:
1、隻能待在立陶宛領土的一角
現如今的立陶宛,和曾經的立陶宛大公國的關係,如果以東大來比喻,較為接近的就是南北朝時期國號“漢”的割據政權,和西漢或東漢這種大一統政權的關係。
不過需要注意的關鍵區別是,東大自周就有的華夷之辯,使得東大的主體民族無論如何“動蕩”最後都會歸於了華夏。
但立陶宛卻不是這樣,因為在立陶宛大公國時期,如果按照民族人口劃分,該國完全是一個東斯拉夫人的國家。
而在一戰之後的立陶宛,就已經變成了一個立陶宛民族占90%以上的民族國家了,並且由於曆史的拉扯,從那時起該國內部的民族矛盾一直較為尖銳。
ps1:其實不僅僅是立陶宛這樣,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有這種情況。
一種較為簡單的解釋這種情況發生原因的一個說法就是,歐洲特色封建組織模式與地理特性,使得在歐洲,一小撮以民族之名團結在一起的“騎士團”,就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打下並控製很多土地。
並且這種模式導致的上層戰爭與基層管理的割裂,使得普通人並不怎麽在乎頭上的貴族老爺怎麽換。
於是歐洲的國家,幾乎人均祖上闊過——或者說後來為了建立國家民族認同,人均進行了向上攀附。
隻是這種人均祖上闊過,但都沒闊到形成民族融合的情況,從根本上遏製了民族融合。
直到歐洲走出黑暗中世紀,進入近代生產力大發展時期,一支“騎士團”可以控製的範圍大幅擴大,一係列更為劇烈的武裝衝突開始。
逼迫原本與戰爭較為割裂的基層管理,開始了比東大晚了上千年的改革,歐洲的戰爭也同樣晚了上千年開始了,從主要依靠職業兵騎士,向主要依靠征召兵的形式轉變。
再加上戰爭烈度的提升,更廣泛的成了炮灰的歐洲佃農,終於也晚了上千年意識到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含義。
但是歐洲並沒有形成超越“騎士團”的組織模式,覺醒了想為自己而戰的佃農,也隻能成為新的“騎士團”,於是民族國家的概念誕生了。
並且隨著戰爭範圍的擴大,更多原本不在乎頭上貴族如何變化的佃農,或自己覺醒,或在頭上貴族的敵人唆使下覺醒,成為新的“民族”。
自此歐洲製造新民族的運動持續了整個十九二十世紀,然後歐洲就走向了幾乎不可逆的分裂的更加細碎的路程。
乃至於整個近現代西方政治,都帶有這種不斷細分的傾向,且熱衷於將相同的分割模式投向殖民地,製造了更多本來不存在的“民族”衝突。
而在東大,自戰國時期各國變法的核心——耕戰一體開始,基層管理就和軍事戰爭綁定了。
隨之而來的便是更大範圍的國民認同,這也導致了秦朝雖然統一了,但秦末六國貴族餘脈依然有巨大號召力——這對於歐洲的小“騎士團”來說是無法想象的。
而這一點,等到之後漢朝更長時間的統一,被徹底煉化成華夏之地的國民認同之後,就成了東大視大一統為傳統的第三大根基之一。
ps2:東大大一統,耗時千年,建立的三大根基,曆經了周的文化統一根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一統思想萌芽。
秦的軍事統一根基——秦滅六國,北擊匈奴,南征百越——大一統第一次成功實操。
漢的政治經濟統一根基——漢祚四百年,再無六國人——大一統第一次成功鞏固。
2、一些不得人心的行為
在世界緊張度飆升的背景下,蘇德密約之後,為了製造緩衝地帶,蘇聯在1940年控製整個立陶宛之後,也進行了類似在東波蘭幹的更“有名”的事情,即通過內務部,將大量持不同政見者送去了“古拉格”。
此外蘇聯還將維爾紐斯地區的主要工業,搬遷到了更為安全的白俄羅斯地區。
這些都讓蘇軍在維爾紐斯地區的名聲變的更加複雜了。
一方麵之前說過的外來難民,和在集體農莊改革中受益的農民會支持蘇軍,甚至跟著蘇軍撤退。
但另一方麵本地利益受損的團體,會期待德國人到來帶來新生活。
當然,後來德國人來了,新生活也沒出現,維爾紐斯有超過20w人在之後的種族隔離中被係統性屠殺,遠超被蘇聯內務部運走的人數。
3、鴉衛
作為有不朽龍神(龍帝與月後)庇佑,神子(5個龍子領主)常駐人間,從哪裏看都是中古最強大勢力的震旦天朝。
一度被設定為會主動偷學奸奇魔法,並因為神奇的寧和(gw眼中的道教)思想規避奸奇腐化的強大國度。
不過最新設定,為了給這個初始設定過於強大的帝國,添加一些更加合理的滅亡在et中的解釋——雖然震旦的et結局是什麽依然沒有明確。
上述說法被吃掉了,改為了新的,奸奇是唯一成功滲透了震旦天朝的混沌勢力,而震旦為了針對奸奇建立了專門的特務機構——鴉衛。
ps:斯卡文鼠人艾辛氏族對此表示嚴正抗議:我們就不是混沌了嗎?die!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