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破紀錄的百萬電影票房
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 作者:水下野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的。”魏澤濤說道:“那我這邊,就開始準備生產麵巾紙包裝了,都會在灣灣生產,然後直接製成成品。”
“行,跟灣灣那邊說一下,產能放大一點,這個東西,市場潛力絕對足夠。”楊文東笑了笑說道。
小袋麵巾紙的需求,幾乎是無窮無盡的,這個市場要是做成了,拿下一小部分,自己在造紙這個行業,就能站穩一半了。
“好。”魏澤濤答應說道。
自己老板推動的多款產品,幾乎每一款都是爆款,沒人會懷疑,因為他們自己看到這些產品,也立刻想要擁有,實在是太方便了。
7月12日,楊文東就收到了來自灣灣的小包裝麵巾紙,也拿回了家。
家中的幾個女人,一聽楊文東的介紹後,立刻兩眼放光:“這麵巾紙出去玩或者旅行,用起來太方便了。”
“對,所以先拿點給你們用用。”楊文東笑了笑,說道:“灣灣那邊現在還隻能小批量生產,不準備推出市場,隻有內部才能拿到一點。”
小包裝麵巾紙,本身沒有任何技術含量,長興造紙廠能做衛生紙,頂多考慮到衛生需求,再加嚴一點,現在唯一等待的,就是東盛的設備。
與方便麵一樣,這種紙巾,隻能采用設備生產,人工哪怕是免費的,效率也太低了。
白玉姍笑說道:“好啊,那我們還得再要一點,孩子出去後,紙巾用的特別快,但帶著抽紙,又太不方便了,往常我們都是特意找半包的。”
“嗯那明天我再多帶一點回來。”楊文東笑說道。
這時,蘇依依說道:“東哥,我聽說,你的電影公司,在拍攝金鏞的《射雕英雄傳》?”
“對,而且也快拍完了。”楊文東點點頭說道:“鄒紋懷加盟之後,第一部拍攝的電影,就是金鏞的《射雕》,他也想靠著的名氣,打響第一炮。”
早年楊文東與金鏞的關係就很不錯,有過多次合作,互通有無,順帶著,楊文東也收購了金鏞手中不少的版權,包括音頻、影視版權等等,不過也都是短期的,長期的金鏞不賣,他也很精明。
而鄒紋懷入職長興電影公司後,也是抓住港人如今喜歡看武打劇的心理,想拍攝一部,最好一炮而紅,因此選擇了金鏞的知名進行改編。
蘇依依好奇問道:“可《射雕》那麽長劇情,怎麽壓縮到一部電影裏啊?”
“那就得大改了,誇張點來說,改的是麵目全非啊。”楊文東笑了笑,說道:“不過這也是沒辦法,金鏞也知道,我還請他也去參與改編了,的確很費勁,隻能大改。”
原先曆史上很多電影電視劇的改編,金鏞基本上是不參與的,不過如今楊文東的麵子比較大,還是請來了他。
“哦哦,有金鏞參與就好了。”蘇依依問道:“那什麽時候上映?”
楊文東說道:“18號,也就6天了。”
“這麽快?”白玉姍驚訝問道。
楊文東則道:“這有啥好快的,香港的電影不都是一兩周就出來了?這部已經拍了一個多月了,算是用心之作了。”
香港電影的拍攝速度就是賊快,有的電影隻是一個想法便開拍,然後拍到哪再想下一段劇情,而因為膠卷較貴,也不會跟前世一樣重複拍攝,演員們怎麽拍了,隻要不是原則性錯誤,那也就不會改了。
所以武打片,對演員的功底要求非常高,畢竟犯錯的成本也非常高,也正是因為這段時間武俠電影的各種高要求,競爭篩選之下,才為後來七八十年代各種香港武打電影稱霸亞洲打好了基礎。
蘇白二人對此倒不是很了解,便道:“那就等下一周去看吧。”
“不必,明天我會去一趟長興電影公司,也會看一遍電影。”楊文東笑了笑,說道:“你們要是想看的話,也可以跟我一起。,”
“好啊。”蘇白二人很是開心。
這時,在旁邊當德華的白玉潔也說道:“我能不能去?”
“可以啊。”楊文東自然不在意,說道:“多少人看,也都是一樣的。”
第二天,7月13號:
將軍澳的一棟6層寫字樓門口,皺紋懷帶著長興電影公司的骨幹,在門口等待。
不一會,七八輛奔馳車隊到來,隨後保鏢開門,楊文東以及家人從車上下來。
“楊生、楊太太。”皺紋懷連忙上前招呼道。
楊文東笑了笑,說道:“我今天多帶了幾個人,來看看你們拍攝的第一部電影。”
“好,沒問題。”鄒紋懷笑了笑,道:“我給楊生介紹一下,這些是長興電影公司的管理層,是.
