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橘今後就和靈芝一起跟在我身邊。”
唐清璃看著兩人,輕聲安排著:“你們平時多注意點宮中的人,到時候出宮必定要把那些有異心的人給摘幹淨。”
“是。”
枳橘點頭應下,她之前給唐清璃遞消息也是一直和靈芝接觸,兩人早已有默契,這會合作很明顯是得心應手。
“小譚子...這名字不好聽。”
唐清璃皺了皺眉,雖然她對這些並不在意,但是畢竟是跟在自己身邊的大太監,沒理由還叫著入宮時內侍局給的名字。
“我記著小譚子是因你姓譚,日後你便喚作譚誠,誠實的誠。”
唐清璃向來點到即止,對於聰明人來說,有些話不需要說得那麽明白。
“奴才謝公主賜名!”
譚誠連忙跪下磕頭,在他心中公主陛下就似菩薩一般好,從公主救下他又給他送吃食膏藥的時候他便已經暗自立下誓言一定要一輩子對公主忠心。
這會公主居然會給他賜名,他一個奴才,公主居然會為其考慮至此,公主的大恩大德他這輩子抵上這條命都還不清了。
“起來吧。”
唐清璃擺了擺手,隻又問:“同你們一起進來的宮女太監你們有幾分了解?”
“有幾位是明晰的,餘下不明。”
這次送進來的太監宮女共有十六位,除去枳橘和譚誠,餘下五位宮女和九位太監還不知應作何安排。
其實這般規格對於一個公主來說有些逾矩了,哪怕是長公主也沒有用這麽多宮女太監的道理。
就連宮中那些位份較高的娘娘也未曾有此殊榮,這南安帝是想著把之前缺的那些都一次性給補上,卻沒想過唐清璃會如何。
“說說看。”
唐清璃早早就做好了打算,待過年後她必定要先出宮入長公主府,南朝有規定,長公主十九歲後方可開府招駙馬。
招駙馬她不急,也不在她當前的計劃內,但開府是必須的,她在宮中受製於人太久,現如今有搖光星的名頭,她又是尊貴的長公主,今時不同往日,她已有自保的能力,自然不想再被人欺負。
南安帝對她母後有多深情都與自己無關,這些年讓自己受盡委屈和心酸的還是她這個自私自利的父皇。
如若不是皇祖母心疼她,這些年來一直全心全意維護她,她說不定活不到如今這個年頭。
“桃花和杏花是惠妃和令妃安排來的。”
“小歡子和小燈子是靜妃安排來的,小影子應是劉公公那邊的人,剩下的那幾個平日裏倒是沒什麽特別的動靜。”
枳橘和譚誠一前一後將自己所知曉的信息都說了出來,情況倒是和唐清璃想的有些出入,不過並不多。
“那些個別有用心的給我安排去做粗使宮女,不明晰的留在你身邊好好盯著。”
唐清璃看向枳橘,六位宮女除了她就隻餘下三位目前可用,便且先用用看吧。
“是。”
枳橘應下。
“譚誠也一樣,這人我都交給你統籌了,你看殿內有什麽粗活累活的就交給他們去做便是。”
唐清璃點了點頭,算是對目前殿內的情況有了一些了解。
不過也無事,待到年後她出宮入府之時,按南朝律法,公主皇子身邊服侍的太監數不得超過五位,宮女不加限製。
到那時她就算自己不開口,也會有人提醒南安帝把人留下。
“太後娘娘到!”
殿外的通傳聲讓唐清璃挑了挑眉,隨即起身迎了出去,正好遇上了準備進門的太後。
“皇祖母,您怎麽來了?”
唐清璃皺了皺眉,連忙扶住了她,輕聲說:“您這才幾日就出門了,怎可如此?太醫…”
“好啦好啦。”
太後笑著打斷了她的話,拍了拍她的手,笑著說:“哀家這不是沒事嗎?想你了便來瞧瞧。”
”那兒臣也可去尋您啊。”
唐清璃扶著太後坐在了軟塌上,接過靈芝端來的熱茶,送到了太後她手邊:“皇祖母喝茶,這天氣太冷了您暖暖身子。”
“好。”
太後笑了笑,接過茶喝了一口,然後就放在了茶幾上,輕聲說:“快坐吧璃兒。”
“那皇祖母要答應兒臣日後不可如此任性了。”
唐清璃摟著太後的胳膊,依賴地說:“不然兒臣會很擔心您的。”
“知道我的璃兒最乖啦。”
太後輕輕拍了拍唐清璃的手,笑著說:“聽說前陣皇帝給哀家的璃兒賞賜了不少,哀家來湊湊熱鬧。”
“靈芝,去將賞賜從庫房中取來。”
“不是那些。”
太後笑著拍了拍唐清璃的腦袋:“哀家活了大半輩子什麽沒見過,怎會盯著那些賞賜?哀家要看的是人。”
“誒?”
