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妃一直盯著鍾離,將他臉上的表情變化盡收眼底。此時便說道:“你要不要賭一下?看看你在洋大人心目中的地位究竟如何?”
“怎麽賭?”鍾離下意識的問道。
“你什麽也不用做。”皇妃一笑道,“隻管在這裏僵持著,看洋大人來不來救你不就知道了?”
“若是他們走了呢?”鍾離道,“春潮馬上就要漲起來了。”
“那你不就知道了嗎?”皇妃一攤手道。“其實不用賭你也應該能知道結果。換做是你,在自保和保人之間,你會選擇哪個?而且你跟洋鬼子這麽久了,應該也清楚他們的習性。他們會是那種為了救別人而犧牲自己的人嗎?最重要的是,”皇妃看住了鍾離的眼睛說道,“你要知道你在他們眼裏,或許都不能稱之為人。”
鍾離的晃了一下,像是被什麽東西擊中了一樣。這些年,他跟著洋大人,自以為高人一等,耀武揚威的。可是,在這期間,有多少次,他假裝自己是瞎子,聾子,看不見洋大人那鄙夷厭惡的眼神,聽不到他們像嗬斥一條狗一樣的,嗬斥他。是的,洋大人就是當他是一條狗,聽話的狗,高興了以耍弄他為樂,不高興了就一腳踢得遠遠的。他已經習慣了,習慣了當狗,搖著尾巴取悅他們。覺得這應該是這樣。洋大人就應該高人一等,而他生在這個如同老朽不可雕的腐木一般的國度,理應被洋大人欺淩。
“別人不拿我們當人,我們自己卻不能放棄作為人的權利。”皇妃又道。
“可你怎麽能夠鬥得過洋大人呢?”鍾離抖抖瑟瑟的說道。
“哈。”皇妃一笑,“洋鬼子也不是長著三頭六臂,有什麽可怕的?你們有一句話叫——走胡地隨胡禮,——是不是這樣說?他們既然還在這片土地上,就得遵循這裏的法度。”
堂上的幾位主審官一直目瞪口呆的聽著皇妃和鍾離對話,走胡地隨胡禮是他們唯一一句聽懂的。他們不知道這兩個人怎麽說著說著說到這裏了,可是卻能看得出鍾離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消極抵抗,漸漸被瓦解,流露出求生的欲望。
“你放心。要說洋鬼子還有一點好處,那就是他們明白道理。你已經押在這裏這麽多天了,會遭受到什麽樣的刑罰,他們應該也清楚,可他們此刻卻還安然無恙,——這就說明你還在死扛著,沒有招供出他們來。所以即便你日後招供了,他們也會覺得你定然是扛不住了才會這樣,所以,他們是不會太怪罪你的。但是反過來,他們明知道你會在這裏受到什麽樣的酷刑,卻一直無動於衷,你還能把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等著他們良心發現前來救你嗎?!你有沒有想過,真等到他們走了,丟下你落一個賣國賊的名聲,你還怎麽在這裏生活下去?做壞事的是洋人,你隻是個跑腿的而已,犯得著替他們受過嗎?”
“洋……”鍾離還想說洋大人是不會丟下他的。畢竟想在這個封閉落後的千年古國再找一個像他這樣會說洋話的人,不容易。他們要想在這裏有所作為,就需要他。
皇妃明白他的意思,又是一笑道,“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遍地都是。你以為這朝歌就你一個會說洋文的人嗎?那我呢?再說了,洋鬼子若是受挫,肯定灰溜溜的打道回府了,哪還有心思再去別的地方?說到底,他們也隻是十幾個人,強龍難壓地頭蛇你也不懂嗎?”
皇妃看鍾離還在猶豫,就又說道:“別以為你會說洋文,就隻能跟著洋鬼子混。說不定你以後還會為朝廷做事呢?到時候光宗耀祖的,不比給洋鬼子當走狗強?”
“我?給朝廷做事?”鍾離不可置信的指著自己的鼻子說道。
“有什麽不可能呢?”皇妃攤手說道。“一個國家想要強大,就決不能固步自封。得學習別人的長處,這樣才能壯大自己的實力。都知道你會洋文,到時候還能少得了你嗎?”
