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錢翠苗回屋收拾行李,牽了金寶就要走。


    張老大顧不上疼,急得連忙去攔她,“媳婦!你聽我解釋,元寶去了趙家,姨太太會給他鋪路,到時候……”


    砰!


    張李氏重重拍桌而起,不耐煩道,“錢氏,你鬧夠了沒有?錢可都在我這,你把金寶帶走,到時候誰給你錢送金寶去博雅書院讀書?”


    博雅書院,縣城最好的私人學院,院長是本朝名家大儒,曾任翰林學士的董文昭,每年科舉平均有三十多人考上秀才,無數人擠破了頭都想把孩子送進去讀書。


    錢翠苗也不例外。


    她身形一顫,驚喜的牽著金寶回頭,“娘,你說真的?!”


    要是進了博雅書院,那她兒子的前程可就不愁了!


    張李氏沒說話,直接將錢匣子取了出來,放在她麵前。


    “這是學費,二十兩。”


    張老大鬆了口氣,趕緊給錢翠苗遞台階,“媳婦,還不快跟娘道歉?都說了娘是為咱們好!”


    錢翠苗抹了把眼淚,趕緊收了錢,臉頰通紅的彎著腰賠笑道,“娘,是兒媳婦不對,兒媳婦往後都聽您的,再不鬧了!”


    說罷,緊緊抱著錢匣子,帶著金寶回屋。


    張李氏對著她的背影啐了口,“頭發長見識短的東西。”


    ……


    從清水村出來的青頂馬車一直向京城而去,自崇文門進,來到一戶富裕,掛著“趙府”牌子的宅院門前停下。


    王嬤嬤帶著元寶跨過門檻,一路從前院進到客廳裏的暖閣。


    羅漢床上,一個容顏微老,眼角有些細密魚尾紋的老太太穿著黑色蓮花服飾,戴著素銀頭麵,眼角眉梢和張李氏有幾分相似,卻更勝張李氏,但因臉上沒什麽笑容,看起來十分冷肅。


    “老夫人,王嬤嬤回來了!”


    門口的丫鬟通報一聲,王嬤嬤帶著元寶進來,向她彎腰行禮,“老夫人,事情都辦妥了。”


    小李氏看著元寶,忽然露出一絲笑,朝他招了招手。


    元寶乖乖過去,有些拘謹的叫了聲,“姨奶奶好。”


    “噯!好孩子,你就是元寶?”


    小李氏滿眼喜歡的打量這孩子,“以後你就是姨奶奶的孫子,元寶這名兒不好聽,姨奶奶給你改個名兒,就叫誠毅好不好?”


    元寶有些不樂意,他從小就叫元寶,為什麽要改名兒?


    小李氏似知道他心裏所想,招招手,讓丫鬟遞過來一碟雲片糕,元寶頓時把這事兒忘到腦後,歡快的吃點心。


    小李氏抬頭,淡淡道,“以後他就是咱家的誠毅小少爺,奶娘,帶小少爺下去見先生。”


    “是。”


    一個奶娘站出來,彎腰哄著元寶,“誠毅小少爺,咱們先去書房,書房有更好吃的東西呢。”


    “真的嗎?”


    元寶趕緊把剩下的雲片糕吐出來。


    他跟奶娘走後,小李氏看著王嬤嬤,“還有什麽事兒?”


    王嬤嬤道,“老夫人,奴婢已經按您的意思警告了蘇家,那蘇家的姑老太太看著是個安分的主兒,但您李家那位舅爺,似乎還想著去找賭場翻雲樓的金振海收拾他們。”


    “這不關我們的事兒,下次李家再來人,將他們打出去,別讓他們接觸到誠毅。”


    “是。”