唐清璃眨了眨眼睛,像是沒有想到太後會這麽說。
“怎的,你忘記了之前的事?”
太後歎了口氣,輕聲說:“你這孩子就是心善,你忘記了,哀家可沒忘。”
“沒事的皇祖母。”
唐清璃這才反應過來太後說的是什麽,心裏暖呼呼的,這偌大的皇宮也隻有太後讓她珍視幾分了。
“傻璃兒,怎麽會沒事呢。”
太後拍了拍唐清璃的手,接著說:“你呀,就是人善被人欺,對他們要好好敲打一番,如此他們才不會僭越,欺到你頭上來。”
“兒臣知道了。”
唐清璃笑著點了點頭,然後讓靈芝去把那些宮人都傳到內殿。
居安殿內殿不小,唐清璃扶著太後落座於主位,而後站在她身側。
十名太監,六名宮女齊齊跪在堂下,海棠和譚誠也不例外。
“你們進了居安殿,那就是殿中的人,做事心裏要有底,知道誰才是你們的主子。”
太後轉動著手裏的佛珠,看著跪在地上的人,冷冷地說:“往後若是讓我知道你們誰動了不該動的心思,小心你們的腦袋!”
“是。”
眾人齊齊應下,把頭磕在了地上不敢抬頭。
“午時聽說你未用膳?”
太後也不急著讓跪在地上的眾人起來,而是又轉過身看向唐清璃。
“是,胃口不佳。”
唐清璃乖乖點了點頭,她早晨貪睡多睡了會,醒來的時候有些晚了,幸好靈芝給她打了掩護,不然太後這會指定生氣。
“你們是怎麽伺候的?”
太後一聽就皺起了眉頭,沉聲說:“公主胃口不佳就不會尋別的法子?”
“是我不想吃,祖母。”
唐清璃連忙撒嬌道:“您就別怪他們啦。”
“就你心軟。”
太後歎了口氣,就這副模樣,日後若立了公主府自己能否獨當一麵呢?
唐清璃笑了笑,未多說什麽,隻輕輕給太後的肩膀捶了兩下。
“都起來吧。”
太後擺了擺手,眾人起身後便退下了,她看著眾人離去的背影,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旁的唐清璃,心裏隻輕歎了聲,再未說一句。
昭純宮,令妃寢宮。
“娘娘,您這是何苦呢。”
大宮女憐星看著正坐在軟塌上刺繡的令妃娘娘,默默地歎了口氣。
女子身量纖細,腰肢宛若隻手可握,不施粉黛的臉龐上帶著絲絲疲倦,看起來就讓人格外心疼。
“不必多言,快來幫我看看,這可好看?”
令妃搖了搖頭,隻把手中的手帕翻了翻,上麵赫然是一隻小兔子的模樣,看起來格外可愛。
“好看的。”
憐星點了點頭,她家娘娘的繡工在宮中是出了名的精致,自然是好看極了。
“那她會不會喜歡?”
令妃稍稍猶豫了一下,又說:“這兔子會不會顯得幼稚了些?”
“娘娘…”
憐星歎了口氣,這長公主明明對她如此冷漠,又為何要貼上去招人討厭呢?
“你是否心存疑惑?認為我是在做無用功。”
令妃看著憐星,她跟著自己將近二十年了,在府中便是自己的丫鬟,隨著自己入宮,一直陪在自己身邊,多多少少的跌宕起伏都是她陪自己一起經曆的,所以她也把憐星當做體己人。
“是。”
在憐星看來,令妃所做的這些都付諸流水,長公主對令妃不假辭色已久,不管令妃做什麽都沒有用,娘娘又何苦做這些呢。
“我無子嗣啊。”
令妃輕輕歎了口氣,複而道:“雖貴為四妃之一,又如何呢?”
“可娘娘,這宮中幼小又無子的公主皇子也不在少數啊…為何偏偏要定這長公主?”