“會有那麽一天嗎?”鍾離半信半疑卻又不無向往的說道。不止是為自己,更多的是想到這個國家。會有那麽一天,跟外國你來我往,交往頻繁,國外的先進的技術和觀念可以傳進這個封閉落後的國家,給這個行將腐朽的國家帶來新鮮的空氣和活力。而他作為聯通內外的使者,——而不是洋大人的狗——自由的穿梭往來,……會有那麽一天嗎?
“會。”皇妃堅定的說道,“但是,在那一天來臨之前,我們都得先吃一點苦。”
“我願意吃這個苦。”鍾離馬上說道,眼裏放射出異樣的神采。
“那就看你的了。”皇妃道,“先得讓自己不當洋鬼子的走狗,然後才能跟他們平起平坐。”
“我要做人,不再做狗!”鍾離吃力的爬起來,對著主審官的案桌跪了下來道,“大人!我願意招供。”
鍾離這一開口,便將洋人怎麽跟二皇子勾結,兩下裏達成協議,洋鬼子幫著二皇子坐上皇位,事成之後,二皇子便任由洋鬼子搶掠財寶。以及怎樣教二皇子練槍,二皇子事敗後,洋鬼子又怎樣不甘心,所以大肆搶劫。因為他不熟悉地形,故而就讓比列佛情婦的弟弟網羅了一些地痞流氓去做此事。隻是洋鬼子也沒想到會鬧出人命來。說到這裏,鍾離急道:“洋大人,不,洋鬼子自以為開明教化,遵守法律。如今因他們鬧出人命,他們必然逃之不及。還請大人們早些緝拿,以免遲誤。”
“你們為何會先選義王別府下手?”主審官問。
“因為,”鍾離瞥了一眼應皇子,還是說道,“二皇子早先為了留住洋大人,便說光是義王別府就足以讓洋大人滿載而歸。洋大人便牢記在心,想要搶劫時,頭一個就想到了義王別府,豈料出師不利,皇子早有準備。”
“如此說來,”主審官回頭看著應皇子說道,“皇子可是早就知曉洋人欲要搶劫?”
“哦。應禎哪有如此神機妙算。”應皇子苦笑道。“隻是……”
“隻是我懷孕了,夜裏老是害怕,睡不安穩,就讓皇子派人守在外麵。誰料第一天就遇到了有人來搶劫。”應皇子剛說了半句話,就被皇妃搶過來說道。
“哦???”
“啊?!”
“嗯嗯,……”
皇妃這話一說出來,堂上頓時一片驚訝之聲。
哦是堂下的衙役集體發出來的,他們早就聽說瘋皇妃出言無狀,瘋瘋癲癲,沒想到真是如此,連懷孕兩個字都敢出口,還當著這麽多男人的麵。
啊是應皇子發出來的,他心說這是什麽時候的事啊?我怎麽不知道?
發嗯嗯的是主審官,主審官一邊嗯嗯,一邊低頭四顧,像是在找什麽東西,以回避皇妃的非禮之言。
紫玉在一邊羞得就差找一個地洞鑽進去了。皇妃卻還是昂首挺胸,怕別人不信,還故意挺了挺肚子。
主審官眼睛都不知道該往哪裏看了,忙擺了擺手,讓應皇子帶著皇妃回去。
“皇妃也太……”紫玉又羞又氣,一出宗人府就埋怨道,“怎麽什麽都能說出口?那是皇妃該說的話嗎?”
“怎麽不能說?”皇妃不以為然的說道,“哪個女人不懷孕啊?又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
“那也不能說出來嗎!”紫玉急道,“那成什麽樣子,傳出去讓人笑話。”
“誒,既已說了,此時再說什麽也於事無補,罷了。”應皇子出聲說道。他隻當皇妃說懷孕,隻是為了應付主審官的盤問信口胡言,因此並沒有當回事。
而紫玉呢,隻顧著責怪皇妃,反倒把重點忘了。此時聽到應皇子說話了,便不敢再多嘴,隻落在後麵,心有不甘的瞥了皇妃一眼。
事情既已查明,宗人府便將所有供狀都上呈聖上。聖上一看大怒,當即讓將一幹人犯皆打入死牢,等待秋後處決。李維民在旁聽了,小心的說道:“這等強賊便是死一百次也不足為惜。隻是,……”
聖上知道李維民有話要說,便道:“有話隻管說來。”
“哦,微臣想說,這一切都是洋人在幕後作祟,如今卻無損分毫。倘不日春水泛漲,洋人趁勢而去。……他們是會感念聖上仁慈?還是會覺得是我大英朝拿他們無能為力,從而將我朝當作無人之境,從此長驅直入,肆意妄為?”