    ……


    這兩天,蘇家人忙著做臘肉,灌臘腸。


    院子裏那兩頭豬不能一直凍著,殺豬菜吃完後,蘇老太帶著全家人剁了一大盆肉餡兒,放了張曉蘭特製的香辣調料和鹹甜調料,打算做兩種不同口味的臘腸。


    剩下的豬肉也隻留了半扇繼續凍著,其餘的都做了臘肉,兩隻豬頭則一隻鹵,一隻臘。


    王寶瑞媳婦提著一籃子菜,帶著兩個年輕人來時,見他們這麽忙,笑道,“哎喲,我來的不是時候,打擾你們了吧?家裏得了新鮮菜,正好有富裕的,我家那口子就想著給你們送點兒來。”


    蘇老太擦了擦手上的油,笑著接過籃子,請了三人進堂屋坐下,隨後從爐子上拎了熱茶水給三人倒了一碗,挨著王嫂子坐下,“嫂子來的正好,我正想歇歇,找個人說說話呢,這是我家上回從山上撿回來的板栗,今天剛煮好的,您嚐嚐。”


    蘇老太將桌上擺的板栗往王嫂子那邊推了推。


    王寶瑞媳婦一笑,介紹身邊這兩個年輕人道,“老嫂子,我跟您介紹兩個人認識,左邊這個是陳大牛,右邊這個是他弟弟陳大力,兄弟倆都是祠會的領頭人,每年開春的時候,咱們和附近幾個村子搶水,都是他們帶著,今年您家來了,按規矩也得派個人加入到祠會裏。


    咱們村不像別的村,有宗族,祠會,村裏的老人陸陸續續去世,壯丁也被抓走不少,清水村的宗族早幾年前就散了,咱們剩下的人就自發組成了祠會,除了跟其他村子搶地、搶農具、搶水、搶柴和搶官府發放的減免賦稅的名額外,祠會的人還要防野獸、強盜,保證村民們的安全。


    同樣的,每年村子裏要麵臨什麽重大決定時,也都由祠會的人做主。所以誰家在祠會出力最大,為村子謀求的好處越多,誰家在村子就擁有越多的話語權。


    這一點,您別看咱家占了個村長職位,其實在祠會裏也是一樣的。”


    陳家兄弟倆向蘇老太點了點頭,表示事實就是王嫂子說的這樣。


    蘇老太聽罷,便知道上回她家能這麽順利的買到田,還租下水塘,少不得是祠會給了他家一個麵子,趕緊追問道,“不知道現在祠會最說的上的話的是哪幾位村鄰?”


    王寶瑞媳婦道,“您麵前看到的陳家兄弟倆就是其中之一,他家老人不在了,現在陳家是大牛做主,另兩家是林家和我們王家,林家您知道的,就是咱村趕牛車的林大哥家,他家出了兩個兒子進祠會,剩下兩家您也都認識了。”


    這陳家兄弟倆看著還挺和善,林大哥就更不用說了,對誰都是和和氣氣的,村長家也是,盡職盡責。


    況且他們能加入祠會,就能更快在村子裏站穩腳跟,剛才王嫂子雖然沒明說,但她話裏話外透露出一個意思,在祠會話語權越多,能優先享受到的好處也越多。


    這一點是跟他們在祠會裏的人為村子的付出成正比的。


    蘇老太當即便心動了,將板栗捧到王寶瑞媳婦和陳家兄弟倆麵前讓他們抓了一把吃著,按捺住心動笑道,“這事兒是好事兒啊!我得謝謝嫂子來通知我一聲兒,不過咱家這兩天有點忙,腦子裏漿漿糊糊的,一時也不敢嘴快答應,王嫂子,不如等我跟我兒子媳婦們好好商量商量,決定好了明天再答複您?”


    蘇家這麽多人口,青壯還多,不把他們弄進祠會,將來成村裏的禍害了咋辦?


    王寶瑞媳婦趕緊笑道,“哎喲,咱們哪裏就差這點兒時間?老嫂子盡管好好考慮,我等得起!”


    蘇老太一笑,想起那天和李素梅商量的事兒,順便問道,“對了,王嫂子,咱村子裏有學堂嗎?或者,像咱們這種今年剛落戶的,家裏孩子能去哪裏的書院讀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逃荒:團寵農家小福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點脂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點脂肪並收藏逃荒:團寵農家小福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