他們都是我從邵氏帶回來的,或者從國泰電影公司挖來的。”
“嗯,行。”楊文東點點頭:“你們團隊建好了,那以後按部就班的發展就行了。”
作為穿越者,他雖然以前也看過很多香港電影,包括星爺、吳孟達、周潤發、劉德華等等明星的電影,可基本上也不記得劇情了,且即使記得,八九十年代的劇情放到現在也不適合。
所以電影公司拍什麽,就完全靠鄒紋懷這個團隊了,他基本上不幹涉,隻看結果。
“好的,這邊請,我們先看電影。”鄒紋懷笑說道。
“嗯”楊文東點點頭。
隨後楊家人以及幾個助理,在鄒紋懷的帶領下,來到了大廈的第五層,這裏有一間小型的電影播放室,任何大一點電影公司,也都需要有這樣的房間,也是為了剪輯需要。
很快,電影開始,楊家幾人以及長興集團的幾位高層也就連續觀看了一個半小時
電影結束之後,白玉潔說道:“這電影劇情和,差了不少啊。”
“想要真正拍出來,還得以後靠電視劇才行。”楊文東笑了笑說道:“等明年無線電視台出來了,我就準備拍攝金鏞或者古龍的了。”
如今自己的手中有金鏞及古龍的版權,在早期電視劇還沒有拍攝經驗的香港,是最佳選擇了。
“那就好,電視劇長多了。”白玉潔笑說道。
眾人隨後走了出來,鄒紋懷問道:“楊生覺得,這部電影怎麽樣?”
“還不錯,比其他電影要好一點。”楊文東點點頭。
不能按照前世的標準來要求現在的電影,剛剛的《射雕》,對楊文東來說,至少也比其他沒有什麽劇情,隻有打鬥的電影要強一點。
金鏞最強的地方,就是愛國愛民的情懷,俠之大者,這也是他超過古龍的原因;隻不過唯一可惜的就是電影展現不出來太多劇情,有點虎頭蛇尾,可在這個時代也足夠了。
鄒紋懷笑說道:“楊生都這麽說了,那看來我們這部電影絕對會火爆一把了。”
“那你有把握超過去年《白蛇傳》的票房紀錄嗎?”楊文東淡笑問道。
去年邵氏的《白蛇傳》,票房79萬港元,是香港有史以來最高的紀錄。
進入60年代後,隨著香港工業化的發展,總體經濟變強,普通人經濟好轉之餘也會轉向娛樂,電影行業也引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而如今楊文東的出現,更是帶動香港工業的進一步發展,那理論上,對於各個服務業的經濟拉動也是很強的。
皺紋懷思考片刻,說道:“我覺得《射雕》不比《白蛇傳》差,而且就知名度來說,白蛇傳雖然是古籍神話傳說,但《射雕》也不差,
香港基本上識字的人,都知道射雕,多多少少也看過一點,金鏞的名氣這麽大,連明報日銷都3萬多,也就是因為名氣大,而且我們隻有的影院數量也多,票房的話,我覺得應該不會低於79萬。”
“嗯,行,我們爭取破一個紀錄。”楊文東點點頭,道:“你去找一下秦誌業,讓他出動傳媒力量,宣傳這部電影。”
“好的。”鄒紋懷答應說道。
第二天,東方日報、港華日報,都開始了大規模宣傳《射雕》新電影,商業電台也是如此。
“《射雕》拍成電影了?”中環的一間報亭內,幾名年輕人看到報紙後,很是驚喜的說道。
“真的?那我得去看看了。”
“必須去啊。”
“那到時候一起?”
“要先去買票,不然買不到票就沒好位置了,你也不想在前麵兩邊歪著頭看電影吧?”
“對啊,早點去買票.”
時間很快就到了6月18日,《射雕》電影同步在長興電影公司旗下院線的32間電影院播放,楊文東也從樓上,來到了樓下的長興廣場,此刻,大量的人在這裏排隊。
鄒紋懷以及秦誌業也都過來了,鄒紋懷笑道:“楊生,我們的電影在前幾天,預售就賣了16萬,前幾天的電影票連夜裏淩晨的都賣光了。”
“這倒是一個非常激勵的消息了。”楊文東笑了笑。
這個時代看電影,是得提前到電影院排隊買票的,要不然,現場來買,頂多隻能看到一些冷門電影,熱門的早就賣光了。
隨後便問道:“那淩晨的電影票,價格便宜一點?”