李維民這個“理三分”從來不是多事的人。隻是這一回洋鬼子是實實在在戳在他的心窩子上了。刑部王大人的公子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長的清秀俊朗,又知書達理溫文爾雅,李維民心甚愛之。便有意要將小女許配與他。前些時剛和王大人提過,王大人也很是喜歡,就此說定了,隻等著找人來說媒。誰料沒過幾日,王公子就被強人所殺。李維民本來就跟王大人相交甚厚,加之從心裏已將王公子當作了女婿,如此怎能咽得下這口氣。便破例多了一嘴道。
李維民這話何嚐不是戳在了聖上的痛處。他如今一心想要給他的太子傳襲一個固若金湯的強大帝國,好保得大英朝千秋萬世,永傳下去。可洋人,卻是他紮在他心上的一根刺,是隱藏在大英朝千裏長堤上的蟻穴,遲早會成為禍患。可是他卻莫奈其何。可又想到,若不趁著他這隻老狼尚在,給洋人點顏色看看,豈不是要將這個禍患留給他的小狼崽子?想到此,他立時直起身來,看住李維民道:“你可是有什麽主意?”
李維民略作沉吟,說道:“洋人自是動不得。可是卻能殺雞儆猴。”
“哦?此是何意?”聖上眼睛一亮,看著李維民問。
“鍾離隻是一個跑腿,對洋人來說可有可無。但那女伶之弟,卻如同洋人的小舅子一般,若是拿他作伐,必會對洋人形成威懾。”李維民道。
李維民見聖上還不解其意,便又說道:“聖上可以一麵將洋人‘請’來與鍾離對質,讓他們知道,聖上慧眼無所不在無所不知。另一方麵,將女伶之弟立時斬首,將其首級懸掛於市中。洋人見之,必然心驚,必然再不敢輕視我朝。”
聖上聽罷,徐徐點頭。
第二天,便讓人去驛館請比列佛入宮問話。比列佛雖然有恃無恐,從不把這些個如同可笑木偶一般的低等民族放在眼裏,但畢竟是在人屋簷下,又心裏有鬼。所以還是帶了一個人一同前來。
聖上想要以此來大揚國威,故而將地點選擇在了金殿之上,自己親自坐鎮,又將一幹人等,除了二皇子以外,盡皆傳訊到場。怕洋人跟鍾離串通,又將應皇子和皇妃也傳來同審。
皇妃不敢大意。在挑選衣服時很是費了一番腦筋。最後被紫玉逼著穿了一件素雅的朝服。
“這是去金殿議事!皇妃要記得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可胡亂說話,不可亂扯衣服!”紫玉不能同去,隻能不住的叮囑著皇妃。
紫玉這樣,讓皇妃不由得想到了她剛醒來的時候。那時候她什麽都不知道,全靠紫玉苦口婆心的告誡她。便笑道:“知道啦!你這樣子好像我還是剛醒來一樣。婆婆媽媽的,真像個碎嘴婆子。”
紫玉聞言,沒來由的眼睛一紅,一邊給皇妃穿著衣服,一邊低頭說道:“皇妃還記得這些?”
“怎麽不記得?”皇妃道,“那時候我誰也不認得,就記得你一個。你不知道我那時候有多依賴你,一會兒看不見我就想哭。”
“奴婢倒願意還是在那個時候。”紫玉不由的說道。
“你想要我一輩子臥床不起啊?”皇妃笑道。
“不,不是,奴婢是說可以盡心盡力的伺候皇妃。”紫玉忙道。
“你瞧你!”皇妃不滿的瞪著紫玉說道,“現在怎麽變得這麽小氣,連個玩笑都開不起。”
紫玉笑了,發自內心的開心的笑。這才是她的皇妃,就像個小孩子,讓你發自內心的想要疼她愛她。
“怎麽賭?”鍾離下意識的問道。
“你什麽也不用做。”皇妃一笑道,“隻管在這裏僵持著,看洋大人來不來救你不就知道了?”