憐星能夠明白令妃擔憂的,膝下無子乃是大忌,若非娘娘受寵,母族又有一定勢力,必然無法登上妃位,止不住仍在嬪位掙紮。
“長公主並不是簡簡單單的長公主,她如今是擁有封地的長公主,你可知這意味著什麽?”
令妃看著憐星,輕輕地說:“年後長公主便可以獨自出宮立府,待十九歲過完生辰之後,她便可以自行前往封地,若我是他的母妃,在宮中也有了幾分底氣。”
“但她隻是一位公主。”
憐星還是不死心:“相較於皇子,公主…”
“慎言!”
令妃搖了搖頭,輕聲說:“我對那些沒有奢望,隻想著平平安安的,而她符合我所有的設想。”
“娘娘…”
憐星還想說些什麽,最後隻默默地歎了口氣,若是娘娘有自己的皇子,必定不會是如今這般。
“好了,不必多說了。”
令妃擺了擺手,接著說:“我今日告訴你,便是想告訴你,我之後的打算。”
“奴婢明白了。”
憐星恭敬地行了個禮,或許她要做的隻是默默的陪在令妃身邊,便足夠了。
“你說,清璃會喜歡什麽呢?”
令妃這段時日經常會去看唐清璃,雖然不一定能夠見到她,但是也會把自己的禮物留下。
隻不過似乎都沒有得到唐清璃的喜歡。
“長公主生性清冷,並未聽聞有何鍾愛之物。”
憐星搖了搖頭,又說:“而且慈寧宮的消息並不是我們能夠深探的。”
“也是。”
令妃點了點頭,又說:“近日,大雪紛飛,雖已停了,但是長公主宮中的炭火不知是否充足,你再補一些送去。”
“是。”
憐星應下,而後就去吩咐手底下的人開始籌備了,雖然她心知這長公主宮中的炭火必定不會再缺,但是這畢竟也是令妃的一番心意,或許長公主會心軟,接納娘娘也未嚐不可。
令妃看著手中的錦帕,又默默的拿起了針線,繼續把那隻未繡完小兔子繡好。
長春宮,賢妃寢宮。
“愛妃的手藝如今是越來越好了。”
南安帝放下手中的筷子,一盤菜不可多吃,三口便足夠,他今日已全部用完膳。
“陛下過譽了。”
賢妃遣人將桌子上的盤子都收掉,然後和南安帝一起坐在了軟榻上。
茶幾上已經備好了南安帝愛喝的清茶,還有一些糕點,這讓他不免心情愉悅。
“賢妃真是當得賢德之名。”
南安帝喝了口清茶,輕輕的讚歎了一句。
“臣妾也隻是在盡自己的本分罷了。”
賢妃輕輕笑了笑,而後讓服侍的宮人都退下了,她知曉南安帝的習慣,這會不喜有太多的人服侍。
“外邦進貢了一些珍稀的脂粉,朕聽說是擦手的,便賜予你吧。”
南安帝放下茶杯,說著:“畢竟賢妃特意為朕下廚也辛苦了。”
“謝陛下賞賜。”
賢妃心頭暖暖的,她陪著南安帝從太子到皇帝,為他誕下大皇子和九公主,是當之無愧的四妃之首,她的野心自然也是最大的。
先皇後並無嫡子,隻有一位公主在世,她的皇兒是長子,文韜武略又不輸其他的皇子,自然是皇位的第一人選,這點她無比確認。
“這年節籌備的如何?”
南安帝轉了轉手中的手串,每年的年節都是四妃輪流進行籌備,今年正好落到了賢妃。
“具體的章程已擬定好了,隻是這…”
賢妃話說了一半,似乎有些猶豫。
“隻是什麽?”
南安帝看著她,等待著她的下文。
“去年這長公主的位置是空著的,今年…”
雖然長公主是兩年前被皇帝賜封了封地,但是這兩年她一直身體不適,並未參加年節。
故此,這算是長公主獲封地之後頭一年隨著一同參加年節,這坐席安排在哪裏都覺得不怎麽合適。
若是放在了眾公主之前,這長公主之位加上一郡之主的位置又顯得不夠尊貴,可若讓長公主與皇子同席,又不合禮數。
“你的意思呢?”