“一般來說是會便宜點的。”鄒紋懷解釋道:“但我們這幾天的還是原價,因為想看的人太多了,所以他們也願意買淩晨的票,有些年輕人,還就是喜歡夜裏看電影。”
“嗯,能夠利用淩晨,倒是不錯。”楊文東點點頭。
之前的《葫蘆兄弟》電影,主要客戶是孩子,那自然不可能有夜場電影,這就有了不少的限製。
鄒紋懷又說道:“不過也就是這幾天,電影熱度大,所以淩晨才能保持原價,等到了後麵熱度下來,很多人看過了,白天空位多了,夜裏電影票就要降價了,不然來的人少,那還不如降價引來更多的人。”
“嗯,行,按照正常的商業邏輯就行了。”楊文東也沒在意,電影行業已經有了幾十年曆史,這裏麵的商業規則也很清晰了。
“楊生、鄒生,我這邊有一個好消息。”旁邊的秦誌業說道:“金鏞那邊,也準備過幾天熱度低的時候,再寫一篇評價,應該還能拉一波熱度。”
“哈哈。”楊文東笑了笑:“其實金鏞才是這件事收益最大的,等以後他的逐步拍成電影與電視劇,那就真的可以讓每個華人都知道他了。”
跟漫畫與動畫片之間的關係一樣,視頻是最能傳播的,金鏞在前世那麽出名,9成的功勞,就是依賴電視劇。
不過,這是因為他寫的好,所以各種衍生品的收益也是他應得的,這也是社會對知識、文化、科技創作者的獎勵,甚至人類文明的發展都是依賴這樣的人。
接下來的一周,《射雕》的熱度也沒怎麽走低,原因也是金鏞的評價以及多家其他報社的報道,鄒紋懷還在中環的一些商場打起了廣告,勢必要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
6月25日,《射雕》電影一周總票房突破72萬;6月28日,票房突破80萬,達成了香港最高記錄。
7月5日,票房正式突破100萬。
楊文東自然也是第一時間接到了這個消息,笑說道:“這最後,你硬推了一把吧?”
鄒紋懷說道:“是的,如果不推,最終票房估計在90-95萬之間,這個數字雖然破紀錄了,但還是沒有100萬震撼的;
雖說最終多花了一些,可這個數據,足以讓我們電影的外阜,賣的更好,最終肯定能收回來的。”
ps:求月票
“行,跟灣灣那邊說一下,產能放大一點,這個東西,市場潛力絕對足夠。”楊文東笑了笑說道。
小袋麵巾紙的需求,幾乎是無窮無盡的,這個市場要是做成了,拿下一小部分,自己在造紙這個行業,就能站穩一半了。
“好。”魏澤濤答應說道。
自己老板推動的多款產品,幾乎每一款都是爆款,沒人會懷疑,因為他們自己看到這些產品,也立刻想要擁有,實在是太方便了。
7月12日,楊文東就收到了來自灣灣的小包裝麵巾紙,也拿回了家。
家中的幾個女人,一聽楊文東的介紹後,立刻兩眼放光:“這麵巾紙出去玩或者旅行,用起來太方便了。”
“對,所以先拿點給你們用用。”楊文東笑了笑,說道:“灣灣那邊現在還隻能小批量生產,不準備推出市場,隻有內部才能拿到一點。”
小包裝麵巾紙,本身沒有任何技術含量,長興造紙廠能做衛生紙,頂多考慮到衛生需求,再加嚴一點,現在唯一等待的,就是東盛的設備。
與方便麵一樣,這種紙巾,隻能采用設備生產,人工哪怕是免費的,效率也太低了。
白玉姍笑說道:“好啊,那我們還得再要一點,孩子出去後,紙巾用的特別快,但帶著抽紙,又太不方便了,往常我們都是特意找半包的。”
“嗯那明天我再多帶一點回來。”楊文東笑說道。
這時,蘇依依說道:“東哥,我聽說,你的電影公司,在拍攝金鏞的《射雕英雄傳》?”
“對,而且也快拍完了。”楊文東點點頭說道:“鄒紋懷加盟之後,第一部拍攝的電影,就是金鏞的《射雕》,他也想靠著的名氣,打響第一炮。”
早年楊文東與金鏞的關係就很不錯,有過多次合作,互通有無,順帶著,楊文東也收購了金鏞手中不少的版權,包括音頻、影視版權等等,不過也都是短期的,長期的金鏞不賣,他也很精明。
而鄒紋懷入職長興電影公司後,也是抓住港人如今喜歡看武打劇的心理,想拍攝一部,最好一炮而紅,因此選擇了金鏞的知名進行改編。
蘇依依好奇問道:“可《射雕》那麽長劇情,怎麽壓縮到一部電影裏啊?”