“若是他們走了呢?”鍾離道,“春潮馬上就要漲起來了。”
“那你不就知道了嗎?”皇妃一攤手道。“其實不用賭你也應該能知道結果。換做是你,在自保和保人之間,你會選擇哪個?而且你跟洋鬼子這麽久了,應該也清楚他們的習性。他們會是那種為了救別人而犧牲自己的人嗎?最重要的是,”皇妃看住了鍾離的眼睛說道,“你要知道你在他們眼裏,或許都不能稱之為人。”
鍾離的晃了一下,像是被什麽東西擊中了一樣。這些年,他跟著洋大人,自以為高人一等,耀武揚威的。可是,在這期間,有多少次,他假裝自己是瞎子,聾子,看不見洋大人那鄙夷厭惡的眼神,聽不到他們像嗬斥一條狗一樣的,嗬斥他。是的,洋大人就是當他是一條狗,聽話的狗,高興了以耍弄他為樂,不高興了就一腳踢得遠遠的。他已經習慣了,習慣了當狗,搖著尾巴取悅他們。覺得這應該是這樣。洋大人就應該高人一等,而他生在這個如同老朽不可雕的腐木一般的國度,理應被洋大人欺淩。
“別人不拿我們當人,我們自己卻不能放棄作為人的權利。”皇妃又道。
“可你怎麽能夠鬥得過洋大人呢?”鍾離抖抖瑟瑟的說道。
“哈。”皇妃一笑,“洋鬼子也不是長著三頭六臂,有什麽可怕的?你們有一句話叫——走胡地隨胡禮,——是不是這樣說?他們既然還在這片土地上,就得遵循這裏的法度。”
堂上的幾位主審官一直目瞪口呆的聽著皇妃和鍾離對話,走胡地隨胡禮是他們唯一一句聽懂的。他們不知道這兩個人怎麽說著說著說到這裏了,可是卻能看得出鍾離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消極抵抗,漸漸被瓦解,流露出求生的欲望。
“你放心。要說洋鬼子還有一點好處,那就是他們明白道理。你已經押在這裏這麽多天了,會遭受到什麽樣的刑罰,他們應該也清楚,可他們此刻卻還安然無恙,——這就說明你還在死扛著,沒有招供出他們來。所以即便你日後招供了,他們也會覺得你定然是扛不住了才會這樣,所以,他們是不會太怪罪你的。但是反過來,他們明知道你會在這裏受到什麽樣的酷刑,卻一直無動於衷,你還能把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等著他們良心發現前來救你嗎?!你有沒有想過,真等到他們走了,丟下你落一個賣國賊的名聲,你還怎麽在這裏生活下去?做壞事的是洋人,你隻是個跑腿的而已,犯得著替他們受過嗎?”
“洋……”鍾離還想說洋大人是不會丟下他的。畢竟想在這個封閉落後的千年古國再找一個像他這樣會說洋話的人,不容易。他們要想在這裏有所作為,就需要他。
皇妃明白他的意思,又是一笑道,“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遍地都是。你以為這朝歌就你一個會說洋文的人嗎?那我呢?再說了,洋鬼子若是受挫,肯定灰溜溜的打道回府了,哪還有心思再去別的地方?說到底,他們也隻是十幾個人,強龍難壓地頭蛇你也不懂嗎?”
皇妃看鍾離還在猶豫,就又說道:“別以為你會說洋文,就隻能跟著洋鬼子混。說不定你以後還會為朝廷做事呢?到時候光宗耀祖的,不比給洋鬼子當走狗強?”
“我?給朝廷做事?”鍾離不可置信的指著自己的鼻子說道。
“有什麽不可能呢?”皇妃攤手說道。“一個國家想要強大,就決不能固步自封。得學習別人的長處,這樣才能壯大自己的實力。都知道你會洋文,到時候還能少得了你嗎?”