南安帝看了她一眼,轉動的手串停下,淡淡地反問了一句。
“這…臣妾的意思是安排於眾公主之首,隻不過這長公主又乃是天降的福星…”
賢妃故作愁容,實際是想試探唐清璃在南安帝心中的地位。
“長公主安排於朕左側。”
南安帝看著她,淡淡地說了句:“年節時一切用度與朕等同便是。”
唐清璃看著兩人,輕聲安排著:“你們平時多注意點宮中的人,到時候出宮必定要把那些有異心的人給摘幹淨。”
“是。”
枳橘點頭應下,她之前給唐清璃遞消息也是一直和靈芝接觸,兩人早已有默契,這會合作很明顯是得心應手。
“小譚子...這名字不好聽。”
唐清璃皺了皺眉,雖然她對這些並不在意,但是畢竟是跟在自己身邊的大太監,沒理由還叫著入宮時內侍局給的名字。
“我記著小譚子是因你姓譚,日後你便喚作譚誠,誠實的誠。”
唐清璃向來點到即止,對於聰明人來說,有些話不需要說得那麽明白。
“奴才謝公主賜名!”
譚誠連忙跪下磕頭,在他心中公主陛下就似菩薩一般好,從公主救下他又給他送吃食膏藥的時候他便已經暗自立下誓言一定要一輩子對公主忠心。
這會公主居然會給他賜名,他一個奴才,公主居然會為其考慮至此,公主的大恩大德他這輩子抵上這條命都還不清了。
“起來吧。”
唐清璃擺了擺手,隻又問:“同你們一起進來的宮女太監你們有幾分了解?”
“有幾位是明晰的,餘下不明。”
這次送進來的太監宮女共有十六位,除去枳橘和譚誠,餘下五位宮女和九位太監還不知應作何安排。
其實這般規格對於一個公主來說有些逾矩了,哪怕是長公主也沒有用這麽多宮女太監的道理。
就連宮中那些位份較高的娘娘也未曾有此殊榮,這南安帝是想著把之前缺的那些都一次性給補上,卻沒想過唐清璃會如何。
“說說看。”
唐清璃早早就做好了打算,待過年後她必定要先出宮入長公主府,南朝有規定,長公主十九歲後方可開府招駙馬。
招駙馬她不急,也不在她當前的計劃內,但開府是必須的,她在宮中受製於人太久,現如今有搖光星的名頭,她又是尊貴的長公主,今時不同往日,她已有自保的能力,自然不想再被人欺負。
南安帝對她母後有多深情都與自己無關,這些年讓自己受盡委屈和心酸的還是她這個自私自利的父皇。
如若不是皇祖母心疼她,這些年來一直全心全意維護她,她說不定活不到如今這個年頭。
“桃花和杏花是惠妃和令妃安排來的。”
“小歡子和小燈子是靜妃安排來的,小影子應是劉公公那邊的人,剩下的那幾個平日裏倒是沒什麽特別的動靜。”
枳橘和譚誠一前一後將自己所知曉的信息都說了出來,情況倒是和唐清璃想的有些出入,不過並不多。
“那些個別有用心的給我安排去做粗使宮女,不明晰的留在你身邊好好盯著。”
唐清璃看向枳橘,六位宮女除了她就隻餘下三位目前可用,便且先用用看吧。
“是。”
枳橘應下。
“譚誠也一樣,這人我都交給你統籌了,你看殿內有什麽粗活累活的就交給他們去做便是。”
唐清璃點了點頭,算是對目前殿內的情況有了一些了解。
不過也無事,待到年後她出宮入府之時,按南朝律法,公主皇子身邊服侍的太監數不得超過五位,宮女不加限製。
到那時她就算自己不開口,也會有人提醒南安帝把人留下。
“太後娘娘到!”
殿外的通傳聲讓唐清璃挑了挑眉,隨即起身迎了出去,正好遇上了準備進門的太後。
“皇祖母,您怎麽來了?”
唐清璃皺了皺眉,連忙扶住了她,輕聲說:“您這才幾日就出門了,怎可如此?太醫…”
“好啦好啦。”
太後笑著打斷了她的話,拍了拍她的手,笑著說:“哀家這不是沒事嗎?想你了便來瞧瞧。”
”那兒臣也可去尋您啊。”
唐清璃扶著太後坐在了軟塌上,接過靈芝端來的熱茶,送到了太後她手邊:“皇祖母喝茶,這天氣太冷了您暖暖身子。”
“好。”
太後笑了笑,接過茶喝了一口,然後就放在了茶幾上,輕聲說:“快坐吧璃兒。”
“那皇祖母要答應兒臣日後不可如此任性了。”
唐清璃摟著太後的胳膊,依賴地說:“不然兒臣會很擔心您的。”
“知道我的璃兒最乖啦。”
太後輕輕拍了拍唐清璃的手,笑著說:“聽說前陣皇帝給哀家的璃兒賞賜了不少,哀家來湊湊熱鬧。”
“靈芝,去將賞賜從庫房中取來。”
“不是那些。”
太後笑著拍了拍唐清璃的腦袋:“哀家活了大半輩子什麽沒見過,怎會盯著那些賞賜?哀家要看的是人。”
“誒?”
