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瑞媳婦喝了口茶,閑適道,“嗐,隻要有錢,就是京城最好的博雅書院咱孩子都去得!”


    博雅書院?


    蘇老太印象中倒沒這個書院,給王寶瑞媳婦剝了兩顆板栗遞過去,“嫂子這麽說必然有道理,就是我老婆子剛來這地界兒,讀書又少,還不知這書院好在哪裏?”


    王寶瑞媳婦吃著板栗道,“一般人家讀書,都去縣學或私人書院。前者老嫂子肯定也了解,是官府辦的,學費要便宜些,後者學費比縣學貴十倍不止,但書院環境,藏書數量,教書先生的能力要比縣學強出百倍。


    就拿博雅書院來說吧,雖然是私人辦的,但院長是本朝名家大儒董文昭,聽說還是什麽翰林學士,每年衝著他名氣報名博雅書院的人絡繹不絕,但最終錄取的無一不是家世優越,頭腦聰明的天才神童,偶爾也會招收一些咱們這樣人家出身的寒門子弟,但那也得是同門中的佼佼者才行。


    上一次科舉,全京城共五十人考上了秀才,光博雅書院出來的就占了三十個,現在人們都說,進博雅書院讀書,等於提前半隻腳踏上了官途!”


    說到這,王寶瑞媳婦忍不住咂咂嘴,“老嫂子要是想送孩子去縣學,倒還容易些,找咱們村的老秀才寫封推薦信就行,要是去博雅書院的話,怕是得找城裏的舉人老爺寫推薦信才行。”


    蘇老太聞言,心中有了數。


    找老秀才寫推薦信,進縣學容易,找舉人老爺寫推薦信,卻沒說能不能進博雅書院,那就是他們得到舉人老爺的推薦信也未必能進去。


    蘇老太謝過王嫂子,又和王嫂子聊了會兒,送了她出門。


    晚上,張曉蘭把王嫂子送來的蘿卜和大骨頭燉了個湯,下了一鍋手擀麵,一家人忙活吃完後,蘇老太將白天和王嫂子聊的話告訴他們。


    蘇老二,蘇老三聽完,主動請纓,“娘,這祠會就讓我們加入吧,老四、老五力氣大,身手好,他們留在家裏盯著,我們更放心。”


    蘇老太看向吳春荷、張曉蘭,“老二媳婦,老三媳婦,你們兩個呢?”


    張曉蘭倒是沒什麽異議,吳春荷舉手,“娘,我能不能也進祠會?”


    蘇老四反對,“娘,咱家就三哥三嫂做飯最好吃,家裏的飯一直都是他們做,三哥去了祠會,那他的缺兒誰來頂?還是我和二哥去吧,三哥和老五留下。”


    蘇老五點頭,李素梅也覺得這主意不錯,去祠會的人就定下了蘇老二、蘇老四。


    對於想進祠會的吳春荷,蘇老太笑罵道,“再爭強好勝也不是你這樣,你一個女人去了祠會,也不怕吃虧?那祠會裏可都是男人,開了春,你要去跟一堆男人搶水不成?”


    吳春荷一想也是,隻得遺憾的打消這個念頭。


    蘇老太接著商量起第二件事,“咱家公賬裏沒錢了,現在隻有買糧食的十五兩銀子和孩子們讀書的一百兩銀子,除了種田囤糧外,咱家也要把以前賺錢的營生撿起來,現在大雪封山,家裏的柴也夠了,我也不放心老四、老五繼續上山打獵,先前素梅買回來的一百斤黃豆,我打算繼續做豆腐或者豆花兒拉去城裏賣,另外去附近幾個村子,城裏麵走走,接些紅白事的活兒,除了老四媳婦留在家做針線,帶孩子,其餘人都跟我去出活兒,大夥兒覺得呢?”


    搖籃裏,戴著兜帽,玩著老虎布偶的小蘇歡聽見這話,驚訝抬頭,“咿呀?”


    這麽冷的天,奶奶要和叔伯嬸嬸爹爹娘親出去賺錢?


    她有些氣餒的張了張手。


    可惜她就算芥子空間裏堆滿了東西,也隻能應急用,無法給家裏變出銀子來。


    銀子……


    對了,不是還有那隻七寶項圈嘛?


    小蘇歡立即將脖子上掛著的七寶項圈取下來,雙手捧著向蘇老太一個勁兒傳遞,“咿呀咿呀~”


    蘇家人都覺得蘇老太這主意不錯,張曉蘭也提議想再買些黃豆、蜂蜜和白菜、醃鹽,趁這個天冷,他們可以多做些醃菜,再把那一百多斤板栗配上黃豆做成板栗黃豆調味醬,開了春無論是拿來拌野菜還是拌麵、拌饃饃,都是極下飯的。


    眾人聽她這麽說,都忍不住泛起了饞。


    蘇老太欣然同意,聽見搖籃裏的小孫女兒發出的聲音,她讓大夥兒繼續商量,轉頭去抱小蘇歡哄了哄,隨後將她的七寶項圈戴回她脖子上掛好,“五丫乖,奶奶說完話就來陪你玩兒。”


    說完,將小蘇歡放下。


    小蘇歡連忙拉住她的手,指了指項圈,又指了指她。


    蘇老太逐漸回過味兒來,頓感驚愕的同時,心裏跟著一暖,忍不住親了親她的小手丫,“乖寶兒,這是你王姨奶奶給你的,咱家就是再窮也不打它主意,況且你來了咱家後,咱家的運道也跟著變好了,你放心,奶奶和你爹娘,叔叔嬸嬸們一定能賺到錢!”


    小蘇歡聽了,隻得打消把項圈交給她當了換成錢的念頭,鼓勵的攥起小拳頭對蘇老太打氣,“咿呀!”


    蘇老太忍俊不禁,把她放回搖籃裏,又給她找了根磨牙棒,叫了晏興來陪她玩兒,隨後去餐桌上定好送孩子們去縣學讀書的事兒,便讓眾人散了,各自洗漱歇下。


    翌日一早,蘇家人吃了一鍋黍米饃饃配鹵豬頭肉,蘇老太帶著晏家、晏和、晏齊、晏興四個拎了一籃子肉、蛋、茶葉和二十斤白麵去拜訪住在村尾的老秀才。


    老秀才姓江,媳婦死的早,家裏有個女兒也嫁出去了,現在一個人在家過活,每年教教孩子認字兒,種幾畝薄田,一個人也能度日。


    蘇老太進了茅屋,先把拎的禮放下,和江老秀才寒暄幾句,隨後道明來意。


    江老秀才看著她送來的禮堆滿了一桌子,笑得合不攏嘴,“這好說,你們找我算是找對人了,十裏八鄉凡是要去縣學讀書的人家都來找我寫推薦信,我雖比不上城裏那些舉人老爺,但也有功名在身,你們拿著我寫的推薦信去縣學完全沒問題!不過,我也不能什麽人都寫,老嬸子若不介意,還得讓我先考考你家這四個孩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逃荒:團寵農家小福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點脂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點脂肪並收藏逃荒:團寵農家小福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