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蘇老太的肺腑之言
逃荒:團寵農家小福寶 作者:六點脂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家人勤不勤快,會不會過日子,看他們房院收拾的幹不幹淨就知道。
謝老夫人喝了蘇家人煮的紅棗薑絲茶,吃了他們做的黍米麵紅糖發糕,胃裏覺得舒服又暖和,和李素梅坐在燒熱乎的炕上說著話兒,見她言談之中不僅沒有對蘇家不滿,反而還怕她嫌棄蘇家,言辭間多有維護,就知道女兒對這門婚事並無不滿,也不想讓她擔心她的處境。
謝老夫人心下複雜,喝著茶,一手輕撫坐在她旁邊繡鞋麵的李素梅臉頰。
若是女兒沒有丟失,她會給她挑一個如意郎君,做錦衣玉食的高門主母的。
李素梅似知道她所想,抬眸一笑,“母親,做農門婦也並無不妥,女兒很滿意如今的生活。”
謝老夫人隻好收起憂思,笑著點頭。
窗外,北風吹的樹枝呼呼輕響,麻雀也在房簷上吱吱叫著。
“嶽……嶽母大人好。”
蘇老五被蘇老太拉進來,不像蘇老太那麽自如,連人都沒看清,就連忙對著那角華貴的碧青衣袍彎腰俯首,拱手行禮。
李素梅看著他緊張的樣子,悄悄對謝老夫人使了個眼色,忍俊不禁。
謝老夫人一笑,放下茶杯扶起他,“你就是梅兒的丈夫,蘇仁孝吧?好孩子,上回錢嬤嬤攔著梅兒給我治病,多虧你護著她。歡姐兒在我那兒,也時常爹爹,娘親的叫著,可見你對她們母女都很好。若你能一輩子這麽待她們,我也就放心了。”
蘇老五得到謝老夫人誇讚,臉色通紅,既激動,又高興,連聲稱這是他應該的,並保證他會一輩子對妻女好,否則就叫他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蘇老太也在一旁拍著胸脯作保,“親家母放心,要是老五將來違逆今日在您麵前發的誓言,不用您收拾,我親自綁了他去府上給親家母認罪!”
謝老夫人這話原是嶽母跟女婿的尋常寒暄,沒想到親家母和女婿直接就在她麵前發起誓來了,有些哭笑不得,點頭道,“親家母言重了,隻要孩子們過得好,我這輩子也就無所求了。我原先是怕梅兒遇人不淑,如今知道你家是踏實過日子的,家風也安寧,我就放心了。”
謝老夫人明明身份貴重,但卻寬和待人,說話也知書達理,簡直是蘇老太見過的最好說話的親家母,心中對她也極有好感,挨著李素梅坐下,親切的對謝老夫人道,“誰說不是呢?咱們當娘的,不就圖個兒女安康,幸福美滿嘛,他們小夫妻自有他們小夫妻的相處之道,咱們當娘的實在用不著過多操心。說起來,能娶到素梅實在是咱家的福氣,我真心感謝老夫人您生了個這麽漂亮能幹的閨女,您不知道,素梅這些年在咱家……”
兩個親家坐在這促膝長談,從家庭經營聊到了養兒育女,又聊到了各自早死的丈夫,還有這些年當寡婦的心得等等,又都是明理的人,說話便越來越投機,笑容也越來越多。
李素梅悄悄拉了蘇老五出去,將謝府的嬤嬤和丫鬟,小廝,管事們請到偏廳吃茶。
晏齊、晏興兩個小家夥時不時在簾子外探頭,好奇的看著裏間這位衣著華貴,氣質不凡的謝姨奶奶。
恰巧劉鶯鶯要去廚房幫著做飯,抱著小蘇歡來打算交給蘇老太帶,見兩個小家夥在這探頭探腦的,順手牽了他們進來,笑著跟蘇老太說了去做飯的事兒,將三個孩子交給她看著。
“這是我家小孫子們,小名晏齊,晏興,兩個大點的叫晏家,晏和,前些日子送博雅書院補習去了,老親家今兒來,怎麽不見小世子跟著?”
蘇老太將兩個孫子攬在懷裏笑著介紹,說完關心的問了句謝青嵐,手裏摩挲著一個荷包,琢磨著該不該送給謝老夫人。
謝老夫人接過小蘇歡抱著,聞言歎了口氣,“那日嵐兒和錢嬤嬤來你家送謝禮,不曾想路上翻了車,摔斷了腿,如今在家養著呢。”
晏齊一聽,忍不住擔心問道,“姨奶奶,我們能去看看青嵐哥哥嗎?”