“會有那麽一天嗎?”鍾離半信半疑卻又不無向往的說道。不止是為自己,更多的是想到這個國家。會有那麽一天,跟外國你來我往,交往頻繁,國外的先進的技術和觀念可以傳進這個封閉落後的國家,給這個行將腐朽的國家帶來新鮮的空氣和活力。而他作為聯通內外的使者,——而不是洋大人的狗——自由的穿梭往來,……會有那麽一天嗎?
“會。”皇妃堅定的說道,“但是,在那一天來臨之前,我們都得先吃一點苦。”
“我願意吃這個苦。”鍾離馬上說道,眼裏放射出異樣的神采。
“那就看你的了。”皇妃道,“先得讓自己不當洋鬼子的走狗,然後才能跟他們平起平坐。”
“我要做人,不再做狗!”鍾離吃力的爬起來,對著主審官的案桌跪了下來道,“大人!我願意招供。”
鍾離這一開口,便將洋人怎麽跟二皇子勾結,兩下裏達成協議,洋鬼子幫著二皇子坐上皇位,事成之後,二皇子便任由洋鬼子搶掠財寶。以及怎樣教二皇子練槍,二皇子事敗後,洋鬼子又怎樣不甘心,所以大肆搶劫。因為他不熟悉地形,故而就讓比列佛情婦的弟弟網羅了一些地痞流氓去做此事。隻是洋鬼子也沒想到會鬧出人命來。說到這裏,鍾離急道:“洋大人,不,洋鬼子自以為開明教化,遵守法律。如今因他們鬧出人命,他們必然逃之不及。還請大人們早些緝拿,以免遲誤。”
“你們為何會先選義王別府下手?”主審官問。
“因為,”鍾離瞥了一眼應皇子,還是說道,“二皇子早先為了留住洋大人,便說光是義王別府就足以讓洋大人滿載而歸。洋大人便牢記在心,想要搶劫時,頭一個就想到了義王別府,豈料出師不利,皇子早有準備。”
“如此說來,”主審官回頭看著應皇子說道,“皇子可是早就知曉洋人欲要搶劫?”
“哦。應禎哪有如此神機妙算。”應皇子苦笑道。“隻是……”
“隻是我懷孕了,夜裏老是害怕,睡不安穩,就讓皇子派人守在外麵。誰料第一天就遇到了有人來搶劫。”應皇子剛說了半句話,就被皇妃搶過來說道。
“哦???”
“啊?!”
“嗯嗯,……”
皇妃這話一說出來,堂上頓時一片驚訝之聲。
哦是堂下的衙役集體發出來的,他們早就聽說瘋皇妃出言無狀,瘋瘋癲癲,沒想到真是如此,連懷孕兩個字都敢出口,還當著這麽多男人的麵。
啊是應皇子發出來的,他心說這是什麽時候的事啊?我怎麽不知道?
發嗯嗯的是主審官,主審官一邊嗯嗯,一邊低頭四顧,像是在找什麽東西,以回避皇妃的非禮之言。
紫玉在一邊羞得就差找一個地洞鑽進去了。皇妃卻還是昂首挺胸,怕別人不信,還故意挺了挺肚子。
主審官眼睛都不知道該往哪裏看了,忙擺了擺手,讓應皇子帶著皇妃回去。
“皇妃也太……”紫玉又羞又氣,一出宗人府就埋怨道,“怎麽什麽都能說出口?那是皇妃該說的話嗎?”
“怎麽不能說?”皇妃不以為然的說道,“哪個女人不懷孕啊?又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
“那也不能說出來嗎!”紫玉急道,“那成什麽樣子,傳出去讓人笑話。”
“誒,既已說了,此時再說什麽也於事無補,罷了。”應皇子出聲說道。他隻當皇妃說懷孕,隻是為了應付主審官的盤問信口胡言,因此並沒有當回事。
而紫玉呢,隻顧著責怪皇妃,反倒把重點忘了。此時聽到應皇子說話了,便不敢再多嘴,隻落在後麵,心有不甘的瞥了皇妃一眼。
事情既已查明,宗人府便將所有供狀都上呈聖上。聖上一看大怒,當即讓將一幹人犯皆打入死牢,等待秋後處決。李維民在旁聽了,小心的說道:“這等強賊便是死一百次也不足為惜。隻是,……”
聖上知道李維民有話要說,便道:“有話隻管說來。”
“哦,微臣想說,這一切都是洋人在幕後作祟,如今卻無損分毫。倘不日春水泛漲,洋人趁勢而去。……他們是會感念聖上仁慈?還是會覺得是我大英朝拿他們無能為力,從而將我朝當作無人之境,從此長驅直入,肆意妄為?”