唐清璃眨了眨眼睛,像是沒有想到太後會這麽說。
“怎的,你忘記了之前的事?”
太後歎了口氣,輕聲說:“你這孩子就是心善,你忘記了,哀家可沒忘。”
“沒事的皇祖母。”
唐清璃這才反應過來太後說的是什麽,心裏暖呼呼的,這偌大的皇宮也隻有太後讓她珍視幾分了。
“傻璃兒,怎麽會沒事呢。”
太後拍了拍唐清璃的手,接著說:“你呀,就是人善被人欺,對他們要好好敲打一番,如此他們才不會僭越,欺到你頭上來。”
“兒臣知道了。”
唐清璃笑著點了點頭,然後讓靈芝去把那些宮人都傳到內殿。
居安殿內殿不小,唐清璃扶著太後落座於主位,而後站在她身側。
十名太監,六名宮女齊齊跪在堂下,海棠和譚誠也不例外。
“你們進了居安殿,那就是殿中的人,做事心裏要有底,知道誰才是你們的主子。”
太後轉動著手裏的佛珠,看著跪在地上的人,冷冷地說:“往後若是讓我知道你們誰動了不該動的心思,小心你們的腦袋!”
“是。”
眾人齊齊應下,把頭磕在了地上不敢抬頭。
“午時聽說你未用膳?”
太後也不急著讓跪在地上的眾人起來,而是又轉過身看向唐清璃。
“是,胃口不佳。”
唐清璃乖乖點了點頭,她早晨貪睡多睡了會,醒來的時候有些晚了,幸好靈芝給她打了掩護,不然太後這會指定生氣。
“你們是怎麽伺候的?”
太後一聽就皺起了眉頭,沉聲說:“公主胃口不佳就不會尋別的法子?”
“是我不想吃,祖母。”
唐清璃連忙撒嬌道:“您就別怪他們啦。”
“就你心軟。”
太後歎了口氣,就這副模樣,日後若立了公主府自己能否獨當一麵呢?
唐清璃笑了笑,未多說什麽,隻輕輕給太後的肩膀捶了兩下。
“都起來吧。”
太後擺了擺手,眾人起身後便退下了,她看著眾人離去的背影,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旁的唐清璃,心裏隻輕歎了聲,再未說一句。
昭純宮,令妃寢宮。
“娘娘,您這是何苦呢。”
大宮女憐星看著正坐在軟塌上刺繡的令妃娘娘,默默地歎了口氣。
女子身量纖細,腰肢宛若隻手可握,不施粉黛的臉龐上帶著絲絲疲倦,看起來就讓人格外心疼。
“不必多言,快來幫我看看,這可好看?”
令妃搖了搖頭,隻把手中的手帕翻了翻,上麵赫然是一隻小兔子的模樣,看起來格外可愛。
“好看的。”
憐星點了點頭,她家娘娘的繡工在宮中是出了名的精致,自然是好看極了。
“那她會不會喜歡?”
令妃稍稍猶豫了一下,又說:“這兔子會不會顯得幼稚了些?”
“娘娘…”
憐星歎了口氣,這長公主明明對她如此冷漠,又為何要貼上去招人討厭呢?
“你是否心存疑惑?認為我是在做無用功。”
令妃看著憐星,她跟著自己將近二十年了,在府中便是自己的丫鬟,隨著自己入宮,一直陪在自己身邊,多多少少的跌宕起伏都是她陪自己一起經曆的,所以她也把憐星當做體己人。
“是。”
在憐星看來,令妃所做的這些都付諸流水,長公主對令妃不假辭色已久,不管令妃做什麽都沒有用,娘娘又何苦做這些呢。
“我無子嗣啊。”
令妃輕輕歎了口氣,複而道:“雖貴為四妃之一,又如何呢?”
“可娘娘,這宮中幼小又無子的公主皇子也不在少數啊…為何偏偏要定這長公主?”
憐星能夠明白令妃擔憂的,膝下無子乃是大忌,若非娘娘受寵,母族又有一定勢力,必然無法登上妃位,止不住仍在嬪位掙紮。
“長公主並不是簡簡單單的長公主,她如今是擁有封地的長公主,你可知這意味著什麽?”