謝青嵐離家出走時,在蘇家住過幾天,晏齊、晏興雖然經常跟他鬥嘴打鬧,但早就和他處出幾分兄弟感情了。
謝老夫人含笑點頭,慈愛的伸出手摸摸兩個小家夥圓溜溜的腦袋,“當然能,姨奶奶歡迎你們來謝府。”
蘇老太琢磨片刻,還是將那荷包拿了出來,改了說辭,如實相告道,“老親家,當日你們府上那錢嬤嬤來咱家,送了些勾絲的陳年綢布和廉價開裂的民窯瓷器,說是奉您的命,來給咱家送謝禮,感謝我家老五媳婦對您的救命之恩。”
謝老夫人看到這荷包的綢麵,饒是修養再好,也有些繃不住難看的臉色。
蘇老太繼續道,“但我說句不好聽的,這些東西連我都能看出來不是能送人的,錢嬤嬤卻若無其事將這些東西拉來咱家,未嚐不是她借著送禮的名義,克扣了你們謝府的好東西。
加之小世子那日離家出走,也是錢嬤嬤仆大欺主,在他父親麵前挑撥是非,將他氣狠了的緣故所致。從這兩點就足以看出來,您府上那位錢嬤嬤沒少仗著在您麵前得臉,做些陽奉陰違,媚上欺下的事。
我聽小世子說,你們府上沒有年輕媳婦做當家主母,那您作為謝府的掌家人,還是不要把管家權全放給一個下人為好。下人再好那也和您不是一家人,日子久了總要生出異心的。”
謝老夫人聽她所說都是肺腑之言,因而抱著小蘇歡靜靜聽著,並不打斷,待她說完後,才無奈搖頭,“老親家所言有理,可不放權給下人如何能行?我那大兒子不願再娶,我身子也不好,還是近來跟外孫女兒住了幾日,身子才活泛起來。隻是我這把老骨頭早在流放那會兒就傷了根本,誰又知道眼前的好能撐到幾時?”
她和蘇老太交心,蘇老太也不說沒用的話,笑著給她添了杯茶,“瞧你,憂思過度了不是?你家嵐兒跟我家大孫子差不多年紀,在我們農家人裏都能撐起半個家了。小世子又那麽聰明,你教他管家理賬,把管家權放給他,不是比放給下人更放心?他將來本就是要成家的,學會管家理事對他也沒壞處,還能幫襯未來媳婦呢。您要是擔心叫他管著家裏事會耽誤他讀書習武,那就更多慮了,管家本就和讀書習武不衝突的。”
謝老夫人聽蘇老太這麽說,心裏也是豁然開朗。
往日,竟是她多慮了。
謝老夫人喝了蘇家人煮的紅棗薑絲茶,吃了他們做的黍米麵紅糖發糕,胃裏覺得舒服又暖和,和李素梅坐在燒熱乎的炕上說著話兒,見她言談之中不僅沒有對蘇家不滿,反而還怕她嫌棄蘇家,言辭間多有維護,就知道女兒對這門婚事並無不滿,也不想讓她擔心她的處境。
謝老夫人心下複雜,喝著茶,一手輕撫坐在她旁邊繡鞋麵的李素梅臉頰。
若是女兒沒有丟失,她會給她挑一個如意郎君,做錦衣玉食的高門主母的。
李素梅似知道她所想,抬眸一笑,“母親,做農門婦也並無不妥,女兒很滿意如今的生活。”
謝老夫人隻好收起憂思,笑著點頭。
窗外,北風吹的樹枝呼呼輕響,麻雀也在房簷上吱吱叫著。
“嶽……嶽母大人好。”
蘇老五被蘇老太拉進來,不像蘇老太那麽自如,連人都沒看清,就連忙對著那角華貴的碧青衣袍彎腰俯首,拱手行禮。
李素梅看著他緊張的樣子,悄悄對謝老夫人使了個眼色,忍俊不禁。
謝老夫人一笑,放下茶杯扶起他,“你就是梅兒的丈夫,蘇仁孝吧?好孩子,上回錢嬤嬤攔著梅兒給我治病,多虧你護著她。歡姐兒在我那兒,也時常爹爹,娘親的叫著,可見你對她們母女都很好。若你能一輩子這麽待她們,我也就放心了。”
蘇老五得到謝老夫人誇讚,臉色通紅,既激動,又高興,連聲稱這是他應該的,並保證他會一輩子對妻女好,否則就叫他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蘇老太也在一旁拍著胸脯作保,“親家母放心,要是老五將來違逆今日在您麵前發的誓言,不用您收拾,我親自綁了他去府上給親家母認罪!”