李維民這個“理三分”從來不是多事的人。隻是這一回洋鬼子是實實在在戳在他的心窩子上了。刑部王大人的公子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長的清秀俊朗,又知書達理溫文爾雅,李維民心甚愛之。便有意要將小女許配與他。前些時剛和王大人提過,王大人也很是喜歡,就此說定了,隻等著找人來說媒。誰料沒過幾日,王公子就被強人所殺。李維民本來就跟王大人相交甚厚,加之從心裏已將王公子當作了女婿,如此怎能咽得下這口氣。便破例多了一嘴道。
李維民這話何嚐不是戳在了聖上的痛處。他如今一心想要給他的太子傳襲一個固若金湯的強大帝國,好保得大英朝千秋萬世,永傳下去。可洋人,卻是他紮在他心上的一根刺,是隱藏在大英朝千裏長堤上的蟻穴,遲早會成為禍患。可是他卻莫奈其何。可又想到,若不趁著他這隻老狼尚在,給洋人點顏色看看,豈不是要將這個禍患留給他的小狼崽子?想到此,他立時直起身來,看住李維民道:“你可是有什麽主意?”
李維民略作沉吟,說道:“洋人自是動不得。可是卻能殺雞儆猴。”
“哦?此是何意?”聖上眼睛一亮,看著李維民問。
“鍾離隻是一個跑腿,對洋人來說可有可無。但那女伶之弟,卻如同洋人的小舅子一般,若是拿他作伐,必會對洋人形成威懾。”李維民道。
李維民見聖上還不解其意,便又說道:“聖上可以一麵將洋人‘請’來與鍾離對質,讓他們知道,聖上慧眼無所不在無所不知。另一方麵,將女伶之弟立時斬首,將其首級懸掛於市中。洋人見之,必然心驚,必然再不敢輕視我朝。”
聖上聽罷,徐徐點頭。
第二天,便讓人去驛館請比列佛入宮問話。比列佛雖然有恃無恐,從不把這些個如同可笑木偶一般的低等民族放在眼裏,但畢竟是在人屋簷下,又心裏有鬼。所以還是帶了一個人一同前來。
聖上想要以此來大揚國威,故而將地點選擇在了金殿之上,自己親自坐鎮,又將一幹人等,除了二皇子以外,盡皆傳訊到場。怕洋人跟鍾離串通,又將應皇子和皇妃也傳來同審。
皇妃不敢大意。在挑選衣服時很是費了一番腦筋。最後被紫玉逼著穿了一件素雅的朝服。
“這是去金殿議事!皇妃要記得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可胡亂說話,不可亂扯衣服!”紫玉不能同去,隻能不住的叮囑著皇妃。
紫玉這樣,讓皇妃不由得想到了她剛醒來的時候。那時候她什麽都不知道,全靠紫玉苦口婆心的告誡她。便笑道:“知道啦!你這樣子好像我還是剛醒來一樣。婆婆媽媽的,真像個碎嘴婆子。”
紫玉聞言,沒來由的眼睛一紅,一邊給皇妃穿著衣服,一邊低頭說道:“皇妃還記得這些?”
“怎麽不記得?”皇妃道,“那時候我誰也不認得,就記得你一個。你不知道我那時候有多依賴你,一會兒看不見我就想哭。”
“奴婢倒願意還是在那個時候。”紫玉不由的說道。
“你想要我一輩子臥床不起啊?”皇妃笑道。
“不,不是,奴婢是說可以盡心盡力的伺候皇妃。”紫玉忙道。
“你瞧你!”皇妃不滿的瞪著紫玉說道,“現在怎麽變得這麽小氣,連個玩笑都開不起。”
紫玉笑了,發自內心的開心的笑。這才是她的皇妃,就像個小孩子,讓你發自內心的想要疼她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