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共處慰龍殤。


    《龍無目》。(本章單集)


    沂水之畔,峰巒疊嶂,綠樹成蔭,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人們眼前。這裏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宜人,讓人陶醉其中。當地居民們勤勞善良、熱情好客,過著平靜而安寧的生活。


    這個看似祥和的地方,突然遭遇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暴雨襲擊。


    刹那間,天空像是被撕裂開一道巨大的口子,無盡的雨幕從那裂縫中傾瀉而下。這場暴雨來勢洶洶,毫無征兆地席卷而來,仿佛要將整個世界淹沒在它的狂暴之中。


    雨點密集得如同箭雨一般,狠狠地砸向大地,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


    隨著時間的推移,雨水越來越多,原本清澈見底的河流變得洶湧澎湃起來。河水迅速上漲,漫過河堤,湧向兩岸的村莊和田舍。一時間,整個地區都被一層朦朧的水霧所籠罩,視線變得模糊不清。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百姓們並沒有慌亂失措。


    大家紛紛緊閉家門,躲在家裏祈求上蒼保佑,希望這場狂風驟雨能夠盡快停歇,讓生活重新回歸往日的平靜與安寧。


    孩子們依偎在父母身旁,眼中充滿了恐懼和無助;


    老人們則默默祈禱,心中期盼著家人平安無事。


    在這片被暴雨肆虐的土地上,雖然麵臨著嚴峻的考驗,但人們依然堅守著對未來的信念。他們相信隻要團結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度過難關,重建美好的家園。


    就在這混沌不堪、人心惶惶之際,天際忽現異象,一道驚雷劃破長空,緊接著,一道龐大的身影自雲端跌落,直墜入沂水之中,激起千重浪,萬朵水花。


    待雨勢稍歇,村民們壯著膽子,小心翼翼地靠近查看,隻見一條巨龍橫臥河畔,周身鱗甲斑斕,卻雙目緊閉,雙目之處空洞無物,顯然是失去了最為重要的雙眼,即便如此,它仍微弱地喘息著,生命之火尚未熄滅,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悲壯與哀鳴。


    此情此景,震驚了整個沂水縣,消息不脛而走,很快便傳到了新任縣令李淵的耳中。


    李淵,一位年輕有為、心懷天下的清官,聞訊後立即放下手中公務,親率衙役與鄉民,匆匆趕往現場。


    目睹巨龍之狀,他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未知力量的敬畏,也有對生靈塗炭的同情。


    “此龍非惡,何以遭此不幸?”


    李淵喃喃自語,隨即下令,召集全縣之力,務必妥善安置這條受傷的巨龍。


    村民們紛紛響應,有的貢獻出自家的席子,有的搬運木材搭建遮雨棚,八十餘張寬大厚實的席子被層層疊疊地覆蓋在巨龍身上,卻依然難以完全遮蔽它那龐大的身軀,隻能勉強保護住其要害部位。


    夜幕低垂,寒風刺骨,李淵親自監督,設下了一場簡易而莊重的野祭,祈求上天保佑,願這條失去雙目的龍能夠早日康複,重返天際。


    祭典之上,香火繚繞,禱詞聲聲,村民們的心也隨之起伏不定,既有對未知的恐懼,也有對生命的尊重與祈願。


    就在祭典即將結束時,那巨龍竟突然動了起來,它用盡全身力氣,以尾部反複拍打著地麵,發出“堛然”巨響,每一擊都震顫著大地,仿佛是在訴說著無盡的痛苦與不甘。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震撼,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複雜情緒。


    “它,它似乎有話要說……”


    一名老者顫抖著聲音說道,眼中滿是憂慮與不解。


    李淵沉吟片刻,深吸一口氣,緩緩走向巨龍,他知道,此時此刻,任何言語都顯得蒼白無力,但他仍想盡力一試,給予這可憐的生靈一絲安慰。


    “龍啊,你若有所求,或有所怨,但請明示。”


    “我李淵雖為凡人,卻也願盡我所能,助你一二。”


    他的話語堅定而誠懇,仿佛穿透了風雨,直達巨龍的心底。


    奇跡般地,那巨龍的動作漸漸放緩,最終停止了拍打,隻餘下微弱的喘息聲在夜空中回蕩。


    雖然它無法言語,但那份哀傷與無奈似乎有所緩解,仿佛在這一刻,它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與善意。


    從此以後,沂水縣的人們更加團結一心,他們不僅細心照料著那條受傷的龍,還紛紛傳言,說這是上天派來考驗他們的使者,隻要心懷善念,共克時艱,必能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李淵,也因此贏得了百姓們的愛戴與尊敬,成為了後世傳頌的佳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連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摘星箋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摘星箋紅葉並收藏白話連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