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之後,封三娘的婢女因故前往東村,傍晚時分歸家途中,偶遇了封三娘與一位老婦人同行。


    婢女心中歡喜,連忙上前行禮問候,封三娘也顯得頗為動容,關切地詢問起十一娘(即婢女的主人)的近況與安好。


    婢女拉著封三娘的衣袖,急切地說:


    “三姑,您可得去我家一趟,我家姑姑(指十一娘)想您想得要命呢!”


    封三娘微笑著回應:


    “我也想念她,隻是不願讓家人知曉。”


    “你回去後,悄悄打開園門,我自會前往。”


    婢女滿心歡喜地回到家中,將此事告知了十一娘。


    十一娘一聽,心中大喜,立刻按照婢女的建議行事。


    待她悄悄打開園門,隻見封三娘已悄然立於園中。


    兩人相見,分外激動,各自訴說著別後的思念與近況,聊至深夜,仍覺意猶未盡。


    見婢女已沉睡,她們便悄悄起身,移至同一張枕上,低聲細語。


    封三娘說:


    “我早就知道娘子尚未婚配。”


    “以您的才情、美貌及門第,何愁找不到顯赫的夫婿?”


    “但那些紈絝子弟,實在不足掛齒。”


    “若您想覓得佳偶,切莫以貧富作為衡量標準。”


    十一娘深以為然。


    封三娘繼續說道:


    “記得我們去年偶遇的那個地方嗎?”


    “如今那裏又在舉辦道場。”


    “明日我再請您去一趟,定能讓您遇見一位如意郎君。”


    “我自幼讀過一些相人之書,看人還算準確。”


    次日清晨,封三娘便匆匆離去,約定在蘭若寺相見。


    十一娘果然如約而至,隻見封三娘已在那裏等候多時。


    兩人一同遊覽了一番,隨後十一娘便邀請封三娘同乘一車返回。


    途中,她們遇見了一位年輕秀才,約莫十七八歲年紀,雖身著樸素布袍,未加修飾,但麵容俊朗,氣度不凡。


    封三娘悄悄指著那秀才對十一娘說:


    “此人乃翰苑之才,前途無量。”


    十一娘隻是微微瞥了一眼,並未多言。


    分別之際,封三娘對十一娘說:


    “娘子先回家,我隨後就到。”


    夜幕籠罩大地,一片靜謐。封三娘如約而來,她神色嚴肅地告訴十一娘:


    “今日我特意去打聽了那人的身世背景,原來他就是我們同鄉的孟安仁,但他家境貧寒,並無多少財產。”


    聽到這個消息,十一娘不禁皺起眉頭,心中有些失望。


    畢竟,對於一個女子來說,未來丈夫的家境也是重要考慮因素之一。


    但封三娘卻不以為然,她義正言辭地反駁道:


    “娘子怎能如此庸俗?難道婚姻隻看錢財嗎?”


    接著,她堅定地表示:


    “如果此人真是命中注定要長期貧賤,那麽我封三娘願意挖出自己的眼珠,從此以後再也不幫人相看姻緣!”


    十一娘被封三娘的話語所震撼,內心開始動搖。


    她猶豫地問道:


    “即便如此,那又該如何是好呢?”


    封三娘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她說:


    “隻需一件物品,當作訂親的信物就可以了。”


    說完,她神秘地笑了起來,仿佛已經有了完美的計劃。


    十一娘皺起眉頭,麵露憂色,語氣焦急地說道:


    “姐姐,這樣做實在是太輕率了!我們的父母還健在,如果他們不讚同,該如何是好呢?”


    封三娘神色決然地回答道:


    “正因如此,我才會這般行事,生怕此事無法如願以償。”


    接著,她眼中閃過一絲決絕之意,繼續說道:


    “隻要心有所向,矢誌不渝,生死又豈能成為阻礙?”


    十一娘依然覺得此舉欠妥,堅決不肯答應。


    見此情景,封三娘無奈之下,隻好退讓一步,語氣懇切地說道:


    “娘子的姻緣已經開始轉動,隻是尚有一些魔障需要清除。”


    “我此次前來,就是為了回報我們昔日的深情厚誼。”


    “既然您不讚同我的提議,那麽我們就隻能在這裏道別了。”


    “不過,還請您準許我將這支金鳳釵轉贈給他,權且當作是我代替您表達的一份心意。”


    十一娘正準備再次與封三娘商量,卻發現她已經轉身離去,隻留下一支閃閃發光的金鳳釵,散發著璀璨的光芒。


    在封三娘的幫助下,十一娘能否順利跨越重重阻礙,與孟安仁成就一段美好姻緣?


    這還需後續故事的進一步展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連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摘星箋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摘星箋紅葉並收藏白話連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