令妃看著憐星,輕輕地說:“年後長公主便可以獨自出宮立府,待十九歲過完生辰之後,她便可以自行前往封地,若我是他的母妃,在宮中也有了幾分底氣。”
“但她隻是一位公主。”
憐星還是不死心:“相較於皇子,公主…”
“慎言!”
令妃搖了搖頭,輕聲說:“我對那些沒有奢望,隻想著平平安安的,而她符合我所有的設想。”
“娘娘…”
憐星還想說些什麽,最後隻默默地歎了口氣,若是娘娘有自己的皇子,必定不會是如今這般。
“好了,不必多說了。”
令妃擺了擺手,接著說:“我今日告訴你,便是想告訴你,我之後的打算。”
“奴婢明白了。”
憐星恭敬地行了個禮,或許她要做的隻是默默的陪在令妃身邊,便足夠了。
“你說,清璃會喜歡什麽呢?”
令妃這段時日經常會去看唐清璃,雖然不一定能夠見到她,但是也會把自己的禮物留下。
隻不過似乎都沒有得到唐清璃的喜歡。
“長公主生性清冷,並未聽聞有何鍾愛之物。”
憐星搖了搖頭,又說:“而且慈寧宮的消息並不是我們能夠深探的。”
“也是。”
令妃點了點頭,又說:“近日,大雪紛飛,雖已停了,但是長公主宮中的炭火不知是否充足,你再補一些送去。”
“是。”
憐星應下,而後就去吩咐手底下的人開始籌備了,雖然她心知這長公主宮中的炭火必定不會再缺,但是這畢竟也是令妃的一番心意,或許長公主會心軟,接納娘娘也未嚐不可。
令妃看著手中的錦帕,又默默的拿起了針線,繼續把那隻未繡完小兔子繡好。
長春宮,賢妃寢宮。
“愛妃的手藝如今是越來越好了。”
南安帝放下手中的筷子,一盤菜不可多吃,三口便足夠,他今日已全部用完膳。
“陛下過譽了。”
賢妃遣人將桌子上的盤子都收掉,然後和南安帝一起坐在了軟榻上。
茶幾上已經備好了南安帝愛喝的清茶,還有一些糕點,這讓他不免心情愉悅。
“賢妃真是當得賢德之名。”
南安帝喝了口清茶,輕輕的讚歎了一句。
“臣妾也隻是在盡自己的本分罷了。”
賢妃輕輕笑了笑,而後讓服侍的宮人都退下了,她知曉南安帝的習慣,這會不喜有太多的人服侍。
“外邦進貢了一些珍稀的脂粉,朕聽說是擦手的,便賜予你吧。”
南安帝放下茶杯,說著:“畢竟賢妃特意為朕下廚也辛苦了。”
“謝陛下賞賜。”
賢妃心頭暖暖的,她陪著南安帝從太子到皇帝,為他誕下大皇子和九公主,是當之無愧的四妃之首,她的野心自然也是最大的。
先皇後並無嫡子,隻有一位公主在世,她的皇兒是長子,文韜武略又不輸其他的皇子,自然是皇位的第一人選,這點她無比確認。
“這年節籌備的如何?”
南安帝轉了轉手中的手串,每年的年節都是四妃輪流進行籌備,今年正好落到了賢妃。
“具體的章程已擬定好了,隻是這…”
賢妃話說了一半,似乎有些猶豫。
“隻是什麽?”
南安帝看著她,等待著她的下文。
“去年這長公主的位置是空著的,今年…”
雖然長公主是兩年前被皇帝賜封了封地,但是這兩年她一直身體不適,並未參加年節。
故此,這算是長公主獲封地之後頭一年隨著一同參加年節,這坐席安排在哪裏都覺得不怎麽合適。
若是放在了眾公主之前,這長公主之位加上一郡之主的位置又顯得不夠尊貴,可若讓長公主與皇子同席,又不合禮數。
“你的意思呢?”
南安帝看了她一眼,轉動的手串停下,淡淡地反問了一句。
“這…臣妾的意思是安排於眾公主之首,隻不過這長公主又乃是天降的福星…”
賢妃故作愁容,實際是想試探唐清璃在南安帝心中的地位。
“長公主安排於朕左側。”
南安帝看著她,淡淡地說了句:“年節時一切用度與朕等同便是。”