“那就得大改了,誇張點來說,改的是麵目全非啊。”楊文東笑了笑,說道:“不過這也是沒辦法,金鏞也知道,我還請他也去參與改編了,的確很費勁,隻能大改。”
原先曆史上很多電影電視劇的改編,金鏞基本上是不參與的,不過如今楊文東的麵子比較大,還是請來了他。
“哦哦,有金鏞參與就好了。”蘇依依問道:“那什麽時候上映?”
楊文東說道:“18號,也就6天了。”
“這麽快?”白玉姍驚訝問道。
楊文東則道:“這有啥好快的,香港的電影不都是一兩周就出來了?這部已經拍了一個多月了,算是用心之作了。”
香港電影的拍攝速度就是賊快,有的電影隻是一個想法便開拍,然後拍到哪再想下一段劇情,而因為膠卷較貴,也不會跟前世一樣重複拍攝,演員們怎麽拍了,隻要不是原則性錯誤,那也就不會改了。
所以武打片,對演員的功底要求非常高,畢竟犯錯的成本也非常高,也正是因為這段時間武俠電影的各種高要求,競爭篩選之下,才為後來七八十年代各種香港武打電影稱霸亞洲打好了基礎。
蘇白二人對此倒不是很了解,便道:“那就等下一周去看吧。”
“不必,明天我會去一趟長興電影公司,也會看一遍電影。”楊文東笑了笑,說道:“你們要是想看的話,也可以跟我一起。,”
“好啊。”蘇白二人很是開心。
這時,在旁邊當德華的白玉潔也說道:“我能不能去?”
“可以啊。”楊文東自然不在意,說道:“多少人看,也都是一樣的。”
第二天,7月13號:
將軍澳的一棟6層寫字樓門口,皺紋懷帶著長興電影公司的骨幹,在門口等待。
不一會,七八輛奔馳車隊到來,隨後保鏢開門,楊文東以及家人從車上下來。
“楊生、楊太太。”皺紋懷連忙上前招呼道。
楊文東笑了笑,說道:“我今天多帶了幾個人,來看看你們拍攝的第一部電影。”
“好,沒問題。”鄒紋懷笑了笑,道:“我給楊生介紹一下,這些是長興電影公司的管理層,是.
他們都是我從邵氏帶回來的,或者從國泰電影公司挖來的。”
“嗯,行。”楊文東點點頭:“你們團隊建好了,那以後按部就班的發展就行了。”
作為穿越者,他雖然以前也看過很多香港電影,包括星爺、吳孟達、周潤發、劉德華等等明星的電影,可基本上也不記得劇情了,且即使記得,八九十年代的劇情放到現在也不適合。
所以電影公司拍什麽,就完全靠鄒紋懷這個團隊了,他基本上不幹涉,隻看結果。
“好的,這邊請,我們先看電影。”鄒紋懷笑說道。
“嗯”楊文東點點頭。
隨後楊家人以及幾個助理,在鄒紋懷的帶領下,來到了大廈的第五層,這裏有一間小型的電影播放室,任何大一點電影公司,也都需要有這樣的房間,也是為了剪輯需要。
很快,電影開始,楊家幾人以及長興集團的幾位高層也就連續觀看了一個半小時
電影結束之後,白玉潔說道:“這電影劇情和,差了不少啊。”
“想要真正拍出來,還得以後靠電視劇才行。”楊文東笑了笑說道:“等明年無線電視台出來了,我就準備拍攝金鏞或者古龍的了。”
如今自己的手中有金鏞及古龍的版權,在早期電視劇還沒有拍攝經驗的香港,是最佳選擇了。
“那就好,電視劇長多了。”白玉潔笑說道。
眾人隨後走了出來,鄒紋懷問道:“楊生覺得,這部電影怎麽樣?”