謝老夫人這話原是嶽母跟女婿的尋常寒暄,沒想到親家母和女婿直接就在她麵前發起誓來了,有些哭笑不得,點頭道,“親家母言重了,隻要孩子們過得好,我這輩子也就無所求了。我原先是怕梅兒遇人不淑,如今知道你家是踏實過日子的,家風也安寧,我就放心了。”
謝老夫人明明身份貴重,但卻寬和待人,說話也知書達理,簡直是蘇老太見過的最好說話的親家母,心中對她也極有好感,挨著李素梅坐下,親切的對謝老夫人道,“誰說不是呢?咱們當娘的,不就圖個兒女安康,幸福美滿嘛,他們小夫妻自有他們小夫妻的相處之道,咱們當娘的實在用不著過多操心。說起來,能娶到素梅實在是咱家的福氣,我真心感謝老夫人您生了個這麽漂亮能幹的閨女,您不知道,素梅這些年在咱家……”
兩個親家坐在這促膝長談,從家庭經營聊到了養兒育女,又聊到了各自早死的丈夫,還有這些年當寡婦的心得等等,又都是明理的人,說話便越來越投機,笑容也越來越多。
李素梅悄悄拉了蘇老五出去,將謝府的嬤嬤和丫鬟,小廝,管事們請到偏廳吃茶。
晏齊、晏興兩個小家夥時不時在簾子外探頭,好奇的看著裏間這位衣著華貴,氣質不凡的謝姨奶奶。
恰巧劉鶯鶯要去廚房幫著做飯,抱著小蘇歡來打算交給蘇老太帶,見兩個小家夥在這探頭探腦的,順手牽了他們進來,笑著跟蘇老太說了去做飯的事兒,將三個孩子交給她看著。
“這是我家小孫子們,小名晏齊,晏興,兩個大點的叫晏家,晏和,前些日子送博雅書院補習去了,老親家今兒來,怎麽不見小世子跟著?”
蘇老太將兩個孫子攬在懷裏笑著介紹,說完關心的問了句謝青嵐,手裏摩挲著一個荷包,琢磨著該不該送給謝老夫人。
謝老夫人接過小蘇歡抱著,聞言歎了口氣,“那日嵐兒和錢嬤嬤來你家送謝禮,不曾想路上翻了車,摔斷了腿,如今在家養著呢。”
晏齊一聽,忍不住擔心問道,“姨奶奶,我們能去看看青嵐哥哥嗎?”
謝青嵐離家出走時,在蘇家住過幾天,晏齊、晏興雖然經常跟他鬥嘴打鬧,但早就和他處出幾分兄弟感情了。
謝老夫人含笑點頭,慈愛的伸出手摸摸兩個小家夥圓溜溜的腦袋,“當然能,姨奶奶歡迎你們來謝府。”
蘇老太琢磨片刻,還是將那荷包拿了出來,改了說辭,如實相告道,“老親家,當日你們府上那錢嬤嬤來咱家,送了些勾絲的陳年綢布和廉價開裂的民窯瓷器,說是奉您的命,來給咱家送謝禮,感謝我家老五媳婦對您的救命之恩。”
謝老夫人看到這荷包的綢麵,饒是修養再好,也有些繃不住難看的臉色。
蘇老太繼續道,“但我說句不好聽的,這些東西連我都能看出來不是能送人的,錢嬤嬤卻若無其事將這些東西拉來咱家,未嚐不是她借著送禮的名義,克扣了你們謝府的好東西。
加之小世子那日離家出走,也是錢嬤嬤仆大欺主,在他父親麵前挑撥是非,將他氣狠了的緣故所致。從這兩點就足以看出來,您府上那位錢嬤嬤沒少仗著在您麵前得臉,做些陽奉陰違,媚上欺下的事。
我聽小世子說,你們府上沒有年輕媳婦做當家主母,那您作為謝府的掌家人,還是不要把管家權全放給一個下人為好。下人再好那也和您不是一家人,日子久了總要生出異心的。”
謝老夫人聽她所說都是肺腑之言,因而抱著小蘇歡靜靜聽著,並不打斷,待她說完後,才無奈搖頭,“老親家所言有理,可不放權給下人如何能行?我那大兒子不願再娶,我身子也不好,還是近來跟外孫女兒住了幾日,身子才活泛起來。隻是我這把老骨頭早在流放那會兒就傷了根本,誰又知道眼前的好能撐到幾時?”
她和蘇老太交心,蘇老太也不說沒用的話,笑著給她添了杯茶,“瞧你,憂思過度了不是?你家嵐兒跟我家大孫子差不多年紀,在我們農家人裏都能撐起半個家了。小世子又那麽聰明,你教他管家理賬,把管家權放給他,不是比放給下人更放心?他將來本就是要成家的,學會管家理事對他也沒壞處,還能幫襯未來媳婦呢。您要是擔心叫他管著家裏事會耽誤他讀書習武,那就更多慮了,管家本就和讀書習武不衝突的。”
謝老夫人聽蘇老太這麽說,心裏也是豁然開朗。
往日,竟是她多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