“還不錯,比其他電影要好一點。”楊文東點點頭。
不能按照前世的標準來要求現在的電影,剛剛的《射雕》,對楊文東來說,至少也比其他沒有什麽劇情,隻有打鬥的電影要強一點。
金鏞最強的地方,就是愛國愛民的情懷,俠之大者,這也是他超過古龍的原因;隻不過唯一可惜的就是電影展現不出來太多劇情,有點虎頭蛇尾,可在這個時代也足夠了。
鄒紋懷笑說道:“楊生都這麽說了,那看來我們這部電影絕對會火爆一把了。”
“那你有把握超過去年《白蛇傳》的票房紀錄嗎?”楊文東淡笑問道。
去年邵氏的《白蛇傳》,票房79萬港元,是香港有史以來最高的紀錄。
進入60年代後,隨著香港工業化的發展,總體經濟變強,普通人經濟好轉之餘也會轉向娛樂,電影行業也引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而如今楊文東的出現,更是帶動香港工業的進一步發展,那理論上,對於各個服務業的經濟拉動也是很強的。
皺紋懷思考片刻,說道:“我覺得《射雕》不比《白蛇傳》差,而且就知名度來說,白蛇傳雖然是古籍神話傳說,但《射雕》也不差,
香港基本上識字的人,都知道射雕,多多少少也看過一點,金鏞的名氣這麽大,連明報日銷都3萬多,也就是因為名氣大,而且我們隻有的影院數量也多,票房的話,我覺得應該不會低於79萬。”
“嗯,行,我們爭取破一個紀錄。”楊文東點點頭,道:“你去找一下秦誌業,讓他出動傳媒力量,宣傳這部電影。”
“好的。”鄒紋懷答應說道。
第二天,東方日報、港華日報,都開始了大規模宣傳《射雕》新電影,商業電台也是如此。
“《射雕》拍成電影了?”中環的一間報亭內,幾名年輕人看到報紙後,很是驚喜的說道。
“真的?那我得去看看了。”
“必須去啊。”
“那到時候一起?”
“要先去買票,不然買不到票就沒好位置了,你也不想在前麵兩邊歪著頭看電影吧?”
“對啊,早點去買票.”
時間很快就到了6月18日,《射雕》電影同步在長興電影公司旗下院線的32間電影院播放,楊文東也從樓上,來到了樓下的長興廣場,此刻,大量的人在這裏排隊。
鄒紋懷以及秦誌業也都過來了,鄒紋懷笑道:“楊生,我們的電影在前幾天,預售就賣了16萬,前幾天的電影票連夜裏淩晨的都賣光了。”
“這倒是一個非常激勵的消息了。”楊文東笑了笑。
這個時代看電影,是得提前到電影院排隊買票的,要不然,現場來買,頂多隻能看到一些冷門電影,熱門的早就賣光了。
隨後便問道:“那淩晨的電影票,價格便宜一點?”
“一般來說是會便宜點的。”鄒紋懷解釋道:“但我們這幾天的還是原價,因為想看的人太多了,所以他們也願意買淩晨的票,有些年輕人,還就是喜歡夜裏看電影。”
“嗯,能夠利用淩晨,倒是不錯。”楊文東點點頭。
之前的《葫蘆兄弟》電影,主要客戶是孩子,那自然不可能有夜場電影,這就有了不少的限製。
鄒紋懷又說道:“不過也就是這幾天,電影熱度大,所以淩晨才能保持原價,等到了後麵熱度下來,很多人看過了,白天空位多了,夜裏電影票就要降價了,不然來的人少,那還不如降價引來更多的人。”
“嗯,行,按照正常的商業邏輯就行了。”楊文東也沒在意,電影行業已經有了幾十年曆史,這裏麵的商業規則也很清晰了。
“楊生、鄒生,我這邊有一個好消息。”旁邊的秦誌業說道:“金鏞那邊,也準備過幾天熱度低的時候,再寫一篇評價,應該還能拉一波熱度。”
“哈哈。”楊文東笑了笑:“其實金鏞才是這件事收益最大的,等以後他的逐步拍成電影與電視劇,那就真的可以讓每個華人都知道他了。”
跟漫畫與動畫片之間的關係一樣,視頻是最能傳播的,金鏞在前世那麽出名,9成的功勞,就是依賴電視劇。
不過,這是因為他寫的好,所以各種衍生品的收益也是他應得的,這也是社會對知識、文化、科技創作者的獎勵,甚至人類文明的發展都是依賴這樣的人。
接下來的一周,《射雕》的熱度也沒怎麽走低,原因也是金鏞的評價以及多家其他報社的報道,鄒紋懷還在中環的一些商場打起了廣告,勢必要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
6月25日,《射雕》電影一周總票房突破72萬;6月28日,票房突破80萬,達成了香港最高記錄。
7月5日,票房正式突破100萬。
楊文東自然也是第一時間接到了這個消息,笑說道:“這最後,你硬推了一把吧?”
鄒紋懷說道:“是的,如果不推,最終票房估計在90-95萬之間,這個數字雖然破紀錄了,但還是沒有100萬震撼的;
雖說最終多花了一些,可這個數據,足以讓我們電影的外阜,賣的更好,最終肯定能收回來的。”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